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節選了〔成雲心學〕裡關於內心與大腦關係的一部分內容。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答案。
在我看來,內心和頭腦是兩個獨立的意識,心智就是發自內心的智慧。
頭腦是不產生智慧的,頭腦產生解決問題的“聰明”方案。
〔成雲心學〕創始人~函谷居士√
擁有心智是人之有別於動物的最大特色。人類依靠心智去認識世界,創造文明。大腦更傾向於一個計算機,而心智是人類獨有的思考機能。
我節選了〔成雲心學〕裡關於內心與大腦關係的一部分內容。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答案。
心靈與頭腦 心靈與頭腦有什麼區別?在我們平常的認知裡,他們沒有被專門定義過區別,這也是我們很多問題無法看清楚的原因。 從我們個人的感觀出發,它們之間最明顯的不同是,一個明顯,一個隱藏。 我們的言行舉止分為感性和理性兩大類。 感性來自內心,而理性來自大腦。 感和覺的不同。 我們的漢字有些詞其實是一個詞兩個意思。我們常一起說,而且意思接近,整個就混到一起了。 沐和浴不同, 沐浴和洗澡並不完全一樣。沐是洗頭髮,浴是洗身體。 衣和裳不同。 衣裳和衣服並不完全一樣,衣是上衣,裳是下面穿的類似裙子一樣的服裝。 關於“心”和“腦”的這部分,在漢字裡就分為:感和覺不同。 我們平時總是說“感覺怎麼怎麼樣”,彷彿感覺就是一個意思。但如果我們仔細看一下“感”和“覺”單獨組成的詞,就能發現一些端倪。 與“覺”有關的視覺,觸覺,聽覺,味覺……,用眼睛,面板,耳朵,舌頭這些身體裡的器官可以產生的,與這些器官刺激直接相連的是“腦”。 與“感”有關的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幸福感,壓迫感,儀式感,榮譽感,第六感……,都是用身體器官無法直接感覺到的,但又確實存在,與這些感覺相關的是“心”。 我們身體裡有兩個“人”?,那不是精神分裂嗎? 聽起來似乎如此,但回看一下我們經常能遇到的情景就知道我們是“不統一”的。 最明顯的例子:忍著不發火;再也忍不住,眼淚嘩嘩流下來…… 如果我們的意志是統一的,為什麼要用“忍”字? 一個力默默對抗另一個力,才可以用“忍”字。一個統一的意志,怎麼會產生兩個相互抗拒的力?這兩個力的來源又是如此不同,以至於相互矛盾。 為什麼有時能忍住,有時卻忍不住,這兩個相互牽扯的,我認為就是“大腦”和“內心”? 感性和理性雖然矛盾,但他們確實一直並存, 佛洛伊德有著名的“三我”理論,即,本我,超我,自我組成,這三個“我”聽起來比較讓人費解,如果我們能把“心”和“腦”區分開,就好理解的多了。 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是由 “本我”——植物性感受系統的“內心”+“超我”——動物性感受系統“大腦”+“自我”——決定、這三部分控制組成。 2.頭腦≠心靈 那些相似和不同 我們在靜態的人體解剖圖上可以看到“心”與“腦”有非常相似的特徵。它們都是某個系統的中心。 心是血液迴圈系統的中心,聯絡著全體的血管。 腦是神經系統的中心,聯絡著全身的神經。 它們又有著相反的一些特徵,心連線的血液迴圈系統的物質——血液全天24小時都在運動,不停地進行著血液的迴圈,而腦連線的神經系統的物質——神經原則全天24小時都“靜止”,只進行訊號的往來。 神經系統顯示出了敏感,快速,準確,表現於外。 所有的神經都歸於大腦,其間資訊流為有刺激則響應,無刺激則沉寂的間歇式,屬於高階的動物性神經,代理了理性思維,可憑意志改變。 血液系統則顯示遲鈍,持續,模糊,深藏於內。 