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京的事
-
2 # 緣來是你Bounce
在現在這個社會大背景下,我覺得增值要看看增的哪方面的值。社會價值的增值需要責任和擔當,可能應該是增值的基礎吧!
-
3 # 西望陽關
現在經濟大背景下,人們追求資訊已呈多元化。以前那種固有的平面煤體、電視媒體已不適應大眾獲取資訊。一種新興媒介應運而生。新媒體的出現極大滿足了受眾的需求,而且一發而不可收拾。受眾透過一款手機軟體的下載,足不出戶,可購買食品、機票,甚至大宗物品。透過新媒體隨時隨地瞭解新聞資訊、氣象預報、招工就業等。
在今後的發展階段,要想新媒體為自己提供新的滋養,必須融入到新媒體的發展中,適應新媒體這一新的傳播模式,為自己的生活不斷創造新的契機。
-
4 # 他哥小小
自媒體在經歷了“野蠻式”的生長之後,目前依然處於不斷上升的階段,並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尤其是在當前共享經濟日益成熟,共享經濟模式向其他領域擴散的背景下,自媒體在運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共享經濟模式的影響。本文以共享經濟和自媒體的特點、內涵為切入點,分析共享經濟背景下自媒體在內容生產、盈利模式、運營主體等方面的變化。 關鍵詞:共享經濟;自媒體;資訊傳播;變化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深入發展,社會的各個方面都在發生顛覆性的變革。在資訊傳播領域,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自媒體異軍突起,並逐漸成為受眾主要的資訊來源。而在社會經濟方面,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掀起的“網際網路+”浪潮催生了“共享經濟”這一模式,共享經濟首先在交通出行、住宿等領域取得成功,並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產業的巨大變革。同時,隨著共享經濟模式的成熟,共享模式也逐漸向其他領域擴散,並推動著同樣基於移動網際網路而生的自媒體的轉型。 一、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自媒體與共享經濟 隨著各大新聞平臺的出現及規則的完善,自媒體數量呈現出了幾何倍數的增長。當然,自媒體的快速發展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技術與應用的發展。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釋出的第40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較2016年底增加2830萬人。同時,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機上網比例持續提升。① 移動網際網路的深入發展催生了新的媒介形式,也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並且掀起了“網際網路+”的變革浪潮。在這一背景下,“共享經濟”一詞也應運而生。同時,隨著理念的日益成熟,共享經濟也在不斷向服務業、資訊傳播領域等各行各業滲透,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例如交通領域,根據CNNIC釋出的第40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資料顯示,2017年6月中國網約車使用者數量已經達到了2.78億,其中網約專車、網約快車的使用者為2.17億,增長率為29.4%。單從網約車來看,共享經濟已經是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了。 “共享經濟”從微觀的商業模式上看,是指利用任何有價值的閒置資源、零散時間、特殊技能創造新的價值。從更加宏觀的角度看,共享經濟是一個建立在人類和物資共享基礎上的社會經濟系統。②換而言之,共享經濟就是將自己的資源提供給別人使用,在滿足他人的同時使自己得到滿足或得到一定的回報。共享經濟本質上是一種互助互利的經濟形態,它力圖透過發現產能過剩的領域並藉助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技術手段達到供需平衡。③ 其實,共享經濟這一概念出現得很早。1978年,馬科斯·費爾遜和瓊·斯潘思在論文《社群結構和協同消費》中就首次提出“共享經濟”一詞。到了1980年,美國學者阿爾文·托夫勒在他的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了“人們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目的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為了出售和交換”的“產消者”概念。 雖然共享經濟概念起源很早,但受限於當時的社會、經濟等因素,共享經濟並未引起關注。直到2011年,美華人薩拉·霍洛維茨發表了題為“共享經濟:一場靜悄悄的革命”的文章,深入分析了共享經濟模式,認為共享經濟將會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現在看來,薩拉·霍洛維茨確實成功地預言了共享經濟的顛覆性,但是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卻有其必然性。2011年,可以說是移動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開端,在短短几年內快速發展的移動網際網路就掀起了“網際網路+”理念浪潮。在這樣的背景下,共享經濟的產生可以說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 雖然共享經濟概念的提出早於自媒體,但共享經濟真正的爆發卻晚於後者。而在共享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自媒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它的發展,隨著共享經濟的日益成熟,其不僅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產業模式、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且反過來對資訊傳播媒介也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作為傳媒產業的組成部分,自媒體的發展在共享經濟背景下也不可避免地發生變化,這種改變是基於自媒體本身特性上的、更為深入的變化。 二、共享經濟中自媒體運營的變化 閒置資源、共享平臺、人人參與這三點是共享經濟的最基本要素,在共享經濟規則下,每個人都能使用移動網際網路裝置進行互動,並分享自己的想法、感興趣的內容等。同時,也正是這一規則重新定義了處於新媒體衝擊中的媒介形態。而本身屬於新媒體範疇的自媒體在共享經濟的規則下也必須運用新的思維方式來更好地利用人員、創意、軟硬體等資源,以便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更多的利益。北京資訊科技大學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劉慶振在論文《共享經濟時代媒介產業轉型的模式創新》中提到,未來媒體想要快速發展就必須依靠共享經濟的理念。從目前來看,很多自媒體在運營過程中的確開始轉變方式,並且在共享經濟的影響下發生了一些變化。 (一)自媒體內容的變化 本質上,共享經濟是為了滿足自己或獲取一定的回報,而自媒體生產、傳播資訊的目的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這一需求就是盈利,在這一方面二者的本質是相同的。作為媒體想要擁有受眾、獲取盈利,內容是至關重要的。為了更好地吸引受眾、增強粉絲黏度,很多自媒體在內容生產方面都有所改變。 首先,內容創作選題方面的改變。自媒體之所以能夠吸引大家去註冊就是因為它有很強的自由性。換句話講,自媒體運營者之所以申請自媒體就是因為他對某個領域感興趣或者對某個領域較為擅長。所以,其內容的選擇與生產都是根據個人的興趣和想法。但是,隨著共享經濟的不斷髮展,自媒體運營者在內容創作方面也開始從封閉、專有模式向開放共享模式過渡。
-
5 # 堇山老翁
要看怎麼增值?
一,經濟收入增值,每天,每月刊出稿子,圖照,播放的影片收穫效益提升是增值。
二,知識的提升,不斷吸收新的科技知識,豐富在社會創業,創新的智慧。這也是增值。
四,在網上廣交朋友,互相勉勵,相互學習共奮進。有了廣泛的人脈,收穫了無價的友誼。
回覆列表
在現在這個社會大背景下,我覺得增值要看看增的哪方面的值。社會價值的增值需要責任和擔當,可能應該是增值的基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