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貝貝說車

    因為操作起來比較省心的緣故,現在很多車主買車時會選擇自動擋車。

    很多車主開自動擋車在起步或加速時會覺得車子沒有使不上勁,所以感覺自動擋車提速“慢”。

    對於這個問題,下面我來聊一下我的個人看法:

    1.踩兩腳油。第一腳深踩後鬆開,發動機會自動降檔,再次踩油門,變速箱已經變檔完成,提速就快了。

    2.用“S”擋。“S”擋是汽車運動模式的簡稱。這種模式下,變速箱變檔會變得更加積極,提速就快了。

    3.手動模式。這個適合於有一定手動駕駛經驗的車主。需要提速時,切換到手動模式手動降檔,提速自然變快。

    總結來說,自動擋車提速的“慢”也是日常使用所能接受的,開車安全到達比快要重要。

  • 2 # 都市匠夫

    概述:

    首先,不是自動擋提速慢,應該是跟車輛型別和動力有關。不同品牌的車子,他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是不同的,調教也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品牌的不同車型,出於價格的考量也都不一樣。

    再者,既然說自動擋提速慢,那言下之意是題主覺得手動擋提速快?其實無論手動還是自動,都是透過換擋實現速度與動力的匹配,即F=M*V。現在的自動擋內部換擋都是自動實現,與手動擋相比,少了手動換擋的時間,以及換擋松油的時間。從這一點來說,自動擋應該提速優於手動。

    手動擋的車子之所以被好些人喜歡,是因為它的換擋和動力完全由司機掌控,在特別的情況下,利用高轉速換取的動力輸出相當強勁,只要操作得當,彈射起步不是沒可能

    問題分析:

    題主所說的自動擋提速慢,有以下幾個可能的原因:

    1、車子的動力小,在速度高的情況下繼續提速,F就越小,所以感覺提速慢。

    2、一般自動擋都有SPORT和ECO模式,即運動模式和節油模式。運動模式以操控和動力輸出為核心,這個模式下,車子動力相對強勁,提速會快很多,當然,油耗肯定就高。而節油模式,它手先考慮的油耗,燃油經濟性是重點,所以會犧牲動力輸出的響應效率,提速當然就慢。

    3、空調開的太強了吧。

    4、如果以前挺快,突然變得肉起來,那可能就是車子出現故障或者需要保養了。

    處理建議:

    透過以上分析,除了動力本身無法改變外,其它都是可以做。按時保養,模式切換,需要動力時暫時關掉空調。

  • 3 # 貓眼看車

    自動擋車型提速慢,除了個人感覺上的差異外,更多則是其變速箱運轉邏輯決定的。自動擋是非常智慧化的變速箱,她的出現讓我們的操控變得更加輕鬆,她不像手動擋那樣,必須依靠右手來實現加減檔,系統會代替手動模式。

    自動擋的D檔是前進檔,在設定上她更加趨向於經濟性,他的換擋邏輯就是在相對較低的轉速就升檔,主要是側重於燃油經濟性。而要想提速快,只有拉高轉速,提升動力輸出效率,這與D檔位的設定有衝突。你可以深踩油門,但是變速箱會迅速升檔來回應你,轉速上不去,速度上升的也就比較慢。

    那麼自動擋如何操作才能實現提速快的目的呢?在D檔位是無法實現的,我們可以利用手動模式或者S檔運動模式來嘗試一下。手動模式下,只需要利用“+-”號來換擋,按+一次既一檔,深踩油門,發動機會在一檔持續運作,轉速上升很快,提速自然迅捷。

  • 4 # 明說汽車那些事

    【導語】自動擋的汽車一般都會有自己的換擋邏輯,以此來替代手動的換擋的過程,這個換擋邏輯有些邏輯是比較智慧的,基本上都能透過油門踏板的操作來會意駕駛員想要什麼效果,然後進行升檔或者降擋;但是有些自動擋的汽車的換擋邏輯比較蠢,很多時候不能領略到駕駛員的意圖是什麼,造成需要降擋的時候不降擋,需要升檔的時候還一直定住不動,讓人開起車來不是很順心,這也就是題主說到的自動擋汽車提速慢的根本原因。

