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馬話三農
-
2 # 芭寶龍
不請自來。
首先,就商家而言,一個套路好用就一直用這個套路撈錢,直到這個套路死掉。
現實生活中沒人會把“同樣的招式對聖鬥士不能使用兩次”這個梗當真,不斷的消耗網路大眾的信賴最後換來的是整體網際網路生態的惡化。失信和謊言充斥其間。
其次,就臨猗縣政府而言,短期戳破這個套路是一個很有效的公關。
不僅給自己家的農民做了一個熱點,宣傳了自己的產品,而且還打擊了這些打著自己當地旗號還不上稅奸商。
這做法是值得各地政府參考的。因為很多打著地方名義卻並沒有為地方帶來一毛錢貢獻反而敗壞名聲的商戶在網上很多,真假難辨。這時候地方政府出頭,正本清源,地方經濟才會有長效發展。
最後,農業電商的問題很大部分就是信任的問題。
這是這個行業的痛點和難點。你說是野生的是不打農藥的,但是市場未必買賬。農民和消費者不能形成有效的信任連結。
就拿這個案例來說,可以說99%的人都不會再光顧滯銷水果了,這個套路被玩死了。但是滯銷這個詞又是一個時效性和靈活性很大的詞。採摘的時候沒人訂,但是廣告一打,天天都在打包,那這算不算滯銷呢。
所以,問題的根還是回到產品質量上。水果品質好,純綠色無汙染,政府出面扶持直接打硬廣告,也能扶一片支柱產業。靠滯銷水果打營銷的,大部分以次充好,賺快錢,如今被追責也只能全吐出來。
-
3 # 三口福百合
不會。
1、如果任打親情牌、悲情牌的有機可乘,那是對誠實經營的人的巨大打擊,只會讓投機更厲害。
2、消費者因為同情而購買被騙,會對優質農產品也產生不信任,對產地的政府也造成不良影響。
3、只有讓投機者沒有出路,才能讓大家象褚橙一樣,用工匠精神生產農產品,消費者也才能成為受益者。
-
4 # 阿兮隨筆
網上賣的那些滯銷水果,原來只是營銷手段,你還會買嗎?
在阿兮看來,網路生鮮農產品銷售,是城市消費者直接對接原產地的快捷途徑,很符合未來大趨勢發展,雖然網路中不乏打“悲情營銷”牌的店鋪,但我們也沒必要因噎廢食,畢竟大多數店家在誠信經營,甚至把小店信譽和當地農產品品質信譽,看得比天還重,這方面巧婦9妹就是個例子。
利用網路購買生鮮農產品,只需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放心大膽繼續買買買:
1、認準產地直銷,有品質保障的店鋪
別看那些悲情宣傳,尤其是用了各種老農苦哈哈頭像博同情的假象,看發貨地所在,店鋪透明度情況等。比如巧婦9妹的直播和果園勞作短影片,確定你所買的農產品,有來處,有信譽保證。
2、參與政府等可信度高的倡導獻愛心
憫農情懷人人都有,一旦某地農民因特殊原因造成農產品大量積壓,如果有政府和電視臺等可信度高的平臺倡議愛心助農,我們還是應該出手相助,反正那些農產品我們平時也要吃,何樂而不為呢?
3、不濫用同情心,學會對以次充好產品勇敢說“不!”
你打悲情營銷牌,你用“滯銷大爺”忽悠,我都可以忍,也可以下單,但你所售賣的農產品必須保證質量,得物有所值。
別拿消費者當傻瓜,踐踏我們的愛心,用一堆破爛貨混充,大賺你們的錢,反過來還要忽悠消費者體諒農民不容易,讓他們心甘情願為你們買單,這就不對了。
消費者得明白,那些破爛果在當地不過是榨汁用,當落果賣掉不值錢的。一旦你收到這樣的破爛貨,堅決維護你的權益,勇敢說“不!”不濫用自己的同情心。
再者說了,愛心也是有限度的,我們的愛心要獻給真正需要的人,而不是這些既損害產地聲譽(讓消費者誤認為當地水果就那種水準),又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垃圾人,他們的行為就是坑農,敗壞社會風氣。
-
5 # 孤單槍手66412539
只要看滯銷的根源是哪裡!如果是商家我不再考慮。如果是果農自己的我倒可以考慮買,同樣價錢從果農手裡買,對果農說那是暴利,一定會給你最好的果子,也希望你多買幾次,所以他的誠信度比較高。如果從商家買那不一定是好貨,主要是包裝好看。價格相對來說比果農貴一點。打親情牌的應該都是商家
-
6 # 惠農網滯銷的兩種情況
1、因產品質量差而滯銷
農產品的生長週期長,確實有很多農戶辛苦一整年就指望著幾畝地掙點錢,但是市場是無情的,好貨賣高價,次品就只能低價收購,遇上對農產品要求高的採購商,說不定貨都不會要。這種情況,自然要滯銷。
2、因供求不平衡或資訊流通不暢而滯銷
面對滯銷,要選擇性幫扶上面說了,滯銷有兩種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農產品質量差,沒人要;另一方面是當地市場飽和,農產品質量雖好卻無銷售渠道。
面對因質量差而滯銷的農產品,我們應該拒絕採購。瀏覽了不少網友的留言,大多人都反映購買的滯銷產品質量奇差,處於獻愛心的角度,並沒有要求賠償。而對於當地農業產業來說,此舉無疑是在拉低農業品牌好感度,消費掉的“同情”會轉化為對當地農產品的無限失望,讓那些真正勤懇務工的農戶背上黑鍋。
面對因銷售渠道問題滯銷的農產品,我們應該盡全力幫扶。很多農民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熟悉網際網路,他們大多隻懂務農,至於銷售渠道、推廣宣傳他們幾乎一無所知。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的一次“牽線”將很有可能是他們絕地翻身的機會,他們有好產品,我們正有采購需求,並且價格還便宜,為什麼不能幫一把呢?
其實,農民更希望的是有人能夠批次採購,這才真的是解了燃眉之急。現在網路上大多數都是“一件包郵”的形式,其中要花費的人工費、包裝費、快遞費,對於農戶來說都會負擔。真正滯銷的地區,他們更加期待的是採購商能夠一大車、一大車地拉走農貨。
-
7 # 溫斯萊特胖
剛好就買過臨猗縣的蘋果…
估計我運氣好,收到的蘋果沒什麼問題,而且糖份確實高,比一般的蘋果甜的多,倒是沒有影響消費體驗。
因此,如果問我還會不會再買,我首要考慮的是,那個滯銷的產品本身是不是好吃,以及我想不想吃。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地方都開始用這種套路,有點看膩了。
回覆列表
網上賣的那些滯銷水果,原來只是營銷手段,你還會買嗎?
近幾年,在網上賣滯銷水果的越來越多,很多時候我在淘寶買水果看到賣滯銷水果的都會優先考慮,但是後來發現越來越多的打親情牌的,其中很多人都是欺騙手段,我就越來越反感,便會考慮不買。
但是現在很多營銷者就透過人們這個心裡來進行營銷,不僅僅是欺騙了消費者,也深深地傷害了那些真正需要大家幫助的勞苦農民。
也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對這一塊能加強管理,讓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農民能得到社會的幫助,同時也要對那些利用同情心來欺騙消費者的給與一定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