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俊麒
-
2 # 十畝心田smxt
我們經常會在地鐵、公交車上看到這樣的現象
有一次我拼車,旁邊的小青年也是開著擴音看電視劇。我就問“你沒有耳機嗎”,他說“我沒有”。事實上,我是提醒他“不要開擴音”,可惜他聽不懂畫外音,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人的心理情況
首先,這些人偏自我服務。什麼是自我服務呢?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可以忽略他人的利益。
這種自我服務傾向,會讓他們周邊的人非常的不舒服。可以說,他們是很自我的人,也就是以自己利益最大化而可以忽視他人的述求。
這種人是怎麼發展成為這樣子的呢?
這個可能和家庭教育有關係。
我們中國家庭裡面,越來越多的孩子在接受家庭教育 方面是缺失了家教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家庭裡面,父母是職責存在明顯的區別,父親負責規則,而目前負責溫暖。大致上是這樣區分的。
然而,很多父親不提供規則,對於孩子太寵了,導致孩子無法無天成為熊孩子;對於孩子忽視了,導致孩子跟不上就不知道什麼是社會規則
這樣訓練出來的孩子,只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辦。這樣的孩子多嗎?
很多
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會改嗎?
有一些會改,在同學朋友的影響下,他們會做出一下改變。
有一些不會改,他們會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不需要照顧別人的感受。
第二,為什麼這些人在公共場合會肆無忌憚呢?因為公共場合很多時候是陌生人情境,大家互相不認識,這些人認為,既然大家都不認識,為什麼要為你們著想呢?
即使有人提出善意的建議,他們也不會調小聲音,甚至會惡言相向。
第三,是否存在公共人群的漠視呢?在公共場合,為什麼沒有人可以站出來,讓他們調小聲音。
這裡存在一個心理學的效應,叫做責任分散效應。
我舉一個心理學的真例項子,大家就明白了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個女生走在小衚衕裡面,突然跳出一個搶劫犯,要搶女生的東西。女生大聲呼救,可是,沒有任何人出來幫忙。女生持續的呼喊,搶劫犯很慌張,用刀子捅了女生的腹部,女生非常痛苦的尖叫,周邊一些燈光打開了,女生以為自己有救了,可是燈光開了之後,有人開窗大罵“半夜吵什麼吵,老子要睡覺,給我閉嘴”
就這樣,女生被殘忍地殺死了。
是這樣嗎?
並不是,這裡有一個責任分散。當大家都認為別人會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自己就沒有責任去幫助了。
圍觀的人越多,要去幫助的責任都分散給圍觀的人了,自己的責任就越小。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家都沒有去制止那些在公共場合大聲聽音樂看電視劇玩遊戲的人。
最後,我們怎麼辦?首先,我們自己要注意,不要和這些人同流合汙
第二,我們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告知自己家人,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第三,我們在適當的時候,可以提出善意的建議“請你關小一些聲音,你的手機聲音已經影響到其他人了”
第四,擴展出去,我們不要在公共場合製造其他的不良資訊,比如不要吃東西、不要亂扔垃圾、不要大聲打電話、不要化妝剔牙挖鼻子等等
讓我們社會越來越文明,從自己的行為開始。
-
3 # 一轉之念
我們從心理角度上來說,人的所有行為背後,都是有自己的心理動力的,有時候這樣的動力不是意識層面的,會藏在潛意識中,比如說,人都渴望被關注,被看到,因為看到而獲得存在感,一般來說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努力向上,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一旦成為優秀的人,會被很多人看到和關注,然而努力向上成為優秀的人,符合大眾普遍道德水準和行為規範,其實很不容易,同時因為和大家一樣,也不是那麼容易被認可和關注,因為那是應該的。於是就有了另一種情況,叫做標新立異,一旦與眾不同,儘管受到指責,但卻切切實實被關注了,存在感自然就被滿足了。
這是一種心理情況,另一種是在孩子嬰兒期的全能自戀沒有完成,什麼是全能自戀呢,就是在孩子剛生下來的嬰兒期,會覺得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事情都是圍著自己轉的,自己的需求會得到及時滿足,這個時期假如孩子真的獲得滿足,他的自我就會發展的很好,邊界感也開始產生,知道我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不是圍著我轉的,開始懂得尊重別人,體會別人的感受。可是往往此時的嬰兒沒被滿足,長大後會有這樣的狀態,就是那種以自我為中心,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此刻你要和他講道理是行不通的,因為這就是他的世界觀和行為準繩,所以才會有新聞中有的,高鐵上搶了別人座位還覺得理所應當。
總之,人的行為受心理支配,每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理論體系,每個行為都有隱藏的獲益。這些都和道德無關!、
-
4 # 生活那些趣事兒
當鈴音響起加上電影院聲效比較大,又沒有想到影響別人的,自然為了溝通方便也就大聲交流了。這種人就是神經大條,可能覺得打一會兒電話也影響不大吧。抱著僥倖心理違反了電影院秩序,沒想就算打電話短暫,但如果每個人都大聲接打電話,那短暫的也就不短暫了,整場電影下來體驗也就偏差。
不管他是故意調大音量還是本來音量就很大,在電影院大聲通話,要不他就是真的沒想到影響到別人了,要不就是不以為然覺得自己很牛吧,可能還有打個電話怎麼了,那麼矯情的想法。結果被大家都鄙視,他的自私、自大、自以為是等負面形象暴露無遺。只會遭到社會的唾棄。這樣的人不是社會混混,或者一些欺軟怕硬的人、追求刺激的人、惡意出名的人,就是暴發戶心態吧,膨脹自我。
大家遵守的秩序,不為別的,就是追求一個良好的體驗。這個前提就是大家看電影都想有個好的體驗。每個人都想圖方便,只是大多數人都怕影響別人,保持克制。當然包場的土豪另當別論,你在裡面開party 都沒關係,只要電影院同意。
公共場所利己沒有問題,但破壞了秩序,影響了別人就不太好了。好在除了一些跳樑小醜,例如前段時間搶座佔座等人,大多數人都在遵守秩序吧。每個人性格行為習慣等表現不一,在公共場所,也就不能放的太厲害,可能會破壞秩序,而且因為表現不一,所以不是誰都會包容你。當然特殊情況也另當別論。
-
5 # joinfly
家裡沒錢吧,好不容易買個能放影片聲音的手機恨不得讓全世界知道…如果流浪地球的話恨不得把外放放給4.2光年外的新星系聽…
回覆列表
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受教育的。我覺得父母是第一老師,這樣的人,可能他們的父母也自私,言傳身教,就形成下一代人的個性特色。
總而言之,這樣的人令人反感,人做什麼還是要顧及一下別人的感受,不能太隨心所欲,不能太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