    正是因為變速箱不聰明,從我們人的角度來看,需要快速提速的時候的操作也是唯一可以反饋給車輛的資訊就是:深踩油門,當我們把油門踩下去的時候,聰明的變速箱會領會到駕駛員的意圖,然後就會指揮變速箱降擋,有時候會連續降好幾個擋位,這個時候就會感受到車輛的提速比較快。因為在降擋以後,發動機的轉速會攀升起來,拉到高轉的時候,達到發動機輸出曲線的最大功率,這個時候我們的車就會相對提速比較快。

    但是當變速箱不聰明的時候,一腳油門踩下去,發現檔位根本就沒有任何反應,幾乎不降檔,這個時候只會感覺到油門像是悶在一個鼓裡面一樣,只聽見悶悶的聲音,車子的提速也是非常慢的提速上去。從車輛的變速箱電腦的程式上來說,出現這樣的情況基本上是說明變速箱比較蠢。那有沒有什麼操作方法或者技巧解決這個問題呢?

    主要有以下兩個技巧:

    1.手動干預換擋

    有些車有換擋撥片的,可以用手撥減檔的換擋撥片,這樣做的話就會讓變速箱強行減檔,當連續降兩三個擋位的時候,車子的動力基本上就出來了;還有一種是手自一體的,將換擋撥杆撥到手動擋那一側,然後撥動擋杆到減檔的一側,也可以進行手動干預降擋,這樣的操作就可以使檔位可以降下來,提速就比較快了。

    2.重新放開腳再深踩油門

    如果車子既沒有換擋撥片,也沒有手自一體,那就只能再給變速箱施加壓力,將油門再深踩下去,如果還不降檔的話,就放開油門重新踩一次,一般這樣一個過程下來,變速箱就算再蠢,也知道駕駛員的意圖是什麼了,這個是就會自動控制程式降擋,以此來達到提升動力的作用。

    總而言之,其實我們一般平時見得到的量產的車輛,其發動機的動力對於日常使用來說都是夠用的,對於自動擋的車提速慢的主要的原因一般是檔位沒有匹配好或者是變速箱換擋邏輯比較遲鈍導致提速的時候沒有及時降擋,這才讓自動擋的車提速變慢了,我們只要干預換擋或者是採取一定的措施,讓檔位能夠降下去即可讓動力出來。

  • 5 # 小鬍子131161811

    只能說排量小了!大排量的自動擋汽車不會慢!小排量發動機想快的話不容易!除了捨得給油,那就是手動換到低一點的檔位再繼續給最大油唄!想要心想事成那就只能換大排量了

  • 6 # 玩車教授

    自動擋變速箱提速慢,可能是變速箱本身與發動級的匹配不完善,或者是換擋速度較慢,以及與駕駛者產生不了“默契”。

    如果是前兩者的問題的話,屬於機械部件本身的短板,並不能透過駕駛技巧去改進,而如果是後者“與駕駛者產生不了默契”,那還是可以改善的。

    與駕駛者產生不了“默契”最主要的體現在於,時常將油門踩下去,變速箱要等個好幾秒才能懂得去降檔的話,那顯然,這就是不聰明的表現。此時,我們需要將變速箱切換到手動模式,在想要加速的時候,自行降檔,這樣能夠減少變速箱“反應”的時間,對於提速也有一定的幫助。

  • 7 # 非專業車評

    變速箱對車輛提速產生的影響是很大的,當然車輛自身的動力同樣也很重要。很多車友在駕駛自動擋車型時往往會感覺提速慢或者說是動力響應不積極,而造成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自動變速器的換擋過程、換擋時機、傳動方式與傳統的手動變速箱存在不小的差異。

