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馮國華的發言
-
2 # 阿囊u
來自網友@文雅呀
歷史專業大二在讀,只想說如果只是有興趣的話,就不要學歷史學,我是因為有興趣第一志願報的歷史,但歷史學是純學術型的學科,興趣也會被消耗掉,如果真的平心靜氣才能學好,我是比較執著的人,才會想堅持的。強烈反對歷史是冷門學科,沒腦子才學歷史的觀點,行有餘力,而已學文,歷史學就業的前景也不差。也討厭別人一聽到你學歷史,就出一個時間或事件讓你說的人,其實真的沒必要,學歷史專業的不會在乎一個事件發生的時間,都是研究總結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東西,希望大家能理解,上課時學的東西遠遠不夠,主要是多看一些專業書籍才能長見識。她的觀點(應該是女孩子):歷史不冷門,很有趣,學歷史能看透一些本質,而且覺得入了歷史門,更嘆曠古今。
來自網友@劉永祥
這位比較厲害了,歷史學的博士
得遇良師,是一件極為幸福的事情!得遇良師,是一件極為幸福的事情!得遇良師,是一件極為幸福的事情!(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早年的夢想,是當一名中學教師,從未想過讀博,但碩士剛入學,碩導就撂下一句話轉身而去:入我的門下,必須考博,沒有第二條路可選。你們要拼盡全力考博士,可以考上了不去上,但不可以不盡全力去考。聽我的,你們不會後悔。俺是老實孩子,老師說啥就是啥。於是,為了這個遙不可及的目標,開始了我三年苦逼的碩士生涯,最終寫成一篇28萬字的《近代中國孝道文化研究》,也憑藉這一本論文順利考入北師大史學所。當時我們學校歷史系沒有博士點,碩導一直很鬱悶,所以就拿博士標準來要求我們這些苦逼的碩士生(當時同門所寫論文都在十萬字以上,有個女同學竟然寫了40萬字),做法也很簡單,不要求有多高的理論水平,只要求蒐集、整理史料的基本功。碩士三年的基本功訓練,讓我受益匪淺。所以,讀博以後,並沒有其他人所說那樣大的壓力和無所適從,需要做的,只是和博導商量選題,然後進行研究。當然,這是因為北師大史學所的學風,同樣是講求紮實的史料功底,在此基礎上再求理論水準的提高。讀博的日子和讀碩的日子有兩點是相同的:泡圖書館,“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大腦不停轉,走路、睡覺、吃飯都會思考問題,經常半夜驚醒,寫下一兩句所謂的“靈感”。讀博的日子和讀碩的日子又有很多不同,那就是:接觸了更多高水準的學者;接觸了更多新鮮的理論;接觸了更多高水準的會議;提高了分析史料的功力;提高了文章寫作的水平;提高了認識問題的理論能力;學到了校對著作的本領;學到了組織會議的常識;學到了請教學者的禮數;見識了學術圈裡的相互辯難;見識了學術圈裡的種種黑幕;見識了學術圈裡的種種八卦(多為桃色)……讀博的時光,總的來說是“累並快樂著”。唯獨有一點,就是與新婚妻子離別三年,讓她獨立支撐家庭,這是至今讓我感到不安、愧疚和感激的事情。儘管讀博很辛苦,但真的像碩導說的那樣,只要你考上了,就肯定不會把錄取通知書撕掉,只要你堅持讀下來,就肯定不會後悔!!!他的觀點(我看到了照片,是男的):歷史更有趣,能讓人有更大的格局,見識更大的市面,而且還有堪比娛樂圈的八卦。最後反思對不起自己的妻子。
來自網友@吃不起茶葉蛋的人
你想想看,在高中,所有的科目中,每個人總有那麼一倆科是非常好的。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興趣在使然,而至於那種學霸級別的,就不要拿興趣這詞來說,根本不是一種級別。 嗯哼,有點跑題了,現在言歸正傳。至於題主說的本科讀歷史學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如果要我回答,表示沒體驗。(我們完全不是一個專業)而這種體驗,如果你一定要知道,不妨問問比你大一級的學長也是可以的。但是這裡又有新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他們給你的答案是不準確的。而這個不準確就好比,你想買一輛賓士。在買之前你去問了一些人的意見怎麼樣時,開過賓士會說:很不錯。而問了沒開過的人,他就有可能會說:賓士還行吧,聽說小毛病還是挺多的等等之類的話。這個時候,你就有可能會猶豫不決了。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我在划水,廢話連篇。(確定有那麼一點點。)雖然我以買賓士舉例,但是我想表達的是:有些事與物,只有自己體驗後才知道怎麼樣。而至於他人的意見,或者感受。我們不能因為事物的片面性,而否定它的全面性。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中借鑑與吸取經驗,為自己所用,這才是最合理的做法。(回答完畢)
在此我也有個小小的疑問,那就是:如果題主真心想學歷史學,那就不會問這麼無聊的問題了。再或者說你是閒著蛋疼,沒事做?如果是前者,那我還是勸題主,轉系吧。┐(´-`)┌她的觀點:其實這位的觀點比較符合我的性格,來問這中關於一輩子的問題,其實很不對,拿不定主意去讓別人拿主意,好的結果還好,壞的結果怎麼辦?是為了讓自己後悔的時候來埋怨我們這些回答的?如果僅僅是好奇的話。。。那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
3 # 今古達觀
難得有這樣問題的提出並被邀作答。
這是一個物慾橫流、信仰缺失的時代,“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這是一個“娘時代”受寵、小鮮肉當道的世界,“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腳踏車上笑”貌似千夫所指,實則私底下萬人享用。
不要說“歷史學”,就是歷史又有幾個人願意去看、去學習呢?
