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減水書生
-
2 # 夏慈史
導讀:1:那個老師教的歷史?說項羽未嘗一敗!2:有本好書有句有意思的話“徐曉一生百戰百敗,可未曾輸過一場關鍵戰役,大柱國一生未嘗一敗,一敗就亡國”老龍覺得用來會答這個問題再合適不過?《一》:先說英雄並非百戰百勝未嘗一敗
1:先說霸王,項羽起義後在與秦的戰鬥過程中有過多次戰敗,只是鉅鹿一戰打出了大勢所趨,首先項羽和劉邦就一起去打過定陶,無功而返;自己率隊去攻打外黃,依舊無功而返;打不下來就跑了又帶軍去攻打陳留,遇到陳留太守是個硬骨頭又啃不下來,不過經過鉅鹿一戰項羽成了大勢,之後的戰爭中確實所向披靡,說項羽未嘗一敗,最早還是他自己說的,主要作用是以此來鼓舞士氣,各位讀者有認真看過《史記-項羽本紀》的話就會知道,項羽說自己“所當者破,所擊者服”其實是有些誇大的!
2:再說關公:關羽威震華夏自然是真的,不過要說他之前未嘗一敗確實是錯誤的, 關羽也是早年跟隨劉備征戰沙場,也和劉備一起打過不少仗,可是要知道早年的劉備關羽可是吃過不少虧!
文聘就曾經和樂進一起讓關羽吃過敗仗,在尋口打敗關羽過分的是在漢津把關羽的糧草兵器搶了!在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曹操的猛將徐晃就擊潰了關羽鹿角防守線,這也是一個曾經擊敗關羽的的將軍,是曹操手底下的一個大將,曹操甚至對他說“徐晃,你是我的猛將啊,超過那些前朝的猛將”! 《二》深入剖析:為何英雄不圖東山再起1:第一個也是最容易被人們主觀忽視得客觀影響,為什麼關羽項羽兩位爺為什麼一次失敗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關羽一次失敗結局是被人砍掉了頭顱,項羽失敗也是被人砍了頭顱,這是最根本的原因,因為打敗他們的敵人沒有給他們第二次機會!
毛爺爺說過一句話:“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項羽一生打敗過劉邦很多次,可是他說到底是一個有些自大有些不理性的人,明明有很多機會可以除掉劉邦,只要下面的人一勸一攪和就心慈手軟的放了劉邦,而他的宿敵劉邦就很理性,雖然小事兒上面比較大度,在原則問題上不含糊,一次打敗項羽,就一定要他的命!而關羽的情況沒有討論性,他所處的時代和地位不一樣,他的角色更多的是將軍,而且沒有宿敵,作為將軍失敗被殺可能性太大,他也代表不了三國這個時期幾個勢力!
項羽: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我不渡烏江!關羽:江東鼠輩爾,虎女怎可嫁犬子!說到底都是心理上的不成熟,承受能力差的原因!1性格原因:項羽這個人的性格可以說是有些過於驕傲了,以至於表現出來給人的感覺就是看起來有些過於自負了,自己得老部下誰都相信,可惜說疑心太重了,最終搞得失去了人心!
2格局觀:項羽是個猛將,可是他的格局不太適合做一個領導者,跟隨他最久的范增直接說他太過婦人之仁,多次打敗劉邦後讓其逃走後竟也沒有追擊,沒有大局觀和長遠的規劃,太過英雄主義,與敵人作自己佔據巨大優勢,不一鼓作氣擊敗對方,還讓劉邦帶著自己的軍隊休整後再戰,如此帶兵,還能無往而不勝確實也說明項羽作為將軍確實很優秀,也說明他沒有作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優秀得領導者的格局,他沒有一個長遠的觀念和對時局觀察的敏銳性,自然也沒有什麼憂患意識,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最終搞的身邊的人走的走死的死可謂註定一敗而死!
3總結:關羽敗走麥城,項羽烏江自刎,都說明一個事情那就是這兩位英雄從自己心理上接受不了這樣的失敗,老龍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過逃跑以圖東山再起來日再戰,可是從他們的行為上老龍可以說確實沒有過逃跑得痕跡,想想也對作為百戰百勝的英雄項羽和關羽在英雄情節這塊兒上是類似的,他們都不屑於他們面對的對手,想想關羽何曾看得起江東這些溫柔鄉泡大的敵人,孫吳求娶其女兒為鞏固兩國關係,關羽直接一句:“虎女怎可嫁犬子”,說明這些人在他眼中是什麼地位,被這樣得人逼得走投無路,關羽怎麼接受的了!
項羽貴族出身又何曾看得起流氓起家的劉邦,疏忽大意之下很難理性的看待局面,也很難以接受自己的失敗,成名之後的關羽和項羽確實所向披靡,戰無不勝,長久得順利讓他們接受不了自己得失敗,項羽自覺無顏面對江東父老,關羽覺得敵人不過鼠輩而已,俗話說得好勝敗兵家常事,可讓一個在自己心中未嘗一敗的將軍接受這種思想太難了!
回覆列表
第一個原因:生死決戰與一般常戰是不同的,決戰必須見血。
打仗,總要死人的。
所以,一戰不利,就可能授首、就可能終結自己的軍事生涯。
但是,一般常戰,還不至於如此慘烈,可以說一句“勝敗乃兵家常事”。
而生死決戰,就是不同的概念了。
生死決戰中,項羽和關羽這樣的英雄會全力以赴,對手劉邦和孫權更是不留餘力。
所以,決戰必須打到死為止,不會給對手生存的機會。
第二個原因:利益太大,對手不會給你翻盤的機會。而項羽烏江自刎和關羽敗走麥城,就是這樣的生死決戰。
劉邦要得天下,他不會坐視項羽跑回江東重整兵馬。
為了讓項羽死,劉邦下了血本:誰要拿下項羽首級就封萬戶侯。
看看那些建漢功勳,有幾個封侯到萬戶的。後來是五名關中騎兵把項羽給分屍了,儘管如此劉邦依舊封賞,把萬戶改成千戶均分給五人。可見,劉邦是下了多少血本。
而孫權呢?更是如此。
他朝思暮想的荊州之地就在關羽的控制之下,所以拼了命也要打敗關羽,也要拿下關羽首級。關羽可不是一個人,他是千里荊州之地啊。
第三個原因:英雄太牛,要幹就得大幹、要幹必須乾死。武帝龍城之戰,衛青、公孫敖、公孫賀和衛青四路出擊。
匈奴人根本沒把衛青、公孫敖和公孫賀放在眼裡,這幾個人就是來草原遛彎的。
單于集中全部主力,專幹李廣。
為什麼這麼佈置?
因為李廣牛啊,這是飛將軍、大英雄,人少了怎麼能收拾得住。
而且,收拾住了,必須得往死里弄,決不讓他跑了、再帶兵回來囂張。
但就是單于的好奇心太大,非要見著活的;李廣運氣太好,生擒了還能逃跑。
關羽和項羽都是如此人物。
所以,要麼不跟你打,要跟你打就得集中全部力量幹你,而且一旦幹翻,就絕不給你再來一次的機會。
一戰不勝,便再無翻盤,是因為項羽和關羽都敗在了生死決戰。
一戰不勝,便陣前授首,是因為對手不會給他們重來一次的機會。
一戰不勝,便就此終結,是因為他們的名氣太高,這也是做英雄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