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調皮的O姐

    溝通是關鍵

    透過溝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

    陪伴是基礎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敢問是不是所有家長都能做到這兩點?看似簡單,但是往往都是先脾氣上來去解決問題,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感受,都憑著“我覺得…”“我認為…”去打罵、責罵孩子…

    放下身段,蹲下身子,和孩子平行地面對面溝通,走進他們的心裡,以朋友、老師、父母的角色去溝通去了解去陪伴…

  • 2 # 大裴看教育

    每個熊孩子的養成,背後都是熊家長的無底線滿足。想讓熊孩子改變,重建親子關係,家長就必須拿出足夠的決心和毅力。

    1 父母言必信,行必果。

    用語言也好,用行為也罷,嚴肅而明確傳達給孩子一個訊息:父母說得出,做得到。

    例如收玩具,玩玩具前告訴孩子,玩完玩具後必須自己收拾玩具,否則父母會把他的玩具送給其他人或直接扔進垃圾桶。當孩子玩完不收玩具,而且大聲哭叫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能心軟,履行自己的諾言:放孩子的面把玩具扔進垃圾桶,並且一個月不允許買玩具。

    等孩子意識到父母認真的時候,他自己會在心裡慢慢產生一種意識:原來爸爸媽媽說話是當真的。事不過三,經過三次類似的行為教育,孩子至少會尊重爸爸媽媽的話,並且執行得很到位。

    2 杜絕無底線滿足,讓孩子樹立責任意識。

    孩子有訴求的時候,家長告訴孩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千萬不要答應,那是熊孩子養成的特徵;合理的要求也不能立即滿足,要讓孩子學會等待,滿足的太容易就不會珍惜。

    告訴孩子應該有的責任,比如:收拾自己的書包、整理自己的房間等,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負責。看到孩子的進步,應該給予及時的表揚,看到不足,也要第一時間進行督促。

    只要父母拿出決心和毅力,自己不做熊家長,熊孩子的轉變會很快。

    3 和孩子進行書面計劃,告知前因後果。

  • 3 # 雨後山林靜

    這位家長,您好!看到您說家裡有寵壞的“熊孩子”,不知道孩子到底有什麼樣的行為?因為有些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和他們的年齡有關。比如2歲的孩子,他們喜歡把玩具扔在地上,是因為他們的手部動作在發育,在探索周圍的物體。像這樣的行為都屬於適齡行為。請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說他們是“熊孩子。”

    既然在問題當中您也說了會寵孩子,那麼孩子的“熊”就出在寵愛當中。

    古人說“慣子如子。”溺愛孩子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良後果:

    1.長期被溺愛的孩子沒有規則意識,父母對孩子和善過度而堅定不足。孩子想幹嘛就幹嘛。

    2.會以自我為中心。什麼事情都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3.父母會包辦孩子所有的事情,孩子會沒有責任感,也體驗不到價值感。

    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不打罵,也不屈服,實際上,運用的就是正面管教當中既不嬌縱又不懲罰孩子的一種方法。

    如果孩子在家中出現一些不良的行為,比如,隨便發脾氣、用髒話罵人、毀壞物品等等行為的話,父母首先要詢問孩子的感受和原因。在孩子行為的背後,他們會有一些錯誤的觀念。他們為了想獲得歸屬感,於是會用一些行為來引起父母的關注。他們認為只有我在打擾你的你的時候,你注意到了我,這時我才有歸屬感。還有的時候孩子認為只有當我說了算的時候,我才有歸屬感。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父母只要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一些關注就行。

    如果父母因為管教孩子的問題而與孩子發生了衝突,那麼這個時候需要與孩子重新建立起感情的連線。只有在建立了感情的連線時,才能夠糾正他們的行為。

    重建親子關係的方法有:

    1.透過擁抱來建立連線。

    平常父母會擁抱孩子。那麼,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父母還願意去用抱孩子嗎?在這裡,我們父母可以請求孩子來給自己一個擁抱。透過孩子給父母一個擁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它與生俱來的給予的渴望。當人們能夠貢獻自己的力量時,他就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很多人認為這不可思議,為什麼在孩子做了壞事的時候?還要請求孩子給自己一個擁抱。其實往往是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他們更加需要愛。當孩子擁抱父母的時候,他的內心是有力量的。而且,當孩子的感覺好起來,並且能夠連線上理性大腦時,他們才能夠恢復理智腦,去重新思考。

    2.經常花些時間蹲下來和孩子在同一個水平面上說話。

    父母想要和孩子建立感情上的連線,首先我們必須要平等的對待孩子。平等體現在哪裡呢?當你能夠蹲下來和孩子在一個水平線上的時候,孩子就能夠感受到你與他是平等的。當父母在與孩子說話的時候,也要保持用一種溫和的態度去與孩子對話。而不要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指使的口吻去與孩子說話。當你能用一種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孩子時,他才願意用尊重的態度去對待你。

    3.認同孩子的感受,而不要急於去幫忙。

    當孩子感到很難受,或者是很委屈的時候,父母不要去否認他們的感受。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打了人,於是大聲呵斥孩子:

    “我對你說了多少遍,不能打架,怎麼就是不聽?”

    孩子感到很委屈,他對媽媽說:“不是我先打他的,是他先打我的。”

    媽媽不願意聽孩子的解釋,也不認同他的感受,繼續說:“我不想聽你解釋,總之打人就是不對的。”

    孩子沒有得到媽媽的理解,因此,非常不開心,他不願意再聽媽媽說話。於是在感情上就存在了阻滯。如果媽媽這樣對孩子說:

    “嗯,媽媽想聽一聽什麼原因。”

    “你感到被誤解了,所以很傷心。”

    在認同的孩子的感受時,後面才能夠較好的與孩子進行溝通。

    4.要允許孩子有一段冷靜期,然後再關注解決問題。

    在正面管教當中,我們不會因為孩子曾經犯過錯誤而去懲罰他。我們更關注的是如何解決問題。如果以後再與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那麼應該怎樣與小朋友交往呢?當孩子這個時候,不想與父母說話時,我們可以允許孩子有一段時期的冷靜期,等他冷靜後才能更好的處理問題。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去解決,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頭腦風暴來解決問題。

    比如:還是進入爸爸的書房,把爸爸的書給撕掉了。爸爸不要大聲去責罵孩子,我應該和孩子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孩子想不出來怎麼解決的話,爸爸可以提醒他。

    “我們可以一起把書粘好。”“以後爸爸的東西不能隨便動。”“書是用來看的。”

    關注於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孩子去受到責罵和羞辱。在該堅定的時候照樣保持堅定。這樣的話,您和孩子才能夠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 4 # 林夕的半夏繁星

    嘗試每晚睡前和孩子多說話,多進行心與心的溝通交流。分享各自的見聞,讓自己和孩子在思想的進度上保持一致。長期的堅持,親子關係是可以得到非常大的改善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塔利斯卡傷後復出五場,替補兩場恆大橫掃對手,首發三場場場都不勝。說明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