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逍遙宇宙a

    自從盤古開天地。文化千年萬人傳承。浩如煙海。博大精深。誰人研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不人云亦云。孤獨思考。寂寞無須知。

    衣帶漸寬人憔悴。眼痛肘瘡終不悔。

    苦嗎?哪裡來!苦中作樂。樂此不疲。

    讀萬卷書。行千里路。下筆如有神。

    詩非書中求。問天問路問已心。暮然回首。古今聖賢微微笑。詩萌山水中。

    豪俠衝冠。把酒向青天。已融宇宙。

  • 2 # 文化一家人

    文化苦旅,為什麼說是苦的?

    回答這個問題,三言五語難以說清。稍有文學常識者都能理解,這裡所說的苦,不可能單純指向痛苦的苦。其中蘊含的意韻,要從多方面才能理清。

    最初讀《文化苦旅》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為在我有限的閱歷中,還沒讀過類似散文。後來有記者也曾採訪作者:這類散文應歸結什麼體裁?作者回答得也很有趣兒,說自己當初有感而發,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再後來,歸結到了文化大散文範疇。一個大字,又包含了多少意蘊啊!

    我本人也很喜歡這部書。買來放在書架上,每有空閒,總要讀上幾章。越讀越覺得,這個“苦”字是很有味道的。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理解:

    一、身體力行艱苦的苦

    作者從高校辭職後,便背上行囊,獨自踏上尋訪文化遺蹟,思考古老文明走向的旅程。

    當然不會去找旅行社,那種揚旗排隊的旅遊隊伍到不了我要去的地方,只能是單向孤旅。但眼下李白的輕舟,陸游的毛驢都已僱不到了。我暗笑自己將成為靠賣藝闖蕩江湖的流浪藝人。

    實際上,客車,馬車,半路搭車,運氣好再趕上順風車,凡是能搭上的現代的和非現代的交通工具,作者只要能搭上,都一一體驗。實在不方便的,看著已沒多遠的,便乾脆步行前往。

    這無疑是一場充滿艱辛的旅行。衣食住行都不能講究。能填飽肚子,冷熱寒暖能過得去就已是奢望。就這樣邊走邊看邊考察邊思考,伏在邊地旅舍小桌子上塗塗抹抹,然手向路人打聽郵筒所在地,把剛剛寫成的文字寄出去,走一路寄一程。

    這種艱苦的旅程,對於把自己囚禁在象牙塔裡的“文化精英”們,是無法想象的。既使作者本人,如果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當遇到具體難處時,也同樣會望而卻步。

    這種身體力行苦行僧式的旅行考察,說是一種艱若,當不為過。

    二、文化遺落苦澀的苦

    由於是對文化遺址的考察,所以,作者所到之處,很多地方儲存得很好。但由於歷史的原因,也有許多遺址遺物或被掠奪,或被偷盜,或被遺散,或被破壞。作者在字裡行間,無不透視出苦澀的無奈。有些事情或許早已知曉,但畢竟是僅憑耳聞。而一旦身臨其境親眼目睹,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流露苦澀的情緒。

    以開篇的《道士塔》為例:

    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外華人直接走到了敦煌莫高窟前,

    俄華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攜帶的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

    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子銀元換取了二十四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

    法華人伯希和用少量銀元換取了十大車,600多卷寫本和畫卷。

    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用難以想象的低價,換取了300多卷寫本和兩尊唐塑。

    斯坦因二次返回,仍用少量銀元,換取了5大箱600多卷經卷。

    作者在字裡行間都透視著苦澀:

    於是,當敦煌學國際研討會結束,一位外國學者鄭重宣告: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當場的中國學者們並沒有太大的激動,他們默默離開會場,走過了當年的看守者——王道士的圓寂塔前。

    面對文化經典的遺落損耗,作者把它歸結為苦澀的苦,當不算誇張。

    三、人為破壞痛苦的苦

    這個苦是我反思出來的。當讀到《風雨天一閣》,我被天一閣主人幾代傳承,讓中國文化古籍得以完好流傳深感震撼。

    天一閣作為藏書樓,自明代以來,已傳承數百年。主人範欽,官至兵部右侍郎。兵部,應該算武官吧?書中未講,我當然不能妄加猜測,但他終生不遺餘力蒐集古書孤本,並專門修建藏書樓,這一點確實讓人歎為觀止。

    更加令人感嘆的是,範氏家族歷經數代,躲過兵荒馬亂戰火紛爭,克服地震,颱風,水災等自然災害,寧可散盡萬貫家財,全力保護了藏書的完整。這是什麼精神?是什麼在支撐幾代人奮力而為?確是個值得探討的大問題,值得大書特書的大文章。

    令人遺憾的是,當歷史進入近代以來,太平軍攻進寧波,小偷趁亂拆牆偷書,拿到造紙作坊當廢紙賣掉。不久,又有人與書商勾結,夜間潛入藏書樓,連續多日將藏書偷運河邊裝船拉走,把幾乎一半的藏書偷運到上海書鋪裡廉價出售。有識之士發現後,緊急籌款搶購,保存於東方圖書館的“涵芬樓”。結果又毀於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之下。

    類似於這種人為破壞文化的事情,相信作者和讀者都會不約而同的甚為痛心。

    四、蘊含甘甜苦中有樂的苦

    這個苦,回答起來就輕鬆許多了。

    事情總是具有雙重性。經過艱辛努力,艱苦跋涉,尋找,考察,探索,思考,寫作,最後把精神產品奉獻給讀者。這豈不就是苦中有樂,把歡樂寓於苦痛之中麼!

    《文化苦旅》的暢銷不衰,在幾十年裡受到廣大讀者喜愛,甚至一版再版暢銷海外,具有如此深遠影響的文學作品,近年確實難有範例。所蘊含其中的苦,已經是別有韻味了!

    良藥苦口。這已經不是一般的苦。它是一種象徵,一種體驗,一種警醒,一種意蘊,一種呼喚,一種禮讚。反覆咂摸,回味無窮!

    所以,作者喜愛這種苦,讀者喜愛這種苦。思考品味這種苦,對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品味,增強文化素養,激發民族自豪感和緊迫感,都是大有益處的。

    文中除標題外,黑字引自《文化苦旅》。

  • 3 # 文化壹壹

    文化苦旅,是一個經過時間檢驗的、痛徹心扉的感悟,並且,是心的感悟。

    碰巧的是,最近正在喜馬拉雅上聽餘秋雨,餘秋雨先生說,為麼多年沒見到他,其實,他這些年,一直在哈佛、耶魯等國外高校在講學在做研究。文化的苦旅,是餘秋雨先生提出來的,在這裡我想從幾個方面來談一下,文化,為什麼是苦的:

    第一、做學問的過程,是沉悶的過程,是自我修行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沉下心來,心無旁騖的體會文化的深層次涵義,要理解,文化到底是什麼,做學問,到底要做什麼樣的學問。

    第二、當年,餘秋雨先生,從大漠孤煙,到長河落日,從遙遠的敦煌莫高窟,到神秘莫測的古埃及,一路西行,相伴左右的,有時是孤身一人,有時是許戈輝的陪伴,無論如何,他都是在苦中作樂,在苦苦的追尋文化的意義。

    總之,我能深深理解餘秋雨先生對文化的苦苦追尋,這個苦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底有沒有守宮砂?有的話具體有什麼科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