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樊忠明英宗時期的忠臣,官居護衛軍將軍,隨英宗親征瓦敕兵敗被困土木堡。因錘殺敗君禍國的奸宦王振而名重青史,死的也悲壯為護英宗突圍不幸戰死沙場以身殉國,忠貞剛烈又悲情的武將忠臣。

  • 2 # 良人執戟2

    樊忠僅僅是明英宗朱祁鎮的護衛將軍,官階不高,責任卻十分重大,他的唯一任務就是保護皇帝的安全。

    如果沒有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份英宗皇帝親征蒙古也先部隊的軍事行動,樊忠將軍是誰?估計已經湮沒於歷史的塵埃中。

    我們縱向細看歷史會發現,一個帝國的興衰,不僅取決於君王的勤政愛民程度,還有賴於朝臣輔佐君王的赤膽忠心,更重要的,是自古以來“求賢臣、遠奸佞”的清廉朝政。

    (明土木堡之變)

    如果帝王的身邊有奸侫小人胡作非為,瞞天過海,擾亂朝政,那麼,這個帝國離沒落已經不遠了。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病死,太子朱祁鎮即帝位,名號英宗。

    一個叫王振的太監由於在英宗當太子時,專門“陪太子讀書”,英宗即位后王振一躍而為宦官中權力最大的司禮太監。

    在英宗朱祁鎮執政期間,北方蒙古雖屢遭明朝打壓,卻迅速崛起,其中也先部落最為張狂。當時蒙古部落向朱祁鎮稱臣納貢,蒙古每年派使團來朝,明朝規定規模不得超過50人。一是為了朝庭安全,二是收縮回贈禮品開支。

    但是王振發現了中間的漏洞和可乘之機,他為了個人私利,竟然唆使蒙古使者大批來朝,他從中吃回扣。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派了2500人來朝,卻虛報為3000人,朝庭按照2500人給予回贈,少發500人的回贈。另外對於蒙古賣給朝庭的貢馬價格少了一大半。這都是王振從中弄虛做假,因為朝庭沒有單方降低價格。

    蒙古使團大為不滿,揑造謠言,造成蒙古首領下令,由也先率領的部隊大舉南侵,一時北京西面的長城外頓時烽煙四起,朝庭震撼。

    英宗詢問王振對策,王振力主英宗親征,以示天朝威嚴。八月,英宗親率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從北京出發北上,除了太監王振外,還有英國公張輔、戶部尚書王佐等一百多名文武官員。

    在行軍途中,一群臨時拼湊的部隊散漫無拘束,猶如居庸關三日遊,但又缺吃少喝,一次幾十萬人的大戰略,視同兒戲,不少老臣已經累癱在地,如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項堃,竟然被王振罰跪地下。

    直到後來,軍士飢餓而死的事情發生,於是要求撤軍的呼聲高漲,王振不允許。

    也先部隊出現了,潮水般湧向“居庸關三日遊旅行團“,本來可以直接撤向懷來縣城,據城防守,問題不大,但是王振出於保護他的一千多輛載有他部分私產的輜重,下令在一個叫“土木堡“的地方安營紮寨,於是,也先部隊四面圍住明軍。

    這時的局勢猶如當年的馬謖失街亭戰役,水源一斷,明軍不戰而亂,也先趁機掩殺明軍,明軍四散潰逃,明英宗年僅二十餘歲,倒也硬氣,根本不逃,而是正襟危坐於草地。

    當明英宗被俘的訊息傳出後,護衛將軍樊忠氣紅了眼,馬上命令屬下抓了王振,用速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掄起鐵錘狠狠砸向其腦門.....

    這個禍國殃民的罪人終於被正義的一錘宣判了死刑!

    樊忠隨後帶隊突圍,在戰鬥中不幸以身殉囩。

    樊忠以自己的生命“成仁成義“名垂千古!

