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xff8889
-
2 # 使用者1277829531055
階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殼垂直升降運動的影響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蝕作用形成的,下切侵蝕主要是構造運動、氣候變化和侵蝕基準面下降等原因,是地球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由於下切侵蝕的條件不同,階地的成因、形態和結構也不相同。主要成因有:氣候的變化,形成氣候階地;構造運動,形成構造階地;侵蝕基準面的變化;人類活動的影響,如水利工程建設,改變了基準面。
堆積階地。由沖積物組成又稱沉積階地,在河流中下游最為常見。
形成過程:先是河流側向侵蝕展寬谷底,同時發生大量堆積,形成寬闊的河漫灘;然後河流強烈下蝕,當河流下切深度不超過沖積層的厚度時,形成堆積階地。
堆積地貌分為:河漫灘(平原)、堆積階地、洪積-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等。 洪積-沖積平原發育于山前。在山區,由於地勢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較快,攜帶大量泥沙和礫石。水流流出山口時,由於地勢突然趨於平緩,河道變得開闊,水流速度減慢,河流搬運的物質逐漸沉積下來,形成扇狀堆積地貌,稱為洪(衝)積扇地貌。洪(衝)積扇不斷擴大而彼此相連,就形成洪積-沖積平原。 河漫灘(平原):在中下游地區,河流在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的面積不斷升高擴大,在枯水季節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洪水季節被水淹沒繼續堆積。如果河流改道或向下侵蝕,河漫灘被廢棄。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線在一起就形成河漫灘平原。 三角洲:當攜帶大量泥沙的河流進入海洋時,入海口水下坡度平緩,加上海水的頂託作用,河水流速減慢,河流所攜帶的泥沙會沉積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