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即一個人對自身存在的體驗。它包括一個人透過經驗、反省和他人的反饋,逐步加深對自身的瞭解。自我概念是一個有機的認知機構,由態度、情感、信仰和價值觀等組成,貫穿整個經驗和行動,並把個體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定習慣、能力、思想、觀點等組織起來。
簡介歷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種不同的涵義,主要原因在於這個概念源自多種學科。哲學和神學強調自我是道德選擇和責任感的場所;臨床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自我是個體獨特性和神經症的根源;社會學強調語言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實現並得以保持的基礎;實驗社會心理學強調自我是認知組織、印象處理和動機激發的源泉。
主要內容
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評價、社會比較和自我感覺三部分構成
莎沃森等人提出的學業自我概念結構
1、反映評價,反映評價就是人們從他人那裡得到的有關自己的資訊。
如果年輕的時候得到了肯定的評價,你就會有一個良好的自我概念。如果這種評價是否定的,你的自我概念就可能感到很糟糕。例如,在學期開始時,如果老師對一個學生說,你行,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好學生。這位學生聽了以後一定會以好好學習作為迴應;如果老師說你以後沒有什麼發展。你可能對此消極起來,反正自己不行,懶惰一點也無所謂。
2、社會比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往往與他人比較來確定衡量自己的標準,這就是在作社會比較。
例如在學校時,考試卷子下來,就問一下自己的同桌是多少分數,自己的朋友是多少分數;走到社會上,又和同事比,人家比自己有錢,比自己生活的好;當自己有了孩子,就比自己的孩子好還是別人的孩子好;當擔任領導管理一個單位時,就和其他單位比等等。無論什麼人從出生到長大,從家庭到社會,從學習到工作,都是在社會比較中發展和充實自我概念。
3、自我感覺,在年少時,對自己的認識大多數來自於人們對你的反應。然而,在生活的某一時刻,你開始用你自己的方式來看待自己,這種看待自己的方式被稱為自我感覺。
如果從成功的經歷中獲得自信,自我感覺就會變得更好,自我概念就會改進。例如,透過自己的能力安裝除錯好一臺電腦,自我感覺就非常好,也就是功能改進自我感覺.
[1]編輯本段兩種觀點
關於自我概念的解釋,存在兩種觀點:(1)自我概念是一個把個性統一成連貫綜合系統的有機過程,包括防禦機制、知覺習慣和態度(2)自我概念是知覺的客體,也即個體能在其自覺體驗中感到的東西。後來,人們把前者稱作自我係統,把後者稱作自我概念。其實在討論自我概念時,很難把兩者區分開來。
最早從自身存在體驗這一角度論述自我概念的是17世紀哲學家
L.笛卡爾,他用"Cognito"這一詞描述自我概念,意指"自身存在意識",並把它作為人類存在的核心。
S.弗洛伊德以及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論家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格的一個有機方面,後來許多精神分析學家也仿效這種做法,在精神分析理論中,超我的概念包括自我評價、自我判斷和自尊。尤其是自尊,涉及自我知覺的某些方面,這些方面與個體在多大程度上喜歡或不喜歡自我中感知到的東西有關。正如心理學家M.謝里夫所說:"在許多方面,自我概念與ego(自我)是同義的,雖然心理學家喜歡使用後一個術語,但社會學家則喜歡使用前一個術語"。
與此稍有不同的是,W.詹姆斯卻用Self(自我)來表示自我概念,而且這種做法也沿襲至今。詹姆斯於189O年把自我區分為作為經驗客體的我(me)和作為環境中主動行動者的我(I)。作為經驗客體的我包括三種不同形式:(1)精神的我,由個人目標、抱負和信念等組成;(2)物質的我,指個人的身體及其屬性;(3)社會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
英國理論家C.H庫利從自我和社會之間的關係上理解自我概念,認為自我和社會的概念相互聯絡,難以分割。1922年,庫利提出"映象自我"的概念,並指出:"自我知覺的內容,主要是透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這面鏡子而獲得的。透過這面鏡子,一個人扮演著他人的角色,並回頭看自己"。這就是說,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斷的反映。這裡強調的是我對自己的看法反映著他人對我的看法。由此推導,兒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與"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其他親屬、鄰居、親朋好友、老師和同學)的交往中透過"映象自我"而逐漸形成和發展的。