就讀歷史學,若是為了就業、謀前程,還是不要讀的好,因為面太窄、專業冷;若是想做學問,那就上吧,畢竟這個社會還需要一些人來做紮紮實實的學問。
記住,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你永遠離不開你身處環境的限制、束縛。同樣你要透過歷史的長河觀照現實,這樣你才能把歷史讀活,不至於成為老古董被這個時代拋棄。
實則歷史學的學問大著呢,只不過這個社會不太需要它,它只是點綴,有時難免成為小姑娘的辮子想怎麼編就怎麼編。
要麼隨波逐流,要麼苦其心志,就看你怎麼選擇了。
-
4 # 史可見證
人類已經有了數百萬年的進化史,擁有了數千年的文明史,然而認真來說人類社會的本質卻依然未變~那就是為了生存。
正因如此,人類發展歷史無論科技如何進步,社會組織形態如何變化,相互爭鬥的模式如何改變,其最核心的內容卻從來沒有什麼根本的轉變。所以,就可以知史而鑑今。
我們可以從人類世界發展中明瞭人類文明程序不可能離開自然環境的制約,正因為歐洲自然條件遠遠不如亞、非、美,所以歐洲會重商重工,所以歐洲是最早步入工業革命的地區;所以亞洲特別是近代以前亞洲文明的中心~中國一直是農耕文明;所以非洲、美洲土著文明在歐洲殖民者進入之前是處於採集、漁獵和部分原始的農耕狀態。
我們可以從歷史上的王朝興替中可知,要保持一個民族自身文明延續,就必須擁有廣漠的國土、眾多的人口,其規模越大,就越能夠保持自己文明的本色。
透過對歷史的瞭解,我們也可以明白,一個國家不僅要有高度發達的經濟、同時還必須要有能夠保衛自已的武力、更得有一個內部的清明公平、有利於內部所有發展的政治環境。這三者缺一不可,否則必然會造成王朝的更替;在大航海時代以後,就必然會招致外敵的顛覆。
所以說知史而鑑今,歷史是人類社會必須要學的一門學問。
-
5 # 雪天雪晴
讀史如歷前事。此生有限,所遇有限,而史書無限,可以不出一室,而縱橫四海,越過千年,從中領略風雲變幻,領受前輩智慧。雖一知半解,也足矣。
回覆列表
謝邀!讀歷史與讀歷史學是不同的。讀歷史,是讀歷史學的初級階段,任何人都可以讀一點,知道點歷史上經歷了什麼具體的事例。歷史學則是理論層面的東西,講究讀歷史的方式方法,尋找規律性的東西,探討理論性的東西,透過總結歷史上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尋找人類未來應該走向怎樣發展的道路。
所有的人應該讀歷史,但不是所有的人可以讀歷史學。
同樣是讀歷史,從中認識和得到的知識深淺程度是不同的,那些嘗淺輒止,不能升堂入室,不能獲得深刻認識的人,不適應讀歷史學!
如果讀歷史學僅僅只是為得到什麼學位,為個人利益的發展前途著想,同樣也是讀不好歷史學的。簡言之,被別人規定,被動地讀歷史學,也是讀不好歷史學的。
學氣功有個要領是要正確地以意領氣,不然會走火入魔。讀歷史學如果沒有真正哲學理論的指導,同樣也讀不好歷史學的。
總之,學歷史適合於大眾,讀歷史學則不適合於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