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aamy7099

      先說楊朱是何許人?有的說楊朱是戰國初魏華人,有的說楊朱是老子的弟子。說楊朱是老子弟子的理由是:在《莊子》的與篇中,有陽子居問道於老子的故事。有的學者認為:古代“陽”與“楊”通假,“陽子居”是“楊朱”的轉音,所以就認為陽子居就是楊朱。 又因為《莊子》篇中有一個人物叫“陽子”,而楊朱又稱“楊子”,所以又認為陽子就是楊朱。因此,透過學者的考證,楊朱就變得既多名又多事了。  老子是春秋人,楊朱既然拜了老子為師,這樣一來,楊朱也就成了春秋人。楊朱是生在戰國?還是長在春秋?也就變得多疑了。而《莊子》書中,常“楊、墨”並稱,如篇雲:“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莊子並不稱“楊”為“陽”,故認定《莊子》書的“陽子”即是“楊子”,“陽子居”就是“楊朱”,證據嘗不充分。  再說楊朱宣傳何學?有的書上說:楊朱主張“貴生”、“重己”,“全真葆性,不以物累形。”楊朱確實“重己”,但並不“貴生”,更不“全真葆性”。其理由何在?且聽下回分解。   有人把楊朱的學說列為道家,可能是因為《列子》中有一卷<楊朱>的緣故。因為《列子》屬於道書,而<楊朱>又在道書之中,所以就誤以為楊朱是道家了。其實,楊朱的學說不但受到莊子的指責,而且與<老子>也大相徑庭。老子主張以“道德”為依歸,而楊朱的學說並非如此。  楊朱的學說早已星散,好在《列子》收錄<楊朱>一卷,雖不能窺其全豹,但也可以一葉而知秋,故權以<楊朱>為據而論之。楊朱學說中最有名的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其具體原文如下:  “楊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國而隱耕。不禹不以一身而自利,一體偏枯。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這一段分析起來很意思,楊朱的辯才也有此可見一斑。先看第一句,楊朱說:“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為何“不以一毫利物”呢?因為伯成子高“舍國而隱耕”。既“舍國而隱耕”,又不參與世事,也不與人交往,自耕自作,自食其力,自然也就無從利人了。  伯成子高的事蹟與泰伯很相似,泰伯也是“舍國而隱耕”,在《論語-泰伯》中,孔子說:“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民無得而稱”有二種解釋,一種解釋為:百姓對於泰伯的道德,無法用恰當言詞來稱讚。另一種解釋為:百姓雖然沒有從泰伯身上得到利益,但仍然十分稱讚泰伯的道德。這二種解釋雖然略有不同,但稱讚泰伯“棄天下如敝屣”這一點,還是相同的。那麼,楊朱從這件事中推斷出了什麼結論呢?  楊朱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大家注意楊朱在此用了“障眼法”,把“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偷換成了“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很顯然這二句話的意思大差其遠。如果以財富地位比喻“毫毛”的話,那麼,伯成子高“舍國而隱耕”,能說是“一毛不拔”嘛?其實正好相反。古人道德高尚的事,到了楊朱口中,居然全然翻轉,真可謂口舌如刀,言辯而偽。難怪莊子要鉗楊朱之口了。   且說楊朱以古人伯成子高“舍國而隱耕”,推論出“古之人損一毫而利天,不與也。”顯然不妥。但以伯成子高“舍國而隱耕”,推論出“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到也合乎道家“棄天下如敝屣”的風格。