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孩子的“特點”當問題
現在很多家長都特別喜歡到孩子身上找“問題”,包括我自己也是,我孩子晚上睡覺特別晚,不愛吃青菜、給他念書時喜歡不停地問問題,這些問題令我十分苦惱。
我總是試圖改變他,給他定規矩。
現在我明白了,孩子有一個她自己的世界,她可能會有好多大人不能理解的表現,做一些在大人看來不那麼合規矩、不那麼好的事。
我們把這些小事放到孩子成長的整個時間線上來看,只要不事關品格,不影響安危,它們都沒有那麼重要,也不是真正的問題,只是孩子階段性的行為,或者是孩子的個性特點而已。
如果我們能夠尊重孩子、接納孩子、給他溫和的引導,有靜待花開的心態,孩子自然會慢慢成長得更好。
給孩子積極的期許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女孩生下來就很黑,她的父母總是用嫌棄的口氣說她醜,然後告訴她只有學習才能遮蓋自己丑的缺點。
於是女兒看到鏡子面前的自己,哭的很傷心,然後就去拼命的學習。
所以女孩的學習成績很好同時又很自卑。因為感覺自己長的醜所以不敢與周圍的人交流。
畢業以後,因為骨子裡的自卑令她不敢去大公司應聘,錯失了好多機會,曾經學霸的她只能在一家小的公司裡默默無聞的工作著。
並且透過相親草草的結了婚。婚後在生活裡唯唯諾諾的,毫無甜蜜感。
可以說女孩的父母在女孩可以說是糟糕的生活裡充當著劊子手的角色。他們用一個標籤讓女兒喪失了自信,毀了自己女兒的一生。
現在的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的鼓勵實在是太少了,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做得更好,但卻常常用批評、否定、打壓的方式,這樣做的結果,不是讓孩子變得更好,而是讓孩子變得更差。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就是你覺得和期許孩子是什麼樣的,他就會成為什麼樣子。
然而在這本書中,小林先生每次見到小豆豆,都會對她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在校長這種熱情的積極期許中,小豆豆在巴學園,成了一個認認真真學習、快快樂樂參加各種活動的好孩子,長大後,又成了一個既能努力追求個人成就,又有益於社會的好成人。
這些積極的期許,無疑為孩子們一生的自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讓孩子在生活中自然地學習
前幾天在晚上看到過一個影片。
影片裡一個小男孩在愁眉苦展的彈著古箏,甚至還隨著音樂聲哭出聲來。
看似很搞笑的話,其實很真實的反應的孩子悲傷的情緒。
現在的父母普遍處於焦慮的狀態,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逼迫著孩子學習舞蹈,美術,架子鼓......
可是他們都忘記的孩子們喜不喜歡。
可能會有父母說,“就算不喜歡,也必須要學,別人都會,自己家的孩子不會會吃虧的。”
道理不錯,可是如果不是自己出於內心的喜歡,不是心甘情願的學習,只能像影片裡的孩子一樣伴隨著淚水學的一塌糊塗。
如果可以,儘量讓孩子孩子們自己選擇,不強迫,不逼迫。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潛能,可能一時還沒有被挖掘出來,所以父母們應該讓孩子在生活中自己去慢慢感受。
孩子會特別願意選擇自由、自然的學習方式,而不會喜歡父母把他們的意願強加在自己身上。
發自內心的喜歡孩子
在我兒子兩週歲生日的那天,我興沖沖的買來了一堆烘焙食材,準親手給兒子做了一個生日蛋糕。
從做蛋糕胚子,打發奶油,一系列程式都完成以後,我開始找蠟燭,卻怎麼也找不到。突然想起兒子剛才拿著玩了,我趕緊去臥室問兒子,可是他不知道扔到哪裡了。心急的我衝著兒子“河東獅吼”。
兒子看到我兇巴巴的樣子,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看到兒子委屈的樣子,我心裡好像被撞擊了一下,我這是在幹什麼,明明是因為愛孩子才打算給孩子做個生日蛋糕,卻因為自己糟糕的情緒把孩子弄哭了。
如果一盒小小的生日蠟燭能讓孩子開心那麼就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生日禮物。
可是我卻犯了一個顧此失彼的錯誤忘記了自己的初衷。
我們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常常卻因為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氣急敗壞。
我們自認為千金不換的孩子實際上在一些錯誤面前是那麼的無足輕重。
我們自認為已經給了孩子足夠多的愛,其實一直在不自覺地給這種愛加上了“條件”。比如,“你考一百分,就給你買個玩具。你聽話就帶你去遊樂場......”這些被附加了條件的愛和孩子純粹的心靈相比是那麼的不堪。
事實上你的愛有多麼的純粹,孩子在心裡都一清二楚。
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父母成長的過程。父母是一種不用考試,不用持證上崗的職業,但是這種職業充滿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
