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甘肅萬通汽車學校
-
2 # 一枚明粉
薩爾滸是明亡清興的一次重要戰役。此役明軍兵分四路,分進合擊,以慘敗告終。後人對此役做了很多分析,諸如明軍的情報問題、裝備問題、戰術問題、協調問題、政治問題、財政問題等等,包括這裡的分兵問題。其中不乏高見,也不乏泥沙俱下。我今天就從分兵角度來談一下:
1、戰略目標:犁庭掃穴一般對薩爾滸戰役分析僅僅從很近的視角來看,很難從明的整個朝野認知來判斷明的戰略目標。
其實明朝計程車風從隆慶到萬曆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嘉隆時期主要應對是南倭北虜的邊疆危機,屬於被動。
到了萬曆時期,經常開疆拓土,雖然不大,但實實在在的開拓。諸如四川都掌蠻、遼東寬甸六堡、對緬甸作戰。
我在整理《明神宗實錄》的時候,發現在16世紀90年代,鄭洛經略河湟、甘肅松山之間的衝突幾次事件中,整個士大夫階層一般都歸罪於和俺答議和,紛紛言戰。
後來萬曆三大徵的勝利,揚威於邊,揚威於萬曆之外,揚威於土司。整個士大夫階層都比較狂熱。
(很值得看的一本書)
從《實錄》中可以發現,在1600年前後,明朝士大夫對邊疆的小衝突基本都會喊“大創”、“大剿”,士大夫好戰愈加狂熱。好戰的同時也相信朝廷軍隊戰無不勝,至少這種輿論佔據主流。
到1618年撫順之役、張承胤敗沒之後,明朝廷從上到下明確要戰(張銓算個例外,也是要堅持到,只是現在時機不太適合)。整體相信明軍能剿滅努爾哈赤。所以在討論的時候不是考慮如何擊敗,而是考慮如何殲滅,要做到犁庭掃穴,不能讓努爾哈赤給跑了。這是政治認知形成的戰略約束。
2、明的軍事指揮系統能力說了思想、輿論情況。也得談下客觀因素。明朝建立的時候,有一流的統帥,節制大兵團作戰,馮勝遼東作戰,藍玉塞北、雲南作戰,朱棣五次北伐,張輔徵交趾都是如此。
而這樣的統帥可遇不可求。土木堡之變,雖然大兵集結,但被聚而殲之;成化年間延綏搜套作戰,勳臣統八萬兵馬,逡巡不進。
之後文官地位逐步上升,武官指揮軍隊規模、作戰職能更被壓縮,基本沒有大將,只有戰將。萬曆壬辰戰爭,李如松全權負責前線,最多的時候也就四萬人。
(平番得勝圖很體現明軍的軍事作戰系統)
到薩爾滸戰爭的時候,宿將杜松、劉廷、馬芳、李如柏都沒有統領四萬兵馬以上的經驗,且諸將地位相同,也很難相互統領。自然需要分兵作戰。
至於文官,經略的職能是運籌帷幄,不到一線。這一局面到了袁崇煥時候才改變。
所以從明的整個軍事系統而言,此戰只能分兵,這是制度約束。
3、明軍的作戰經驗軍事學上的戰役法,其實就是依據作戰經驗形成的作戰習慣。如果仔細看《明神宗實錄》、《籌遼碩畫》就會發現薩爾滸之戰明軍依據的先例就是萬曆壬辰戰爭與播州之戰。
壬辰戰爭的經驗更多是萬里遠征,士兵待遇、後勤供給的問題。
(分兵是有過去經驗的)
播州之戰就是如何彙集大兵,剿滅土司的問題。在明朝上下,努爾哈赤和西南的土司沒有區別。和蒙古順義王更不具備可以性。
依據播州經驗,自然要分兵。
而且明軍是全國抽調部隊,這些部隊合到一塊,越大越亂。之前的經驗已經證明了。
總結從政治認知形成的戰略約束、軍事指揮系統的制度約束、作戰經驗的戰役法約束,基本可以判斷明軍是要分兵的。
在加上遼東山區的交通條件、明軍的後勤供給線路,就更可以判斷分兵了。
參考文獻:《萬曆武功錄》、《明神宗實錄》、《籌遼碩畫》、《清太祖實錄》
黃仁宇《1619年的遼東戰役》
趙世瑜《明朝隆萬之際的族群關係與帝國邊略》
-
3 # 歷史吐槽機
坦率說,薩爾滸大戰明朝未必是想分兵,而是不得不分兵。因為明軍在戰前就設定了太多條件,首先就是明朝中央財政無法支援多達十一萬的部隊長期消耗(有二十萬說,有四十七萬說,還有其他說法,老朽以《明實錄》為準,取十一萬說),所以明神宗一直催促明軍儘快解決戰鬥。而來過遼寧的都知道,其實這邊平原比較多,努爾哈赤的軍隊又以騎兵為主,在遼東平原上去追一支騎兵根本不現實。所以分四路合擊是最好的選擇,這四路其實都不需要單獨消滅努爾哈赤,只需要拖住他,讓其他三路完成合圍即可。這是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只有這樣才能儘快發現努爾哈赤主力,並加以圍攻,只是前提是任何一路都得能在努爾哈赤手裡堅持兩天以上。
楊鎬雖然難稱名將,但在此之前也是久經沙場,不是個什麼都不懂的二貨。看他分兵的細節會發現,他其實下了不少心思的。北路主力杜松出撫順南下,走的平原多,所以帶著三萬主力。東路馬林出開原,多是丘陵,並且沿河進軍,所以帶一萬五千人。西路李如柏平原走的也多,帶2萬五千人。南路劉綎出寬甸,還是山路多,給一萬並且帶著北韓從軍。走山路的給兵少是因為山路不便騎兵進攻,壓力比較小。就這樣他讓祁秉忠帶一支部隊在遼陽做機動增援,可以說佈置的算完善了。
其次就是明軍的構成太複雜,齊頭並進根本無法實現,這十一萬軍隊中有宣大邊軍,有甘寧邊軍,有山東等地的衛所軍,有北韓的從軍,有浙江兵(戚家軍),有土司兵,還有海西女真的騎兵。這樣的部隊結構根本無法進行統一指揮,連號令都不一致,所以分兵勢在必行。
而且在執行中,明軍也確實非常謹慎。史書一直有個說法,說主力明軍總兵杜松輕敵冒進造成了薩爾滸的慘敗。但仔細算算其實沒有道理的,因為杜松是農曆二月二十九日從瀋陽出發的,而到了農曆三月初一他到達薩爾滸,農曆的二月是有三十號的,也就是說他三天才走到薩爾滸。瀋陽的懷遠門到薩爾滸的距離約65公里,他的行軍速度不是太快,而是有點慢。而且也是步步為營的在打,發現吉林崖有守軍,馬上停下來攻擊,並不是直接奔著赫圖阿拉撲過去的。
所以我覺得把薩爾滸之戰的慘敗完全歸結於明軍的分兵並不恰當,努爾哈赤的勝利其實是情報太準了,完全抓住了明軍的縫隙,打出漂亮的時間差。而且明軍確實沒有一路把努爾哈赤完全拖住的,雖然有氣候原因,但確實也是明軍本身戰鬥力存在問題。
老朽知道的就這麼多啦,喜歡留個贊再走唄?
回覆列表
薩爾滸之戰明軍分兵的原因是,
明軍制定的戰略是四路合圍,
向心攻擊,
為求使努爾哈赤首尾不能相顧。
具體戰術是三路包抄作為誘敵之兵,
以杜松的3萬西路軍作為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