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葭明通半瓶歷史
-
2 # 穿越再現彼岸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政治和經濟是密切相關聯的,也是不可分割。中古古代社會重農抑商,商人受到統治者的壓制,儘管有部分商人很多財富,但身份地位非常低下,很多商人為了擺脫自身地位,謀求富裕、平安的生活,大都會自願出錢給官員或者買賣官職,這樣商人的地位高了,財產和安全都有了保障。
一、為保護自己的平安和商業活動給皇帝或者王朝官僚送錢。明朝初年,朱元璋修建南京城,富商沈萬三捐資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牆。為何富甲一方的沈萬三要有此舉吶?沈萬三的財富主要來源於海外貿易,明朝初期的政策是“海禁政策”,與其他國家的海外貿易大多由官方的“朝貢貿易”來進行,官方和官員在朝貢貿易中都能獲利,如果私人進行海外貿易等於搶了國家和官員的飯碗,與國家爭奪利益。
沈萬三捐資南京城牆的修建,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否能開戰民間的海外貿易,第二是向皇帝表示忠誠,保護自己財產和人身的安全。(沈萬三像)
沈萬三的例子表明了富商的訴求,保護自己財產、人身安全,進一步開放海外貿易再次獲利,主要是這兩個方面有需求,這才讓沈萬三大手筆的花錢。
商人無利不起早,不會白白送錢給官僚和皇帝,其目的除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外,希望王朝也能保護他們的商業運轉,古代有些鉅富商人大都是官商勾結才得到鉅額利潤的。譬如自從漢朝以來實行的食鹽專賣制度以來,歷朝歷代的鹽商和官員都是勾結在一起的,小規模的私鹽販運成就不了大富商的。(賣官鬻爵圖)
二,為提高自身地位給皇帝送錢——賣官鬻爵。當一個王朝衰落的時候,貪官汙吏,有些商人趁機夥同官僚一起取得巨大的利益(如土地免稅等),這樣國家的財政都會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為了挽救王朝的財政收益,在東漢時期就有皇帝和上層官員想出了一招——“賣官鬻爵”,將王朝的官職拿出來明碼標價售賣,很多商人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於是甘願掏錢買官位和爵位,獲得特殊的政治地位。富商們有了身份地位後,藉助自身地位的提高再進行商業活動,可以獲得更高的利益。(漢桓帝劇照,開啟了賣官鬻爵)
賣官鬻爵起始於王朝財政困難,而富商們買了官位和爵位後,絕大部分商人會利用自己的地位進行商貿活動,可以取得更高的利益。如此以來加劇了王朝的迅速衰落,直至滅亡。
自從有了“賣官鬻爵”這一套路,歷史上的王朝幾乎都用過這一招,富商們也是趨之若鶩,拿錢買官做,其實富商們的動機大多是不純的,皇帝看誰了這一供需需求,果斷推出這一套路。
皇帝如何控制商人?古代的富商要想集聚財富離不開政治、軍事的保駕護航,如果沒有保駕護航的富翁估計存在的的時間也非常短,輕則傾家蕩產,重則人頭不保。古代富商的原始資本積累很多也是見不得光的,絕大部分都有王朝官員的背影,如清朝末年的紅頂商人胡雪巖等。
如果商人成為鉅富,並且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我想王朝的結局是可想而知的。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中,吳王劉濞就是典型的官商,利用自身的優勢,官商使得吳國的財力大增,因此才有了敢於同漢朝中央政府叫板的財力和軍事力量。如果普通商人有政治地位,就會出現東漢末年,地主豪強並起,成為割據勢力,最終滅亡了東漢王朝。
以上都是鮮明的例子,官商勾結最終終結了王朝,這成為之後王朝皇帝所警戒的。因此,中國古代王朝重農抑商,商人地位低下,嚴禁官商勾結。但到了王朝的中後期,大都會出現賣官鬻爵的套路,商人的地位上升,王朝的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最終導致王朝滅亡,這幾乎是每個王朝滅亡的套路。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套路有很多,葭明通今兒說一個。
我們來學習一個成語,賣官鬻爵!賣官鬻爵自然是一個貶義詞,不過也有人拿來做過好事,大秦帝國為了統一大業,經常號召百姓上交糧食,規定任何一個百姓只要上繳一千石糧食,就可以加授一級爵位。
呀!跑題了,不是搶劫富商呀!但是,也可以想象,普通的種地人怎麼會有富裕的一千石糧食拿來買爵位呢?
自然是那些經營農業或者商業的有錢人去拿著一千石糧食去換取爵位了。
也有人為一己之私而賣官鬻爵。比如:
初,帝(漢靈帝)為侯時常苦貧,及即位,每嘆植帝不能作家居,曾無私錢,故賣官聚錢以為私藏。漢靈帝劉宏這個人喜享樂、愛排場,錢,從來也不夠花,沒有做皇帝的時候,身為有食邑的王侯也常常覺得自己窮的不行。
後來當了皇帝后,又認為皇帝沒有私人的錢,很不應該。
於是,他為了掙錢,想出了賣官收錢入皇帝私賬的辦法 ,這事不能讓丞相百官去操作呀,丞相百官都是他潛在的消費者,於是漢靈帝開始引用宦官,有些宦官成了官位中間商,發了“小財”。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九》記載:“是歲,初開西郵賣官,入錢各有差:二千石二千萬;四百石四百萬;其次德次應選者半之,或三分之一;於西園立庫以貯之。或諧閥上書佔令長,隨縣好醜,豐約有賈。富者則先入錢,貧者到官然後倍輸。又私令左右賣公爵,公千萬,卿五百萬”。這是漢靈帝做的穩賺不賠的好生意,連"三公"這種高階中央官員也明碼標價的出售,沒有錢還可以賒賬,允許到任後再籌錢還賬。也是沒誰了。
我們要知道,“三公”在大漢朝可不是閒職,太尉、司空、司徒這三公是協助皇帝管理軍政要務,是要掌握著天下兵馬的,掌握社會輿論的核心官員,也拿出來售賣,漢靈帝要賺錢的心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三公也確實貴,一千萬不是小數目,不是任何人可以承受得起的,只有那些可以賣小官賺錢的大宦官才可以承受得起,宦官曹騰就花一千萬給他的養子曹嵩買了一個“太尉”之官,位列三公之首。
曹嵩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親兒子,那就是曹操!
有句話,叫做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葭明通這裡加一句:
一定會還的,誰也逃不了,自己不還,兒子還。後來,漢靈帝的兒子漢獻帝被曹嵩的兒子曹操挾持住了,曹操“敲詐”了更多的錢,哦,不!曹家在漢獻帝身上反賺了一個曹魏江山。
後來,到了大清朝,財政破產,太平天國起。
曾國藩受命辦團練募鄉勇,也是兜裡裝著大清帝國印的“各種秀才、舉人”以及“恩科、候補官位”等諸多口惠實不至的空白委仼狀四處推銷,斂了不少有錢人的錢,才有高餉的湘軍作戰勇敢!
成就曾國潘的事業。
歷史很有意思,一代完人曾國潘是賣官的,千年英雄曹操是買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