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張足球觀點

    謝謝邀請!近日亞足聯否決了東南亞冠軍聯賽的冠軍有資格參加2021世俱杯的傳聞,並且明確宣稱參加2021世俱杯的亞洲俱樂部只能從亞冠比賽中產生。此前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在上海宣佈2021年世俱杯將擴容到24支俱樂部參賽,其中歐洲8支,南美洲6支,亞洲、非洲、北美各3支,大洋洲1支,並且宣稱第一屆世俱杯將由中國承辦。但是因凡蒂諾並沒有關於東道主俱樂部將參賽的說法,媒體也沒有這一方面的報道。

    隨後歐足聯發表宣告,宣稱2021世俱杯歐洲8個參賽名額為世俱杯舉辦前四年的歐冠和歐聯冠軍,也並沒有涉及到東道主國家的俱樂部。此次亞足聯關於世俱杯參賽俱樂部必須出自亞洲冠軍聯賽的宣告表明,可能中國的東道主身份並不管用。2021世俱杯不僅僅是擴容,還有巨大的商業利益。其中僅僅是獎金就堪稱鉅額,據稱本屆世俱杯冠軍獎金1.2億美金,參賽俱樂部保底2000萬美金,巨大的商業利益將使世俱杯參賽名額變得炙手可熱。

    如果亞足聯堅持亞洲的三個世俱杯參賽名額只能由亞冠產生,我們也沒有辦法,也只能寄希望於國內俱樂部打好明年亞冠。

    好在廣州恆大俱樂部下賽季將會有多名歸化球員助陣,加上下賽季中超聯賽將擴大外援參賽名額,廣州恆大還是非常有希望再奪亞冠聯賽冠軍的!

  • 2 # 松72260204

    連東道主都沒有名額,那我們為什麼要出錢出力去為它舉辦?只是為了“名聲”?告訴別人我們不缺錢?可別人一直認為我們是“人傻錢多"呀!

  • 3 # 久古gg

    謝謝您的邀請!自從10月24日因凡蒂諾在上海宣佈中國成為新改制的2021年世俱杯主辦國之後,就有兩個傳說產生。一是作為東道主,中國將佔據一個參賽名額,二是亞足聯的“闢謠”。本題目,即是“謠言”之一。但作為回答,本文就事論事,僅就題目談兩點個人看法。

    第一、“蛋糕”太大,“果果”不好分,亞足聯意見較為妥當

    假設“亞足聯關於世俱杯亞洲名額只能從亞冠比賽中產生”這一說法成立,我認為這是最穩妥的解決辦法。

    從因凡蒂諾的設想來看,2021年世俱杯將成為一個超級賽事,甚至有可能比肩歐冠。週期由每年一屆改為4年一屆;參賽球隊由原來的8個洲賽冠軍球隊,擴充至24支球隊。其中歐洲8支、南美洲6支、亞、非、中北美各3支、大洋洲1支。獎金也不是原來的世俱杯冠420萬歐元,而是1.2億美元,其他參賽球隊保底獎金2000萬美元。單一支參賽球隊,其獎金差不多就是目前世俱杯冠軍的4倍!重點、關鍵是,各大洲的參賽名額如何產生,國際足聯並沒有明確的說法。

    於是,國內媒體在興奮的同時,迅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東道主佔據一個名額。可憐的是,這個說法同樣迅速擴散,以至亞足聯不得不出來“闢謠”。媒體的報道大意是,針對近期“東南亞俱樂部錦標賽的冠軍將獲得2021年中國世俱杯參賽資格”的報道,亞足聯釋出宣告稱,亞足聯官方重伸,參加世俱杯的球隊僅透過亞冠聯賽產生。

    這一“闢謠”卻又引起國內某些媒體的不滿:東道主都沒有名額,豈不是白花錢、白費力了?世界盃都對東道主有照顧,為什麼世俱杯沒有?等等。

    事實上,世俱杯的參賽資格,本來就是各洲聯賽的冠軍。亞洲球隊的資格是亞冠冠軍,歐洲的是歐冠冠軍,其他的依次類推。但因為“擴容”,是不是洲聯賽的冠亞季軍就順次參加,因為國際足聯確實沒有明確的說法,也給各種“謠言”的產生製造了空間。

