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花滿城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國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寫過無數作品,從《罪與罰》、《白痴》、《群魔》到《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再到《卡拉馬佐夫兄弟》,《卡拉馬佐夫兄弟》無疑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晚年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它的主旨正如在扉頁上寫的那樣:

    “阿門,阿門,我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會結出許多子粒來”。

    誠哉,是言,即使生活是苦難的,人性本身是罪惡的,作者希望我們發揚人道主義,用博愛去拯救他們。

    1、一出弒父的悲劇

    該部小說描寫的是19世紀農奴制改革時期的俄國某縣城,一個叫費奧多爾·卡拉馬佐夫的人,透過卑鄙手段攀上了一個貴族小姐,並在他的妻子死後,繼承了她的大部分財產,接著他又憑藉卑鄙手段娶了一個將軍夫人的侄女,結婚後,花天酒地,不斷毆打妻子,最後使得她的妻子發了瘋病死去,於是他又繼承了他妻子的大部分遺產,不錯,他透過兩次婚姻獲得了大量財產,再加上放高利貸等瘋狂斂財,最後終於成為了一個上等貴族。

    他貪財又好色,在妻子死前就經常帶“不乾不淨”的女人在家鬼混,他的妻子死後,他更加肆無忌憚;而且最狠心的是他兒子們不管不問,大兒子叫德米特里·卡拉馬佐夫即米佳,是第一個夫人所生,才生下來幾天,他的夫人就離家出走,並最後死在他鄉,而他從來就沒看過這個兒子,而是丟給自己的僕人格里戈裡撫養;第二任夫人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伊萬,一個叫阿廖沙,同樣他沒養過他們一天,而是丟給了僕人撫養,直到最後被他們的外婆即那個將軍夫人帶到了她家撫養,在她過世了,又交給了他的親戚撫養,總之也是兩個兒子童年也比較坎坷;

    而做父親的費奧多爾·卡拉馬佐夫卻是一直吃喝玩樂,貪財好色,不管不問,一直到了50多歲,兒子們都長大成人了,也死性不改,而且他從來沒想過要把財產分給兒子們,甚至企圖透過寄錢給做了軍官的大兒子米佳,讓其斷絕財產繼承權。

    長大後卡拉馬佐夫兒子們的性格,大兒子米佳的性格是一個地道的俄羅斯人,天性率真本分,但是繼承了老卡拉馬佐夫暴躁、好色的性格,是個拿了錢就會到處揮霍,為了女人可以不顧一切的人。

    而二兒子伊萬是信奉“神秘主義、沙文主義”的作家,他似乎是一個“無神論者”,信奉“如果沒有上帝,就可以為所欲為”的信條,可以說是在靈魂上最像老卡拉馬佐夫的一個人。

    而小兒子阿廖沙最不像老卡拉馬佐夫的人,他是一個信奉“自由平等博愛”的民間原則的傳教士,有著一顆愛人的包容之心,是最單純、最偉大的也但是有點軟弱的人。

    卡拉馬佐夫三兄弟性格各異,也有各自的思想及行事方式,他們其實代表著俄羅斯國內的三種力量。借用一句用得很濫的比喻來說,他們就是左右著俄國的三套馬車。

    值得一提的是老卡拉馬佐夫還有一個私生子叫斯梅爾佳科夫,是卑鄙的老卡拉佐夫強暴一個“瘋女”所生,因為是私生子,所以這個兒子生來就地位低下,被僕人格里戈裡撫養,長大做了老卡拉馬佐夫的一名廚子,沒有財產繼承權,因此造成了他卑鄙狠毒、殘酷無情的性格。

    大兒子米佳和父親爭奪財產,因為此問題,米佳回到了那個小縣城,以此同時,二兒子伊萬也從莫斯科回來,他選擇和父親待在了一起,而小兒子阿廖沙也回到了縣城,做了一名帶髮修行的修士,事情的發展越來越惡化,因為除了財產繼承問題,老卡拉馬佐夫更是為了一個女人格魯深卡而和米佳吃醋起來,這使得二人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化,米佳幾次揚言要殺了父親,而父親依然好色成性,過著自私墮落的生活,最後終於爆發了“弒父”的悲劇。

