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收藏家雜誌

    乾隆自小於宮廷環境裡接受過嚴格、良好的教育薰陶,在名師教導下,熟讀儒家經典,接觸了大量物質和精神文化遺產,耳濡目染,蘊蓄起豐富深厚的知識學養,全面通曉中國傳統文化。他對於各方面亦都有著高層次的目標追求,包括在人格的塑造與完善及玉德的培養方面,是“一個有才能、有作為、有個性的統治者”。

    圖1 清 青玉詩句如意 引自《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8·清》,85頁

    早在正式繼大統前,他就曾寫過一篇《良玉比君子賦》:“焜彼太璞,有韜其精。蘊茲良玉,爾晶爾瑩。潤林薄兮凝秀,輝岡巒兮挺英。伊美德之莫匹,吾將配君子之潔清。爾乃涅而不緇,素有餘也。廉而不劌,堅如初也。珪以為瑞,軼碔砆也。佩以致飾,章衣袽也。庇廕嘉穀,用弘敷也。氣比白虹,光發舒也。文質彬彬,德均如也。君子比之,於焉自鏡。溫潤其形,密慄其性。一塵不雜,無疵類之可尋,全體胥瑩,有光華之交瑛。夫何大璞之不完,而匿瑕之為病哉!”登基後的詩裡對此亦有著充分的表露:

    君子無事不離玉,琚瑀佩左珩璜右。豈伊玩物重奇淫,五德鹹備堪為友。

    ——《漢玉屏風歌》(初集卷三十,一冊,794頁)

    圖2 清 白玉花耳花卉紋香薰 引自《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10·清》,134頁

    遵循“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古訓,以玉之仁、義、智、勇、潔五德為友,表露出乾隆對傳統思想的一以貫之,身體力行,讓人們見識了一個仰慕君子風範、以求高潔品性的自尊自愛的君王形象,同時亦顯示出乾隆似乎並非是一個玩物喪志的皇帝,正如其所言:“人君之好惡,不可不慎,雖考古書畫,為寄情雅緻之為,較溺於聲色貨利為差勝。然與其用志於此,孰若用志於勤政愛民乎?”詠玉詩裡也常見以借喻等手法引申出有關治理國家、如何用人的道理和經驗感悟,所謂“即遊藝拈毫,亦必於小中見大,訂訛析義,方之杜陵詩史,意有取焉”。因此,他的詩作基調大都“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和正襟危坐的道學氣味”,“詩風和前代帝王陳後主、隋煬帝、李後主、宋徽宗迥異”。

    圖3 清 碧玉纏枝蓮紋碗 引自《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10·清》,217頁

    作為史上最大的收藏家和鑑賞家,乾隆對同時代的藝術創作與藝術風尚均施予了極大影響,不少宮廷玉器的設計和修改直接來自於他的指導。當時社會上玉器流行以繁縟纖巧的風格為時尚,所謂“時樣”“新樣”,但被乾隆視作粗鄙低俗,深惡痛絕,認為“不堪寓目”,一再遭到貶斥,稱之“玉厄”,製作者也被目為“庸工”“俗工”“俗匠”“俗手”(圖1~圖4):

    俗琢翻增惡狀披,譬如不潔冒西施。庸工弄巧堪厭矣,一例加磨俾去之。留玷圖其斤兩重,祛瑕全此瑾瑜姿。不論美惡論厚薄,欲笑陶朱未審思。

    ——《詠白玉如意》(五集卷四十四,九冊,25頁)

    斲玉居然此臥牛,俗工誇巧作籠頭。亟教磨去適其性,弘景高情可悟不。

    自注:俗工只論玉之輕重以為價之高下,不肯多去疵類。又裁花鏤葉,亟繁縟而益粗鄙,此亦玉之一厄矣。茲玉牛乃至籠其頭而韁繩拖至其尾,亟命磨去之,並戲成是什。

    ——《詠玉牛》(五集卷十六,八冊,468頁)

    圖4 清 和闐碧玉鏤雕花薰 引自《中國玉器全集6·清》,50頁

    在激烈反對“時樣”“新樣”的同時,則大力提倡仿效古代器物形制(如青銅器、瓷器、玉器等),或參考《西清古鑑》《博古圖》的樣式來創作,所謂“以古式為宗”(圖5~圖6):

    美玉多教仿古為,召夫因琢此方彝。百工何不可返樸,欲擬淳風以漸移。

    ——《詠和闐玉仿周召夫方彝》(五集卷四十八,九冊,104頁)

    仿古的目的,是為了號召所有工匠返樸去俗,逐漸扭轉時弊,替代以淳厚敦實的風氣。

    圖5 清 和闐青玉仿古召夫鼎 引自《中國玉器全集6·清》,233頁

    和闐貢美玉,量質製成觚。無取俗時樣,教摹博古圖。圜方品殊矣,饕餮戒存夫。久弗為飲器,簪花佐詠娛。

    ——《詠和闐玉饕餮觚》(五集卷二十五,八冊,640頁)

    商周時用於飲酒的青銅觚,乾隆常命以美玉仿製後拿來簪花,吟詠自娛,清雅脫俗。

    圖6 清乾隆 碧玉百獸紋豆 引自《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10·清》,100、101頁

    良質和闐貢,巨材周尺贏。全含水以潤,間沁土之精。早厭俗工巧,命為古璧呈。不教拘肉好,恐惜損瑤瓊。

    ——《詠和闐玉璧》(五集卷四十五,九冊,44頁)

    對於良質的玉材,不讓玉匠拘泥於古玉璧器身和內孔的一定比例,儘可能多的加以保留,乾隆愛材惜材的意識可見一斑。

  • 2 # 文物考古聊歷史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首先從“君子”一詞說起,“君子”起初指的是君王之子,或是貴族,強調的是政治地位。直到後來“君子”一詞才指品德高尚的人。而這樣的思想傳播,離不開孔子。孔子有一套“君子論”,“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

    子貢問“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珉?何也?為玉之寡而珉多歟?”

    珉,即像玉的石頭。

    孔子曰:“非為玉之寡故貴之,珉之多故賤之。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慄,智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而長,其終則詘然,樂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珪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雲:‘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這兩段兒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子貢問孔子:“君子貴玉而輕珉,是不是因為玉少而珉多的緣故?”

    孔子說:“不是這樣的。”然後解釋說君子的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這11種高尚的品格與玉的天然品質相似,所以才有君子比德於玉。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禮記·玉藻》中的一段兒正好能解答了這個疑問。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趨以採齊,行之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

    古人說話有時候比較囉嗦,有時會用相似的字眼反覆強調同一個意思。上面這段兒,意思其實也很簡單。古人隨身佩戴玉佩,進退往來必有聲響,而只有在適宜的步伐下,玉佩才能發出悅耳的、和諧的聲音。言外之意是君子必定行為舉止得體,行動光明磊落。因此,若不是要做什麼見不得人不得體的事,必定玉不離身。

    其實,儒家思想中有關於玉的論述,不過是將玉的一些品質與社會上的道德規範捆綁在一起。儒家思想的“三綱五常”中的“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正好以玉為載體得到了傳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尷童年!你的童年有哪些尷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