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凡2850
-
2 # 自在瞭然1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看用在什麼地方,什麼情況。對人生來說就是起點。用在數字上,個位是最小單位。在對待事物的態度,必須是一心一意,一是一,二是二,人多了,就要有一個統一的政策法律法規標準。從一而終是人生的歸宿。《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再大的物體,山川,河流,江海,天空,國家,星球,歸為一。這就是道。人們常稱一條條江河,一座座山。一道道梁,一快快土地。一棟棟高樓,一座座橋樑。國家再大,他也要說是一個國家,再多的國家也是在一個世界一個地球上生活。區域性的它很小,一粒沙,一滴水,一根頭髮,一棵小草,一個人。一可以變大,也可變小。時間上工作一分鐘,一天,一個月,一年,一生,一輩子。一百年,一千年,一萬,一百萬,一千萬,一億,一億光年。因果迴圈,九九歸一。答應別人確切回答,一定照辦,一定完成任務,對紀律法規一定要遵守。不怕困難,一直往前衝前進。考慮某種事要全面。
說某某XXX人和事一但造成損失,後果不堪設想。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過好每一天。
-
3 # 易境2
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候得
一以為天下正。一如此重要,那麼一的真實面貌是什麼?
一為有之始,是點,為太極~⊙。
一虛在而實有。為什麼呢?因為運動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方式。凡存在的事物必須處於運動之中,所以單獨,孤立,靜止的一點是不存在的。動則點動成線,線由始,終兩點連線生成。始點為1是陰,終點為2是陽,故陰陽一體生成時空一切事物存在方式。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易經》則以“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繫辭予以簡潔的總結表達了出來。
細觀線之形象——可發現,線本1之體,2乃線之用。由此看來陰陽2合成太極一體構成宇宙“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並非虛妄之言,乃客觀規律和自然法則的實在體現!同時我們彷彿也瞭解了“信用”(線用)一詞的來龍去脈。
線用(信用)既明,那麼線值如何?線值= 始點1+終點2數=3量。此3數量表象為○,也就是一個時空存在量子體表象。取徑一環3之意。而○象乃虛在實有一之義也!一與○因線值在此得到統一,進而說明一數是一個虛實合一的陰陽體!這就是它的性質(線質)所決定的!此性質也就是量子→○的性質!
一言以蔽之,虛在實有的一是什麼?是氣!大家細細品味一下,是不是這回事!
回覆列表
要想理解“一”是什麼,最好的方法不是去窮盡那些數也數不清的,林林種種的“一”,而是回到造字的最初,找到造字的本義,找到衍生出一切的那個最初的“一”。
《列子·天瑞》:
“一者,形變之始也。”
《道德經》說:
“道生一”,無極生太極。
又說:
“道生無,無生有,有生萬物。”
“無名天地之始。”
這都是在說天地的演化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一”就是太極,就是一切萬物的萌發之源,代表著未來的無限可能。
也可以理解成“無”。
“一”是對始源之狀的象形;
“無”是對人之所感的象形。
《列子·天瑞》中又說:
“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
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易無形埒,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
九變者,窮也,乃復變而為一。
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
在我們中國文化看來,宇宙萬物的演化系統是如此的自然,有和無可以互相轉化,可以互生。
而無,也就是太極,或者是一又是怎麼來的呢?
是由道而來。
道是什麼呢?
道不可描述,不可說,因為它無名無狀無物無像,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切都始於道,歸於道,迴圈往復,永恆不息。
為什麼用一來象形這個太極之象?它又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
這就要從伏羲觀象授時說起。
到了伏羲的時代,隨著華夏人口的增加,遊牧漁獵漸漸不能滿足人口對食物的需求,對食物的需求迫使人們開始農耕生產,而農耕生產就需要知曉天時,這是伏羲觀象授時的歷史背景。
伏羲,透過圭表測影的方法,利用矩尺作為基本測量工具,計算出了周天數,並進而建立了河圖洛書的象數模型,演化出八卦,推算出二十四節氣,用於指導農業生產。
而“一”到“十”這十個數,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
冬至,一陽生,天之數為一,所處季節為冬,對應北方,為老陰,對應星象為玄武;
春分,天之數為三,所處季節是春,對應東方,為少陽,對應星象為青龍;
夏至,一陰生,地之數為二,所處季節為夏,對應南方,為老陽,對應星象為朱雀;
秋分,地之數為四,所處季節為秋,對應西方,為少陰,對應星象為白虎。
再把把天地相合,分成三個過程,生,交,成。
一、三、二、四是天地陰陽二氣生髮的過程。
陰陽生髮之後,要天地陰陽互相交午,這是交的過程,是五。
五這個字,本意為天地交午。
天地交合之後,才能化成。
天一交五,成地六;
天三交五,成地八;
地二交五成天七;
地四交五成天九;
天五交五,成地十。
十復歸於天一,進入下一年陰陽二氣的迴圈,週而復始。
至此,我們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個數字,把天地運動的象數模型,完美的建立了起來。用圖形來表示,這就是河圖。
這十個數,不僅建立了一個完美的象數模型來解釋天地,而且也是後世所有數學的基礎和源頭。
十個數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是十進位制?
這十個數和十進位制,都是華人的祖先進行天文觀測和計算而得來的,並在隨後的幾千年裡,傳播到了全世界。
“一”為天之數,表示一陽生,萬物進入了萌發之前的狀態,因此,後來就用“一”來指示太極。
因此,《說文》注:“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從一。”
這就是“一”的由來,也是後來衍生無數“一”的那個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