    最主要的,是獎金太高了!參賽即可獲得2000萬美元,這是一些足球欠發達國家(地區)俱樂部想都不敢想、一想就流口水的事情。而冠軍的1.2億美元獎金,恐怕最終的分配同樣會吵鬧不堪、亂成一鍋粥。保守估計,像巴薩、皇馬那種歐冠得主常客,每名參賽球員至少獲得過100萬美元的獎金,因為去年的世俱杯冠軍皇馬人均只有10萬歐元。

    幼兒園老師教小朋友,“排排坐,分果果”。因為每名小朋友得到的只是一個蘋果,分配當然非常輕鬆,家長也微笑地圍觀。但如果每名小朋友要分100萬美元,窗外的家長可能就一個個抄傢伙等候了。

    說實話,我認為既然是世俱杯,原來的參賽球隊也是俱樂部隊冠軍,那麼,擴軍的世俱杯,參賽名額同樣應該是洲俱樂部隊按名次分配才比較合理。要不,你東南亞搞個錦標賽,冠軍也要求參加世俱樂部。那東亞杯、海灣杯呢?說不定,哪幾個國家湊在一起也弄這個杯、那個杯,冠軍也想參加世俱杯,3個名額怎麼分?

    都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數額小、份量少的時候,大家都不當回事,誰拿無所謂。就像單位評先進,因為獎金不多,用處不大,基本上沒什麼人爭。但如果評的是職稱,那就擺擂臺吵架了。要是每個單位都要一個院士的評比指標,估計打架的事都不會沒有可能。

    所以,新的世俱杯分配給亞足聯的3個名額,建議就應該由亞冠聯賽的前3名參加。要想參加,要想爭得那2000萬美元,就必須增強俱樂部的實力。

    第二、鼓勵中超放寬外援政策,為中國足球發展助力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外援政策的議題比較多。不但東亞的J、K聯賽將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放寬、增加外援人數,西亞也在醞釀相關的政策措施。國內媒體的議論也比較多,各種各樣的“方案”不斷出籠,比如比較集中的說法是“注6上4”等等。但都只是侷限於媒體自說自話,足協並沒有任何表態。

    在這個大背景之下,亞足聯的“闢謠”,雖是媒體制造,卻未必全是空穴來風、全無道理。說不定,這個闢謠就是真的。其目的,就是推動中超(或許還包括中甲)進一步放寬外援政策,特別是增加1名亞外,以增強亞洲範圍內球員的流動和交流,提高聯賽的觀賞性,吸引更大的資本投入,提高亞洲俱樂部的水平。當然,其中也必然是提高整個中超乃至中國足球的水平。

    因為更多外援的進入,勢必會衝擊原有的國內市場,也就是本土本員的生存空間。一部分本土球員,不得不到低級別的聯賽,或者謀求到其他洲去發展。

    這個明顯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好處,一是優秀的球員登陸歐洲(或其他高水平的)聯賽,得到更好的鍛鍊和發展機會。二是國內低級別聯賽得到相對更高水平的球員的加盟,會進一步提高這些聯賽的水平,從而帶動整體聯賽水平的提高。

    這是中國足球多年以來一直想做難以做到的效果,即國內足球形成中乙、中甲、中超等多級別、規範的職業聯賽機制。而相對來說,一旦這個機制成熟,各種投資將源源不斷地進入各個級別的聯賽,而不是目前只注重中超,最終促進中國足球水平的整體提高。

    所以,我認為亞足聯的一番良苦用心,不應該被誤讀。就像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一樣,中超的外援政策也應該與時俱進,越放越寬,而不是越收越窄。

    因此,我認為亞足聯關於世俱杯名額只能從亞冠中產生,確實具有這兩個方面的意義。並且,這一舉措,對於提高中國足球的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害處。別隻盯著東道主就必然要佔一個名額的繩頭小利,而應該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柯藍在《神探柯晨》中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