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uixuezhaofeng

    它的國名在曼丁哥語中意為“河馬”(另說“馬裡”為國王起居地之意),中世紀時,流經該地的“幾”狀尼日河上棲息著許多河馬。黃沙漫漫,大河蜿蜒,千年不易,可惜“河馬”不復昔日的威猛剽悍……

     

    馬裡共和國地處西非中部、撒哈拉沙漠南緣,面積124萬平方公里,人口1854萬(2017),是個地廣人稀的內陸國家,2017年實現GDP153億美元,屬最不發達國家。

     

    境內地勢平坦,由北部荒蠻的撒哈拉沙漠和南部相對肥沃大草原組成,尼日河與塞內加爾河恰似國家血脈,與國旗中的綠、黃、紅三色相對應(馬裡國旗為綠、黃、紅等距豎條構成,象徵伊斯蘭、資源和烈士鮮血)。

    全境90%以上海拔300米左右,自北向南地形地貌依次為撒哈拉沙漠、薩赫勒地帶(半乾旱稀樹灌木草原)、三角洲平原與深切河谷。

     

    馬裡資源蘊藏一般,最豐富的應是兩河、特別是尼日河的水力,為流域提供了灌溉、水運、漁業和全國大部分電力。礦產有鉛、鋁土、磷酸鹽、黃金、鐵礦等,基本沒有市場影響力,落後的基礎設施和內陸環境妨礙了資源的開發運輸(全國只有一條首都巴馬科通往塞內加爾達喀爾的鐵路),工礦業在經濟中比重不高,黃金產出列非洲前幾名。種植業集中在南部大河流域,糧食基本自給,多產棉花,畜牧業一直是經濟中的強項,牛羊存欄數高於人口總數,有大量活禽出口,且人均肉類消費在非洲居前。

     

    馬里人分屬20多個族群,以曼丁哥族(亦稱曼德)的巴班達、薩拉科勒、馬林凱等最多,合計佔全華人口一半,巴班達人即佔34.5%,他們和馬林凱人在該國政治生活中占主導地位。再有頗爾人(富拉尼人)、塞努福人、沃爾特人、桑海人等,以上同屬蘇丹尼格羅人種。此外,馬裡北部還有佔全華人口約10%的圖阿雷格人(柏柏爾人的一個分支)和摩爾人,他們以遊牧為生,屬於阿拉伯語族。巴班達語是全國通用語言,各族群通用本族語,法語為官方語。伊斯蘭教信奉者佔80%以上,其次是基督教,原始拜物教對穆斯林和基督徒仍有很大影響。

    地理環境和人文因素促成馬裡“盛產”俊男的獨特風景,該國地處西非、北非的十字路口,是黑人和阿拉伯人種族文化交匯的走廊,古往今來各族群血脈交融不斷。作為廣袤的內陸國,它同時具有大漠、遊牧和內河漁區等迥異的生存環境,嚴苛的自然狀況讓生命優勝劣汰,加之畜產、漁產等的滋養,久而久之,這裡就硬漢成群。他們一般身高在1.9米甚至兩米以上,身材勻稱略顯瘦削,臉部輪廓鮮明,鼻樑高尖,且生性平和,不好爭鬥,在非洲人顯得“另類”。他們中的達者已活躍在歐洲體育、時尚界,更多在周邊富裕鄰國從業或在馬裡軍中從戎。

     

    考古發現,毛裡境內史前就有人類活動,有文字的最早記錄是公元4世紀的迦納帝國。公元13世紀馬裡帝國取代迦納,15世紀起是桑海帝國,馬裡完整地經歷了西非三個文明古國的洗禮,農業、商業和手工業得以發展,與北非穆斯林的聯絡通道一直保持暢通。1591年,來自摩洛哥的摩爾人侵入該地區,隨後的統治長達200年。1895年,法國大軍佔領全境,它被稱作“法屬蘇丹”成為殖民地。1904年併入法屬西非洲。1960年9月宣佈獨立。

