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兄視野
-
2 # 譚浩俊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帶淚的調侃,一個明知難以做到,卻又不能不去幻想或假設的調侃。就算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現象出現,也決不是一種正常現象。
不錯,杭州有的地方試行了讓年輕人透過助勞志願服務、花低價住養老中心標間的做法。養老中心推出此項服務,源於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專業服務人員缺乏,且穩定性不強,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吸引年輕人加入,以彌補服務人員不足的問題,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住房自用效率;二是年輕人找工作難、工資低、房租高,特別是房租,已經成為年輕人很難招架的一個問題。所以,養老中心也就抓住了年輕人的這個痛點,做了一次也算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嘗試。
這種嘗試,可以存在,但決不能成為一種推廣的經驗,更不能忽視這種嘗試能夠受到年輕人響應背後的問題。對廣大年輕人來說,利用業餘時間到養老中心等去參加義務勞動,當志願者,都是心甘情願和積極參與的。但是,當將這樣的志願服務與解決自己的住房問題聯絡在一起,可能他們心中那個“志願”二字,就已經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含義,成為一種帶有屈辱感的東西。同時,也玷汙了他們真心做義工、做志願者的心。如果有更多的年輕人以這樣的方式獲得住房和付出勞動,志願服務等應當大力倡導的行為,也會在這樣的方式中失去它的真諦,會使志願服務變成一種商品。
變成商品的志願服務,還有志願的含義嗎?讓年輕人都步入到這樣的志願服務中,成為這樣的志願者,今後還有多少人願意去當志願者呢?志願者這個概念,還能代表著高尚、無私、奉獻等內容嗎?沒有了這些內容,志願者的含金量也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希望這樣的現象越少越好,志願者就是志願者,租房者就是租房者,兩者不能混淆。而解決租金上漲過快、年輕人租不起房的問題,則應當放到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認認真真抓好。
-
3 # 趙冰峰財經
這件事起源於杭州濱江區,一個養老院招募志願者,要求每月只需繳納300元,每月志願服務20個小時,就可以入主賓館級標間。這事7月就開始了,但是隻有14個年輕人入住。說明這種模式還未得到熱捧。引發熱議,恰恰是因為週末房租大漲的新聞,北京成為重災區。香港太平山青年商會今年6月訪問了全港116家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發現共有334名“麥難民”夜宿在各家麥當勞中,相較於2013年的57名,五年內劇增近五倍。其中,未滿34歲約佔12%。資料反映了“麥難民”漸趨年輕化。選擇在麥當勞過夜的人,並非全都是無家可歸。超過70%的受訪者,主要是因為居所環境的質量太糟,很多人的租屋空間甚至小到根本不到2坪,而且沒有窗戶。除了香港外,日本,南韓,中國其他城市,也有類似的情形。我覺得,濱江模式也很難推廣,因為未來老年人人數快速上升,基本每年1000萬以上的增長,未來床位可能一床難求,哪還有空位給年輕人住啊。年輕人的問題如果沒辦法得到解決,問題真的很嚴重。房子都租不起,將嚴重影響年輕人對未來的憧憬,結婚,生子就更別提了。其實,如果把空置的房子都投放到市場,估計也不會這麼緊張。中國大概有20%的房子是空置的,每年幾億十幾億平米的房子建造速度,怎麼可能缺房呢?推進全國房產資訊聯網,加快推進房地產稅,讓所有人的房子暴露在Sunny下,流入到市場上,真的已經刻不容緩了。否則,看得見的矛盾真的擺在眼前了。每天堅持原創,已經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內容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各位能夠給些鼓勵,關注,點贊,留言都可以!感謝讀者,感謝粉絲的長久陪伴!
-
4 # 張小帥說理財
年輕人住養老院就能解決老年人的孤獨嗎?不可能的。而且這裡邊問題大了去了。
老年人沒有人照顧這有個詞,叫做空巢老人。說的是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忙著,沒有時間和老人見面的悲涼場景。現在多了個新的情況就是房子買不起的中低收入人群居然發現房子連租都很可能租不起了。但這是兩個問題,反應了兩個社會群體都遇到了困難,但解決困難的方法絕對不是把兩個困難合在一起。
首先分析下困難的原因,年輕人遇到的房租主要是市場問題,房價高企、調控在即、資本入租、一線城市人口爆棚、二線以下城市沒有發展空間和利好收入偏低整個這些結合在一起導致一線城市房租高企,但是反觀香港,香港具有全球的獨一無二性,無論地緣和經濟地位。所以,它的房價和房租都具有獨一無二性。但是與香港比較的是社會平均工資香港的房租和他的收入比起,還是可以負擔的,但是目前很多一線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大,而平均工資經常是被平均的那個,所以才會引起如此的反響。所以解決房租不如研究一下如何解決收入,另外一個就是減少一家獨大的社會情況將合適的產能和研發向二線城市疏散,讓其他城市發揮地緣優勢和腹地的特點,讓人們真正願意留下,而不是離開。
好回到老人這,很多子女工作在外地,而老人無法跟去,所以變成空巢,這就回到了第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讓你的家鄉能夠成為讓你留下的理由,這樣的情況就會好轉不少。而其實回顧整個社會環境,目前中國經歷老齡化社會的初期,而養老也提上日程,養老是一個完整的產業,不是一個養老院和幾個護工能解決的,從生活到起居,從精神文化需求到飲食滿足,從環境到情感都是需要建設的,而這個產業我們也在起步摸索階段,還只是“伺候”、“照顧”這樣的情況,而真正的養老可以是生活圈式的,讓年齡稍微低些的老人幫助年齡稍微大一點的,而真正失去行動能力的再專門照顧,如果單單用低房租讓年輕人去住養老院,先不說養老院有沒有那麼多空地,而年輕人有沒有時間幫助養老院都是個問題。
在國外社工是全民參與的,我們除了發展經濟也需要樹立社工文化,在滿足產業發展的基礎上,讓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再次發出閃光吧。
養老院的老年人被孤獨擊垮,年輕人被房租打敗,為什麼不把養老院多餘的房間低價租給年輕人,換取一份貼心的陪伴呢?對此,你怎麼看呢?
回覆列表
年輕人的房租和老年人的孤獨解決方案,已經不只是說說,而是已經執行了。
2018年底,浙江杭州濱江區推出“陪伴是最長情告白”專案:
年輕人享受清理:以300元/月租金就能住進養老院裡的“賓館標間”;
年輕人享受義務:年輕人每月必須要做至少20小時的助老志願服務,用服務來換房租,比如過節時舉辦文藝晚會,陪老人散散步,教老人怎麼用時髦的手機客戶端等。
退出機制:承租期內,志願者與所在企業解除勞動關係,或企業遷出濱江、歇業等情形,承租人員將被取消準租資格並按規定騰退房源。
這個商業模式邏輯個人理解如下:
1、具有公益性質;2、養老院增值,透過年輕人陪伴,提升養老院增值服務,最終吸引更多老年人入住;3、多贏,老人(歡樂)、年輕人(廉價房租)、社群(示範)、養老院(年輕人入住及吸引更多老人客戶,避免閒置)。
但也從另一側反應,一方面,社會成本太高了,尤其高房價、高房租,壓得年輕人透不過氣來;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增加,缺乏陪伴,而身為子女,並未盡到孝道。
房租房價事不說,單說為人子女,確實應該多陪伴父母,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