G.H.米德提出了類似庫利的看法,他稱之為"符號相互作用論"。米德詳細地闡述過社會反饋的作用,認為那些特別重要的人物和有意義的個人是"重要他人",而眾人是"廣義他人",這兩類他人的反饋都是社會鏡子,決定著自我概念的形成。在米德看來,我們所屬的社會群體是我們瞭解自己的一面鏡子。我們有能力在想象中處於他人角色,如同他人看我們那樣看待自己。這裡,米德關於自我概念的觀點是建立在人的反省能力的基礎上的,這種能力常常被認為是人類特點的精髓。反省或自我覺察,即人類對自己來說既成為主體又成為客體的一種能力,可以透過"主格我"(作為自我的體驗者)與"賓格我"(作為自我的被體驗者)之間的對話,即一種內部交談,予以概念化。不論是在個體發生的水平上,還是在種系發生的水平上,這種概念化是隨著語言的出現而出現的。語言要求我們承擔與之交往的他人的角色,並在這一過程中,語言使我們能從他人的角度審視自己。一般情況下,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與自認為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與他人對自己的實際看法並不經常相符。這是由於我們設想的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影響著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我們對他人看法的設想不一定正確。
M.羅森堡進一步發展了米德的觀點,明確指出;反省過程涉及到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反省活動的產物。這個產物具體地說是個體所具有的關於他自己的、作為一個生理的、社會的、道德的和存在著的人的概念。因此,自我概念是個體關於自己作為客體的思想和情感的總和。它包括個人同一性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連續感,包括本質自我同單純的外表和行為的區別,並且由各種態度、信念、價值觀、體驗以及各種評價成分和情感成分(諸如自我評價和自我新生)所組成,個體以此確定自己。
V.吉爾斯從同一性角度描述自我概念。同一性的概念注重於把自我構成為客體的意義,賦予自我概念以結構和內容,並把自我維繫於各種社會系統之中。一般情況下,同一性涉及一個人是誰或有什麼樣的社會身份,涉及被自我和他人所歸屬的各種意義。因此,同一性既指個體所內化並參與其中的那個群體成員的結構特點,如各種社會角色、各種成員身份和各種範疇,又指個體顯示的各種性格特徵,別人根據一個行為者在特定社會背景中的行為舉止將這些性格特徵歸屬於該行為者。
自我概念,即一個人對自身存在的體驗。它包括一個人透過經驗、反省和他人的反饋,逐步加深對自身的瞭解。自我概念是一個有機的認知機構,由態度、情感、信仰和價值觀等組成,貫穿整個經驗和行動,並把個體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定習慣、能力、思想、觀點等組織起來。
簡介歷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種不同的涵義,主要原因在於這個概念源自多種學科。哲學和神學強調自我是道德選擇和責任感的場所;臨床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自我是個體獨特性和神經症的根源;社會學強調語言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實現並得以保持的基礎;實驗社會心理學強調自我是認知組織、印象處理和動機激發的源泉。
主要內容
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評價、社會比較和自我感覺三部分構成
莎沃森等人提出的學業自我概念結構
1、反映評價,反映評價就是人們從他人那裡得到的有關自己的資訊。
如果年輕的時候得到了肯定的評價,你就會有一個良好的自我概念。如果這種評價是否定的,你的自我概念就可能感到很糟糕。例如,在學期開始時,如果老師對一個學生說,你行,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好學生。這位學生聽了以後一定會以好好學習作為迴應;如果老師說你以後沒有什麼發展。你可能對此消極起來,反正自己不行,懶惰一點也無所謂。
2、社會比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往往與他人比較來確定衡量自己的標準,這就是在作社會比較。
例如在學校時,考試卷子下來,就問一下自己的同桌是多少分數,自己的朋友是多少分數;走到社會上,又和同事比,人家比自己有錢,比自己生活的好;當自己有了孩子,就比自己的孩子好還是別人的孩子好;當擔任領導管理一個單位時,就和其他單位比等等。無論什麼人從出生到長大,從家庭到社會,從學習到工作,都是在社會比較中發展和充實自我概念。
3、自我感覺,在年少時,對自己的認識大多數來自於人們對你的反應。然而,在生活的某一時刻,你開始用你自己的方式來看待自己,這種看待自己的方式被稱為自我感覺。
如果從成功的經歷中獲得自信,自我感覺就會變得更好,自我概念就會改進。例如,透過自己的能力安裝除錯好一臺電腦,自我感覺就非常好,也就是功能改進自我感覺.
