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高與小茉mrmrsgao

    古代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也是君子、生員(秀才、相公)、宰相、麻將不能胡牌(多或者少一張牌)的另外一種叫法。

    宰相尊稱

    魏王粲《從軍行》:"相公徵關右,赫怒震天威。"李善注:" 曹操為丞相,故曰相公也。" 唐韓愈

    相關圖片《皇帝即位賀宰相啟》:"相公翼亮聖明,大慶資始。" 宋吳曾《能改齋》:"丞相稱相公,自魏已然矣。"

  • 2 # 三意人生

    “相公”這一稱謂,早期特指宰相,乃統領國家政事的最高階官員,相當於現在的總理,宰相的叫法,在古代千變萬化,歷朝歷代都不盡相同,有時稱丞相,有時稱僕射、中書令、尚書令、內閣大臣、內閣首輔、軍機大臣等。

    明清之前,宰相的地位相當高,可以開府建牙,獨立性較強,擁有自己的一套行政班底,但到了明清兩代,宰相的權力被皇權嚴重壓制,往往淪為皇帝決策權的附庸。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古代中央行政的變遷史,就是相權不斷被壓縮,皇權不斷上升的一個總體過程,但“宰相”一職,不管從形式,還是實質來看,都是除了皇帝之外,最有權勢的人,正因此,後來在家庭生活中,丈夫也被稱為“相公”,以此來顯示夫君的崇高地位,亦是古代婦女“以夫為綱”的倫理體現,一口“相公”,娘子們可以叫得千嬌百媚,梨花帶雨,令古代的“官人”們相當受用。

    家庭之外,某些地方官,也可叫做“相公”,譬如《水滸傳》上就有“經略相公”這一稱謂,在宋代是指統領邊疆軍政的高階將領。

    當然,即便不是高階將領,而是七品芝麻官,甚至一般人家,只要對方認為你是一個富貴之人,也可尊稱一聲相公,帝國中央政府的宰相,一般會被加封為“公”,有此爵位,才得以稱之為相公。

    到了民間,管它什麼宰相,更不理什麼爵位,只要高興,武大郎都是相公,事實上,他的確曾是潘金蓮的相公。

    無論如何,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交際場合,相公都是一個美稱,但是,到了明清之後,這“相公”就變了味。

    明代,崑曲集各類文學藝術之大成,雅到令士大夫欲罷不能。而其中的旦角,在公眾場合下,不能使用女演員,只能男扮女裝,因為政府法定男女不能同臺演出,崑曲是中國戲劇之母,後來諸如京劇等諸多劇種,蕭規曹隨,大都沒有女演員,旦角都由清秀漂亮的男子來擔當,所謂的花旦,其實再怎麼“花”,都是男兒身,追捧花旦的“粉絲”中,士大夫是主力軍,他們有錢有閒,關鍵是很多人還有此“同性相吸”的癖好。

    龍陽之癖,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話題,旦角演員“半男半女”,在舞臺上,甚至在生活中的一顰一笑,比起“真女人”都傾國傾城,給明清觀眾帶來了無與倫比的享受,也給諸多“龍陽君”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氛圍與溫床,明清很多小說,如雙子星座《金瓶梅》與《紅樓夢》,裡面的西門慶、賈寶玉、薛蟠、秦鍾等,都有男風之好。

    紅樓裡的柳湘蓮,原本是世家子弟,就因為吹拉彈唱樣樣都在行,被薛蟠誤認為是唱戲的花旦,便動了心思,強行要與他的“柳郎”行好事,最後差點被小柳打死,其實柳湘蓮未必就特別反感“男人”,只不過呆霸王的手段太過於顢頇和猴急,令柳郎毫無美感,反徒增許多噁心,遂設計教訓了一回呆霸王,柳湘蓮受到侮辱,與其說是呆霸王把他當成了“花旦”,毋寧說是他對呆霸王的具體行為感到憤慨。

