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財姐姐

    唐宋八大家為啥沒有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忙著成仙呢!

    開玩笑的。

    這哥兒倆是寫詩的。唐宋八大家是寫文章出名的,歷史書上給他們的標籤是搞“古文運動”。把倆詩人拉進來,算啥事嘛?

  • 2 # 直又直

    關於唐宋八大家,也稱唐宋散文八大家,所謂散文,代表範圍較大,基本上包羅整個詩文各體。李白、杜甫只不過是有名詩人,其他文學創作較少。過去人常這樣說:唐有韓柳,宋有歐陽、三蘇與曾王。具體是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唐之韓柳二師,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和倡導者。宋代的歐陽與三蘇是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曾王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關於三蘇頗有名氣,父子三人享一門三學士之稱!這八大家使中國文學面貌煥然一新,從而過渡到白話文有不可磨滅的功勞!具體地說,八大家就是古文運動的倡導和核心人物,當然不包括李白和杜甫。

  • 3 # 灑家的自留地

    將這八位大家的散文放在一起編纂始於明初,到明中葉,一位叫茅坤到散文家編了一本《唐宋八大家文鈔》,由此講唐宋八大家定名。這八位分別是唐朝到韓愈、柳宗元,北宋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那麼為什麼八大家沒有李白、杜甫,尤其是八大家之首的韓愈還寫過“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原因大致如下。

    1、文體不同。八大家的提出是針對散文,相較於八大家,李杜著重於詩歌,後無來者,是兩座只能仰視的高峰,但是這兩位詩歌泰斗在散文上建樹不多,李白還有一些散文,但是在其詩歌光環的照耀下就不怎麼看得見了,而杜甫曾經給唐玄宗上過三大賦,留下來的除了詩歌以外的作品幾乎沒有。八大家呢,韓柳除了散文,詩歌在中唐是中流砥柱,北宋的六位大家,王安石、蘇軾詩歌以及詞在當時領潮流之先,另幾位稍差一些。因此可以說,李杜只以詩名,而八大家不侷限於詩,李杜和八大家擅長的領域有重疊,但是在八大家擅長的領域不突出。

    2、目標不同。李杜都是有很大抱負的人,命運坎坷,沒有施展的空間,不過話說回來,即使有施展的空間,怕也是不會有什麼成就。所有的苦悶、所有的憂國憂民都寄託於詩歌了,因為沒有哪一種文體是比詩歌更能抒發人的情感。唐宋八大家基本都當過相當級別的領導,其中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王安石直接主導了改革,三蘇或贊成、或反對都表達過自己的政治立場,往大了說,可以稱為政治家,往小了說,他們都直接參與了朝政。這是李杜和他們很不一樣的地方。雖然杜甫一直心懷國家,不忘人民,但我們還是要承認站的位置的高低不一樣,很多事情會不一樣。所以八大家透過散文述說自己的政治主張,述說自己苦悶生活,述說自己的寄情山水,述說自己的人生感悟,散文更加自由,也更加隱喻,比如說柳宗元的《永州八記》《三戒》,歐陽修的《賣油翁》等等。

    3、時代不同。李杜生活的時代,是唐朝詩歌黃金的時代,原因很多,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寫詩是當時的時尚,也是科舉的內容之一,通俗點講就是高考指揮棒,每個文人都寫詩,喝酒了寫首詩,送別了寫首詩,升官了寫首詩祝賀,被貶了寫首詩排解,皇上命令寫首詩,朋友唱和寫首詩,這家的酒好喝寫首詩,這個人的舞跳得好寫首詩,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入詩,因此可以說寫詩是時代的需要,中舉的需要。韓柳生活的時代晚於李杜,時代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國家內憂外患,作為有理想的文人,除了詩歌,他們需要另一種文體來針砭時弊,排除綺靡,於是古文運動出現了,反對駢文,反對空洞,反對華麗,他們直接對接上了先秦散文。北宋的時候科舉要考試論,這是需要用散文寫成的,比方說蘇軾那篇很有名的“高考”作文就是如此。另外,宋詩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相較於唐詩更重於說理,偏重感情內容都寫進了詞裡,也寫進了古文裡。簡單說,以詩歌為唯一文體的時代結束了,時代需要新的文體出現。

    不管怎麼說,李杜和唐宋八大家都是我們文學歷史上璀璨的明星,只要是讀古代文學,這幾位沒有一個能繞得開,都是大俠,只是門派不同,絕學不同,華山論起劍來,不分高下。

  • 4 # 江水趣談

    原來,“唐宋八大家”根本不是從詩歌創作成就角度來選評的,而是對中國唐、宋兩代八位著名散文家的合稱,他們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最初將這位八位作家的散文作品編在一起刊行的是明朝初年朱右的《八先生文集》,後來唐順之在《文編》一書中也選錄了這八位唐宋作家的散文作品,”唐宋八大家“從此得名。正因為“唐宋八大家”的入選標準更傾向於散文的歷史貢獻,所以唐宋八大家沒有這三個人的名字。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詩中常將想象、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結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李白風格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熱愛祖國山河,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讚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

    杜甫: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

    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鉅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白居易的文集在日本受到高度評價。平安時代,菅原道真寫漢詩,當時渤海國的人見道真的詩,認為與白居易的詩很像,這評語令道真很高興,還特別記載下來,引以為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迫不及待的到一個地方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