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釀松山閣舊主
-
2 # 槐蔭君
來自百度知道認證團隊 2019-02-23
科舉考試選狀元開始於隋,確立於唐,完備於宋。明清時期,殿試的一、二、三名,名稱確定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榜眼”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殿試取得進士第二名的名稱。“榜眼”之名要晚於“狀元”,終唐一代,沒發現有這個稱謂。
實際上,榜眼這一名稱與狀元、探花一樣,都是民間的習慣用語,並非官方用語。在朝廷正式發放的金榜上,只稱進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探花”最早出現在唐朝,但當時並非指殿試進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種戲稱,與登第名次無關。 唐朝的新科進士在每年的春季放榜,此時正是京城長安杏花盛開的季節,新科進士為了盡情慶賀自己中第,要舉行一場遊園盛會,稱為“杏園宴”。
挑選進士中兩名年少英俊者為“探花使”,負責到各園採摘鮮花,迎接狀元,於是這兩個人便被稱為“探花郎”。
-
3 # 影片君i
我的回答來自故宮史話裡。是這麼說進士考試要在金鑾殿上舉行,叫做殿試。
殿試要做“對策”,寫文章對答皇帝提出的問題,並且符合皇帝的心意,書法,文章都很好的,選出前三名列為一甲,就是狀元,榜眼,探花,稱為賜進士及第。
其次還有二甲若干名,稱為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稱為賜同進士出身。殿試錄取的就是進士了,可以逐步升官。
-
4 # 史味人生
狀元千年未變,榜眼和探花直到宋末期,方才確定為“兩個人”,在此之前,榜眼指殿試第二名和第三名,探花指考的比較好的少年郎。
狀元最早又被稱為“狀頭”,古代學生考試需要向官府書寫一份名狀,作用類似於現在的准考證,然後依級別依次參加鄉試、會試、殿試,第一名被稱之為解元、會元、狀元,若三門考試皆為第一,則被稱之為“連中三元”,又名三元及第,歷史上一共21人get這個成就,可謂是天之驕子中的驕子。
科舉考試起於隋唐,興於宋朝,在宋太祖之後,建立了殿試製度,所以及第的學生被稱之為“天子門生”,一直沿用至清末。
宋太祖時期,正式建立了殿試製度,自此“殿試”方才被正名,殿試第一名稱“榜首”,二三名稱“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稱“狀元”。形如一個人的額首和兩邊的眼睛交相輝映一樣。
何謂“探花”,唐朝科舉進士之後,皇帝會賞賜他們騎馬遊街,在皇宮公園中游覽,賞花摘花,故被人稱之為“探花郎”。
在南宋時期,探花被專指為殿試第三名,榜眼成為第二名,狀元第一名,自此“狀元、榜眼、探花”的格式正式形成,也就成為了今天人們津津樂道的殿試三鼎甲。
如今高考取代了科舉制度,雖然不再有全國狀元,但各省都有各自的理科狀元、文科狀元,每年也會吸引全省人的目光。
高考和科舉其歸本溯源是一樣的性質,也是最為公平的選材方式,因此“只要學不死,就要拼命學”是至理名言,尤其對於中下底層的勞苦大眾的孩子而言。
-
5 # 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
殿試進士前三人,宋代即稱之為狀元、榜眼、探花,但直至南宋末年,仍有稱殿試前三名均為“狀元”者。明代以後,才正式規定殿試第一甲三人,賜進士及第,依次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
6 # 小勞叨叨
首先呢,咱們說說“狀元”,唉,考了第一名了,他分兒最高,這叫狀元。可是第一名為什麼叫狀元呢?唉,這說起來可就早了。科舉制正式成型呢,是唐朝,唉,從唐朝開始,才允許自己報名參加科考呢。那時候的科舉考試呢,分為常科和制科,每年舉行的,叫常科;皇帝今兒胃口好,多吃兩碗飯,高興了,唉,咱加一科吧,臨時下詔舉行的,叫制科。那常科呢,考“明經”和“進士”兩科的最多,明經考的是經義,進士考的是詩詞歌賦。那常科的第一名稱為“狀頭”或“狀元”,為什麼這麼叫呢?因為來京城趕考的舉子呀,先得到禮部去交簡歷去,唉,這叫“投狀”,那考完了,禮部要把考生的成績單和投狀呈獻給皇帝,這叫“奏狀”,那第一名呢,就叫“狀頭”,唉,那意思就是投狀的這幫人裡,他是頭兒。後來又叫狀元,因為這個元呀,就是頭的意思。這頭呢,在身體上最高,所以就引申出第一的意思了,比如元旦,新年第一天。
那發完榜了,得中的,同榜的人要湊錢慶祝一下。怎麼慶祝呢?首先要選出兩名最年輕、最漂亮的,稱為“探花使”或“探花郎”,然後讓他們進入杏園,採摘園中的鮮花,然後在瓊林苑賦詩,迎接狀元的到來。接著就是大排宴宴,這叫“探花晏”,吃完喝完,最後還要到大雁塔下題名,哈,“某某到此一遊”,不是這個,這個題名呢,是顯示榮耀,所以,中了進士,又叫“雁塔題名”。
中狀元風光不是嗎,那也有特例,唉,唐朝滅亡了之後,是五代十國,其中有一個南漢,您要是在那兒中了狀元,那可就悲催了,唉,甭說中狀元了,就是中個進士,那也不好受。怎麼呢,這個南漢的皇帝劉弘熙,他認為呀,太監沒有子女,也就不會有私心,所以你要想當官,必須先得當太監,他那一朝,大臣是清一水的太監,你說你考中了狀元慘不慘吧,唉,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咱再多說一句啊,當時這個探花郎呀,可不是第三名的意思,而且這個探花郎呀,是代表著進士中的“門面”的,唉,得選這最年輕漂亮的呀,所以被選為“探花”的進士,那是極為風光的,他們的這個受關注程度呀,那是絕對不會比狀元少的。舉個例子啊,公元896年,進士第四名翁承贊,他就被選為“探花使”了,啊,非常的興奮,這是榮譽呀,於是就寫了《擢zhuó探花使三首》:“探花時節日偏長,恬淡春風稱意忙。每到黃昏醉歸去,詑tuó衣惹得牡丹香。”哈哈,春風得意。
到了北宋,這第二名和第三名,都叫“榜眼”,唉,在這個金榜上呀,狀元在最上邊,在中間,第二第三呢,分列在狀元兩邊,就像眼睛一樣,所以叫“榜眼”,您看現在也是,奧運會領獎臺,第一名站中間兒,二三名站兩邊。那到了北宋末年,這“榜眼”專指第二名了,第三名稱“探花”了,這就是根據唐朝那“探花使”來的。而且當時的一甲呀,只有三名,差距本來就很小,而這“探花”的前身呢,又是根據那些“小鮮肉”的標準來的,啊,所以皇帝在點探花的時候呢,也經常找那年輕漂亮的。唉,看來這長得好呀,什麼時候他都吃香。
回覆列表
古代士子考過會試後,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分三甲錄取,一甲只取三人,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
稱呼由來:
狀元:元是指第一,狀則是指名狀,考生要向官府書寫一份名狀,把自己的各類資訊以及家庭情況書寫上去,相當於今天的准考證。因為是在殿試過後評定出來,亦稱殿元。
榜眼:剛開始榜眼並不特指第二名,因為古代寫金榜,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名字是寫在第一名左右兩邊,統稱為是“榜眼”。
探花:最初探花也並不是指第三名,而是所有的考生在前幾名裡面考得比較好的就統稱為是探花。
後來為了便於區分,就約定榜眼為第二名,探花為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