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學思南風

    鼎盛時期劉備勢力佔據了天下面積最大的兩州益州和荊州三郡和漢中。

    公元219年七月,劉備進位漢中王。也正因為這個時候,劉備勢力達到了鼎盛時期,佔據了天下面積最大的兩州益州和荊州三郡,還加上一個漢中。文有法正,諸葛亮,黃權,劉巴,武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等傑出人才。

  • 2 # 蟲孚蟲斿YOU

    劉備得全盛時期在進位漢中王時候。

    此時他的實力有多強大呢?

    領土:擁有包括漢中在內的整個益州,部分南中地區,荊州三郡。

    人才

    武將:四方將軍(前關羽、左馬超、右張飛、後黃忠),以及魏延、趙雲、吳懿、陳到、向寵、王平、廖化等都在。

    文官:諸葛亮、法正、黃權、許靖、馬良、李嚴等都在。

    統治:劉備威望極高,益州本土士族和南中地區基本臣服而不敢造反。

    但是這樣的全盛時期只是表面上而已,如同人的個子,雖高大了一些卻不強壯,摔一跤會重傷。原因如下:

    1,全盛時期仍然是三國最弱勢一方。人口、領土都遠落後魏國和吳國,和魏國差距巨大,和吳國比較接近。按《隆中對》所說,即便擁有荊益,也要等待“天下有變”。

    2,漢中之戰只是取得領土、戰略上優勢。漢中只是一塊“雞肋”,早年間曹操徵張魯遷走了漢中百姓,劉備所打下的漢中幾乎是一座空城。而漢中之戰是劉備傾國之戰,全民皆兵,軍隊、百姓和物資都極度的消耗。

    3,劉備內部體制和管理嚴重。從一個小軍閥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勢力突飛猛進的增長,而制度和管理方面跟不上強大的節奏步伐。通俗講就是,上市公司卻用著創業團隊時的思維模式。

    4,“吳蜀聯盟”生隙。漢中之戰前劉備已經兵至公安預和吳國起武力衝突,後為了漢中之戰,匆忙和吳國劃“湘水為界”,暫時熄滅了戰火。但危機仍在。

    5,“公元220年”的世紀大關到來。如同神仙修煉,公元220年是三國的大劫。在“公元220年前後”,活躍的三華人物大多殆盡,如“曹操、劉備、關羽、張遼、張飛、魯肅、呂蒙、法正、馬超、黃忠、夏侯淵、樂進、夏侯惇、程昱、曹仁、馬良、蔣欽、賈詡、許靖、劉巴、甘寧、陳琳等”。

    吳國受損較輕,孫權還在,以陸遜為首的新一屆骨幹挑起吳國大梁;

    曹魏受損非常嚴重,領導者曹操、骨幹曹氏夏侯氏、降將和外姓將、文官謀士大多去世,但後代優秀,曹丕、曹休和曹真等能接手大任;

    (白帝託孤)

    蜀漢受損慘烈:僅以諸葛亮、魏延、李嚴和趙雲以身倖免。武將斷層、文官後繼乏力、後代薄弱。全靠諸葛亮治理,蜀漢才走出亡國陰霾。

  • 3 # 她心中的美神

    最強大的時期在定軍山之後奪取漢中並擊退曹操。這個時候劉備的野戰軍總共大約八九萬人,其中益州五六萬,關羽有三萬左右。

    這個時期是實現隆中對的唯一機遇,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劉備主力沒有繼續北上關中,反而讓關羽孤軍北伐。隆中對籌劃的兩路呼應變成了一路孤軍。按照三國演義的書裡,這是諸葛亮的主意。唯一的解釋就是他要剪除關羽,故意要他去送人頭

  • 4 # 且行且聽風

    劉備全盛時期,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通俗來說,全盛時期的劉備是有能力統一全國的。

    什麼時期是劉備的全盛時期?

    劉備這人的發跡史太具有傳奇色彩了,沿用《三國志》中《隆中對》,劉備的描述“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這幾句話說出來劉備“屢敗屢戰”的不屈精神,那就是我自己雖然沒有啥水平,但是還是想幹點事情的,雖然現在沒幹成,但是仍然不會死心。

    要知道說這段話的時候,劉備同志已經47歲了,這在東漢年代已經是人到暮年了,而此時劉備的根據地還只有新野一縣之地,雖然之前的劉備也曾高光過,擁有了徐州之地,然而四戰之地,劉備沒能守住,被曹操擊敗,後來到了汝南,又被擊敗,到了47歲,才有一縣之地。

    不過就在劉備48歲這一年,他的事業終於迎來了巨大的改變,那就是爆發了赤壁之戰,參戰三方,劉備勢力最弱,這時候他的部隊滿打滿算才2萬,而曹操至少可以動員20餘萬人馬,而孫權則麾下至少10萬人馬。不過赤壁之戰的劉備迎來了騰飛,佔據了荊州四郡,又和孫權討要了南郡,接著入蜀攻下了益州,在不久後爆發的漢中之戰又取得了漢中,隨後派遣劉封孟達取得了東三郡,此時劉備的勢力達到了最大,這一年劉備58歲。

    全盛時期劉備地盤

    劉備的全盛時期有多強大?

