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吉月文
-
2 # 山東石化王大剛經理
謝邀。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不是腦子發熱的舉動。是隨著二戰的發展,日本資源匱乏的戰略短板顯現了出來,又加上美國對日本戰略物資的封鎖,日本要想贏得戰爭的勝利,就要迅速打通海上戰略通道,日本以前有偷襲和賭徒心裡,中日甲午海戰日本賭贏了,日俄戰爭日本賭贏了,日本決定再賭一次,就發動了偷襲珍珠港,日本賭贏了,但是卻喚醒了美華人對日宣戰,最終輸掉了二戰,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瘋狂行為,是日本的賭徒心裡,不是腦子發熱,相反,日本是經過精心策劃的。
-
3 # 北京最大的四合院
個人認為不是,因為在二戰時期,由於日本屬於島國,因此其戰略物資無法保證本國進行長期消耗,而放眼世界,也唯獨美國可以解決其的後顧之憂,故而日本向美國大規模採購戰略物資。而隨著戰爭的進行,日本的侵略行境昭然若揭,為此美國逐步遏制日本的戰略物資,逐年減少。
時間來到1941年,在歐洲戰場,德國出動了180個師將近400萬人的部隊,對蘇聯實施閃擊戰,突襲蘇聯,歐洲最大規模的戰爭~蘇德戰爭爆發。此時的日本,資源日漸匱乏,故而日本本國的內閣們一部分(陸軍)想著的是進攻蘇聯,以奪取蘇聯位於西伯利亞的油田及其他戰略物資;海軍的思路是奪取東南亞的橡膠及其他戰略物資、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解決通往東南亞的屏障或者絆腳石。
然而,日本試探性進攻蘇聯以失敗告終,為此,日本再也不敢打西伯利亞的主意。而此時唯一能解決日本資源匱乏的一條路~從海上進攻東南亞,從而達到自給自足。但是,這條路上有一個強大的攔路虎~美國太平洋艦隊。為了徹底打通這條路,日本決定先發制人~用航母搭載艦載機去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總部所在地~珍珠港,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掉攔路虎。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時間早上8:00左右,日本聯合艦隊出動6艘大型航母搭載著300多架飛機撲向珍珠港,由於這天是星期日,美太平洋艦隊的海軍官兵都沉浸在週末的歡樂時光,但就在此時,日本聯合艦隊的首批100多架各種作戰飛機撲向珍珠港,對港內的戰艦肆意轟炸,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序幕正式拉開。12月8日,美國國會全票透過羅斯福總統對日作戰的提案,同一天,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緊接著,德、意對美宣戰,美國、加拿大、古巴等20多個國家對日宣戰,二戰規模達到頂峰。1942年,美國的戰爭機器徹底開動,從此源源不斷的向盟國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武器裝備、戰略物資……
從此以後,二戰的天平徹底倒向了盟軍~反法西斯同盟。
-
4 # 令和史官
成為總理的東條認為應該廢除9月6日御前會議的決定,並連日召集聯絡會議,幾乎一週未眠、不斷研究,問題的重點在於石油。
及川的戰爭迴避案主張在內地製作人工石油。為此,必須準備200萬噸的鐵,這些必須仰仗陸海軍提供。另外,也必須使用非常多的工廠,這就會導致內地的產業陷入停頓,因此,日本極有可能不戰而亡。
實際上,(美國)的石油禁運已經將日本逼入絕境。要是任由事態繼續發展,即便是期待僥倖萬一,也不得不說持“開戰有利”想法的人越來越多。如果那個時候我抑制主戰論的話,在擁有陸海軍歷經多年練就的精銳之軍的前提下輕易對美國屈服,想必國內的輿論必然沸騰,並且有可能發生政變。實在是很困難的時期,在此期間,因為接到了赫爾的所謂最後通牒,在外交上也到了最後的階段。
雖然內閣的意見是已經決定要開戰,但是考慮到依然需要進一步慎重考慮,於是認為有必要和木戶商量、和閣僚以及重臣開一個懇談會。本來想讓木戶去和東條談,但是東條不同意。於是只有改變方式,由我來請閣僚和重臣吃飯,然後利用吃飯的前後時間製造懇談機會,並且我也利用這種機會聽取重臣各自的意見,於是在11月29日把他們召集到一起。(中略)
近衛:“一旦開戰,思想會混亂,非常無趣”等抽象的話語。
米內:“提到石油問題,戰爭就沒有意思了,話雖如此,對於如何終結戰爭的事情,沒有非常明確的意見”。
岡田:和米內意見相同。
廣田:不清楚是否因為出身玄洋社的關係,他認為還是開戰比較好。另外,推薦皇族內閣,聽取統帥部的意見,認為組成內閣也很好,作為外交官出身的他,陳述了出人意料的事情。
阿部:從常識家的角度認為(開戰是)“萬不得已”。
林銑十郎:戰爭謳歌論。
一方面反對戰爭者的意見非常的抽象,另一方面內閣成員舉出詳細資料來主張戰爭,非常遺憾,我無力抑制開戰論。
翌日,高松宮前來打聽昨日的會議。於是我和他陳述了:“如果失去了現在的機會,那麼最終是無法一直戰爭的。12月1日海軍就要展開戰鬥了,事已至此,無法抑制了”。此外,我們對於戰爭的結果也進行了討論,據高松所言,統帥部的預計是五五平手,但是如果進展順利的話,則可能是六四分的樣子取得艱難勝利。我表示大概不會失敗吧。高松說:如果這樣的話現在還能阻止嗎?我作為立憲國的君主,不得不認可政府以及統帥部的意見,如果不認可的話,東條會辭職並發動大的政變,反而會導致混亂不堪的戰爭論,因此,關於停戰一事,未做回答。
12月1日,與閣僚以及統帥部共同召開的御前會議中,決定了開戰。此時,即使反對也毫無用處,因此,自始至終,一言未發。(中略)
從以上睦仁的獨白錄可以看出這麼幾點。1,日本決定日美開戰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進行了多次會議深入討論,絕度不是拍腦門決定的。2,狂熱的戰爭論使得日本成為賭徒,因此不惜賭上國運,進行日美開戰,希望僥倖取勝,典型的賭徒和小偷心理。3,睦仁雖然一直為自己開脫,試圖推卸戰爭罪責,但是即使從他的回憶之中,我們也能看出,他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回覆列表
根據現在解密的資料,日本政府和軍方內部當時對於偷襲珍珠港也是有不同意見的。但是後來,主戰派佔了上風。
主戰派之所以得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美國在當時已經停止向日本供給重要的戰略物資比如石油。日本的資源匱乏,高度依賴外部的供給。美國的這種做法在某些日本人看來和宣戰沒有太大的區別。
第二,日本希望以戰爭手段迫使美國改變政策。他們認為美國在受到打擊之後,依然不會參戰,反而會與日本協商並做出妥協。這種想法從事後看來簡直是異想天開,但當時有很多日本高層覺得這種想法很合理。他們對日本的軍事實力非常自信,認為就算美國參戰日本也有能力應對。
第三,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一個歷史慣性。日本從甲午戰爭開始,歷經日俄戰爭,這兩次賭博式的對外戰爭都獲得了勝利。這讓日本陷入了一種迷思,認為自己受到上天眷顧。因此就使得日本近代的重大政治決策明顯地傾向於冒險。
整體來看,日本政界和軍界的很多人確實是瘋狂的。他們的想法在我們看來簡直匪夷所思。雖然也有少部分日本人有清醒的認識,但是這些人沒有辦法改變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