不要把孩子的“特點”當問題
現在很多家長都特別喜歡到孩子身上找“問題”,包括我自己也是,我孩子晚上睡覺特別晚,不愛吃青菜、給他念書時喜歡不停地問問題,這些問題令我十分苦惱。
我總是試圖改變他,給他定規矩。
現在我明白了,孩子有一個她自己的世界,她可能會有好多大人不能理解的表現,做一些在大人看來不那麼合規矩、不那麼好的事。
我們把這些小事放到孩子成長的整個時間線上來看,只要不事關品格,不影響安危,它們都沒有那麼重要,也不是真正的問題,只是孩子階段性的行為,或者是孩子的個性特點而已。
如果我們能夠尊重孩子、接納孩子、給他溫和的引導,有靜待花開的心態,孩子自然會慢慢成長得更好。
給孩子積極的期許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女孩生下來就很黑,她的父母總是用嫌棄的口氣說她醜,然後告訴她只有學習才能遮蓋自己丑的缺點。
於是女兒看到鏡子面前的自己,哭的很傷心,然後就去拼命的學習。
所以女孩的學習成績很好同時又很自卑。因為感覺自己長的醜所以不敢與周圍的人交流。
畢業以後,因為骨子裡的自卑令她不敢去大公司應聘,錯失了好多機會,曾經學霸的她只能在一家小的公司裡默默無聞的工作著。
並且透過相親草草的結了婚。婚後在生活裡唯唯諾諾的,毫無甜蜜感。
可以說女孩的父母在女孩可以說是糟糕的生活裡充當著劊子手的角色。他們用一個標籤讓女兒喪失了自信,毀了自己女兒的一生。
現在的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的鼓勵實在是太少了,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做得更好,但卻常常用批評、否定、打壓的方式,這樣做的結果,不是讓孩子變得更好,而是讓孩子變得更差。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就是你覺得和期許孩子是什麼樣的,他就會成為什麼樣子。
然而在這本書中,小林先生每次見到小豆豆,都會對她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在校長這種熱情的積極期許中,小豆豆在巴學園,成了一個認認真真學習、快快樂樂參加各種活動的好孩子,長大後,又成了一個既能努力追求個人成就,又有益於社會的好成人。
這些積極的期許,無疑為孩子們一生的自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讓孩子在生活中自然地學習
前幾天在晚上看到過一個影片。
影片裡一個小男孩在愁眉苦展的彈著古箏,甚至還隨著音樂聲哭出聲來。
看似很搞笑的話,其實很真實的反應的孩子悲傷的情緒。
現在的父母普遍處於焦慮的狀態,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逼迫著孩子學習舞蹈,美術,架子鼓......
可是他們都忘記的孩子們喜不喜歡。
可能會有父母說,“就算不喜歡,也必須要學,別人都會,自己家的孩子不會會吃虧的。”
道理不錯,可是如果不是自己出於內心的喜歡,不是心甘情願的學習,只能像影片裡的孩子一樣伴隨著淚水學的一塌糊塗。
如果可以,儘量讓孩子孩子們自己選擇,不強迫,不逼迫。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潛能,可能一時還沒有被挖掘出來,所以父母們應該讓孩子在生活中自己去慢慢感受。
孩子會特別願意選擇自由、自然的學習方式,而不會喜歡父母把他們的意願強加在自己身上。
發自內心的喜歡孩子
在我兒子兩週歲生日的那天,我興沖沖的買來了一堆烘焙食材,準親手給兒子做了一個生日蛋糕。
從做蛋糕胚子,打發奶油,一系列程式都完成以後,我開始找蠟燭,卻怎麼也找不到。突然想起兒子剛才拿著玩了,我趕緊去臥室問兒子,可是他不知道扔到哪裡了。心急的我衝著兒子“河東獅吼”。
兒子看到我兇巴巴的樣子,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看到兒子委屈的樣子,我心裡好像被撞擊了一下,我這是在幹什麼,明明是因為愛孩子才打算給孩子做個生日蛋糕,卻因為自己糟糕的情緒把孩子弄哭了。
如果一盒小小的生日蠟燭能讓孩子開心那麼就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生日禮物。
可是我卻犯了一個顧此失彼的錯誤忘記了自己的初衷。
我們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常常卻因為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氣急敗壞。
我們自認為千金不換的孩子實際上在一些錯誤面前是那麼的無足輕重。
我們自認為已經給了孩子足夠多的愛,其實一直在不自覺地給這種愛加上了“條件”。比如,“你考一百分,就給你買個玩具。你聽話就帶你去遊樂場......”這些被附加了條件的愛和孩子純粹的心靈相比是那麼的不堪。
事實上你的愛有多麼的純粹,孩子在心裡都一清二楚。
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父母成長的過程。父母是一種不用考試,不用持證上崗的職業,但是這種職業充滿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