  • 3 # 湖南三鍋

    樊忠僅僅是明英宗朱祁鎮的護衛將軍,官階不高,責任卻十分重大,他的唯一任務就是保護皇帝的安全。如果沒有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份英宗皇帝親征蒙古也先部隊的軍事行動,樊忠將軍是誰?估計已經湮沒於歷史的塵埃中。我們縱向細看歷史會發現,一個帝國的興衰,不僅取決於君王的勤政愛民程度,還有賴於朝臣輔佐君王的赤膽忠心,更重要的,是自古以來“求賢臣、遠奸佞”的清廉朝政。(明土木堡之變)如果帝王的身邊有奸侫小人胡作非為,瞞天過海,擾亂朝政,那麼,這個帝國離沒落已經不遠了。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病死,太子朱祁鎮即帝位,名號英宗。一個叫王振的太監由於在英宗當太子時,專門“陪太子讀書”,英宗即位后王振一躍而為宦官中權力最大的司禮太監。在英宗朱祁鎮執政期間,北方蒙古雖屢遭明朝打壓,卻迅速崛起,其中也先部落最為張狂。當時蒙古部落向朱祁鎮稱臣納貢,蒙古每年派使團來朝,明朝規定規模不得超過50人。一是為了朝庭安全,二是收縮回贈禮品開支。但是王振發現了中間的漏洞和可乘之機,他為了個人私利,竟然唆使蒙古使者大批來朝,他從中吃回扣。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派了2500人來朝,卻虛報為3000人,朝庭按照2500人給予回贈,少發500人的回贈。另外對於蒙古賣給朝庭的貢馬價格少了一大半。這都是王振從中弄虛做假,因為朝庭沒有單方降低價格。蒙古使團大為不滿,揑造謠言,造成蒙古首領下令,由也先率領的部隊大舉南侵,一時北京西面的長城外頓時烽煙四起,朝庭震撼。英宗詢問王振對策,王振力主英宗親征,以示天朝威嚴。八月,英宗親率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從北京出發北上,除了太監王振外,還有英國公張輔、戶部尚書王佐等一百多名文武官員。在行軍途中,一群臨時拼湊的部隊散漫無拘束,猶如居庸關三日遊,但又缺吃少喝,一次幾十萬人的大戰略,視同兒戲,不少老臣已經累癱在地,如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項堃,竟然被王振罰跪地下。直到後來,軍士飢餓而死的事情發生,於是要求撤軍的呼聲高漲,王振不允許。也先部隊出現了,潮水般湧向“居庸關三日遊旅行團“,本來可以直接撤向懷來縣城,據城防守,問題不大,但是王振出於保護他的一千多輛載有他部分私產的輜重,下令在一個叫“土木堡“的地方安營紮寨,於是,也先部隊四面圍住明軍。這時的局勢猶如當年的馬謖失街亭戰役,水源一斷,明軍不戰而亂,也先趁機掩殺明軍,明軍四散潰逃,明英宗年僅二十餘歲,倒也硬氣,根本不逃,而是正襟危坐於草地。當明英宗被俘的訊息傳出後,護衛將軍樊忠氣紅了眼,馬上命令屬下抓了王振,用速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掄起鐵錘狠狠砸向其腦門.....這個禍國殃民的罪人終於被正義的一錘宣判了死刑!樊忠隨後帶隊突圍,在戰鬥中不幸以身殉囩。樊忠以自己的生命“成仁成義“名垂千古!

  • 4 # 2許雲輝

    樊忠是明朝世襲將官,因武藝高強、善使錘,得出擔任明英宗駕前護衛將軍義。

    1449年,明英宗被大太監王振挾持,率20萬明軍北征瓦剌。王振為滿足私慾,使大軍全軍覆滅。樊英義憤填膺,大喊:“吾為天下誅此賊!”然後“以所持錘錘死振。”後為掩護明英宗撤退,被亂箭射落戰馬亂刀砍死,首級被割走,屍身被明軍運回京城。

    樊忠歿年,年僅49歲。明英宗兵敗後,被瓦剌俘虜。其弟郕王即位,於土木堡建“顯忠祠”,將樊忠與其他殉難大臣共祭,又將樊忠屍體與特製鍍金頭顱合併,禮送其霸州老家安葬。明英宗復位後,親題“光前裕後”四字刻碑立傳於其墓前。

    樊忠一生,“忠勇”二字評價足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孔子後人為什麼姓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