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ane4
-
2 # 狼煙火燎
日本攻佔馬來亞豈止3萬人,日軍一共出兵11萬,有山下奉文作為主帥;而新加坡的英軍投降就是13萬,加上傷亡1萬左右,英軍應該在15萬左右的兵力!
英軍在防禦馬來亞地區的時候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其防禦的重心一直都是防禦日本來自海上的登陸作戰,於是在馬來亞部署了大量的380mm口徑岸防炮,所有碉堡的方向也是對著海上,如果日本從這個方向進攻,無疑就是找死!但是英華人對來自陸地防禦非常的鬆懈,幾乎叫不設防,這無疑給日本找到了一個天大的漏洞!
日本軍隊在山下奉文的帶領下在11萬軍隊泰國登陸,泰國這個東南亞唯一的主權國家在抵抗了僅僅幾個小時候後,國會就通知所有軍隊放棄抵抗,並投靠了日本,名義上是日本的同盟國,實則只是日本的一個附庸國!泰國向日本開放了所有任何可以拿出來的東西,包括軍事基地,日本要在泰國建立軍用倉庫,泰國說可以;要建鐵路,泰國也同意,要建機場,泰國說沒問題,於是日本在泰國建立了自己在東南亞的大後方!
當日本的大軍從泰國直搗馬來亞的時候,英華人也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而且日本的軍隊在叢林作戰中擁有輕型坦克,空軍的對決中也佔據明顯的上風,步兵還人手配一個腳踏車,在叢林小路上大大提高了步兵的機動性,於是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日本從陸地和馬來亞北方登陸,英國的軍隊是一路敗北,直到退守新加坡!
在新加坡的對峙中,雙方各有優劣,英華人佔據地利優勢,但是士氣非常低落,糧食儲備不足!而日本士氣如虹,但在東南亞的叢林地區,糧草彈藥一直都非常的緊張!就在山下奉文的軍隊彈藥就快耗盡,準備撤軍的時候,英華人舉著白旗過來談判了。結果談判是一門技術活,英華人顯然被嚇破膽了,剛一開口,山下奉文就拍桌子瞪眼,搞出一副新加坡已經是日本囊中之物的架勢,然後就唬住了英軍,於是就開始談判投降事宜了!
前期英軍一共投降5萬人,再加上最後新加坡的8萬士兵,一共13萬人投降,這是大英帝國的一大恥辱!有時候當很困難的時候,也許自己的對手同樣非常困難,英華人只要再堅持一下,在咬咬牙,馬來亞就不可能拱手讓給日本了!
-
3 # xiaocao2084
道理很好理解 簡單的說
一 日本也有五六萬人不是隻有萬人
二 日軍戰鬥力很強 十二三萬英軍 硬打 勝算不到五成
三 海戰日本已經勝利 就算英國陸軍贏了一陣 也是沒有增援 日本一開始兵力少 不成功可以繼續增兵 長期看英國必敗
四 新加坡遠離英國本土 英華人沒有死守的熱情 如果是本土 必敗也要堅持
五 和中日朝韓完全不同 英美人打仗 不忌諱投降 在沒有取勝可能下 儘可能保全性命投降 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就投降了哇
-
4 # 前沿陣地
其實此戰之中,英軍還真沒佔盡優勢,僅有的優勢就是兵力較多,但是這僅有的優勢在作戰後期隨著日軍增援部隊的到來,也蕩然無存了。
二戰之中,更加重要的是技術兵器的力量,僅僅依靠步兵是無法產生很大作用的。而在此戰中,英軍就喪失了制空權和制海權,直接陷入被動。當時英國派遣了Z艦隊,但是已經被日軍殲滅,根本無法幫助英軍。而英軍僅有的戰機,不僅質量差而且數量少,根本沒有制空權而言。
