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史蒂文森因病流落南美熱帶荒島,踐行魯濱孫的生活,在“熱愛太陽、大地和生物,蔑視財富,施捨乞者,認清白人文明是一大偏見,和缺少教育但充滿力量的人們一同闊步前進,在明媚的清風和Sunny中,感受劇烈勞動後流汗的面板下面血液迴圈的快感,拋開唯恐被人嘲笑的顧忌,只說真正想說的話,只做真正想做的事。”的生活後逝去,葬在雨林深處。這些意象本來就足夠浪漫。
文章裡作者日記與第三者講述兩種敘述視角交疊。本人內心的故事,隱秘的情感和他者筆下冷靜的事實交相輝映,有一種奇異的滑稽和悲哀。
人們不會回憶機械性的日常生活,回憶訓練,努力和日復一日的重複。我們記憶裡是情緒和變化。它無限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滿足為導向。於是每一個積極情緒都被放大到自我滿足,每一個消極情緒都被附上悲壯的解釋。而他人的故事裡,看到的都是自我消解後的產出和事實。
哪怕作為作家,以售賣情緒和觀點為生,在他人記述裡,史蒂文森以“熱心訓練自己,對各大家的文體進行學習;讀完一篇文章後…試著將裡面的主題用風格各異的作家——的文體重新寫上好幾遍”力求得到“準確的表達”而聞名,然而其本人已經開始厭惡形式和多彩的文體,準備“一、消滅無用的形容詞。二、向視覺性描寫宣戰。”這種“把所有東西都看到底兒了的感覺…對什麼事情都不再抱有希望。就象死去的青蛙一樣。”的情緒仍然不可能被大眾看到。像丟進水裡的石子,石子的響動太過微小,觀眾只樂於見清晰明顯的漣漪。
這一孤獨感在史蒂文森死前達到高潮。在荒涼島嶼上的作家本人終於在死前被自然治癒,因為“體內的黑夜遠遠遁逃得無影無蹤了”而感到昂然。而記敘裡一連串倉促的動作“…說著笑話,一邊攪拌著沙拉。然後,他到地下室去取葡萄酒。當他拿著酒瓶回到妻子身邊時,突然失手扔掉了瓶子,一邊叫著“頭!頭!”,一邊暈倒在了地上。”和冰冷的“肺臟麻痺性腦溢血”診斷消解了所有情緒。如若沒有記錄,所有“你一生的故事”都是不甚生動的名詞動詞,甚至不會有形容詞。
除此之外,野蠻與秩序的衝突也很有趣。
作者在西方人在薩摩亞生活狀態的描寫裡,隱喻了他立場下充滿自由快樂野蠻土地南洋薩摩亞於西方所謂的文明社會的兩種意象,一種是自我放逐的棲身之地,盡情享受浪漫,熱帶風光,生活,氣候和航海;另一種是批判的鏡子,反思殖民,宗教情況和社會。
在西方秩序下,主人公的角色是被批判的。不被傳統祝福,年齡差巨大的“藝術家與經紀人關係的夫妻之情”,陷入瓶頸的家庭關係和創作,堪憂的身體狀況使他逃離到看似與世隔絕的小島。
然而在這裡他也沒有獲得單純的寧靜。《南陽來信》對寫作內容轉變的質疑:“難道說《寶島》的作者永遠只要寫海盜和失落的寶藏就夠了,沒有資格來考察南洋的殖民狀況、原住民的人口減少現象,或者傳教的現狀嗎?令人受不了的是,連芳妮也和美利堅的編輯同一個論調,說什麼“比起精確的觀察,還不如寫點兒華麗有趣的故事呢”戰爭裡“白人官吏只顧忙著琢磨怎樣利用戰爭擴大自己的支配權;而土人,尤其是年輕人,只聽到戰爭這兩個字就已經熱血沸騰”。
知名小說作家的身份使他無法承擔任何他期待的角色,無論是盡情放逐自我,還是冷靜反思與記錄。於是這一衝突被內化到他內心,造成了自暴自棄的絕望,和近乎堂吉柯德式的自我安慰,(“事實上,在耶爾那次吐血之後,我產生了對任何事,我都帶著一種沉著的絕望進入。正如去海邊時,我帶著自己隨時會淹死的確信前往一樣。但是這麼說,決不意味著我在自暴自棄。非但如此,我大概一直到死都不會丟掉快活。這種確信無疑的絕望,甚至成了一種愉悅。那是一種近乎信念的東西——有清醒的識、勇氣、樂趣,足以支撐著我走完今後的人生路。不需要快樂,也不需要靈感,只憑務感就能好好走下去的自信。用螞蟻的意志,一直高唱蟬的歌曲的自信。”)也引發了對故鄉異鄉這一永恆身份困境的探討。
深霧的倫敦和金秋的蘇格蘭是故鄉,祖父的故事和飄搖的雨夜是故鄉。
巨樹,島上的山和山後的晚霞,單純的勞作,是四年來生活的異鄉。
