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DU2019

    我來回答下您的問題。作為同樣愛喝咖啡的愛好者,入坑已經有一段時間,不敢說自己對咖啡認識有多深,只從個人咖啡品鑑體驗上跟您分享一下吧。

    在咖啡品鑑上,嗅覺和味覺的靈敏度都非常重要,首先說嗅覺,我們要聞到咖啡的各種香氣,體驗各種品質的咖啡香氣。一般我們都會使用聞香瓶,蒙上眼睛做一些嗅覺訓練。聞得味道多了,記憶深刻,自然就能分辨。當然有人靈敏些,有人不太靈敏,但是總體相差不大。

    但是關於味覺差異,人與人相差是很大的,不像視覺和嗅覺,人們往往看到的和聞到的都可能有很高的相似度。但是嚐到的味道卻會很不一樣。我認為作為剛開始喝咖啡的人,想要鍛鍊自己的味覺。首先先應該對自己的味覺有所瞭解,比如您一定經常喝單品咖啡,一般咖啡店的老闆都會給您推薦,問您喜歡堅果香還是花果香,喜歡苦的還是酸的,然後推薦給您您想要的咖啡。他們會為您介紹一款咖啡的風味特徵,但是跟您喝到的卻不可能完全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味覺受體,並且根據以往的經驗會積累自己的味覺記憶庫,我們喝到一款豆子,一定是在自己已知的味道里面去尋找,他人再努力介紹這種味道,您從沒有感受過,您也不會知道。

    這就涉及到,您需要豐富味覺感受,儘量多的嘗試不同種的味道,品鑑咖啡中,一般常出現的風味描述所對應的花果、堅果、蜜糖、蜂蜜、酒類等等各種各樣的味道,您都儘可能多的認識瞭解加深在記憶裡。

    還有就是味覺的敏感度問題,這個基本是基因決定,比如有些人是生來味覺不敏感,有些人嘗不到苦味,有些人則是敏感度很高,甚至是“味覺超人”。所以一些方面,味覺敏感度高的人是天賦。

    總體來講,鍛鍊味覺儘量多的喝不同品種,不同衝煮方式的咖啡,每次都認真體會,慢慢積累下來,味覺感受就會更加充實,更利於咖啡的品鑑。以上為我個人觀點,與您分享,望對您有所參考。

  • 2 # 鎧食膠囊咖啡

    以前常常會聽到旁人說"好香的咖啡香",現在你除了聽到"好香的咖啡香"之外,可能還會聽到很多種形容詞:

    "怎麼有花香"

    "怎麼有藍莓味"

    "怎麼有地瓜味"

    這真的是在形容咖啡嗎?是的。

    從以前的深烘到現在的淺中烘,從以前的期貨商業豆到現在的精品咖啡豆,以往印象中的"咖啡味"已經大大的不同。如果說以前的咖啡只能用"甘,酸,苦,醇,香"來描述其風味。精品咖啡則是將這五大味蕾區又再細分:

    黑糖 或是 蜂蜜?

    檸檬 或是 柑橘?

    藥草 或是 巧克力?

    酒香 或是 奶香?

    菸草 或是 木頭?

    許許多多的香氣與味覺元素,透過栽種 處理 烘焙 沖泡,盡在那琥珀色的液體中,等待飲用者去發掘。

    複雜嗎?是!是變得複雜了。但是每一次啜飲都可能會有驚喜(當然也有可能會有驚嚇...)。對咖啡的印象不再會只是加了糖奶之後,咖啡香與乳香混合、有點苦、有點甜,那種外在新增形成的平衡……咖啡變得簡單,單一、純粹。但風味卻是絕不簡單。甚至更加精采。

