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eaArm

    《說唐》中裴仁基和兒子裴元慶不忍監軍張大賓迫害,投奔了瓦崗寨起義軍。後來涿州留守薛世雄興兵來犯瓦崗寨大本營金墉城,老將軍裴仁基戰死金墉(第三十九回)。

    祖父裴伯鳳,北周汾州刺史。父親裴定高,上儀同。裴仁基“少驍武,便弓馬”,隋文帝開皇初年為親衛。從軍參加滅南陳,作戰勇猛,拜儀同,賜物千段。為漢王楊諒府親信。隋煬帝楊廣即位,楊諒造反,裴仁基苦苦勸諫,被囚入獄中。楊諒兵敗,隋煬帝拜裴仁基為護軍。數年後,官至武賁郎將,跟隨李景征討黔安的蠻夷向思多,以功進銀青光祿大夫。在張掖攻打吐谷渾,有功,進金紫光祿大夫。攻打靺鞨,拜左光祿大夫。從隋煬帝征討高麗,拜光祿大夫。

    大業末年,奉隋煬帝之命,鎮壓佔領洛口的瓦崗軍。被監察御史蕭懷靜牽制,被迫投降李密。李密封其為河東郡公,其子裴行儼為絳郡公。後來裴仁基建議李密不要和王世充決戰,李密不聽,致使瓦崗軍大敗,裴仁基也被王世充俘虜,封為禮部尚書。王世充稱帝后,裴仁基和宇文儒童、陳謙、崔德本等謀刺王世充,事情洩露,裴仁基與兒子裴行儼被殺。他的小兒子是唐朝儒將裴行儉。

  • 2 # 腳踩內聯升

    將門無出其右——裴仁基,隋朝宿將, 出身簪纓世家,父祖代代公爵。其人少驍武,便弓馬,平陳之役,他先登陷陣,拜儀同。《北史》評價他:“以武略見知,自升顯級,竟而蹈履非所,身名隳壞,時也。”竟與李廣數奇不封同憾史冊。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說他:“仗義舊主,遭時不利,玉折名揚。聖唐龍興,旌淑勵節,贈原州都督,命諡曰忠,蓋《春秋》之褒也。”

    他厲害之處在於,隋唐個人英雄主義頂峰的兩員大將,一個是他親兒子裴行儼,一個是他乾兒子羅士信。

    裴行儼每有攻戰,所當皆披靡,號為“萬人敵”,父子並封上柱國。後與父謀誅王世充,復尊立隋朝的越王楊侗。事洩,皆見害,夷三族。

    羅士信起家時重著二甲、左右雙鞬而上馬,方列陣,士信馳入敵所,斬一人首,擲於空中,用槍承之,戴以略陣,賊愕然膽寒,無敢逼者。每殺一人,輒劓其鼻而懷之;及還,則驗鼻以表殺賊之多少。隋朝名將張須陀甚加歎賞,遺之乘馬。煬帝遣使慰喻,令畫工寫戰陣之圖,上於內史。

    士信初為裴仁基所禮,嘗感其知己之恩,裴仁基遇難,他以家財收斂,葬之於北邙,又云:“我死後,當葬此墓側。”唐興之際,在出徵劉黑闥的戰鬥中,羅士信殉城死節,太宗聞而傷惜,購得其屍,諡曰勇。 及卒,果就仁基左而託葬焉。

    裴仁基還有一兒,名叫裴行儉,提起此人,也是大大的有名。行儉幼年攻讀詩書,貞觀之治年間,就已考上明經,調到部隊中參謀軍事,是幕府文士。當時大將軍蘇定方看中他的學識,引為可塑之材,謂曰:“吾用兵,世無可教者,今子也賢。”乃盡畀以術。

    唐高宗麟德時期,國家版圖極大,裴行儉派為安西都護,西域諸國多慕義歸附。又升遷吏部侍郎,與李敬玄、馬載同典選,有能名,時號“裴馬”。行儉始設長名榜、銓注等法,又定州縣升降、資擬高下為故事。 他的政績是可上史書的。

