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蒼藍觀察
-
2 # 慕什塔戈
彈射座椅被喻為“飛行員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是在飛機遇險的緊急情況下,利用座椅下面的動力裝置,將飛行員連同航空座椅同時彈射出機艙,從而使飛行員擺脫險境的一種緊急逃生系統。通常情況下,飛機從出現險情到墜落地面的時間都極為短暫,在低空飛行狀態下的逃生機會則更是轉瞬即逝,這就要求彈射座椅的動力裝置必須足夠強勁,以便於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人機分離。
當強大的火箭推力作用於人體下面的座椅時,必將對人體的脊柱及神經系統造成瞬間損傷,人體的血液迴圈系統也將出現瞬時過載現象,這種損傷對於普通人來說,根本無法承受。為什麼每年空軍招飛時組織的體檢都那樣嚴格,原因就在於此。而且,三代機以前的戰鬥機之所以一律不招收女飛行員,部分原因也在於早期型號的彈射座椅對人體所構成的傷害,只有男飛行員才可承受。
世界上第一款彈射座椅,是二戰末期德軍在HE162式噴氣式戰鬥機上使用的彈射座椅,由於缺乏對飛行員腿部的保護設計,凡使用過這款彈射座椅的飛行員有60%面臨雙腿截肢,多人罹患高位截癱。
隨著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彈射座椅的技術工藝日臻完善,對飛行員造成的傷害也將會越來越小。但無論裝備如何先進,彈射過程中的物理損傷都是不可避免的,彈射推力給飛行員身體施加的巨大負荷,將不同程度地導致飛行員出現大腦缺血性暈眩,甚至短時昏迷症狀。
-
3 # 一坑四彈
彈射座椅是用來保命的,在最危急的關頭,飛行員只有把希望寄託在彈射座椅上。世界著名彈射座椅生產商英國馬丁貝克公司的宣傳彩頁上記載的數字是7500,馬丁公司的彈射座椅在最後關頭挽救了超過7500名飛行員。
彈射座椅當然不是100%的彈射成功率,仍然有大量的失敗案例造成飛行員受傷或者死亡。這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彈射條件不利。
彈射瞬間的高過載容易造成飛行員受傷或者死亡,出艙瞬間,飛行員承受的過載高達十幾個g,如果出艙姿態不好,過載會更高,超出人體承受極限就會造成飛行員受傷或死亡。
K36的硬式穩定傘很好用
對飛行員出艙防護方面做的最好的當屬俄羅斯彈射座椅,尤其以K36型彈射座椅最為著名,K36型彈射座椅採用硬式座椅穩定傘,出艙後在硬式穩定傘的作用下,飛行員會保持坐姿,用胸部和腹部承受最大過載,安全性很高。其他國家座椅穩定傘採取的都是軟式連線,姿態不穩,容易造成飛行員頸椎承受最大過載,如果出艙速度大,又恰好是頸椎受力,拉斷頸椎也是常有的事。
軟式穩定傘姿態不好控制,容易翻滾
彈射座椅發展到現在已經相當成熟,中、美、俄、英的技術都能做到0-0彈射,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零速度、零高度彈射,不過實現0-0彈射是必須是有利姿態。不利姿態彈射成功率還不高,若彈射時飛機是倒扣狀態,來不及糾正姿態火箭包就啟動,高度太低會直接出艙拍死。這也是彈射死亡的主要原因,下一步還要在姿態糾正上下功夫,出艙後迅速糾正姿態,然後再啟動火箭包把飛行員往高處發射,只要達到最低開傘高度就OK。