    咖啡豆是從咖啡樹的果實經處理後所得,所以其實與我們平常吃的水果差不多。

    差別只在於我們一般是吃果肉,但是在咖啡生豆的處理過程中,果肉的成分會滲透到生豆中,之後再透過烘焙,將生豆中的各種成分聚合裂解轉化,最後成為我們所見的咖啡熟豆。

    由此可見,我們在咖啡中喝到類似水果的風味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再加上焦糖化反應產生的各種芳香性有機聚合物質,各種香氣諸如果香 花香、酒香,混合亦或一枝獨秀的勾引著嗅覺,光聞就能讓人想入翩翩——

    再說味覺,咖啡在本質上就是有酸味存在的。並非會酸就是不好 (當然也不是有酸就好)。

    如果是檸檬酸與蘋果酸之類的脂肪酸,它們會與焦糖化反應所產生的焦糖形成酸甜感,這是屬於令人愉悅的酸。

    醋酸過多會讓人聯想到過度發酵的味道 酸味厚重,所以是屬於令人不悅的酸。

    如果還是怕酸,那就挑選中深烘的咖啡熟豆:越是深焙 酸味就被磨掉越多,相對的,焦苦味也就越多。

    酸味之外,還有甜味。

    前者是烘焙的過程中就有可能生成,後者則是視烘焙程度而定。

    醇度則視咖啡油脂含量而定。不同豆種的油脂含量不同,不同的萃取方式其溶解於咖啡中的油脂量也不同,主要影響咖啡在口中的厚度以及飽滿度。

    以前咖啡店賣單品豆,大概都是將甘酸苦香以量化的方式去介紹給消費者。現在的精品咖啡店,則是將所有感受到的風味具現化。

    也就是說,你可能會看到如下的字眼:"荔枝" "柑橘" "莓果" "蜂蜜" "佛手柑"……

    這些是烘焙者在烘焙完豆子後,自己杯測或沖泡後,將感受到的風味,結合成一般人可以理解且容易接觸聯想到的形容詞。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相當主觀的官能感受。

    A聯想的"荔枝"可能是指那種酸甜感

    B聯想的"荔枝"可能是指那種特別的香氣

    會特別提這個是因為,這種官能感受有可能會因為先入為主的關係,而失去準確度。譬如說:A跟B說這杯耶加雪菲有佛手柑的香氣,B在喝的當下,會不自主的聯想到佛手柑而同意A的說詞。

    所以這時候需要建構你的味覺記憶:

    新鮮藍莓是什麼味道??跟藍莓果醬有什麼差別??

    青蘋果與熟蘋果 還有蘋果餡有什麼不同?

    芒果與芒果乾有什麼差別?

    桂花香是什麼樣子??茉莉花香是什麼樣子??

    唯有將這些味覺元素都瞭解並記憶後,等你接觸到類似的風味才有辦法辨認並描述。

    這種味覺記憶的訓練除了平常多接觸多嘗試之外,還有一種方法:跟學葡萄酒一樣,聞"聞香瓶"。

    聞香瓶將各種氣味裝在瓶中,可以讓你快速的試聞並記憶,不過一套並不便宜。好在有不少教學課程有提供,倒是不用自己買一套。

    前面講了這麼多,接下來該介紹一下如何品嚐。

    1. "幹香氣"

    還未衝煮之前,首先聞一聞剛磨開的咖啡粉香氣,可以從酸香初步判斷這支豆子的酸度,其餘多為烘烤堅果與木頭香氣。

    2. "溼香氣"

    如果是自己衝煮,可以聞一聞衝煮過程的香氣;如果是在咖啡店內,就聞一聞剛煮好送上來的香氣。

    在溫度高時,有些比較細膩的香氣會被溼氣覆蓋而不易察覺,所以建議在高溫(60——70) 中溫(30——40) 低溫(12——25) 不同階段都聞一聞,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3. "第一口"

    一般來說"第一口"會是感覺最鮮明的時機,所以在喝下第一口之前,最好先用水漱漱口,並確認剛剛沒有吃味道太強烈的食物,否則味覺麻痺 前味影響後味,會影響味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人工受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