英路上力量看似強大,但是也有很多問題。首先就是重武器缺乏,僅有少量火炮,坦克更是沒有,這13萬人主要就是步兵。同時英軍指揮官拿不準日軍將會在何處登陸,又分散了這些兵力,更是削弱了戰鬥力。
而日軍,則裝備十分優良,首先掌握了制空權和制海權,其登陸部隊還有火炮、坦克等兵器,佔據了優勢,此時的英軍根本無力對抗,節節敗退。最終,英軍在無望的情況下,最終選擇了向日軍投降。
-
5 # 史海雜談
馬來戰役中,英華人是被一場典型的“閃擊戰”給擊敗了,只不過執行閃擊戰的是日本人。在此戰中,日軍的發揮可以說是一整場戰爭中的巔峰,菲律賓和緬甸的勝利都無法與之相比。從戰役層面分析這場戰役,其實不難理解。第一,先看兩軍的實力對比:馬來戰役開始時,英軍包括88,600名官兵,建制單位有31個步兵營、7個野戰炮兵團和1個山炮團(176門山野榴炮)和2個反坦克炮團(84門反坦克炮)。
後來還得到了7個步兵營、1個反坦克炮團和其他一些支援,總兵力達到13萬以上。而日軍的第15軍則編有92,403名官兵,27個大隊(步兵營),3個師屬野炮兵聯隊、2個野戰重炮兵聯隊和1個山炮兵聯隊(約180門山野榴炮)——當然15軍一開始並未到齊,例如18師團開始只有佗美支隊到場。總體而言,英軍在步兵數量上對日軍應該擁有明顯優勢,炮兵至少是不居劣勢。然而,二戰標準下的制空權和裝甲部隊來看,毫無疑問日軍擁有絕對優勢。
日軍航空兵由354架陸軍作戰飛機和180架海軍作戰飛機組成,而帕西瓦爾手裡只有可憐的158架作戰飛機。這些飛機無一例外都是“水牛”、“布倫海姆”甚至各種奇葩的雙翼轟炸機這樣完全過時的貨色。加上Z艦隊被日軍航空兵殲滅,從一開始,日軍就將制空權和制海權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裡。
第二:再看具體的戰役佈勢可能又有人要說了,即使缺少坦克、飛機。憑藉英軍數量眾多的步兵,還有兩個反坦克炮團,擰成一股繩,也不必懼怕日軍啊?然而由於日軍掌握制海權的現實,遠東英軍指揮官Percival中將犯下了與1939年波蘭軍隊類似的錯誤——分散部署。開戰之時,馬來英軍從南到北防備日軍登陸,分散得如同撒胡椒麵一般。
這種佈勢下,一旦前線的軍隊就面臨敵軍的區域性優勢,以及日軍的分割包圍,很快不得不撤退——而在擁有制空權的對手面前撤退,極易被敵軍空軍屠殺而陷於潰敗;後方的部隊前進增援,看到的是潰軍的洪流,聽到的是各種各樣的關於敵軍恐怖威力的謠言,因為敵軍轟炸不方便運動連預備陣地都無法佔領,最終同樣陷於潰散。馬來英軍就這樣匯聚為一股潰退的洪流敗逃到了新加坡,只有澳洲人相對維持了秩序。
第三:就是戰術問題了。二戰到北韓戰爭期間,亞洲軍隊似乎一直靠複雜地形下的側翼包抄戰術,反覆予以西方軍隊重大打擊。日軍在馬來、緬甸、第一次Arakan戰役中反覆依靠包抄戰略擊敗英軍;北北韓軍隊在進攻階段一再靠“迂迴堵路口”的方式重創美軍;志願軍的二次戰役。一開始,日軍就將制空權和制海權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裡。所以,在此次馬來新加坡戰役中,英軍投降。
回覆列表
星加坡地方太小,再大的兵力人員也只是困獸之鬥,更何況日本人是從馬來半島南下,基本上切斷了食水和糧食供應,唯一補給只能靠海上運輸,地理戰略上完全沒有優勢! 假若日本人是從海上打來,結局又是另一回事吧!總啲來說殖民地就是個殖民地,英國人才不會管殖民地民眾的死活,談何死守? 情況跟香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