    不過要重點說一句,自動變速箱所包含的範圍很大,她可以是AT、CVT,也可以是近年來的新寵DCT(雙離合)。並不是所有自動變速器換擋、提速都慢,當然這裡的比較物件針對手動變速箱。比如一些品牌的雙離合變速器,換擋、提速遠比手動快。各別品牌的AT提速也不慢,比如採埃孚縱8、馬自達的6AT。CVT變速器在效能方面雖然整體表現疲軟,但本田CIVIC、Accord上的CVT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機械結構對效率的影響

    很多對機械設計不感興趣的朋友會覺得一種機械製品,所需要的附件越多、控制邏輯越複雜就越高階?當然在使用層面上更多元件及更多控制邏輯會帶來簡便與舒適(功能上的升級),但在機械層面自古到今都遵循一個道理,那就是結構簡單即是王道。而如今自動化在逐漸取代手工操作,更多的是一種妥協或是平衡。

    比如古代鍛造金屬器具都是依靠人工,手裡拿把大鐵錘猛砸,鐵錘很難損壞,即便損壞了維修或換新的成本也很低。但問題是人掄大錘累啊,且因不同人不同水平、力度、體能導致產品層面出現大範圍的差異。所以後來產生了氣錘,只要不發生故障,它可以長時間工作且力道均勻。雖然我們總戲稱這樣的工業製品沒有靈魂,但不可否認自動化降低了勞動強度,也極大程度地解放了勞動生產力。

    而汽車上手動變速器就相當於上文例子中的鐵錘,具有結構簡單、控制邏輯單一的絕對優勢,但對人工依賴嚴重,對體力、舒適度的影響明顯。但簡單的結構可以讓駕駛者有種隨心所欲的感覺,可以時刻準確控制車輛的動態表現。自動變速箱則有結構複雜、控制邏輯繁多的絕對劣勢,但它可以分擔很多本該由駕駛者完成的工作,讓駕駛者做更少的工作,所以更輕鬆一些。但複雜的結構很可能增加控制所需要的時間,所以這就是感覺自動擋慢半拍的原因。

    傳動介質上的差異

    簡單說下液力傳動與摩擦片傳動的差異,如上圖所示手動變速器的離合器。發動機始終連線的動摩擦片在與變速器連線的動摩擦片的確會存在邊滑、邊轉的狀態,這個狀態稱之為半聯動。但對於一個成熟的手動車駕駛者而言,半聯動過程轉瞬即逝,也就是說動靜摩擦片會在極端時間內實現咬合,從而消除打滑,此時發動機扭矩會幾乎毫無損失的傳遞給變速器。

    而上圖中的則是AT變速器,當AT變速器需要換擋時會率先解除液力變矩器的鎖止,此時AT變速器從硬連線重新回到軟連線,也就是液力傳動狀態。此時圖中的泵輪、渦輪間完全處於分離狀態,而傳動介質則是ATF。也就是說發動機帶動泵輪轉,旋轉的泵輪帶動液壓油,旋轉的液壓油透過導輪增扭再帶動渦輪旋轉(導輪圖上省略)。而在這個過程中泵輪的動能會損失不少。

    比如發動機帶著泵輪轉了50圈,而泵輪所帶動的液壓油只讓渦輪轉了45圈,丟失的5圈我們就可以看作是動能損失,也可以理解為效率的損失。這種狀態往往會出現在起步或突然改變已有狀態的情況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用洗衣機洗衣服,葉輪攪動水、而水帶動衣服。但剛啟動時一定是葉輪率先旋轉而水面上的衣服後發生旋轉,因為攪動水也是需要過程的。

    這就是一旦車輛進入穩態行駛(勻速),變速器不再需要換擋,此時液力鼓就會鎖止不再依賴液力傳動的原因。因為液力傳動會損失的動能太多了,所以瞬態起步階段液力傳動的表現往往是不如摩擦片咬合來得那麼直觀的,動力響應也往往要慢半拍。但這也並不是絕對的,但很多入門級的AT變速器這種問題是很明顯的。當年記得是某品牌的4AT就肉得離譜。