    一出缺失的父子教育

    所有的一切殺人罪證都指向了米佳,然而他根本就沒有下手,雖然他有殺死父親的思想,但受到了母親的影響,所以在去“探望父親”的那一晚,保持了自己一顆高尚的心,“只因為這人是生他的父親,雖然並沒有撫養過他一天”。

    而真正的殺人兇手有兩人:即伊萬和斯梅爾佳科夫,伊萬是指使者,儘管他在事發前一天離開了這裡,但是因為他的“無神論”思想,他的“如果沒有上帝,就可以為所欲為”的思想影響到了斯梅爾佳科夫,卑鄙無恥的斯梅爾佳科夫是實施者,顯然是因為他一直不滿足自己是私生子的事實,同時用弗洛伊德的話說,具有“俄狄浦斯情結 ”,還受到伊萬思想影響,動手殺死了父親。

    然而在審判米佳那天,斯梅爾佳科夫畏罪自殺,把兇手推在伊萬身上,致使伊萬患了瘋病而神志不清,儘管在米佳的辯護人有力的辯護下,法庭還是錯判了,判罰了米佳服苦役12年。這對於米佳來說是一場悲劇,他說自己已經無心悔過,而要報復他人,這也是整個卡拉馬佐夫家族的悲劇,卡拉馬佐夫家族分崩離析,最後只有阿廖沙一人結局比較不錯。

    而這些悲劇的始作俑者毫無疑問是老卡拉馬佐夫,不錯就是這個卑鄙的小丑,年輕時一心只顧尋花問柳、瘋狂斂財,而忽視了孩子們的家庭教育,沒有履行過一點作為“父親”的責任,所有的兒子沒有撫養過一天,多麼地殘酷無情!晚年還為了一個女人和兒子吃醋,斷絕兒子的財產繼承權,簡直就是最為卑鄙的無恥禽獸,也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社會被金錢扭曲了人性的魔鬼,這點像極了卡夫卡筆下的那個變形人格里高裡,由於他沒有用博愛的思想教育孩子,所以孩子們在成長為人時,一個個人格都不健全,或多或少都染上了他的脾氣,最終他的兒子們都串通一氣,釀造了“弒父”悲劇。

    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多麼重要,尤其要給予他們愛,這樣才會增加他們的安全感,才能讓他們在社會上立足,才能夠讓他們愛別人、愛社會,而不是成為像“卡拉馬佐夫兄弟”那樣人格不健全的兒子們,成為社會的阻礙。

    一部復調小說

    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透過塑造了這些不同性格和思想的兒子們和老爹,還有其他一些主要人物比如高貴善良的貴婦人阿格拉菲娜,小姐卡捷琳娜·伊萬諾芙娜,即卡佳,蕩婦格魯深卡,就是米佳深愛的這個女人,還有令人尊敬的佐MAXIMA長老、維護父親尊嚴的伊柳沙等人,他們每一個人的聲音和意識在小說裡都是一個整體互不影響的發展著,每個聲音和意識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價值,每個聲音都是主體,構成了形形色色的18世紀俄國某省人物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結構用前蘇聯學者巴赫金話說叫做“復調結構”。

    巴赫金指出的是主人公意識的獨立性,主人公之間,主人公與作者之間平等的對話關係。他借用了音樂學中的術語“復調”,來說明這種小說創作中的“多聲部”現象。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這部作品就是一部復調小說,作者透過這些人物的思想和聲音,上升到來探討“有沒有上帝”的宗教信仰問題,探討有關俄羅斯現階段農奴制改革和存在的其他社會問題、兒童問題,因而使得作品具有史詩式的性質,就像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那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營優乳酸菌飲品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