所有血液最終都歸於心臟,其間資訊流為時刻不停歇,分秒不間斷的持續式,屬於基礎的植物性神經,代理了感性思維,不可以改變,只可以引導。 兩者一個顯性,一個隱性,一個高階,一個基礎,大腦用聰明才智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克服困難成就自己,內心則用自己的堅韌不變幫助我們不忘記自己活著目的,不偏離自己的方向。同等重要。 頭腦擅長縝密的邏輯推理,判斷。 內心擅長沒有邊際的聯想,構思。 培養想象力離不開內心。 心有源自自身的穩定,而腦則會根據外界變化而變化。 心在面臨理性的道理時,有自己的穩定性, 腦則相反。 對於內心,感受對了,一切都對了,感受錯了,一切都錯了。 心在面臨感性的觸動時,有自己的不穩定性, 腦則相反。 內心在某些環境氛圍內,容易被引導,失去冷靜,比如激動時,辨別力會下降,過山車的激動,會被當成對人的心動。 而如果迴歸理智,那些環境氛圍就無法影響我們大腦做出判斷。用腦做事時,較少受到周圍能量的影響。 與大腦相比,內心有些不明智。 “心”和“腦”的力量比 “心”與“腦”比起來,沒有“腦”的靈敏與機靈,看起來是一根筋,看“心”也並非處處都弱於“腦”,尤其是在堅毅與持續力的方面。 “心”就像大象,腦就像“騎大象的人”,騎大象的人肯定不能完全控制大象,就象人從來不能完全控制自己,最多就是引導自己罷了。 “心”就像火車,腦就像“火車司機”,火車司機可以操控火車執行,但火車司機從來不能完全控制火車,只是順應了火車執行的規律。 3.協作與搏弈 既然“心”和“腦”是不同的兩個意識位置,那麼他們就存在著“協作”和“博弈”的問題。 如果協作,會顯示出巨大的潛力,人生成功率更高。 如果博弈,則加劇自身能量的內耗。 【1】協作時人會發揮巨大的潛力,例子就是:喜歡的事和“正確”的事相一致。 人生最大的幸運是:快樂的事和正確的事一致。 如果我們只注重工作的物質收穫而忽視內心,工作狀態會在“身心分離”中消失,只剩下疲於應付的狀態。 世界變化快,“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協作能力”將成為第一能力。而這兩樣能力都離不開完善的自我。 而完美的自我,必定是心腦和諧的。 【2】內心和頭腦的衝撞 內心和頭腦既然是兩個不同的部分,那麼彼此之間發生矛盾是完全有可能的。 之前說的忍著不讓淚水流下來。用“忍”字,說明是有兩個互相矛盾的力在牽扯。一個在侵犯,一個在抵抗。 或者工作要完成,但內心實在太疲乏,這時候選擇繼續工作?或者是休息?都是內心和頭腦之間的矛盾,衝撞。 【3】他們就像夫妻一樣住在我們的身體裡,他們會合作,也會鬧矛盾。 鬧矛盾了會怎樣? 頭腦常表現為我們說的“理性”。 他象傳統家庭裡在外奮鬥的丈夫,想象一下“工作狂”的樣子。 沒錯,你如果把自己的一切讓“他”處理,你一定會變成高效的工作人,他可以保證你獲得足夠的收入,讓你的身體不至於餓死…… 一個事業有成的老公,可是因為他冷落妻子,妻子禁止他進家門,這個老公就會像一個漂泊的無家可歸者。 好吧,賺了很多錢,也賺到了很多“落寞”。 這個感覺投射到現實,那些失心者都有種無方向的漂泊感。 因為,方向在心裡。 【4】發怒時頭腦一片空白,語無倫次 【5】理性與感性。 當我們選擇用理性解決問題,我們就會一個用腦解決,理性的人,而我們選擇隨性,就會成為一個用心解決問題,感性的人。 與我們能控制腦不同,我們控制不了內心,當內心偏離規則太遠時,我們可以用腦的力量壓制心的力量。 但這也會進一步造成“心”和“腦”的不和諧。在我看來,內心和頭腦是兩個獨立的意識,心智就是發自內心的智慧。
頭腦是不產生智慧的,頭腦產生解決問題的“聰明”方案。
〔成雲心學〕創始人~函谷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