    劉備全盛時期發生在公元219年,這一年劉備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巨大勝利,勢力達到鼎盛,這種全盛可以分為四個層面全盛。

    第一層面是政治。劉備進位漢中王,而曹操是魏王,不同於以前的左將軍,這時候的劉備已經可以和曹操平起平坐了,手下一系列文臣武將加官進爵,這是政治的巨大勝利。其次,劉備漢中之戰精彩異常,曹操幾乎動員了陣營內的一大批優秀武將,但是最終也難逃失敗,以至於曹操集團患上了嚴重的“恐劉症”;最後,那就是一大諸侯馬超歸降,劉備贏得了西涼馬超集團的擁護。

    劉備集團

    第二層面是地盤。漢中之戰後,劉備的勢力橫跨荊益兩州,實現了隆中對的構想,其中荊州的南郡和漢中的東三郡相互成為犄角,威脅曹魏集團的許昌,而益州加漢中,則兵鋒直指關中長安,而且劉備集團所佔據的地盤大多沒有經過戰亂,政治穩定,人民富足。

    第三層面是軍隊。劉備此時的軍隊數量龐大,而且幾乎都是能戰善戰的老兵,其中關羽荊州集團兵力在5萬左右,劉備益州集團兵力在10萬左右;馬超集團兵力在1萬人左右,劉封孟達兵力在1萬人左右,加上各地駐守兵力,劉備集團兵力將近20萬人左右,動員能力明顯增強,可以動員一支10萬人的進攻部隊。

    劉備和諸葛亮

    第四層面是人才。此時劉備集團的人才濟濟,武將方面,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趙雲、魏延、孟達、李嚴等等,文臣方面,諸葛亮、法正、馬良、劉巴、黃權等等,均是一流人才,加上後續的蔣琬、董允、費禕等,蜀漢集團的人才梯隊絕對可以稱之為豪華,而主帥劉備也是一世人傑,以至於劉備去世後,曹丕也鬆了一口氣。

    夷陵之戰失敗後的三國局勢

    不過全盛時期的劉備集團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襄樊戰役爆發,關羽集團全軍覆沒,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死傷5萬餘人,兩場戰役,蜀漢集團損失精兵十萬,人才更是損失嚴重,劉備的全盛時期曇花一現,迅速消散,而蜀漢集團也不可避免走上了滅亡之路。

  • 5 # 嗷啾

    有統一全國的機會,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如果自己在漢中兩線出擊,一邊打許昌,一邊打長安。曹操是沒有還手之力的。

    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 6 # 四川達州人

    劉備最強大的時候,就是219年漢中戰役結後那段時間。

    此時劉備擁有益州全部和荊州三郡,約軍隊16萬,其中關羽方面軍4.5萬,益州方面軍超過11萬。

    最重要的是,因為漢中戰役自217年打到219年,路途近的劉備用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政策,不僅斬夏侯淵,擊破夏侯淵軍團,還將遠來複仇的曹操大軍拖垮。曹軍苦戰三年,運進漢中的軍糧就超過1000萬石,嚴重摧殘了曹操領地的農業與經濟發展,隨後,曹操219年6月撤退前將漢中居民遷徙至魏王國安置,將戰場瘟疫帶回了曹魏。接著,鄴城就爆發瘟疫。

    此後,因為曹操面臨的軍事失利及經濟殘破,魏諷之亂接著爆發。曹丕受命大殺忠於漢庭的老臣,牽連甚廣。

    漢中戰役時,魏諷與長樂衛尉陳禕合謀襲擊鄴城,是忠於漢庭者的最後反抗

    可以說,此時的曹操,面臨著軍、政、經濟、瘟疫、災荒的5重壓力。也正因為如此,7月,關羽乘機發動襄樊戰役,曹操甚至無兵無糧可派。因為漢中戰役那1000萬石糧食加上運輸、人力及損耗,最少等於調配了3000萬石。打了三年仗的曹軍士兵也需休整補充訓練。最後,曹操擠牙膏一樣派于禁領3萬多增援,失敗了又去添油,派徐晃領新兵2萬增援。