    士大夫和大富豪有此“雅好”者,甚至可以花錢買一個戲子,放在家裡,當做小妾,“花旦”既可專職做男人的妾室,也可兼職,隨叫隨到,完事走人。

        還有的花旦就直接做了“妓女”,更有一些貌如柳湘蓮的男子,根本就不是戲曲演員,也專一做這項業務,受此風氣的影響,到了清代,這些滿足男人龍陽嗜好的小夥子,居然規模相當龐大,把北京城八大胡同的妓女都比下去了。

    據《清稗類鈔》記載,道光之前,京城妓院裡最受歡迎的是“男妓”,而非妓女,那時候,這些與妓女“搶食”的男子被稱為“像姑”,即像姑娘的美男子,既然都“像姑”了,一不小心就諧音轉意,被稱為“相公”了,多大氣的稱呼,比“像姑”強多了,古人有才。

    至此,唱戲的花旦、有錢人家裡養的“男妾”、“服務行業”裡的花樣美男,皆可被“尊稱”一聲相公。

    對此,乾隆時期的下層文人龔煒,在其筆記體歷史著作《巢林筆談》裡大發感慨,說士人被稱之為相公,皆因人們期待其成為棟樑之才,或者國家的大臺柱,而江浙一帶,旦角被稱為相公,也因他們是戲劇舞臺上的“臺柱子”,這種關聯雖饒有趣味,但正因此,才被天下人取笑。

    取笑歸取笑,流行歸流行,相公“另類”的演化史,到了晚清愈演愈烈,以至於士大夫都不敢輕易使用這個稱呼,也對自己被別人稱為相公,

        而莫名的尷尬與不爽,可見,另類上位,變成“主流”,而原本的主流,反墮為“另類”,倒非常像今天“小姐”這一稱謂的遭遇。

  • 3 # 毅而三思吳六奇

    明末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評說謝靈運的詩句時,曾說過「前代(魏)拜相者必封公,故稱之曰相公,若封王則稱相王」。

    曹操廢三公復丞相制是建安十三年(208年),而後在建安十八年(213年)被漢獻帝冊封為魏公。是故,王粲於《從軍行》、《羽獵賦》中稱曹操為相公。【注】王粲於建安十三年歸順曹操。

    此後在宋代,“相公”一詞開始泛化。《道山清話》中說宋徽宗時期在嶺南的人,無分被逐官職高低均稱“相公”,但這可能只是當時被貶官員之間的戲稱。就像《唐伯虎點秋香》中的華察華太師?

    再至宋末元初時,“相公”似成了激勵丈夫上進的詞彙。元代武漢臣的《玉壺春》中便有說過:「相公,你不思進取功名,只要上花臺做子弟。」【注】宋代有稱“丈夫”為配偶者,但也有稱夫君者。

    在明代,普通人偶以“相公”敬稱士子名人,反而是丈夫的本意被混淆。【注】涉及元明時期的《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中,開始提到夫妻間互稱老公老婆。原文:「你在京中娶了一個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個小老公。」

    再到清代,因秀才別稱“措大”,即籌措安排大事。是故以此類比“丞相”,因為這種貶義,才導致相公一詞被逐漸淘汰。

  • 4 # 乾坤菩提

    相公一詞是指有身份的男子,什麼時候演變成老公的呢?“相公”一詞其實是當時京劇、黃梅戲等裡的一種叫法,當時叫相公是要叫很長的一聲,就像是相~公~這樣的形式。到了近代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改口稱自己的相公為“先生”或者是“丈夫”了,當然這個先生一詞到了現在,就不是專指自己的丈夫了,而是演變成為男性的一個特殊名詞。而“老公”一詞其實在古代的時候,是太監的專屬名詞,古代很多的宦官都是這麼叫的,但是現在老公卻成為我們當下最流行的一種叫法,不知道有多少女性真正知道“老公”的來歷,知道以後還會叫嗎?歡迎各位留言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氨茶鹼的使用劑量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