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魘怪說
-
2 # 大東北的小豆包
劉備在奪取四川之後,又和曹操爭奪漢中,並取得的勝利,此時的蜀漢達到了自己巔峰。
此時劉備佔據蜀地、荊州、漢中並且進封為漢中王,已經有了與曹魏爭奪中原實力。而劉備能否進軍中原的關鍵點在於關中,如果此時劉備與孫權鞏固聯盟,在荊州採取守勢進行策應,同時由漢中出兵北伐直抵關中,才有機會重新奪取天下,恢復漢室。
劉備奪取漢中,佔據漢中、蜀地和荊州之地,實力達到頂峰
然而此時劉備做的卻是由項羽在荊州進行北伐,但是此時劉備與孫權關係也不牢固,結果是關羽主力北伐後,荊州空虛,導致荊州唄孫權襲擊,不僅關於戰死,荊州也丟失,此後劉備徹底改變了先曹後孫的戰略,轉而集中全力發動了旨在先弱後強的先對東吳開戰的戰略,而這樣的戰略也不成功,夷陵一戰後,劉備慘敗,攻滅東吳的計劃徹底流產。
關羽北伐沒有得到策應而如果劉備主力從漢中到關中的進行北伐,可能的結局會大不相同,要知道劉備的老祖宗劉邦擊敗項羽贏得楚漢戰爭的勝利,就是漢中的陳倉北上奪取關中,而後以關中為基地,最終才擊敗項羽的,所以關中的至關重要。而更早的西周王朝就是從關中東出滅掉商朝;秦國統一天下也是依靠關中為基地。
而在劉備之後歷史,氐人苻堅的前秦也是以關中為基礎,統一了整個北方,佔據了關中的北周也是依靠關中而滅掉北齊統一了北方,威名赫赫的李唐王朝更是透過在晉陽起兵後,突襲佔領關中,才奠定了李唐王朝300年的基業,所以關中至關重要。
夷陵之戰之戰不久後劉備去世
所以顯然劉備沒有認識到關中的重要性,在對外戰略上出現了重大失誤,而劉備去世以後,此時蜀國已經夷陵之戰後收到重創,且曹魏顯然沒有了蜀漢多路出擊的顧忌,而此時認識到關中重要性的諸葛亮已經為時已晚,而且中國王朝歷代的通病就是第一代的開拓者如果沒有利用積極開拓的時機進行開創,第二代、第三代的繼任者就更沒有更大的進取心,能守住成果就已經相當不錯。
-
3 # 青風徐來
巔峰時期的蜀漢北至漢中,東接巫峽,南據云貴高原,據益州和荊州一部分。武有五虎將,文有智聖孔明,局勢一片大好。即使不能一統天下,恢復漢室,但也足以自保,待天下之變。然而巔峰短短時間即被葬送。經荊州襄樊之戰、夷陵之戰,蜀國元氣大傷。雖在諸葛亮主持下幾次北伐,但都難以恢復巔峰。
一、關羽大意失去荊州,敗走麥城
劉備三國茅廬時,諸葛亮給劉備的規劃藍圖是一上將出荊州,劉備親自率領西川人馬出漢中,兩面夾擊,直搗長安。然而,關羽太過於相信背後的東吳,並且從內心看不起東吳將領。於是便調走大量軍隊,孤軍深入進攻曹魏的樊城,導致大本營荊州被東吳呂蒙奪取。在東吳和曹魏的前後夾擊下,蜀漢不僅丟失了荊州這塊戰略要地,還失去了五虎上將關羽。荊州的丟失和關羽的死亡給蜀漢集團無疑是巨大的打擊,諸葛亮的計劃也隨之東流,以至於後期諸葛亮多次北伐,也未能拯救衰弱的蜀國。不僅如此,荊州自古就是富裕之地,也是人才之地,失去了荊州,就失去了大量的財富,糧草還有人才。劉備的大部分人才都來源於荊州,包括軍師諸葛亮,大將黃忠和魏延。以至於後期蜀漢人才凋零,無將可用。這是導致蜀漢集團衰弱的第一個節點。
二、張飛被殺,夷陵之戰慘敗
痛失荊州和關羽的劉備,每天以淚洗面,張飛也是。於是劉備讓張飛操練人馬,準備進攻東吳,沒想到還沒有進攻東吳,又傳來張飛被部下殺害的噩耗。這導致劉備下定決心親征東吳,畢竟兩個兄弟直接或者間接的死在了東吳的手上。張飛的死,從長遠來看,甚至比關羽的死危害更大。張飛如果不死,劉備就不會發動夷陵之戰。張飛率領軍隊戰勝也好,戰敗也好,不會動搖蜀國的根本。但是張飛一死,舉全國之力的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從此導致蜀國一蹶不振。夷陵之戰的慘敗被認為是蜀國從強到弱的根本,這場戰役不僅僅是損失了蜀漢傾國之兵,更導致蜀國青壯年人才死傷殆盡,真正的導致蜀華人才凋零,大將黃忠戰死,最後劉備自己也死在了白帝城。只留下樂不思蜀的阿斗。
