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之瀛大夫
-
2 # 急診重症郭大俠
猝死(Sudden death,SD)是人類的最嚴重的疾病。不同的文獻關於猝死的定義不盡相同,世界衛生組織(WHO)猝死定義:“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
從發病到死亡多長時間才能認定為猝死呢?具體的量化時間目前尚無公認的統一標準,目前公認的是發病1小時內死亡者多為心源性猝死。
絕大部分的猝死患者是死於心臟停搏(CA),而心臟停搏的發病率非常高,美國心臟協會2013年6月在《迴圈》雜誌網站上發表的徒手心肺復甦(CPR)共識指出:心臟停搏是美國最致命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它導致的死亡超過大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流感、肺炎、車禍、HIV、槍支案件和家庭火災致死人數的總和。中國每年有180萬人死於猝死,平均每分鐘有3~4人因猝死而死亡[。
絕大多數的猝死源於心搏驟停,國外文獻報道40%的心搏驟停沒有被發現或發生在睡眠中,70%~80%心搏驟停是發生在家裡。根據美國及中國資料,死於院外或家中者佔72%~80%[5]。中國另有文獻報道,87.7%的猝死是發生在醫院外。在院外發病就意味著發病後患者無法及時得到醫療專業人員的急救,同時大眾的心肺復甦技能也十分匱乏。這就是猝死發生率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源性猝死也稱為心臟性猝死,它指由於心臟原因導致的患者突然死亡。目前多數人接受的有關心臟性猝死的概念是:“由於心臟原因所致的非預見性的自然死亡,患者即往可以患有心臟病或無心臟病史,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一般在瞬間至一小時之內。”心臟性猝死在所有猝死患者中佔絕大多數,長達26年的FraminghamStudy大規模的研究顯示,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臟性猝死佔75%。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猝死,見於急性冠脈綜合徵(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穩定心絞痛)。美國心臟協會研究指出:“25%左右的冠心病患者以心臟性猝死為首發臨床表現。”國內文獻指出:“在心臟性猝死的患者中,80%的成人死因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有關”。
這類患者是死於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冠脈綜合徵發生後,突發的心肌缺血造成患者心臟的電活動紊亂,進而發生惡性心律失常(多為室顫),此時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心肺復甦或復甦失敗,就會發生猝死。急性心肌缺血剛剛發病時最危險,急性心肌梗死第1小時內發生心室顫動的機率較24小時後高25倍。在因急性冠脈綜合徵死亡的患者中,絕大部分患者死於發病的第一個小時之內。這是由於突然發生的心肌缺血使患者猝不及防,其心臟電生理活動無法適應這種突發的代謝紊亂,故容易發生惡性心律失常。這個時間段患者往往沒在醫院,因此處在生死關頭。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透過自我調整,將逐漸適應這種缺血情況,形成了新的動態平衡(心電重構),加上醫學干預措施的應用等,使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率逐步下降,心源性猝死的風險也會隨之降低。
導致心源性猝死的其他心臟疾病有兩類,一類是器質性心臟病,如心肌炎、肺心病、風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等。另一類是非器質性心臟病,即心肌離子通道缺陷性疾病造成的猝死。如Brugada綜合徵、QT間期相關綜合徵(QT間期延長及縮短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發育不良綜合徵、馬方綜合徵、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還有某些心肌病等。這類患者大都屬於基因缺陷造成的離子通道功能異常,多與家族及遺傳有關。這類患者的心臟沒有直觀的形態和結構異常,故不屬於器質性心臟病。只有用分子生物學的手段方能查出問題所在。多數患者在30歲前後就因心源性猝死而結束了生命。因為心臟搏動是由血清離子(K+離子、Na+離子、Ca+離子等)進出心肌細胞膜內外造成的,故一旦發生離子通道功能異常,離子無法正常出入心肌細胞,就可能促發惡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驟停,進而導致猝死的發生。
冠心病猝死佔全部心源性猝死的90%以上,是導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預防猝死,其主要的目標是預防冠心病猝死,如果能做好冠心病猝死的預防,就能大大降低猝死的發生率。
《本文參考百度百科 《猝死》》
-
3 # 心健康
一、猝死物件的未知性
猝死好發於有心臟病基礎的人群或者有家族史的人群,以及容易勞累、熬夜加班、抽菸酗酒的人群,雖然很有人總結出猝死的高危人群,但即便如此,這個龐大的人群當中,誰又會是下一個猝死的,那個人充滿了未知性。而這個猝死物件的未知性,本身就是增加我們恐懼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猝死時間的未知性
猝死和其他疾病不一樣,在發病以後我們對其有所預知,而猝死的人群事先並沒有任何未知性。猝不及防是猝死的最大特點,短時間內不可思議的突發死亡,有時候時間短的讓所有人都難以置信,時間的緊迫性和突發性是猝死可怕的另一個原因。
三、猝死預防手段很少
第3個方面就是我們對於猝死的預防手段非常的少,除了我們常常老生常談的管住嘴,邁開腿,戒菸酒等生活方式上的一些改變以外,我們能夠做到的很少很少,而沒有預防措施,也是我們對其恐懼的另一個原因。
四、猝死搶救成功率很低
第4個方面就是猝死以後搶救成功率非常的低,在中國猝死以後搶救成功的機率只有1%左右。如此高的死亡率,恐怕其他所有疾病都只能望其項背,這也是猝死可怕的另一個因素。
回覆列表
如不出所料,這次高以翔的猝死應該又是一例典型的心源性猝死,初步推測應該還是心肌梗死可能性最大。可以說,心腦血管疾病超越腫瘤,已經成為人類的第一大殺手,而且年輕化趨勢嚴重。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心血管疾病每年造成1750萬人死亡,佔所有非傳染性疾病的50%。中國每年約有35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肌梗死患病人數約250萬,年輕猝死者越來越多。主要原因就是年老心梗患者的心臟在冠狀動脈病變長時間的“侵害”下,已形成一定的適應機制。年輕人心梗一旦發生,壞死程度往往更加徹底,對年輕人心臟的打擊更大,致死致殘率高,很多人甚至表現為猝死。於是很多人會問,這種疾病發病前難道沒有一點先兆嗎?
權威資料表明,大概三分之二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發生心肌梗死前沒有任何先兆,也就是說很多人發作的第一個症狀就已經是心梗,心梗之後短時間內就猝死了。這也是很多悲劇的主要原因所在。
但是,無論是有先兆的猝死,還是沒有先兆的猝死,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規律可循。比如說對於猝死的這些人,仔細分析還是能夠找到一些原因的。比如說生活方式的不健康,作息不規律,精神壓力大等等,只要對這些危險因素加以改善,很多時候是可以降低猝死的發病率的。而具體到高以翔從事的演員這個職業,他們的生活就是沒有規律,作息時間也不規律,平時拍戲時勞動強度大,可能這也是高以翔猝死的原因之一吧。
最後,願逝者安息,生者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