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20740644804
-
2 # 有風自南翼彼新苗
淨值型理財產品,指按照份額髮行並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單位份額淨值的理財產品。
淨值型產品改變的只是估值計價方式,並不代表著本金虧損的機率提升。
舉個例子:
銀行發行了一款理財產品,期限是1年,預期收益率是4.5%,銀行從投資者那裡募集來資金之後就拿去投資,結果投資收益率不錯,達到了6%,產品到期之後,銀行向客戶兌付了本金,並且按照4.5%兌付了收益,多出了1.5%就算作是銀行的超額管理費。
假如投資結果不太理想,收益率只有4%,銀行還會給客戶兌付4.5%的收益,多給的0.5%銀行要從自己的賬戶中補貼。當然,大部分情況下,銀行都能拿到超額管理費,否則賠本的買賣誰也不願意幹。
資管新規落地以來,銀行理財產品要向淨值化轉型,很多投資者可能對淨值型理財產品不太瞭解,那到底什麼是淨值型理財產品呢?
簡而言之,就是理財產品沒有了固定預期收益率,而是要像基金那樣每天計算淨值,並按照淨值申購贖回,不再保證客戶收益,也就意味著保本類銀行理財產品的形式將不復存在。
通俗點說就是賺了你就賺了,賠了你就賠了,賺的錢是你自己的,賠錢了所有的損失也得自己擔著。
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即傳統型理財產品,告知投資者明確的起購金額、預期收益、起息日、投資期限、到期日等相關資訊。
淨值型理財產品:與開放式基金類似,為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也沒有投資期限。
意味著銀行不再承諾固定收益,實際使用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獲得的收益與產品淨值有關。產品每週或者每月開放,使用者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假設使用者購買時產品的淨值為1,則到了下一個開放日,如果產品淨值變為1.2,使用者的收益就是1.2-1=0.2;如果淨值變為0.9,收益為0.9-1=-0.1,也就虧損0.1。
銀行會根據簽署的協議書,在每日、每週或者每月等固定日期公佈淨值,使用者可以進行淨值查詢。雖說和基金類似,但淨值型理財產品還是要比基金要安全很多,畢竟銀行的資產有嚴格的投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