    或許是繼承了史上帝國的傳統,馬裡軍隊一直保持強勢。1968年,特拉奧雷中尉政變上臺,成為“終身總統”。1991年,他的傘兵司令杜爾兵變將其推翻,1年後將權力交與民選總統,毛裡政壇進入多黨民主階段。2002年,退役的杜爾當選總統。2012年3月,杜爾再被軍人政變推翻下臺。

    雖說政變反民主,馬裡幾次政變均事出有因。開國總統政策偏左,經濟困局下社會動盪,軍隊出場。特拉奧雷一黨執政23年,在20世紀90年代民主化的浪潮中作為“獨裁政府”被推翻。杜爾政變後迅速還政於民,贏得讚譽,在任近10年國家穩定。最近的政變直接導火索是軍隊不堪杜爾應對北方叛亂軟弱,推翻“無能政府”一個月後交權。由此看來,馬裡軍人保持著忠於國家的責任感,政變上臺者鮮有私慾和惡政傳出。許是源於該國的文化傳統:甘於貧窮,恥於貪慾,不炫耀財富,很少鋪張浪費。

    與其他西非鄰居相比,馬里人性情平和,容易統治。他們內向、沉默寡言、甚至保守,但不缺少自尊、正直和驕傲。他們樂對陌生人、外華人,只是對私人問題守口如瓶。

    馬裡國內的一大焦點是北方遊牧民與巴班達人等大族群的緊張關係,獨立至今50多年,圖阿雷格人已有4次叛亂,貧窮、水資源匱乏和被拋棄感使得他們屢燃獨立之火。

    戰亂中再看馬裡“虛弱”的國情賬單:文盲占人口一半以上,1/3居民沒有清潔飲用水,貧困人口比例43.6%,預期壽命58歲。

    西非、北非令人垂涎的“十字路口”處,孕育黑非洲文明的尼日河水中,河馬早已銷聲匿跡,留下一個地廣人稀,鬆散虛弱的國家……

  • 2 # 澹奕

    地處西非的馬裡是非洲著名的文明古國,雖然地域遼闊,可馬裡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知名度都非常低,也是世界上最落後地區之一。

    雖然馬裡的面積超過12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5個英國,人口不足2000萬。由於境內大多數地區都是不適合生存的貧瘠之地與荒漠,8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僅佔總面積2%的尼日河內陸三角洲地區。馬裡的森林覆蓋率不到1%,有豐富的黃金、鐵礦與磷酸鹽資源。

    曾經的馬裡南方,是古代西部非洲著名的迦納帝國、桑海帝國與馬裡帝國的核心地區。13世紀之後,馬裡糧食自給自足,黃金、棉紡織品與穀物大規模輸往北部非洲,貿易繁榮國力強盛。然而近代被西方列強入侵以後變成了法國殖民地,長期遭受大規模掠奪破壞。

    如今的馬裡,雖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最大的棉花產地與重要黃金產地,但依舊屬於世界最不發達地方。馬裡的工業幾乎一片空白,農業是馬裡經濟的最主要支柱,佔據其經濟總量的40%與從業人口的70%,棉花、牲畜與黃金是馬裡三大出口商品。

    雖然不臨海,而且沙漠廣佈,但馬裡卻是西部非洲著名的漁業之地——尼日河在馬裡形成了一片內陸三角洲,水網密佈土地肥沃,馬裡大多數的城市與人口都分佈於此。同時,尼日河豐富的漁業資源也養育了馬裡數以萬計的漁民,使之成為西部非洲著名的淡水魚產地。

    雖然不發達,但馬裡擁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作為西部非洲的文明古國這裡也被稱作“西非文化搖籃”。馬裡的世界文化遺產眾多,各種自然風光雄偉壯麗。然而由於馬裡局勢動盪,交通不便,使得外國遊客望而卻步。

    直到今天,馬裡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工具仍舊以摩托車與少數麵包車為主,公路大多都還是土路,交通非常不便。整個馬裡的平均壽命不到45歲,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可以使用乾淨的水源。各種主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嚴重滯後,也極大阻礙了馬裡的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民國時期的軍閥、官職(要詳細點的具體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