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氣333

    不但高估了,還是屎尿棍。龐統的誤判戰略完全打亂了諸葛亮的《隆中對》策,不但導致自己~~~~寸功未立身先死,還置劉備危境中,,,,諸葛亮坐鎮荊州好好的,為解劉備益州之困,只好調兵譴將去益州,留下關羽守荊州,關羽的誤判,又導致荊州失守,關羽丟命。劉備得臥龍1人,可奪天下,臥龍風雞2人都得,必失天下。劉備高估鳳雞,錯判鳳雞,導致自己損兵拆將,傷亡慘重,丟失天下。

  • 2 # 談古論金

    這個問題得分幾個方面來看。

    1、龐統的名聲很大,但是有不少的水分。龐統“鳳雛”的名號正如諸葛亮“臥龍”的名號、司馬徽“水鏡”的名號一樣,是龐德公起的,龐德公是誰?他正是龐統的叔叔,雖然也可以說是內舉不避親,但是這種揄揚讚許多少有點為自己的朋友子侄輩(諸葛亮的姐姐是龐德公的兒媳婦)發展鋪路的意思,從這個意義上,龐統的名聲是頗有一點水分的。

    2、龐統的實際才能是過關的。龐統評價東吳名士陸績、顧劭、全琮等,當面臧否人物,他們卻都非常服氣,而劉備本人與龐統交流之後對其大為器重,先是任命他為治中從事,後任命他與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劉備這個老江湖識別人才的眼光沒有問題,他用實際行動與選擇做出的對龐統的評價是可以信賴的。

    龐統死得較早,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施展,但是其能力是客觀存在的,也並沒有被高估。

    認為龐統作為主將而中流矢戰死是因為他過於貪功冒進,個性不夠沉穩,竊以為這是過於苛刻的評價了。

  • 3 # 手機使用者德友之書齋

    龐統絕不是一等閒之輩,他是劉備集團重要謀臣。陳壽對其評價就很高,所以無所謂高估的問題。

    一、生平簡介

    龐統(179~214)字士元,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東漢末著名謀士。與諸葛亮齊名,號稱”鳳雛”。

    初始為東吳周瑜帳下功曹。劉備領荊州,任他為萊陽令,在縣不治事。東吳魯肅與劉備書,謂“龐士元非百里才”,諸葛亮也再三推薦,乃劉備器重,任為治中從事,與諸葛亮併為軍事中郎將。

    後劉備採納其策,進兵成都。建安十九年(214),進圍雒縣(今四川廣漢北)率眾攻城,為流失所中而死,享年36歲。追賜爵關內侯。

    二、才幹與功績

    由於龐統死得較早,其一生的閃光點主要在劉備集團任軍師中郎將和建安十七年至十九年(212~214)的伐蜀之役期間。所以陳壽並未給其單獨立傳,而是將他與法正合為《三國志-蜀書七-龐統法正傳》(以下簡稱《三國志》)中。

    (1)龐統少年撲鈍,未有識者《三國志》。弱冠之年,去拜見潁川名士司馬徽。當時司馬徽在桑樹上採桑,見年輕的龐統來見,請他坐在樹下與其交談。兩人竟從白天一直談到晚上。而後司馬徽稱讚龐統是當時南州士子當中的冠冕。經過司馬徽的推介,龐統的才名開始被外人所知。

    龐統名聲雀起之後,《三國志》載:“後郡命為功曹”。記載很簡略,但從後面龐統護送周瑜遺體回蕪湖的記載看,他是周瑜帳下的功曹。

    龐統完成護送周瑜靈柩的任務,與東吳的陸績、顧劭等人交流後,便返回了荊州。

    (2)龐統返回荊州之時,劉備已經成為荊州大部分地區的實際控制者,並領荊州牧。《三國志》載,“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遺先主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併為軍師中郎將。”可見,龐統被劉備認可並非一帆風順,先是魯肅的舉薦後有諸葛亮的再三推薦,並透過劉備親自與其溝通交流,劉備慧眼識英才,發現龐統確有真才實學,而不是浪得虛名,並取得了劉備的充分信任後,將其與諸葛亮並任為軍師中郎將。

    (3)龐統的加盟,為劉備集團提供了進一步拓展的契機。赤壁之戰後,孫劉結盟,大敗之後的曹魏集團無暇旁顧,這同時為劉備集團拓展版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戰略機遇期。

    立功心切的龐統 ,審時度勢,積極向劉備獻策進取西川 ,爭奪益州蜀郡,並獲得了劉備的首肯。

    在奪取益州的過程中,龐統亦有很多出彩的表現。入川后龐統為劉備獻上“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直接偷襲成都一舉定蜀;中策是誘斬楊懷、高沛等蜀中名將,然後再進兵成都;下策是一城一戰慢慢攻取。如此三策,只有博學多識之一流謀臣龐統所為!劉備認為中策較為妥當,遂依計而行。於是斬楊懷、高沛,揮兵直指成都,一路攻城掠地,勢如破竹,很快便攻下涪城。只可惜龐統在率軍攻打雒城時不幸中流失身亡。

    三、歷史評價

    《三國志》評曰: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評語稱:龐統喜歡品評人品高低,潛心研究學問謀略,在當時荊楚一帶可稱得上是高才俊傑。把他與魏國的大臣相比,龐統大概和荀彧不相上下吧。

    龐統雖一生短暫,但經歷確不同凡響。作為一個軍事謀略的重要謀臣,其在荊州問題,以及未來進軍中原的問題上,龐統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特別是他提出的伐蜀之策,真乃一策值千金,為拓展劉備集團發展空間,奪取益州蜀郡,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劉備知人善任,龐統進入劉備陣營後,得到了劉備的充分信任,龐統如魚得水,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真正有了施展抱負的平臺,龐統也做到了”士為知己者死”,出謀劃策,首當其衝;攻城拔寨,親冒石失。只可惜的是,歷史沒有給龐統太多時間去充分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沒有更多的機會為劉備集團建功立業。

    龐統死後,“先主痛惜,言則流涕。…諸葛亮親為之拜”《三國志》。

    龐統之死對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不但對進佔益州是一重大的挫折,更迫使劉備不得不對人事安排做重大調整,由諸葛亮率張飛、趙雲等入川 ,留關羽等鎮守荊州。從而也為失荊州埋下了伏筆。

    龐統只比諸葛亮大兩歲,然天妒英才,也是劉備的點子太背 ,如果龐統不英年早逝,劉備集團的實力可以說是槓槓的,比較理想的安排是:龐統輔佐劉備平定益州,諸葛亮坐鎮荊州,有驍勇善戰關羽等輔佐,這樣極有可能規避如失荊州之襄樊之戰,火燒連營之夷陵之戰的重大失誤和巨大損失。

    看三國掉淚,替古人擔憂。結束了龐統,不禁感慨萬千,想當初劉備有一臥龍,又得到鳳雛,綜合實力蒸蒸日上,人才濟濟,文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臥龍、鳳雛、法正等一流謀臣,武有橫掃千軍如卷席之關張馬黃趙及陳到、魏延、劉封等一干悍將,大有氣吞山河,一統天下之勢,無奈龐統早逝 ,法正亦亡。奪益州、取漢中後,劉備志得意滿,急待稱王,從此開啟了失敗的滑鐵盧,厄運接踵而來。關羽歿、劉封死、張飛亡,夷陵之戰幾近全軍覆滅,蜀漢集團從此一蹶不振。本來一手好牌,竟被劉備打個稀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檢測紅米手機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