三、錯誤的估計當時的形勢
取得荊州益州和漢中的蜀漢當時是十分強大的,也有機會與曹魏和東吳爭一時之長短,但是蜀漢集團錯誤的估計了當時的形勢,忽視了內部的種種隱患,才導致屢屢失敗。曹魏雖然經歷了赤壁之戰和漢中之戰的慘敗,但是曹魏佔據著北方大部分領土,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兵力動員上,都要遠遠強於蜀漢和東吳兩國,並且曹魏兵多將廣,不遜於五虎上將的將領也大有人在,所以劉備派關劉備派關羽貿然的出荊州攻打曹而且還沒有後援的情況下,是極其不明智的做法。再看東吳,雖然沒有出名的統帥,但是有實力的將領還有不少,只是不出名而已。呂蒙、陸遜都是有統帥千軍萬馬的將領。並且東吳有長江天險,歷經三世,國險而民富,又有一流的長江水軍,可以說東吳的實力是不下於蜀國的。然而劉備再一次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執意攻打東吳,導致慘敗,所以蜀國走下坡路跟蜀漢集團的形勢誤判是分不開的。 蜀漢的一步步衰落,表面上看是戰爭把蜀漢拖入了泥潭,實際上的原因是蜀漢在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後,人心浮躁,並且透過對曹魏的一次次勝利,讓他們錯以為攻打曹魏的時機來臨。劉備自封漢中王,派劉封孟達佔領上庸,令關羽出兵荊州,無一不表明瞭蜀漢的浮躁。但是一次次戰爭暴露了劉備集團的諸多問題,關羽戰敗,劉封孟達拒不發兵,荊州將領投降,絲毫沒給關羽反應的時間。說明了蜀漢內部當時是不穩定的。並且劉備執意攻打東吳,蜀漢大多數持反對意見,但是劉備一意孤行,沒有像之前那樣虛心求教。這可以說是劉備為關羽、張飛報仇心切,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何嘗不是人心浮躁。
回覆列表
蜀漢巔峰時刻是漢中之戰以後,劉備和孫權以湘水為界,佔荊州三郡,益州全境(蜀六郡,巴五郡,漢中七郡,南中本四郡後又劃為七郡)。漢中之戰劉備達到了其戰略目的,拿下了漢中,守住了益州門戶,而曹操將民眾戶口北遷,也算收穫頗豐,劉備於曹丕篡漢之後,宣稱漢獻帝被害,於成都稱帝,國號為“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此時曹操統一北方多年,已得天下三分之二,於外徵少數民族安定邊疆,於內派兵屯田,發展社會生產力,實行九品中正制招攬人才,修《魏律》等,國富民強,孫劉聯合才能與之抗衡,縱然有赤壁之敗,但其國力依然遠勝孫劉,而劉備在後來夷陵一敗後,蜀漢精銳消耗殆盡,一蹶不振,這就是差距。就人才而論,劉備手下的人多是最早跟隨他的或者是他從荊州帶過去的,而巴蜀世族未曾歸附,後人才斷層嚴重,諸葛亮勉強為之,終於五丈原累死,而又有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之語;曹魏手下有當時最有名的穎川世族效力,又收河北燕趙故地之民,多慷慨之士,有謀士如雲,將士如雨之說,可見劉備集團差曹魏集團遠矣。由上觀之,縱蜀漢巔峰時刻,北上興復漢室的機會也是渺茫,若無大的變數,曹魏政權將統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