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手談詩

    這是干支紀元法中的知識。

    所謂干支,就是天干地支,中國很長一段歷史中,都採用這種天干地支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分十天干、十二地支,這樣分別組合,又能配成六十組,所以中國把60年稱為一甲子,人滿60稱花甲之年。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最開始比較麻煩,後來簡化成我們常見的說法。

    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看到這裡是不是很熟悉?《蘭亭集序》中寫“永和九年,歲在癸丑”,這裡面的“癸丑”就是干支紀年的運用例項,為永和九年。

    同時,十二地支又與十二生肖分別對應,在一些正式場合,人們說生肖不說鼠年、兔年,而是說子鼠、卯兔,這也就干支紀年的運用例項。

    天干地支的組合搭配,可以週而復始迴圈使用,你看到這裡可能也發現了,年月日都以12為迴圈,所以生肖是12個,一年是12個月,一日是12時辰,那麼,當12的迴圈走滿60,就是從甲子到癸亥,這就是一甲子,然後又從頭開始紀第二個甲子。

    三個庚日後為頭伏

    庚日就不用說了,不明白的話跟上面的天干地支對應著找就行了。

    俗話說“冷在九,熱在伏”,伏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夏至三庚為頭伏”意思就是說,從夏至日開始往後數,數到第三個庚日就正是入伏了,天氣也就正式熱起來了,夏有三伏嘛,初伏、中伏、末伏對應著3個庚日,每一伏中間相差10天,因為庚日是天干數,10天一迴圈。

    我們以今年(2019年為例):

    2019年的下至是6月21日(農曆五月十九,己丑日),從這天氣往後數3個庚日就會入伏,6月22日(農曆五月二十,庚寅日),這是第一個庚日;往後10天7月2日(農曆五月三十,庚子日),這是第二個庚日;再往後10天,7月12日(農曆六月初十,庚戌日)這是第三個庚日,在這天也就正是入伏了。

    另外古代曆法規定,每年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所以當三伏天過完,二十四節氣上剛剛立秋,炎炎夏日就逐漸過去,清爽的秋天已經來臨。

  • 2 # 我就是竹韻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中國傳統的天干地支紀年法,還有紀月、紀日法。

    現在國際上通用的紀年方法是公元,即公曆紀元,這主要是近代世界史上,英國對世界各地實行殖民統治,英國對殖民地實施了文化輸出,它的文化輸出中包括紀年方法,因此國際上採用西方的紀年方法。

    這些文化輸出還包括英語,它國際上通用,如果我們中國在近代足夠強大,那估計國際通用語言是漢語了,當然,這是題外話。

    我們都知道今年是公元2019年,那麼公元1年是怎麼樣定下來的呢?其實西方的公元1年就是耶穌生日那年。這就是文化軟實力的影響。

    公元1年,在中國恰好是漢朝漢平帝劉衎元年。

    中國傳統的紀年方法是天干地支紀年法,簡稱干支紀年法。

    天干是指十個符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是指十二個符號: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紀年法就是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搭配,即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如此迴圈下去。比如2019年是己亥年,根據天干地支的搭配,那麼明年2020年就是庚子年,2021年是辛丑年。

    因為十與十二的最小公倍數是六十,所以天干地支紀年法六十年迴圈一次,古人亦稱之為六十甲子。古人六十歲時,稱為花甲之年,就是根據這裡而來。

    干支紀年法在黃帝時代已經有,但隨著時代變遷,它的使用有些混亂,直到東漢的漢章帝元和二年,也就是乙酉年(公元85年),漢章帝劉炟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從此以後,我們中國干支紀年固定下來,而且一直延續至今,不再有改變,比如今年是己亥年,它就是從漢章帝劉炟時的乙酉年開始算起。

    在近代,很多大事件也都是用干支紀年法來記載,像清末的“辛酉政變”“甲午戰爭”“庚子賠款”“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等。

    干支紀年法,不單止用於紀年,我們中國在月與日上,也是用天支地幹來搭配,它叫做干支紀月、干支紀日。比如現在是農曆五月,是己已月,那下個月就庚午月。今天是甲午日,那明天就是乙未日。

    今天是公元2019年6月26日,按照干支紀年法,中國是己亥年庚午月己已日。

    回到主題,夏至常說的“三個庚日為頭伏”中的庚日是怎麼計算的?

