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哈哈哈

    1.孔子曾對周代的文化有高度的讚譽:“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孔子的這段經典論述,一方面強調了三代之間的文化連續性;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周代的文化是基於前兩代的奠基之上,才得以發展成為更加優越的文化傳統。這一論斷被古代中國廣泛接受。即便到了如今,因為發掘的地下資料越來越多,更加可以證實殷周兩代之間文化的“損益”。

    2.那麼得以引得孔子讚歎的周文化,至少也是完全征服殷人以後,才逐漸發展起來的“新文化”了。說到這裡,便不能不提起儒家經典中常出現的周公“制禮作樂”,我們可以只追溯一下殷周之間“禮樂文化”的損益,看看為什麼孔子會讚歎周代“鬱郁乎文哉”。

  • 2 # 有德司契

    由於孔丘從十七歲起,就依靠《周禮》中等級森嚴的喪禮制度,而成了最有名的喪禮主持人了。所以他從小就非常崇拜創立《周禮》制度的周公旦,還常常夢到周公旦,並立志成為第二個周公。因此禮崩樂壞,雖一方面會影響其生存,但也成了他理想成為第二個周公的機會。於是他提出了克己復禮為仁的政治主張。實為復辟這等級森嚴的封建專制的禮制制度。雖然其政治主張生前因無人採納而失望的死去。而在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就成為了專制統治者欺壓百姓愚弄人民的幫兇,及阻礙社會文明進步的罪魁禍首,直到現在還陰魂不散。

  • 3 # 怪獸小火龍

    孔子提倡“仁”,反對苛政與任意刑殺,主張廣泛的理解與體貼他人,以此來調節人際關係緩和階級矛盾。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這個毋庸置疑。但孔子崇拜周公,而周公卻鎮壓殷人為奴。孔子崇信周禮,而周禮卻是壓制殷人反叛的制度。孔子講尊王攘夷,他所尊的周王室卻是殷商的亂臣賊子,他所攘的夷,卻是殷商的盟友楚人。孔子講忠孝,但對殷人來說,孔子卻恰恰是認賊作父不忠不孝之人,孔子的最後七天的夢,否定了他的一生……可悲可嘆!

  • 4 # 犁壟西漢水

    實際上,我們閱讀《論語》,就能深深感受到孔子身上“從周”情結,他極其推崇周文化。他認為,周朝的禮儀制度在借鑑夏商二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燦爛光輝。孔子一生致力於復興周文化,傳承文明,開拓創新,開創了影響中國最為深遠的儒學。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禮壞樂崩,天下紛亂。孔子痛心疾首,決心擔當起維護周朝禮樂制度、復興周文化的使命。孔子提出“仁”的概念,認為“仁”的基本涵義是“愛人”,但根本涵義是“克己復禮”,即修身養性、恢復周禮。孔子認為周文化還可以傳承數百年乃至數千年。弟子子張曾請教孔子,十代以後的禮儀制度是否可以知曉。孔子認為,殷商繼承夏代的禮儀制度,所去除的和增加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襲殷商的禮儀制度,所去除的和增加的內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假若繼承周朝的禮儀制度向前發展,即使是100個朝代後,也是可以知道的。孔子非常敬重先賢周公,因為周公制禮作樂,為周代乃至華夏文化奠定了基礎。他在魯國開創私學,教授學生,出任過魯國大司寇,後帶著學生周遊列國14年,晚年專心著書立說,為自己的理想奮鬥了一生。

    孔子身上有強烈的傳承周文化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在他周遊列國時的兩次遇險中生動地呈現出來。一次,孔子經過匡地,由於孔子與同是魯華人的陽虎長得有些像,匡地的人把孔子當成了傷害過他們的陽虎,將他抓了起來,拘留了五日。弟子們很擔憂,孔子泰然自若地感嘆道:“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認為,自己是繼周文王之後周文化的集大成者。如果上天要消滅周文化,就不會讓自己掌握;如果上天不想消滅周文化,匡人是害不了他的。類似的經歷在周遊列國中還有一次,孔子一行經過宋國時,孔子在一顆大樹下給弟子們講課。宋國的司馬桓魋想殺孔子,派人拔掉那棵大樹。弟子們勸孔子趕快離開,孔子淡定地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認為上天把德行降生在他身上,桓魋是不能拿他怎麼樣的。孔子帶著自己的學生,顛簸於各個諸侯國之間,遇到過各種艱難險阻,他總能帶著學生克服困難,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其文化使命感的支撐。

  • 5 # 樵夫1631

    孔子本是殷商國君的後裔,但他卻特崇尚西周文化,他覺得西周文化才是治國安邦的大同之理。他從紛亂的群雄割據和殘苦戰爭中,以及人性的粗野,得出遵循周禮才能統治國家也就是所謂的忠庸之道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一系列儒家思想。這也成了千年以來,歷代封建帝王統治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武器。

  • 6 # 舊事舊人歷史說

    孔子:為什麼對周禮情有獨鍾?

    誠如題主所說孔子本是殷人的後代,孔子的祖先孔防叔原本是宋國貴族,後因宋國發生內亂,孔防叔便率領整個家族的人出逃到魯國,並在魯國定居下來。因此,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這樣記載: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幸夷生防叔,畏華氏之逼而奔魯,故孔氏為魯人也。

    明確了孔子因殷商後裔而是魯人的身份,也就不難明白孔子為什麼對周代的禮法文化情有獨鍾了。孔子生活的魯國,是周王朝嫡系周公旦的封國,雖然自從春秋時期以來在各大小諸侯國禮樂逐漸崩壞,對於周王朝嫡系的魯國來說也不例外,但是畢竟是餓死的駱駝比馬大,魯國作為周公的直系後裔,還是保留了較多周公製作禮樂的諸多典籍,而孔子正是受到了這些文化典籍的影響,而對周禮情有獨鍾。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雖然孔子是商朝的貴族後裔,但是由於在魯國生活太久,孔子已經是真正的土生土長的魯華人了。

    其次,孔子之所以喜愛周文化,其實他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僅僅對周文化情有獨鍾,而是想透過整理集合周代的文化,而去考察商朝文化甚至夏朝文化。正如孔子自己所說: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孔子認為,商朝的禮儀制度(文化傳統)是繼承了夏朝的禮儀制度(文化傳統)那麼既然二者之間有繼承關係,其中廢除和增加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周代繼承殷代的禮制,其中廢除和增加的內容,也是可以知道的。這樣以後如果有繼承周朝的朝代,就是在一百代以後,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所以孔子之所以對周文化如此熱愛,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了解夏朝以及商朝的文化傳統達到“覽今知古”,“見近識遠”的歷史目的。

    最後,為什麼孔子對禮樂文化情有獨鍾呢?這個恐怕就要從他的階級出身去分析了,雖然孔子出生的時候他的家族早已沒落,但是孔子一向是以沒落的奴隸主貴族自居的,他所要恢復的是西周時期那種具有嚴格等級秩序的貴族中法社會,這一點他在曾經的一段論述中說的很清楚: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 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 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孔子一生的追求就是恢復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回到那種“眾星拱月,萬國朝君”的有著秩序的“文明”社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認出風暴而激動如大海”是誰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