兩張K36D的圖,K36效能優秀,還參加過美軍F35競標
馬丁貝克MK16座椅,也是非常有名的一款,中國殲10就仿製馬丁貝克的。
總得來說,彈射座椅還是值得信任的保命手段,當然了,也有待改進,把不利姿態的彈射成功率再提高一些。
-
4 # 軍武資料庫
飛機彈射座椅的別名叫做——大腿切割機。
在彈射過程中有相當大的機率降飛行員的大腿直接切斷。
在彈射座椅上有一個很重要的裝置——腿部束帶。
這時一個飛行員在飛行的時候需要綁在小腿上的帶子。在彈射座椅發動的時候,首先這個袋子會回收,將飛行員的雙腿緊緊的拉攏到座椅上。這樣在彈射座椅高速的彈出飛機駕駛艙的時候可以保障雙腿部收到剪下傷害。
然而可悲的是,飛行員的雙腿在飛行過程中往往要執行很多的動作,腿上綁了兩個腳鐐動作會相當的不順暢。
飛行手冊上雖然這樣寫,但是戰鬥機飛行員很少有用到這個束帶的。
於是——
這樣的是幸運兒,只是右腿膝蓋和大腿骨完全粉碎性骨折而已,還有不幸的,圖太血腥了就不貼了。
咱就直接上個大肘子來減少不適感覺吧。切的茬口比刀整齊
這是其一,另外在彈射座椅是保命手段,不是保全手段,因此在巨大的垂直加速度下人的另外一個器官也會收到極大的損傷——脊椎骨。
在飛行員進行彈射的時候,有的情況下彈射座椅會給飛行員一個高達14個G的垂直加速度,直接後果就是壓裂飛行員的脊椎骨。造成飛行員高位截癱。
所以說飛行員這根救命到草大部分情況下就是隻能保個活命,但身體的完整並不在考慮當中——是不是很可怕呢?
-
5 # 思遠防務
當飛行員在飛機遭遇了不可挽救的故障或者是在空戰中被導彈擊中,為了儲存自己的性命,就會啟動一個胯下神器——彈射座椅。這是拿來保住飛行員性命的神器,在危急時刻飛行員是否能活下來關鍵還看彈射座椅是否可以彈出來。那麼彈出來了之後就萬事大吉了嗎?首先要保持最佳的彈射角度,哪怕彈射成功了對於飛行員也是有一定危害的。
這一胯下神器的工作原理就是讓飛行員在危急時刻以最快的速度讓其脫離飛機,首先啟動時會把飛機艙蓋拋開或者是炸碎,然後座椅下方的火藥爆炸產生的動力,將座椅跟人一起彈出來。因為這要在很短暫的時間完成,所以在這當中就會產生極大的加速度,對飛行員造成的傷害就是在這瞬間的加速度中。
當座椅彈射出去,首先受到這個強大作用力的就是人的脊柱了,在這當中產生的好幾個g相當於幾個人壓在你身上,對於脊柱的危害就可想而知了。人的血液迴圈系統也會出現瞬時的過載,這樣的損傷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也是很難承受的。想象我們在坐過山車的時候遇到加速都很難讓人承受,就更別提在彈射的飛行員要做一次加速度更大的“過山車”了。因為彈射座椅會對飛行員造成損傷,所以一般三代戰機以前的戰機基本上不會出現女飛行員,因為男飛行員相比於女飛行員來說更能承受這瞬間的傷害。哪怕這個胯下神器再怎麼先進對於飛行員的傷害都是不可避免的,當招收F35飛行員時也有體重的要求,體重低於61kg的就不能做F35的飛行員了。
-
6 # 灌木叢裡的蜈蚣
看座椅質量唄,以前殲六殲七的時候,不輕易彈的,彈射挺危險的,寧可冒險降落。後期飛機彈射基本是安全的,幾個危險,先炸飛座艙蓋子,然後火箭彈射,彈射要太猛腰容易受不了,四肢伸出折斷,撞上飛機碎片等風險。掉下來基本就沒多大事了,但是也看地形,要是碰上樹啊電線啊,懸崖啊,河流啊,也沒轍。還有空戰某些國家駕駛員也許也愛射擊跳傘飛行員,落地後野生動物和村民啊,最好帶點現金和獵槍什麼的,手槍沒多大意義。