那麼,楊朱真提倡“舍國而隱耕”,清廉而自守嘛?卻又不然。  何以見得?楊朱說:“原憲窶於魯,子貢殖於衛。原憲之窶損生,子貢之殖累生。然則窶亦不可,殖亦不可。”   “窶”音“據”,指貧窮。“殖”是貨殖,指經商。楊朱說:原憲在魯國受窮,子貢在衛國經商。原憲貧窮有損於身體,子貢經商有累於身體。所以貧窮也不行,經商也不行。  原憲與子貢都是孔子的弟子,子貢經商而富裕,原憲清高而貧窮。原憲隱耕而貧窮,貧窮確實不利於養身,但富貴不可以妄求,不安貧又當奈何?子貢經商以脫貧,經商確實有累於身體,但衣食不自天降,不經商衣食何來?且原憲跡近於伯成子高,伯成子高“舍國而隱耕”,原憲也“隱耕”。為何說原憲也隱耕?因為原憲不仕不殖,清廉自守,衣食從何而來?故推斷其由耕作而來。原憲貧窮有損於身,隱耕有累於身,伯成子高也一樣,隱耕有累於身,清貧有損於身。另外,莊子的處境也與原憲相近似,安貧而樂道。莊子不以為憂,而楊朱卻以為非。由此可見,楊朱之學與道家相差遠矣!  楊朱說:“其可焉在?曰:可在樂生,可在逸生。故善樂生者不窶,善逸生者不殖。”這話是說:“要怎樣才行呢?要生活快樂才行,要身體安逸才好。所以,善於享樂者不貧窮,善於安逸者不經商。說得到不錯!但問題是:善於享樂者不貧窮,財從何來?善於安逸者不經商,食從何來?莫非會天上掉下來不成?   說到楊朱提倡不事勞作,安逸享受,與老子提倡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相違背。因此,要把楊朱歸入道家,恐怕很困難。要把楊朱說成是老子的弟子,恐怕也很困難。  或許有人會說:楊朱所說的“樂”,是指“安貧樂道”的“樂”,而不是“貪圖享樂”的“樂”。楊朱所說的“逸”,是指“身勞心逸”的“逸”,而不是“貪圖安逸”的“逸”。如此理解,粗看也通,但細究並非如此。因為楊朱說:“窶亦不可,殖亦不可。”貧也不可,勞也不可,分明是指身貧與身勞皆不可。楊朱又說:“善樂生者不窶,善逸身者不殖。”“不窶”就是不貧窮。“不殖”是指不勞作。“不窶”、“不殖”分明又指不可身貧與身勞。所以可知楊朱提倡的安逸享受,與道家提倡的精神修養是大有區別的。  因此,楊學的漏洞也就顯現出來,楊朱一面說:“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那應該自耕自作,自食其力才對。一面又說:“子貢之殖累生”,“殖亦不可。”又應該不事耕作,不食其力才對。既曰不取於人,又要不事勞作,不知享受安逸的衣食酒肉從何而來?  所以楊學因此產生的矛盾,也就因此產生了流弊。縱心所欲而不事勞作,會造成怎樣的社會後果呢?孟子親歷其危害,那就是:“仁義充塞”,“人將相食”。也就是造成了社會不顧道德,巧取豪奪的風氣,其後果是多麼嚴重啊!   由上可知,楊朱的學說自成水火,難以自圓其說。因此可見楊朱所謂:“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不過是徒逞口辯而已,不但難以實行,而且連楊朱自己也難以做到。不象墨子的理論,墨子是親自實踐而且做到的。楊朱則不然,說“人人不損一毫”,不過是不以一毫利人的藉口,並非自己也不去損人一毫。  要想不損人一毫,就得要清廉自守,而要想衣食無憂,就得要不辭辛勞。既想著安逸,又想著享樂,結局不外乎二:一、飢寒而死。二、巧取豪奪。能夠忍飢挨餓,必為清廉之士,而為清廉之士,必不享樂安逸。然而清廉貧寒,又非楊朱所樂聞。楊朱說:“伯夷非亡(音無)欲,矜清之郵,以放餓死。”“清貞之誤善若此”。再加上楊朱對原憲的評價,“原憲之窶損生”,可見其不讚清貧。那既要安逸,又不窮困,還要享樂,衣食何來?想來路也只有一條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國的海洋級直升機航母的價格為什麼還不如一架F-35B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