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時候貧民階層的蛋白質攝入量是個什麼情況?
5
回覆列表
  • 1 # 王軍4231

    貴族吃鹿肉,羊肉這樣的高階肉。

    平民可以吃豬肉狗肉,豬狗以前是可以用人糞養,成本較低。

    另外,以前地廣人稀,沒事可以去打野味,兔子,野雞還是比較常見的。

  • 2 # 手機使用者76564634645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就可以充分說明在古時各階層的差別之大。我認為“肉食者”是代指貴族和富戶。平民苦於多如牛毛的稅賦,生活難於溫飽,肉丶對平民百姓來說確實是很奢侈的東西。

  • 3 # 薛白袍

    1

    何止古代,人類能吃得起肉的歷史不過是近30多年的事情。

    近代化肥的使用,糧食獲得空前的高產,畜牧業成為一種產業,人們能吃上肉了,而且可以頓頓離不開小動物了。

    即使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豬肉還是很奢侈的享受,不說豬肉,即使豬油,當時家裡如果有幾斤豬板油,煉成油,做飯時放上一勺,那種香味都是別樣的。

    那時候的孩子都盼著逢年過節家裡煉豬油,到時候就會有小半碗豬油渣吃,豬油煉淨的豬油渣入口香脆,美味異常。

    也是那時候的孩子真的沒啥零食吃。

    2

    更早以前的古人更是吃不上什麼肉了。

    在玉米和紅薯沒有傳入中國之前,古人靠小麥等作物維持生計,但是這些作物產量很低,管理繁瑣。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如果一旦碰上乾旱,靠天吃飯的農人們就會因為莊稼絕收而而餓肚子,甚至賣兒賣女來度過荒年。

    由於小麥的產量低,養活的人口是有定數的,所以清以前華人口沒有超過一億過,人口只要超過一億,也會出現人多糧少的饑荒年。

    最倒黴的崇禎皇帝好像兩個都趕上了,人口暴漲,小冰河期糧食減產甚至絕收,再加上由於戰爭不斷給農民加賦。

    起義軍風起雲湧,農民們不起義會被盤剝死,起義了還能混口飽飯吃,兩害相權,幹他孃的。

    落個飽死鬼也行啊。

    3

    古人吃飽飯都是大問題,吃肉就更是奢望,那是富人權貴家的特權了。

    古人根本沒有條件發展養殖業。像豬這種以糧食雜食為主的動物不可能大規模的飼養,而像牛羊這種吃秸稈的動物,產能又很低。

    牛在古代作為重要的生產資料,是不能隨便吃的,所以古人吃的肉也是羊肉豬肉之類。

    富人吃羊肉,窮人吃豬肉,蘇東坡有一段時間曾經說自己窮的只能吃豬肉了,還發明瞭東坡肉。

    在古代殺豬為業的人,因為行業的稀缺性,居然也可以稱霸一方,像鄭屠。

    所以能天天吃肉,在古代絕對是有錢有權的人,窮人有時候為了裝闊,雖然沒錢買肉,只能攢點豬油,出門時塗在嘴上,向人炫耀自己今天中午吃好的了。

    4

    古代肉食者指的就是那些大老爺們。

    晉朝皇帝聽說天下鬧饑荒了,百姓因為沒飯吃,都易子而食了,問了句:何不食肉糜。

    被人罵了一千年。

    商紂王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一項罪名就是酒池肉林,擱今天一個大點的殺豬匠都能操辦起酒池肉林來。

    肉之所以有這些傳奇,無非是幾千年來,肉都是一種稀缺資源,過去吃肉就像今天人們背個香奈兒一樣,是要炫耀很久的一個事兒的。

    ——————

  • 4 # 北門猿

    在古代,老百姓吃不上肉是很正常的事情——能吃上飯不錯了。孟子所謂“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就是說即便是碰上豐收的好日子,也就是能保證活下去,別的不用想。如果年景不好,死活都很難說。

    所以按理來說,春秋時的平民,應該是吃不上肉的。

    大家高中可能都學過孟子著名的這段話: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據說“七十者可以食肉”的意思是,古代生產力有限,肉製品要優先保障壯勞力,好讓他們有力氣幹活。孟子所說的是純理想情況,只有在實行他理想中的“仁政”時,老者才能食肉。那麼反過來說,現實中不可能存在那種明君聖主,一般人也就吃不上肉了。

    不過孟子這裡只說了“七十者”,成年壯勞力能不能吃上肉呢?好在關於戰國時普通人的生活狀況,我們還有別的資料可以分析。

    戰國李悝曾經給魏王做過一番分析。

    當時一個普通家庭,是五口之家,有田地100畝。每畝地能收糧食1.5石。因此這個家庭每年的總收入就是1.5*100=150石。

    而家庭開支是:

    收稅:稅率十分之一,150*0.1=15石;

    食用:每人每月吃糧食按1.5石計算,1.5*5*12=90石。

    以上共計105石,還剩餘45石。糧價每石30文,摺合錢1350文。下面是需要用錢的支出。

    春秋祭祀等鄉里活動,300錢;

    衣物,每人300錢,300*5=1500錢。

    以上共計1800錢,1350 - 1800 = -450

    也就是說,在稅率不高(十分之一在古代不算高了),年景正常,家中人沒有疾病,官府不敲詐勒索這種看上去不錯的前提下,農民一年到頭也是入不敷出的。

    既然生活過得如此之苦,那當然拿不出多餘的糧食餵養禽畜,吃肉也就是一種奢望了。

    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稅十五石,餘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終歲為粟九十石,餘有四十五石。石三十,為錢千三百五十,除社閭嘗新、春秋之祠,用錢三百,餘千五十。衣,人率用錢三百,五人終歲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喪之費,及上賦斂,又未與此。——《漢書·食貨志》

    關於古人食用蔬菜的情況,《詩經·豳風·七月》有云: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這裡面的“鬱”“薁”“荼”“苴”,都是野外採摘的植物(不一定是【菜】)。“瓜”“葵”“菽”“壺”則是能種植的蔬菜了。

    這詩後面又說: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宰殺羊羔不是吃,是用作祭祀,可見那時肉食還是很珍貴的。

    注意,《七月》的年代不明,大概是春秋之前周朝早期的情況。“肉食者”這典故出現在春秋,孟子和李悝則是戰國時人了。

    也就是說,本文上面所論述的三處資料,並非出自同一時代。但考慮到上古生產技術原始,發展速度也慢,混而言之,大概不會有多少問題。

    結論仍然是肯定的:平民吃不起肉,或者說對於平民而言,肉是珍貴的,植物性食品佔多數。

    至於具體是個什麼情況,由於缺乏詳細資料,做定量分析是不可能的。

    或許在清朝這種離我們較近,史料豐富的年代,才有具體分析的可能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早上運動完以後會感覺到累,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