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董加耕

    什麼是量子糾纏?把一雙手套中的一隻送到一個地方,另一隻送到另一個地方,幼兒園的孩子都知道,如果你在一地發現這是一隻左手手套,那另一地的那隻手套肯定就是一隻右手手套。量子糾纏沒有這麼簡單。量子糾纏是說,在你沒有觀測你這邊的這隻手套前,盒子裡裝的並不是一隻左手手套,而是左手手套與右手手套的疊加態,就像那隻薛定諤貓,在你沒有觀測它前,處於“死了”與“活著”的疊加態。你的觀測,將導致這個疊加態坍縮為一個明確確定的狀態,那隻貓,你一觀測,就立馬由死活疊加態坍縮為你所看到的那個活貓,或坍縮為你所看到的那個死貓。同樣,你這邊的盒子中的疊加態,在你觀測時,也就立馬坍縮為你所看到的那隻左手手套。發往另一地的另一隻手套,本來也處於左右手套的疊加態,但你這邊的疊加態因為你的觀測已坍縮為確定的左手手套了,那另一地的手套就肯定是右手手套了,那它此時還能再處於那個疊加態嗎?它就應該同時坍縮為右手手套。但沒有人去觀測它,它的疊加態為什麼會無緣無故的坍縮?只能認為你這邊的這個疊加態在坍縮的同時,超距的發信息給另一地的那個疊加態,告訴它說,“我已經坍縮為左手手套了,你也趕緊坍縮為右手手套吧”。

    所以,在量子糾纏中,確實存在著超距的相互作用或超距的資訊傳遞,只不過這種超距作用或資訊傳遞,發生在兩個糾纏著的量子之間,而不是發生在兩個觀測者之間。超距作用或超距的資訊傳遞發生在兩個量子之間,而不是發生兩個觀測者之間,就不違反相對論了?正因為這種超距作用或資訊傳遞違反相對論,愛因斯坦才對量子糾纏提出了質疑。

    補充一句,量子糾纏,無法透過實驗來驗證。請問,你怎麼知道另一地的那個疊加態究竟有沒有因超距的相互作用或資訊傳遞而坍縮?你不去觀測它,你怎麼知道它究竟有沒有因糾纏而坍縮?但你若進行觀測,你又怎麼區分它的坍縮,究竟是因相互糾纏引起,還是因你的觀測引起?不論這種糾纏是不是超距的,都無法實驗驗證。

  • 2 # 懷疑探索者

    我從來沒有感覺量子力學有一絲一毫的唯心主義成分。量子糾纏,雖然看起來似乎違背常識,但那只是沒有系統學習過物理知識的人的“常識”。實際上,在整個科學史上,違背常識的事情比比皆是,毫不稀罕。

    歷史上,我們的祖先一直在堅持“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天就是一個圓形的大蓋子,地就是一個正方形的棋盤一類的東西,在地的四角/四維,有四根大柱子支撐在天地之間。而整個大地被一隻大烏龜馱著,在無盡的海洋上游弋。注意了,這種對天地的認識,我們一直信了幾千年,從來就把它看成是一種常識。甚至於晚清的曾國藩都對此深信不疑。後來,西方科學知識流入中國,曾國藩才第一次知道,原來地球是圓形的。為此,曾國藩從廣州購買了一隻特大號的地球儀,就擺放在家宅的廳堂裡面。曾國藩經常教導他的孫輩觀摩地球儀,學習世界地理知識。

    一種新的知識,你在不瞭解它之前,總是認為這種知識違背常識。一旦你真的理解了她,她也就不再違背常識,成為新的常識。

  • 3 # 宋德山357

    發明一種東西,不需要那麼多理念解釋,也不需要那麼哲學理論辨證!條條匡匡多了出不成果!奇瑞製藥初心製藥治心臟病,結果成了偉哥!電機的發明者,如果按照陰電陽設計永遠不起火,發明者亂了手腳碰斷一根線,電燈亮了!你們都讀了物理化學,陳規不打破!永遠不科學!

