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州房天下

    搖號買房的城市越來越多,說明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建立依然任重道遠。

    近期深圳市的一個樓盤開盤,將搖號買房行為推向了高潮。按照規定,具備資格的購房者需要先繳納500萬元的誠意金,然後才可以參與搖號。開發商推出了167套住房,一共有666人繳納了誠意金,中籤率為25%。

    由於深圳市此次搖號買房設定了500萬元誠意金的高門檻,25%的中籤率和其他城市相比已經算得上高水平。成都剛剛推出了一個1000多套住房的樓盤,高達6萬多人參與搖號,預計最終中籤率將不足2%。

    國內最早實施搖號買房的城市是上海。2017年7月,上海市住建委釋出《關於貫徹商品住房專案銷售採取公證搖號排序有關問題的實施意見》,暫定在本市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期間,商品住房專案開盤銷售的應採取公證搖號排序,按序購房。這也就意味著在上海市銷售的所有新房,都必須透過公證搖號的方式購買。繼上海之後,成都、南京、杭州、武漢、長沙等城市陸續實施搖號買房,直到近期深圳市也參與其中,將搖號買房推向一個小高潮。

    通常而言,需要透過搖號才能購買的商品一定是供不應求,國內很多城市實施搖號買房,至少表面上說明這些城市的新房供需已經嚴重失衡。不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新房市場的供不應求,有多少是市場化的因素,又有多少是人為所致,背後的原因還需要深究。

    圖:pixabay

    目前國內的新房和二手房是兩個相對割裂的市場,二手房由於主要是個人出售,政府幹預的空間不大,因此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但相比之下,新房主要是開發商出售,因此在很多方面需要接受政府的調控。很多地方政府為了控制房價過快上漲,對開發商的樓盤定價做了較嚴格的限制,由此帶來的影響就是,一些希望大幅漲價的開發商因此拿不到預售證而無法入市,一些不願意接受低價入市的開發商,尤其是前期高價拿地的開發商乾脆推遲入市,因此造成新房市場的供應量減少,新房市場的供需矛盾由此誕生。

    而從購房者的角度來看,由於新房市場被政府限價,新房價格普遍比周邊二手房價格便宜一大截,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出現嚴重倒掛,因此,如果能夠買到一套新房,相當於政府饋贈的變相大幅打折,幾乎是一種無風險套利。很多人原本沒有住房需求,甚至根本沒有投資住房的考慮,但在這種無風險套利的機會面前,大量此前原本不會進入樓市的人也開始參與搖號購房。任何一種搖號行為可能都會帶來類似的效應,比如實施多年的買車搖號,很多原本沒有購車需求的人,也會加入到搖號大軍之中,反過來增加了搖號中籤的難度,而對於有巨大套利空間的買房搖號更是如此。

    所以,新房的限價行為在供需兩端都產生了影響,一方面抑制了供給,一方面刺激了需求,自然也就會帶來供需的嚴重失衡。在供需不平衡的背景下,新房銷售也給開發商和中介機構提供了很多暗箱操作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購買者的利益,因此,公證搖號買房也就應運而生。

    從多地的搖號政策來看,基本出發點是保障購房者的利益,尤其是保證對有資格的購房者一視同仁,比如禁止對全款購房者有特殊優待,不得設定捆綁銷售、掛牌價外收費等等,實現新房市場的公開公平,但從實際操作來看,似乎很難完全杜絕暗箱操作。最近西安某房產專案實施搖號購房,一份疑似購房者登記表流傳到網上,顯示很多住房已經被多名政府工作人員內定,西安市有關政府部門對此迴應,的確有公職人員向開發商打招呼介紹關係戶購房。西安搖號購房的內定事件顯示,即便是搖號購房,也仍然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搖號購房引來多人哄搶的現象,還會向市場傳匯出當前樓市嚴重供不應求的訊號,由此也會帶來房價的恐慌性上漲。

    去年年底的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將“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作為2018年的重點工作,不過由於現在住房調控強調因城施策,具體的調控手段更多還是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而地方政府出於短期效果的考量,主要方式還是以行政調控居多,而長效機制相對較少。過去20年的房地產調控經驗表明,行政調控手段只能在市場過熱時起到暫時的降溫效果,但從長期來看,一定會積蓄更大的反彈力量。尤其是直接干預價格,應該是所有行政調控裡最不恰當的方式。透過行政指令限制價格上漲,只會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混亂,加劇市場的供需矛盾,從長期來看只會帶來更大幅度的上漲。

    和前兩年國內樓市普漲格局不同的是,現在的樓市進入了一個分化的局面,前期上漲過快的一線樓市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下跌,更多的二、三線城市仍在繼續上漲。從供需層面來看,經過了過去兩年大牛市的鉅額成交之後,國內樓市的庫存已經降到了近年來低點。

    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15年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高達7.1853億平方米,達到了歷史峰值,在經過了2015年和2016年兩年的銷售高峰之後,2017年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下降到5.8923億平方米,降幅高達18%。2018年的樓市雖然出現了分化,尤其是北京等一線城市更是出現了明顯的下跌,但樓市的去庫存其實還在推進,今年1〜4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依然實現了同比增長,4月末的商品房待售面積為5.6687億平方米,比去年年底下降了大概4%。從供給的角度來看,一旦庫存繼續下降到一定水平,而前期被壓制的需求積累得越來越多,將來某個時期就有可能再度產生供給無法滿足需求的矛盾,帶來樓市的新一輪上漲。

    圖:pixabay

    對於一個城市的住房供給量,二手房的供給相對平穩,增量供給主要來自新房市場,而當前一些地方政府對新房價格實行限價,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住房市場的供給,即使在源頭上增加了土地供應量,但是在土地價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開發商如果不能適度提高銷售價格,就會以各種方式推遲專案入市,加劇市場的供不應求,反之,如果政府放開價格,可能短期之內房價會繼續上漲,但是當大量新房集中入市,市場上的供需關係發生變化,價格最終會實現自我平衡。

    搖號買房最終何去何從,主要取決於地方政府對於房地產調控的力度和方式。如果政府依然將房地產市場的價格作為直接調控目標,那麼新房和二手房市場的倒掛就將長期存在,新房市場的供需矛盾難以消除,搖號買房也就將繼續存在,甚至會在更多的城市得到效仿。

    如果將來政府把新房銷售的定價權完全交還市場,新房和二手房之間不再有明顯的倒掛和套利空間,開發商有足夠的積極性推動樓盤入市,而不是捂盤惜售,新房市場的供應量將會大大增加。而從購房者來看,新房定價市場化之後,套利空間消失,投資性需求將會被擠出,剩下的都是剛需,需求側也會大幅萎縮,由此供需雙方將會形成良性平衡,搖號買房也就不再有存在的必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上聊多久適合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