-
7 # 恰恰無心用
彈射座椅是飛行員救生關鍵裝置,當然也有救生失敗的情況發生,彈射時的姿態,飛行員的操作,飛機的狀況等等因素都會影響救生結果。早期的殲七曾經採用帶離式彈射,座艙蓋與人員一起彈射,本意是想保護飛行員,但實際應用發現飛行員會撞上座艙蓋導致受傷甚至死亡,所以後來改為拋蓋彈射。現在的彈射方式基本都是拋蓋式或者穿蓋式,穿蓋式是由預埋爆索炸開座艙蓋同時座椅頂部有尖銳物體穿透艙蓋彈射,能節省拋蓋的時間,不管哪種彈射都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成功,彈射瞬間任何一點小問題都可能使救生失敗,但是目前為止彈射座椅仍然是最好的救生方式。
-
8 # 三五219329113
主要是對飛行員脊椎會產生傷害。如果飛行員的脊椎腰部肌肉足夠強大,彈射時問題不大,飛行員能挺過去,否則,彈射時產生的載荷,衝擊力會將飛行員的脊椎腰部肌肉組織拉傷,甚至會對飛行員的脊椎產生永久性損傷,終結飛行員的職業生涯!
-
9 # 大氣高山V
飛行員的救生裝置除降落傘能正常開啟外,主要還是彈射座椅保證飛行員在緊急情況下能順利彈出座艙成功,飛行員彈射座椅時,是靠座椅下而六枚火箭彈助推,順滑軌彈出所完成的,當然,需要跳傘時,如果時間允許,操縱飛機儘量改平,緊急情況除外,但彈射時必須身體上身姿勢挺直,一旦上身彎曲,很容易造成脊椎損傷,現在的彈射方式基本都是拋蓋或者穿蓋彈射,無論什麼方式彈射,但是目前為止彈射座椅仍然是最好的救生裝置。
-
10 # 雲墨世界_
在飛機上,尤其是戰鬥機的飛行員們,雖然鷹擊長空,同時蕭灑萬里;一幅“全天侯”的遊覽圖,曾經吸引著千萬個有識之士,能博擊那神秘的蘭天白雲;他們也許未曾想到那蘭天白上的風險生活與險惡的戰鬥歷程;
當飛行遇到危險時,不少飛行員第一閃念就是保住國家財產——飛機;而在無可挽回的情況下,飛行員只能以跳傘脫離危險;說到跳傘,就涉及座椅彈射;而座椅彈射其實也有風險,因為,現代座椅彈射是與座艙蓋一體彈離飛機的,然後座艙蓋脫離座椅,飛行員在幾秒之內脫離座椅,然後降落傘開啟……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飛行員精神壓力非常大,故而很緊張;因為,在這過程中,一環接一環:比如座椅彈離飛機瞬間,活動間隙只有幾毫米甚至2毫米的間隙,如此精密間隙,有半點差錯都會導致生命危險;
記得有個殲七戰機的飛行員,遇緊急情況命其跳傘,飛行員自己提前把傘拉開(怕傘打不開),結果導致座椅脫不開傘,連人帶座椅同落地,使飛行員兩條腿殘廢……這是說明,要相信科學設計與精密製造,加上科學使用,一般都是比較安全的;
回覆列表
設計彈射座椅的目的是在飛機發生故障或被擊落時能及時挽救飛行員的生命,但是彈射座椅如果本身設計有缺陷的話確實也可能對飛行員構成傷害。
1飛行員彈射時撞到座艙蓋(在電影《壯志凌雲》中湯姆克魯斯的副駕駛就是這麼死的)
2離機時彈射高度不夠,飛行員或座椅會被快速前行的尾翼打到
3彈射的過載超過飛行員所能承受的極限
4對於非單座飛機而言,先行彈射者產生的尾焰、音爆、碎片等可能傷及未彈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