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民文

    每年的陰曆7月十五日稱鬼節,中原稱中元節,佛教稱盂蘭盆″,佛教的意思不懂,只知道這一天陰森鬼霧,冥司打著紅燈蘢照著大小鬼朝陽關而來。

    這一天各家各戶都做米粑,準備好蠟燭,香,黃紙,酒,飯,魚,豬肉,豆腐迎接祖宗光臨,點紙燒香祭祀,跪拜,然後到祖宗墳頭祭拜燒香點紙,點蠟燭,放鞭炮。沒有後代的孤墳野鬼就朝天祭拜。

    到黃昏時候,走路要昂頭,腳步要有力踏步有響聲,最好要有鐵器護身,婦女不能蓬頭散發,小孩不能下水游泳,到了七月半,洗澡爬不上坎,水裡陰氣重怕碰上水亡鬼。

    不能捉飛的蛾和蟲,怕是鬼變的化身,到了半下午早收檢農具回家,不要在田坂勞作l以免碰到上路的鬼。不要吹口嗽以免招惹鬼上身,不要敲飯碗,床頭不要鈴鐺。

    還好這一天是晴天陽氣盛,再說現代人也不怕鬼,不相信有鬼,只有做錯了事才心中有鬼,君子坦蕩蕩一身正氣壓邪氣那來的鬼,只是風俗和延承下來的祭祀文化。

  • 2 # 浙傳棗哥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在膠東稱為‘鬼節’,和清明節相同都是專門上墳祭奠先人悼亡人的節日。

    華人歷來都是崇拜祖先,並且相信人死後的鬼魂都去陰間,陰間和陽間一樣具有社會格局和日常生活開銷。七月十五鬼節是人死後的鬼魂每年唯一一次可以來陽間尋找自己親人日子,如果這一天沒人祭奠的墳墓的鬼魂將成為孤魂野鬼,所以每年無論如何都要給祖先和親人墳前燒紙錢祭拜。

    鬼節和清明節風俗上區別,清明節要填土掃墓而鬼節只要墳前祭奠。清明節民俗行為更側重墳墓的管理維護,鬼節的民俗行為主要以與先人精神靈魂上的互動。小時候父母長輩雖然對鬼節的禮節要求少,因為鬼魂的傳說讓人更敬畏,甚至會陰森森恐怖感。清明節時間在春季更重於陽間,鬼節在秋季,想想此時各種鬼魂急急忙忙尋找自己家的活躍度更重於陰間,這兩個節日遙相呼應,也是中國陰陽一說的見證吧。

  • 3 # 紅袖添香145279925

    謝邀,每年的農曆十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鬼節’,也是華人祭奠先人的節日。我們這邊從七月初一開始便不再讓小孩夜間出門,老一輩的人總是告誡小孩從七月初一鬼開始出門,小孩不能隨便外出,一直到過了七月十五鬼門關了才能夜間外出。還有剪頭髮,剪了頭髮過七月十五也是一種傳統。如今的年輕人卻不大在意這種傳統了。

  • 4 # 快樂鳥使用者4492455905

    七月十五陰節,又稱鬼節,亦稱中元節,是人們祭祀新故親人及久故先祖的日子。中國地大物博,祭祀方法各地不一。我看了幾位友友的文章,都需去墳上祭祀。而在我湖南婁底卻不一樣,只有清明才去上墳祭掃。中元節的祭祀在家裡或室外進行,農村有堂屋的在家裡,城市在住宅區空閒的坪地上。

    祭祀時間:新故親人(指亡故後還沒經過鬼節親人),一般在七月十四日進行,久故則在七月十五進行。

    祭祀方法:一是當天早餐要劃飯,做二至三個菜,三碗飯,三杯酒,擺至神龕或遺像前,然後焚三支香,燒三束(可多點)冥紙,口中默唸,祈請親人亡靈回家。二是準備祭祀用品:1是冥紙必不可少,一般四包,用白紙束上,並用墨筆寫上束一、束二、束三、束四。2是廣箱,要在箱上用白紙條寫好封條(有的箱上已印好,填寫就行)。一般以上兩樣就行,還有的燒了財籠、仿印(制)金、銀及錢幣等。

    焚燒時間:一般在天黑前,約18時左右均可。焚燒時,如未禁止,則燃放鞭炮。

    箱包書寫方式見照片。

  • 5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人間有端午,中午,春節,世間有清明,七月十五,冬至三節,這三節從古傳今有兩千多年曆史了。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逝者悼英靈。走進陵園獻哀思,墳前燒紙淚沾巾。逝者已去英靈在,英明不朽世間存。陰陽相隔兩世界,中華習俗古傳今。全國各地在七月十五都有祭祀先人的習俗。

  • 6 # 齊東晏子

    七月十五陰間節,你們那裡都有哪些風俗?

    農曆七月十五是個大節,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也是佛教的盂蘭盆節。我們本地的老縣誌這樣記述:祭祖先,薦時食,謂之鬼節。按《盂蘭盆經》,是目連飯母日也,故邑以是日放河燈,或作佛事,懺先亡。

    據說,每年七月閻王下令開啟地獄之門,讓眾鬼走出地獄短期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既不嫁娶,也不搬家。而七月十五,就是鬼節。

    為什麼叫中元節呢?道教中有天、地、水三官,是玉帝派駐人間考察人間的善惡的。三官的生日分別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個日子叫三元。七月十五居中,所以叫中元。中元是地官校籍赦罪之時,民間在這天祭祀,拯救孤魂野鬼。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蘭盆節,來迂目蓮救母的故事:目連是釋迦十大弟子之一,他的母親墜入餓鬼道中,目連用神力化成食物送給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導致見食物到她口中即化成火炭難以下嚥。目連看在眼裡非常痛苦,佛陀為他念《盂蘭盆經》,囑咐他七月十五作盂蘭盆以祭其母。目連按佛組指點,其母終得脫離惡鬼界。佛祖因此以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節,教人報答父母恩情,祭祀先人,於是這天成為民間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節日。

    民間有陽間過元宵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中國許多地方此節都有祭祀、參佛、淨墓等傳統。活著的人思念過去的先人,送去對先人的祝福。

    因為是鬼節,所以這天禁忌比較多。這天人們禁止游泳洗澡,不許大聲說話,除了祭犯,晚上不得出門,以免衝撞了鬼魂。我們這個地方,此日和過年一樣,掛上宗譜,點上香蠟,供上祭品,祭祀活動很是隆重。

  • 7 # 是馬小姐吖

    我是廣西桂林資源縣的,我們那裡是過農曆七月十四,但是我們不叫鬼節,我們叫河燈歌節。

    清朝時期,資源水路運輸繁忙,常常發生舟覆人亡事故。為祭奠亡者,每逢七月半中元節,人們就會自發為水中亡靈做法超度,之後漂放河燈,寄託哀思,祈禱平安。

    如今,河燈歌節已成為當地民間一年一度民風濃郁的傳統節日,以唱山歌放河燈的形式寄託緬懷先人,消災避禍的情思。當地這一傳統節日也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慕名到此。

    資源縣河燈傳承人已為數不多,有的家族製作河燈已有160多年曆史。每年為了趕製河燈供遊客漂放,一家老小齊上陣,都會提早一個多月開始忙活。

    起初資源河燈只有“敬神燈”、“蓮花燈”、“粽子燈”3種,如今河燈的種類是花樣百出,製作材料與形狀隨著現代文明融合有了創新和改進。燈形有龍鳳仙怪、禽獸花卉、五穀雜糧等等,大小不一,花樣百出。

    2014年,資源河燈節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現在一些人將詩歌程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