與單純的思鄉不同,身處海洋環繞的島嶼,與熟悉的大眾隔絕,失去了從眾的客觀條件,更讓人容易陷入顧影自憐,自我關注的漩渦中。
主人公想到“自己究竟為什麼離開故鄉,漂流到了這個地方?難道只是為了懷著揪心般的思戀從遠方懷念它嗎?剎那間,無緣無故的疑問湧上心頭。至今為止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過什麼好的工作嗎?這又怪了,為什麼我會想要知道這些事呢?用不了多久,我也好,英國也好,英語也好,還有我子孫的屍骨也好,不是全都會從記憶裡消失嗎?——但是人哪,即使是短暫瞬間也想把自己的身影留在人們心裡。”是由於自己在陌生的土地上沒有獲得足夠的認同,與故鄉又相隔甚遠,無法與隔絕了海洋的觀眾共鳴:“我還不能相信大眾。他們的批判是睿智?還是愚蠢?”於是便用工作和單純的勞動排解:“過去那些親切的臉龐一個接一個在眼前浮現出來,讓人無可奈何。為了擺脫無用的感傷,連忙逃進工作中。這些日子一直在寫的薩摩亞紛爭史,或者說,在薩摩亞的白人暴行史。”
主人公從故鄉逃離,本想投向一個得以慰藉的烏托邦,卻恍然發現無法與遙遙呼應的人群斷絕聯絡,卻又無力迴歸,這種身份的錯位無疑加重了孤獨和迷茫:“在這個世上經歷的年頭越多,一種好像走投無路的孩子般的感慨越是深刻。我無法習慣。這個人世——看到的,聽到的,這樣的繁殖形式,這樣的成長過程,高雅端莊的生的表面和卑劣癲狂的底部的對照——對這些,不管我長到什麼歲數還是無法習慣親近。我年齡越大,越發感覺自己變得赤裸、笨拙。”“在神指揮的交響樂裡,我是那根跑調的弦嗎?”
我引用了很多原句,因為我非常佩服作者對這些微妙情緒的描繪。他用無比溫柔的筆觸,又把情景設定在如此浪漫的太平洋小島,展現的卻是血淋淋的孤獨,衝突和宿命,細細想來真是心驚肉跳。
與一生囿於一處,寫宿命和困頓理所應當的太宰治不同,中島敦有在逃離。離家萬里,在四面環海的另一處島嶼度過人生的最後階段,卻仍然逃不過相似的困境。這可能是真正的所謂“宿命”。
英國作家史蒂文森因病流落南美熱帶荒島,踐行魯濱孫的生活,在“熱愛太陽、大地和生物,蔑視財富,施捨乞者,認清白人文明是一大偏見,和缺少教育但充滿力量的人們一同闊步前進,在明媚的清風和Sunny中,感受劇烈勞動後流汗的面板下面血液迴圈的快感,拋開唯恐被人嘲笑的顧忌,只說真正想說的話,只做真正想做的事。”的生活後逝去,葬在雨林深處。這些意象本來就足夠浪漫。
文章裡作者日記與第三者講述兩種敘述視角交疊。本人內心的故事,隱秘的情感和他者筆下冷靜的事實交相輝映,有一種奇異的滑稽和悲哀。
人們不會回憶機械性的日常生活,回憶訓練,努力和日復一日的重複。我們記憶裡是情緒和變化。它無限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滿足為導向。於是每一個積極情緒都被放大到自我滿足,每一個消極情緒都被附上悲壯的解釋。而他人的故事裡,看到的都是自我消解後的產出和事實。
哪怕作為作家,以售賣情緒和觀點為生,在他人記述裡,史蒂文森以“熱心訓練自己,對各大家的文體進行學習;讀完一篇文章後…試著將裡面的主題用風格各異的作家——的文體重新寫上好幾遍”力求得到“準確的表達”而聞名,然而其本人已經開始厭惡形式和多彩的文體,準備“一、消滅無用的形容詞。二、向視覺性描寫宣戰。”這種“把所有東西都看到底兒了的感覺…對什麼事情都不再抱有希望。就象死去的青蛙一樣。”的情緒仍然不可能被大眾看到。像丟進水裡的石子,石子的響動太過微小,觀眾只樂於見清晰明顯的漣漪。
這一孤獨感在史蒂文森死前達到高潮。在荒涼島嶼上的作家本人終於在死前被自然治癒,因為“體內的黑夜遠遠遁逃得無影無蹤了”而感到昂然。而記敘裡一連串倉促的動作“…說著笑話,一邊攪拌著沙拉。然後,他到地下室去取葡萄酒。當他拿著酒瓶回到妻子身邊時,突然失手扔掉了瓶子,一邊叫著“頭!頭!”,一邊暈倒在了地上。”和冰冷的“肺臟麻痺性腦溢血”診斷消解了所有情緒。如若沒有記錄,所有“你一生的故事”都是不甚生動的名詞動詞,甚至不會有形容詞。