  • 4 # 包包170952078

    哲學上第一原則矛盾統一原則,唯一矛盾原則主義,和唯一統一原則主義,都是學術旁支,唯物與唯心是社會科技發展的瓶頸的旁支,是現狀的人類科技眼界困境,與日心說一樣的境遇,所以不應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它本身沒有遵守第一原則。

  • 5 # 真命天子

    把媒體和官科在多維界進行微觀化來觀察,其表現的唯物主義特性很嚴重啊!被動的糾纏和自糾纏在他們身上歷來閃爍其詞。同時說明民科這樣的現象更加78嚴重,但也是造成他們偶爾氣血紊亂和不願捨棄或者根本不能捨棄民科的根本原因。但民科不要驕傲,唯物唯心的先進科技之所有條件絕不是浪得虛名,是經過長期的糾纏態日積月累年年歲歲的知識結晶,尊重是一門藝術。

  • 6 # 旁觀者周老師

    關鍵是我們被“量子糾纏”搞得焦頭爛額,其實,對於整個量子力學,或者量子理論,量子糾纏這個概念是非常不重要的,有沒有這個概念,甚至有沒有量子糾纏這個現象,對量子力學和量子理論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既是量子疊加態這個概念也不是量子糾纏推出來的,反過來,量子糾纏只不過是量子疊加態的一個推論而已,不把量子疊加態推到這個地方,不就完了。要知道真理再往前走可能就是謬誤。凝聚態物理學、量子場論、量子電動力學、基本粒子物理學等這些非常前沿的量子理論,都不太涉及量子糾纏,在這些領域從事尖端研究的科學家們,論文,著作,或者教科書,也基本不涉及量子糾纏。在愛因斯坦為了質疑哥本哈根學派而提出EPR佯謬(量子糾纏就從這裡發端)以前很久,量子理論就已經形成幾近完整的體系,說到底量子糾纏只不過是玻爾和愛因斯坦爭論的一個副產品,不構成一個重要的基礎概念,更不是量子力學的全部,甚至有沒有量子糾纏這種現象,都是個問題。量子糾纏究竟如何嚴格定義(特別是物理意義上的定義),都是不清不楚的。

    說到底,量子糾纏只是一個話題,而且是媒體、科普、科幻以及網上喜歡的話題,它能夠提供非常文科的想象空間,從瞬間傳輸到左右鞋,都可以提供豐富的話題。不過,說實在的,跟科學都沒有太大關係。很多年以來,特別是量子理論形成以來,理論物理學界形成一個共識,就是“一個理論,有用就行,別問為什麼”,量子力學其實就是這樣走到今天的!

    至於潘建偉的量子通訊,不用量子糾纏概念,難道就解釋不了?為什麼就死抱住量子糾纏不放,搞得和量子糾纏一樣不清不楚。

  • 7 # 悠閒的西瓜刀

    沒有所謂官科,科學界是一個開放的共同體,大家不過是有一個共同的認識,不存在官科這類權威機構,每個人只要按科學的方法都可以發表看法,對已有科學觀點提出質疑。而媒體在乎的只有點選量,根本不在乎事實是怎麼樣的,而且對於量子力學,普通媒體人並不比普通人知道得更多。量子力學是物理學前沿,實際上對於微觀的描述,根本不像經典物理那樣可以用現實世界來類比,物理學理論研究早就是在一堆數字符號之間了,對於量子的描述,根本無法用人類語言進行準確述說,只有方程才是唯一可行的描述方法。比如說光的波粒二象性,在現實宏觀世界完全找不到類比事物,光是一種即像乒乓球又像水波的東西,就算愛因斯坦也無法想象究竟是什麼樣。

    量子力學是徹徹底底唯物的東西,你之所以覺得像唯心,第一是因為媒體的宣傳,媒體人只是把自己能理解的傳遞給你,關鍵他自己肯定也不能理解,所以你看到的一開始就是錯的。第二即使真正理解的人也無法完全用文字像你傳遞量子力學的概念。

    所以關於量子力學的問題,如果你打算不透過提升自身數學能力就去理解,還是不要做這種無用工了,你理解出來肯定是錯的。這就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行為,不學數學就去研究就是一種走路都不會就要跑的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裡面姓名為3-4個字的人物一共有多少個?分別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