[1]編輯本段兩種觀點
關於自我概念的解釋,存在兩種觀點:(1)自我概念是一個把個性統一成連貫綜合系統的有機過程,包括防禦機制、知覺習慣和態度(2)自我概念是知覺的客體,也即個體能在其自覺體驗中感到的東西。後來,人們把前者稱作自我係統,把後者稱作自我概念。其實在討論自我概念時,很難把兩者區分開來。
最早從自身存在體驗這一角度論述自我概念的是17世紀哲學家
L.笛卡爾,他用"Cognito"這一詞描述自我概念,意指"自身存在意識",並把它作為人類存在的核心。
S.弗洛伊德以及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論家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格的一個有機方面,後來許多精神分析學家也仿效這種做法,在精神分析理論中,超我的概念包括自我評價、自我判斷和自尊。尤其是自尊,涉及自我知覺的某些方面,這些方面與個體在多大程度上喜歡或不喜歡自我中感知到的東西有關。正如心理學家M.謝里夫所說:"在許多方面,自我概念與ego(自我)是同義的,雖然心理學家喜歡使用後一個術語,但社會學家則喜歡使用前一個術語"。
與此稍有不同的是,W.詹姆斯卻用Self(自我)來表示自我概念,而且這種做法也沿襲至今。詹姆斯於189O年把自我區分為作為經驗客體的我(me)和作為環境中主動行動者的我(I)。作為經驗客體的我包括三種不同形式:(1)精神的我,由個人目標、抱負和信念等組成;(2)物質的我,指個人的身體及其屬性;(3)社會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
英國理論家C.H庫利從自我和社會之間的關係上理解自我概念,認為自我和社會的概念相互聯絡,難以分割。1922年,庫利提出"映象自我"的概念,並指出:"自我知覺的內容,主要是透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這面鏡子而獲得的。透過這面鏡子,一個人扮演著他人的角色,並回頭看自己"。這就是說,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斷的反映。這裡強調的是我對自己的看法反映著他人對我的看法。由此推導,兒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與"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其他親屬、鄰居、親朋好友、老師和同學)的交往中透過"映象自我"而逐漸形成和發展的。
G.H.米德提出了類似庫利的看法,他稱之為"符號相互作用論"。米德詳細地闡述過社會反饋的作用,認為那些特別重要的人物和有意義的個人是"重要他人",而眾人是"廣義他人",這兩類他人的反饋都是社會鏡子,決定著自我概念的形成。在米德看來,我們所屬的社會群體是我們瞭解自己的一面鏡子。我們有能力在想象中處於他人角色,如同他人看我們那樣看待自己。這裡,米德關於自我概念的觀點是建立在人的反省能力的基礎上的,這種能力常常被認為是人類特點的精髓。反省或自我覺察,即人類對自己來說既成為主體又成為客體的一種能力,可以透過"主格我"(作為自我的體驗者)與"賓格我"(作為自我的被體驗者)之間的對話,即一種內部交談,予以概念化。不論是在個體發生的水平上,還是在種系發生的水平上,這種概念化是隨著語言的出現而出現的。語言要求我們承擔與之交往的他人的角色,並在這一過程中,語言使我們能從他人的角度審視自己。一般情況下,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與自認為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與他人對自己的實際看法並不經常相符。這是由於我們設想的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影響著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我們對他人看法的設想不一定正確。
M.羅森堡進一步發展了米德的觀點,明確指出;反省過程涉及到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反省活動的產物。這個產物具體地說是個體所具有的關於他自己的、作為一個生理的、社會的、道德的和存在著的人的概念。因此,自我概念是個體關於自己作為客體的思想和情感的總和。它包括個人同一性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連續感,包括本質自我同單純的外表和行為的區別,並且由各種態度、信念、價值觀、體驗以及各種評價成分和情感成分(諸如自我評價和自我新生)所組成,個體以此確定自己。
V.吉爾斯從同一性角度描述自我概念。同一性的概念注重於把自我構成為客體的意義,賦予自我概念以結構和內容,並把自我維繫於各種社會系統之中。一般情況下,同一性涉及一個人是誰或有什麼樣的社會身份,涉及被自我和他人所歸屬的各種意義。因此,同一性既指個體所內化並參與其中的那個群體成員的結構特點,如各種社會角色、各種成員身份和各種範疇,又指個體顯示的各種性格特徵,別人根據一個行為者在特定社會背景中的行為舉止將這些性格特徵歸屬於該行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