    所謂頭伏,是指三伏天的初伏。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它是以農曆來計算的,它是指我們中國二十四節氣的小暑和處暑之間,一年中氣溫最高,而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

    伏,可以理解為天氣太酷熱,宜伏不宜動,但是這伏中,又含有不少的寒冷的因素。

    前面說過,我們中國農曆的月與日也是以天干地支搭配來計算的,所以每年入伏的計算時間不固定,一般老百姓計算它的口訣是“夏至三庚”。

    根據天干地支的搭配,老百姓稱每個月出現庚字的日子為庚日,庚屬於十二地支之一,它與十天干搭配,每十天迴圈重複一次,按照干支紀日的搭配,從夏至日開始,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四個庚日時,中伏為十天,出現五個庚日則為二十天。因此,庚日出現的早晚,影響著中伏的長短,也由此出現了有些年份三伏天是三十天,有些年份三伏天是四十天的情況。

    比如2018年,夏至日是6月21日(甲申日),按干支紀法,從這裡開始算起,出現的第三個庚日是7月17日(庚戌日),即進入初伏,直到7月26日,10天。7月27日(庚申日)到8月15日,為中伏,20天。8月16日(庚辰日)到8月25日,為末伏,10天。

    總而言之,從每年的夏至日起,到第三個庚日,就是進入了頭伏了。

    三伏天是我們中國地理氣候的特徵,入伏之後,地表的溼度非常大,每天吸收的熱量非常多,可散發出去的熱量非常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之後,一天是比一天熱,進入三伏時,地面積累熱量更是會達到最高峰,天氣變得最熱。

    所以三伏天,我們要非常注意防暑,中醫方面,在三伏天時,也出現了相對應的養生方法。

    可以說,三伏天的概念提出,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對生活的觀察而總結出的智慧與經驗。

  • 3 # 使用者95601619686

    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處暑完伏,頭伏10天,2伏20天,長短不齊3伏裡算,伏短短不過35天,伏長長不過43天,

  • 4 # 使用者6946983496644

    說了半天都是廢話,沒有一個人說清是怎樣計算庚日。你怎麼知道哪一天是什麼日?都是聽誰說的?總不會從五千年前推算的吧?

  • 5 # 古曉新

    首先要了解天干地支紀日法,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為一個迴圈,

    例如今天是9月23日,是戊午日,到9月25日是庚申日,

    如此類推,含庚字的日子就叫庚日,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

    "夏至三庚數頭伏"意思是從夏至日開始,數到三個庚日就是頭(初)伏,今年夏至日在6月21日,該日是甲申日,到6月27日是夏至後第一個庚日,到7月7日為夏至後第二個庚日,又到7月17日為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該日即為頭(初)伏。

  • 6 # 南極冰火

    中國古代的甲子紀年是以六十進位制為單位記年月日時的。即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組成六十甲子。迴圈往復以至無窮。中國採用甲子紀年開始於公元前7023年11月初一,以甲子月甲子日作公元前7022甲子年的歲首,公元前7022甲子年盤古元年,至今中華文明9000年。

    六十甲子即:甲子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六十甲子中,有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戌為六庚。一個庚日與另一個庚日之間隔十天。

    在歷歷法中,自夏至之日起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一天,即帶天干庚的日子。

    2019年6月21日夏至,為己丑日,6月22日庚寅日,第一個庚日,7月2日為庚子日,第二個庚日,7月12日為庚戌日,第三個庚日,入伏,初伏第一天。

    初伏為十天,中伏有十天,二十天,未伏十天。中伏是十天還是二十天,看夏至到立秋有幾個庚日,如果四個庚日,則中伏十天,五個庚日,中伏二十天。2019年8月8日立秋,夏至後第四個庚日為7月22日,庚申日,第五個庚日為8月1日,庚午日。立秋前,因此,2019年中伏二十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推薦一款6到7寸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