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由於孩子上一年級,我們在外地,想讓她回老家上學,老家的教學質量好一點,又擔心離開我們不好,說實話不想分開!糾結怎麼選擇好一點?
3
回覆列表
  • 1 # 指尖教育帝國

    本人多年在一線從事語文和作文教學,帶過各種各樣的班級,走訪過各種各樣家庭的孩子,對於此問題,我可以明確的勸誡有這種想法的家長:孩子一定要自己帶,特別是小學一至五年級期間。至少父母中有一方在孩子身邊並真心關心孩子的學習,原因如下:

    一、小學期間正是孩子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時期,家長必須輔助孩子完成從非自我學習到自主學習的過程。

    小學期間,特別是低年級階段,正是孩子學會聽課,學會讀題,學會認真完成作業,並自我檢查錯誤的過程,也是學習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過程,此時如果家長撒手不管,有可能造成孩子學習吃力,或不良習慣的形成。

    我做過調查,我們班級後20名的同學,都是留守兒童,而前10名的同學,則全部是從小由父母一方帶大,並關心孩子學習。

    二、小學生知識從無到有是一個特別艱難的過程,而老師只能根據大多數同學的學習進度安排教學,對於一年級頭腦發育尚不完善的小孩子來說,需要家長一對一的點撥和引導。

    從輔導成績差的小學生的學情來看,我發現,小學生的成績不好,不是因為做題不夠多,或者寫作業不夠認真,大多是因為老師講課時,他沒有聽懂,或許是孩子理解能力差的問題,對老師講課的言語理解不了,或者是老師語速太快,自己反應不過來等,這就造成一大部分低年級的孩子聽老師講課就像聽天書,所以他聽不進去,所以他就學不會,也不會做題,同樣的題做一百遍,他還是不會。

    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用通俗易懂的,自家孩子能接受的語言,給孩子講解一下,等孩子稍微大一點,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跟上來以後,孩子自然就可以聽懂課了。如果此時家長不管的話,有可能就給孩子貼上了“笨”的標籤,於是一步落下步步落下,以至學業無成。

    另外,爺爺奶奶與孩子所處的時代相隔太久遠,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已經完全指導不了孩子現在的生活和學習。甚至起反作用。

    我們班上的留守兒童,就曾對我說過,說他爺爺說了,他們小時候從來不做試卷,只要把字寫好就行了。而且,爺爺奶奶多嬌慣孩子,或者精力不足,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把什麼都推給學校,造成孩子的學習態度和習慣越來越不好。

    綜上所述,孩子的成長關鍵期就這麼幾年,等過了小學階段,家長再相管作用也不大了,或者等過了小學階段,發現孩子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再想管,也管不好了,所以,一定要在小學階段好好陪伴孩子,孩子成人成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投資,否則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 2 # 凱瑞心理說

    我那麼忙,哪有時間照顧孩子;

    難道我不想陪孩子,可誰去賺錢啊?

    又要賺錢,又要陪孩子,我還能分身不成?

    ……

    按你題中描述的樣子,你想讓孩子回老家上學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學質量。也就是說你是比較希望孩子未來在學習上有個好的成績。所以這裡我想說的重要一點是:好的成績並不是老師單方面努力取得的,它離不開老師、孩子和家長三方面的努力(這裡特指孩子在養成自己獨立學習習慣之前,粗略分下至少小學四年級之前吧,個人認為)。

    所以,如果你期望在未來孩子能有個好的成績,那麼你現在需要考慮以下四方面的因素:

    第一,考慮孩子本身的學習能動性。

    也就是說據你在幼兒園的觀察,孩子接受知識和轉化知識的能力如何?上幼兒園時的適應性如何?舉例:和小朋友相處如何?有沒有特別合得來的小夥伴?老師教的內容是否能很快記住,並且主動講給你聽?如果這個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你可以接下來往下看。

    第二,考慮孩子撫養人的性格與知識儲量。

    一個能夠主動學習的孩子是可以讓父母省去很多心力的。但是如果遇到一個不懂她或不能及時瞭解她需要的撫養人對孩子的成長未必是件好事。

    如果你想讓孩子放在家裡,就要清楚家裡撫養孩子的人以前是否見過孩子,是否瞭解孩子的性格。換句話說她是否有知道孩子未說出口的話的能力和心力。因為孩子太小,更多時侯孩子的問題需要大人去留心。心理學指出,為何孩子在小時侯更容易出意外?那是因為大人不同程度的忽視。這個忽視不是指吃、喝、拉、撒。而是孩子一皺眉,她懂得孩子有心事;孩子一低頭,她知道孩子可能在傷心.......等等。

    第三,考慮孩子性格與撫養人及老師之間的性格差異。經過我常期與許多媽媽和老師的接觸我發現:老師們都喜歡那些可以在教學上給予支援和配合的家長,老師們都喜歡在學校聽話、乖巧、學習好並且在關鍵時侯又可以獨擋一面、有自己想法的學生。如果你的孩子內向,或孩子的撫養人不擅長給老師溝通。這中間就需要你做個權衡。畢竟孩子是自己的,12歲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黃金期,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之路。

    第四,如果如果孩子開朗、樂觀、好學且主動性高,孩子老家的撫養人很愛孩子,並且擅長和孩子溝通和能夠及時與老師進行交流。那麼我覺得把孩子放在家的風險相對來說小很多,孩子也會比較快適應學校的生活。但你還要做好孩子與孩子的心理交流,讓孩子明白讓孩子回老師是為了孩子更好,並不代表爸爸、媽媽不愛你。並且我建議在孩子回老家後的第一個月,最好每天都可以給孩子進行十分鐘的通話,讓她知道父母的愛和關注。

    末了,我想以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的身份再說一句:

    其實在孩子眼裡,好的父母不一定是:

    你賺了多厚的票子,

    你買了多寬的房子,

    你開上了多豪的車子,

    而是,學校的家長會有你的身影,

    開啟家門的那一刻總能看到你的背影。

    在閒暇時,有時間能陪她聊天和玩耍......

  • 3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不建議分開。因為多數情況下,回去可能是由家中的長輩來帶,而家中的長輩因為知識結構和年紀的關係,現代家庭教育知識相對是比較匱乏的,這會極大的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和學科思維的關鍵時期,特別是一年級到三年級。這階段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科思維,孩子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就會變得輕鬆而快樂。相反,如果家長不注重孩子學習習慣和學科思維的培養,隨著孩子學習難度的增加,孩子的學習就會變得越來越艱難,甚至有可能成為學困生。

    相對而言,孩子的父母比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長輩,無論從知識結構上,還是對現代家庭教育知識的掌握上,都會強很多,所以,把孩子留在身邊自己帶,肯定效果要比回去交給爺爺奶奶帶,多數情況下要好得多。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個人建議還是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加強孩子在小學1到3年級的學習習慣和學科思維的培養,讓孩子順利的度過關鍵的培養期,這就會為以後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拒絕別人問我要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