    自上元年號時起,裴行儉開始以文官身份攝行軍總管,總領各路大軍為國東征西討,先後懷柔吐蕃、服綏突厥,期間領旨冊送波斯王(波斯王子為質長安),且為安撫大食使,風礫晝冥,歷盡劫波而不辱使命,往效班超利用當地民資,好謀而成,以畋獵的名義召集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酋長帶隊隨扈,不費中央兵力而一舉平定西域,將吏為刻石碎葉城(位於中亞楚河)以紀功。及班師大閱,獻俘京師,帝親勞宴,曰:“行儉提孤軍,深入萬里,兵不血刃而叛黨擒夷,可謂文武兼備矣,其兼授二職。”即拜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

  • 3 # 歷史名將錄

    裴仁基是隋朝末年將領,生年不詳,去世於公元619年,曾擔任隋文帝侍衛,後因為勸說楊諒不要謀反而受到隋煬帝重用。

    人物檔案

    姓名:裴仁基

    諡號:忠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隋朝

    出生地:山西永濟

    出生日期:不詳

    去世日期:619年

    職業:將領

    官至:上柱國、禮部尚書

    爵位:河東郡公

    追贈:原州都督

    葬地:洛陽北邙山

    裴仁基一生轉換了三個陣營。最開始的時候,裴仁基是隋朝將領。隋文帝時期擔任隋文帝侍衛,在隋朝對陳朝、吐谷渾、吐蕃等作戰之時,因為立有戰功任為將領。後來他被分配到漢王楊諒府中。

    隋文帝去世,傳位給隋煬帝。楊諒因為不滿這個結果,異想天開反叛,起兵討伐隋煬帝。裴仁基勸說楊諒不要謀反,被楊諒投入監獄。楊諒謀反失敗之後,因為此前表現,裴仁基被隋煬帝稱讚,受到重用。

    瓦崗起義,裴仁基奉命討伐。期間因為與監軍御史蕭懷靜不合,而受到蕭懷靜的種種陷害。最後走投無路之下,接受李密招安,加入瓦崗陣營。

    在瓦崗寨期間,雖然是參與反軍,但是裴仁基仍然盡心盡力輔佐李密。後來李密在對王世充作戰時大敗逃亡,裴仁基被王世充俘虜,就此投入王世充陣營。

    因為功績的逐漸增大,裴仁基父子受到王世充猜忌。裴仁基想著反正王世充遲早有一天會對付自己,不如自己提前動手,因此密謀暗殺王世充。此事被揭露,裴仁基父子被王世充處死。

    裴仁基這個人吧!能力是有的,他一路升遷,不管是在隋朝的表現,還是分別收到李密和王世充的任用,都表現出了出色的領兵作戰能力。

    不過相較於傳統意義上的忠臣,裴仁基更傾向於一位稱職的打工者。哪裡能活命,哪裡能出的起價錢,他就能毫無負擔的在哪個陣營工作。所以他接連待了三個陣營,哪裡待不住了,就毫不猶豫的選擇另一個陣營。

    李延壽《北史》:“仁基以武略見知,自升顯級,竟而蹈履非所,身名隳壞,時也。”

  • 4 # 真正鱷魚不哭

    裴仁基,隋朝武將,出身山西聞喜裴氏,屬於高門士族。隋煬帝末年,裴仁基擔任河南道討捕大使,主持鎮壓農民起義,與瓦崗軍數戰不利,然後投降李密。

    隋唐演義中稱裴仁基有一個特別牛逼的兒子,第三好漢裴元慶,這是有所本的,裴仁基之子裴行儼以勇猛善戰著稱,是李密親軍“內軍”驍將,與秦瓊,程知節(程咬金),羅士信(羅成?)合稱四驃騎。演義還說裴仁基將女兒嫁給混世魔王程咬金,這於史無據,而且程知節只是瓦崗軍武將,資歷也不深,從沒有當過首領。不過程在戰鬥中救過裴行儼,應該和裴家關係不錯。

    後來李密和王世充爭戰,裴仁基建議緩攻,李密沒有接受,結果慘敗。裴氏父子被俘,投降了王世充。

    但裴仁基並不心服王世充,他與原隋朝官吏串聯,企圖謀殺王世充,事洩父子均遇害。

    裴仁基另有一個兒子裴行儉,後來成為唐朝名將,唐高宗年間以六十高齡出征西域打敗西突厥,戰功顯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hbase和hive的差別是什麼,各自適用在什麼場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