    換擋過程的差異

    自動變速器與手動變速器在換擋過程中的差異是很大的,如上圖所示手動變速器的結構簡單,換擋過程為撥動變速桿透過大小不同的齒輪組合與動力輸出軸結合,從而改變驅動輪的轉矩和轉速。簡單理解就是擋杆與撥叉連線,推動擋杆就等於移動不同的齒輪完成不同的組合,不同組合實際上就是不同的傳動比=不同檔位。

    而AT變速器在換擋時的過程就複雜了,因為其附件多、檔位多、控制邏輯複雜,簡單來說AT變速器由液力鼓(也有用摩擦片的,但很稀少)、行星齒輪排(6-8檔的一般2、3個齒輪排足夠),離合器/控制器,各類電磁閥,閥體,油腔等等,零零碎碎一堆。換擋過程中首先要解除液力鼓的鎖止,上文已經提到勻速運動時液力鼓會硬連線。

    其次開啟或關閉不同檔位的換擋閥,來為不同檔位所對應離合器/制動器油腔注油,使閥體中某一條管路連通或關閉,依靠得就是不同通道內的液壓油推動不同檔位的離合器來完成不同檔位的更換。各位不妨去思考上圖中AT變速器閥體上的迷宮,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通道?實際上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透過多條油道在法門控制下形成通路、斷路的不同排列組合。

    通路中液壓油頂哪個檔位的離合器,就等於掛哪個檔位,斷路中洩壓、這條油路對應的離合就會分離從而實現摘擋。只不過這一系列過程消耗的時間頗多,因為給油腔注油是需要時間的,一些比較大的油腔注油是很消耗時間的,所以完成準備階段消耗個小1秒也是可觀存在的問題,畢竟AT變速器各種控制元件元件零零碎碎的,而不像手動擋手一推就完成換擋了。至於雙離合為什麼那麼快,因為它的結構、原理更接近於手動變速器。

    控制邏輯的差異

    對於手動變速器而言,控制權完全掌握在駕駛者手中,只要技術足夠嫻熟、變速器不是太爛,手動變速器是可以完全按照駕駛者的意願工作的。比如想6000轉升擋、比如跳躍降擋等等,只要對各個檔位所對應的轉速足夠了解,具備熟練的補油技巧,手動擋降擋提速過程要比很多AT變速器更完美。自動變速器終究是在模仿手動變速器,但在模仿中廠家有增加了自身的意願。

    比如對油耗、排放所做出的妥協,很多自動變速器在標準模式下很難把轉速拉到紅線範圍,甚至一些車型的運動模式同樣被限制過高的轉速。通常而言2000-2500轉系統會預設升擋,猛踩油門則會延遲一些升擋來保證扭矩充足實現更快的提速。但如果是段距離提速,需要更高轉速來支撐提速時,自動變速器就不如手動變速器那麼靈活。1.6L自吸手動車只要捨得給油,1、2擋用5、6千轉速去推同樣有明顯的推背感。

    1.6L的AT、CVT開起來就肉了,即便捨得給油也不行,因為液力傳動、換擋過程、邏輯限制使得發動機沒辦法發揮出全部的扭矩輸出,所以排量越小、動力越差的車子用自動變速器給駕駛者的感受就越肉,而駕駛者很難干預變速器,即便切換手動模式所能改變的僅僅是換擋時機,而換擋過程並沒有因為切換手動模式而改變。所以上述就是自動變速器提速慢的一些原因,當然不要去以偏概全,自動擋車比手動車提速快得也是比比皆是,但對入門級車型而言,自動版本提速效能普遍不如手動,但玩手動也是需要有足夠嫻熟的技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完頭孢克肟片之後多長時間可以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