除此之外,野蠻與秩序的衝突也很有趣。
作者在西方人在薩摩亞生活狀態的描寫裡,隱喻了他立場下充滿自由快樂野蠻土地南洋薩摩亞於西方所謂的文明社會的兩種意象,一種是自我放逐的棲身之地,盡情享受浪漫,熱帶風光,生活,氣候和航海;另一種是批判的鏡子,反思殖民,宗教情況和社會。
在西方秩序下,主人公的角色是被批判的。不被傳統祝福,年齡差巨大的“藝術家與經紀人關係的夫妻之情”,陷入瓶頸的家庭關係和創作,堪憂的身體狀況使他逃離到看似與世隔絕的小島。
然而在這裡他也沒有獲得單純的寧靜。《南陽來信》對寫作內容轉變的質疑:“難道說《寶島》的作者永遠只要寫海盜和失落的寶藏就夠了,沒有資格來考察南洋的殖民狀況、原住民的人口減少現象,或者傳教的現狀嗎?令人受不了的是,連芳妮也和美利堅的編輯同一個論調,說什麼“比起精確的觀察,還不如寫點兒華麗有趣的故事呢”戰爭裡“白人官吏只顧忙著琢磨怎樣利用戰爭擴大自己的支配權;而土人,尤其是年輕人,只聽到戰爭這兩個字就已經熱血沸騰”。
知名小說作家的身份使他無法承擔任何他期待的角色,無論是盡情放逐自我,還是冷靜反思與記錄。於是這一衝突被內化到他內心,造成了自暴自棄的絕望,和近乎堂吉柯德式的自我安慰,(“事實上,在耶爾那次吐血之後,我產生了對任何事,我都帶著一種沉著的絕望進入。正如去海邊時,我帶著自己隨時會淹死的確信前往一樣。但是這麼說,決不意味著我在自暴自棄。非但如此,我大概一直到死都不會丟掉快活。這種確信無疑的絕望,甚至成了一種愉悅。那是一種近乎信念的東西——有清醒的識、勇氣、樂趣,足以支撐著我走完今後的人生路。不需要快樂,也不需要靈感,只憑務感就能好好走下去的自信。用螞蟻的意志,一直高唱蟬的歌曲的自信。”)也引發了對故鄉異鄉這一永恆身份困境的探討。
深霧的倫敦和金秋的蘇格蘭是故鄉,祖父的故事和飄搖的雨夜是故鄉。
巨樹,島上的山和山後的晚霞,單純的勞作,是四年來生活的異鄉。
與單純的思鄉不同,身處海洋環繞的島嶼,與熟悉的大眾隔絕,失去了從眾的客觀條件,更讓人容易陷入顧影自憐,自我關注的漩渦中。
主人公想到“自己究竟為什麼離開故鄉,漂流到了這個地方?難道只是為了懷著揪心般的思戀從遠方懷念它嗎?剎那間,無緣無故的疑問湧上心頭。至今為止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過什麼好的工作嗎?這又怪了,為什麼我會想要知道這些事呢?用不了多久,我也好,英國也好,英語也好,還有我子孫的屍骨也好,不是全都會從記憶裡消失嗎?——但是人哪,即使是短暫瞬間也想把自己的身影留在人們心裡。”是由於自己在陌生的土地上沒有獲得足夠的認同,與故鄉又相隔甚遠,無法與隔絕了海洋的觀眾共鳴:“我還不能相信大眾。他們的批判是睿智?還是愚蠢?”於是便用工作和單純的勞動排解:“過去那些親切的臉龐一個接一個在眼前浮現出來,讓人無可奈何。為了擺脫無用的感傷,連忙逃進工作中。這些日子一直在寫的薩摩亞紛爭史,或者說,在薩摩亞的白人暴行史。”
主人公從故鄉逃離,本想投向一個得以慰藉的烏托邦,卻恍然發現無法與遙遙呼應的人群斷絕聯絡,卻又無力迴歸,這種身份的錯位無疑加重了孤獨和迷茫:“在這個世上經歷的年頭越多,一種好像走投無路的孩子般的感慨越是深刻。我無法習慣。這個人世——看到的,聽到的,這樣的繁殖形式,這樣的成長過程,高雅端莊的生的表面和卑劣癲狂的底部的對照——對這些,不管我長到什麼歲數還是無法習慣親近。我年齡越大,越發感覺自己變得赤裸、笨拙。”“在神指揮的交響樂裡,我是那根跑調的弦嗎?”
我引用了很多原句,因為我非常佩服作者對這些微妙情緒的描繪。他用無比溫柔的筆觸,又把情景設定在如此浪漫的太平洋小島,展現的卻是血淋淋的孤獨,衝突和宿命,細細想來真是心驚肉跳。
與一生囿於一處,寫宿命和困頓理所應當的太宰治不同,中島敦有在逃離。離家萬里,在四面環海的另一處島嶼度過人生的最後階段,卻仍然逃不過相似的困境。這可能是真正的所謂“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