    可惜,益州方面無力增援關羽,219年5月才結束漢中戰役,劉備方面也派不出任何軍隊與糧食。此時,劉備若能派遣1萬精銳夾擊曹仁,襄樊局勢可能逆轉,曹軍或可能崩潰。

  • 7 # 信陵小司徒

    漢靈帝興平元年,二十四歲的劉備在老家涿郡,正式起兵,從沒落小吏之後,逆襲為偏霸一方之主,他的傳奇一生,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首先是逐鹿中原階段。

    從漢靈帝興平元年起兵一直到漢獻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在汝南被曹操擊敗,整整十七年的時間,這十七年裡,劉備從幽州到青州,再到兩據徐州、龍困許昌,又到冀州、豫州,最終敗退荊州。

    可以說,在這一階段裡,他腳無立錐之地,兵不滿萬,將只關張,流離失所,惶惶如喪家之犬。

    第二階段,是待守荊州階段。

    從建安六年(公元201年)至荊州,劉備投奔劉表後,便被安置在新野、樊城一帶,充當對付曹操的藩屏,這一時期,直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十二月,劉備請出諸葛亮,共計七年半的時間。

    這七年半里,劉備在荊州收買人心,增加人望,又招賢納士,逐漸地壯大自己,而他最為輝煌的,則是其人生的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是為跨有荊益、偏霸一方階段。

    從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正式南下荊襄,拉開赤壁之戰序幕以來,八月劉表病逝,九月劉琮投降,劉備兵敗當陽,那一刻,劉備集團真正到了山窮水盡的一刻,除了項上頭顱,再也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

    終於,時來運轉,至十二月,孫劉聯軍擊敗曹操,赤壁之戰江南階段戰役就此結束,劉備的好日子,也從此來臨。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初,趁著周瑜與曹仁進行南郡攻防戰,劉備以荊州刺史劉琦的名義南征荊南四郡。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初,由於孫權幾乎全據長江防線、壓力過大,劉備親自到京與孫權談判,借來了南郡江北的土地。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十二月,在取得荊州五郡土地近三年後,劉備正式率領龐統、黃忠、魏延並數萬大軍入蜀。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十二月,劉備正式反攻劉璋,至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經過一年半的戰鬥,劉備拿下了益州絕大部分的土地。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十月至十二月,劉備派遣徵虜將軍張飛擊敗南下侵略的曹魏張郃,徹底的收服了益州三巴全境。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十月,劉備正式發動漢中爭奪戰,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擊敗曹操,全據漢中之地。

    六月,副軍中郎將劉封與宜都太守孟達會師東三郡,劉備地盤再次增加,七月,六十歲的劉備進位漢中王,但這還不是劉備集團的全盛時期。

    同月,季漢東線主將、前將軍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八月,關羽水淹于禁七軍三萬餘人,斬殺龐德,俘虜于禁。

    曹魏所屬荊州領地,只有樊城以及襄陽周邊彈丸之地,這一刻,關羽威震華夏,劉備集團達到巔峰的狀態,此時,距離他起兵天下,已經整整過去了三十五年。

    彼時,在天下土地之中,劉備領有益州全境、漢中全境(包括東三郡)、以及荊州五郡(建平、宜都、零陵、武陵、南郡)土地,總計領有面積約為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

    在當時的三大集團中,曹魏若不算上西域領地,總面積是不如蜀漢大的,東吳的領土面積,也是比蜀漢小。

    彼時,劉備領有的人口總數,據保守估計,約為二百萬上下,帶甲總兵力,近十八萬人,分為荊州軍約七萬人上下,益州總兵力約十一萬上下。

    所以,可以說,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劉備距離漢室復興最近的一年,那一年,似乎真的是大漢可期。

    只是可惜,天公不作美,三方各有人傑,這樣的巔峰期,僅僅維持了不到兩個月,便隨著關羽戰敗襄樊,荊州全部丟失,而化作了泡影,實在是可惜可悲可嘆。

  • 8 # 小約翰

    羅貫中是個很有才華的人,一部《三國演義》讓劉備、諸葛亮名垂青史。

    因為劉備是漢朝的血脈,南宋以後,後人們把劉備當做正義的化身,當作漢朝的正統,對他敬佩而又充滿同情。

    在三國群雄中,劉備的蜀漢實力是最弱的,因為他的起點很低。

    三國群雄中,袁紹、袁術是根紅苗正的官二代,四世三公。

    董卓是漢朝的地方軍事將領。

    孫權也是官二代,父親孫堅是長沙太守。

    曹操背景更是了得,祖父曹騰,是東漢地位顯赫的宦官。父曹嵩,官至太尉。

    劉備就是個草鞋的個體戶,沒有背景沒有人脈;但是劉邦手裡也有個金字招牌,那就是他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

    但是這個招牌對當時三國豪傑來說,基本沒用;那些能征善戰的將領看重的是你的實力和號召力、凝聚力,根本就沒有人看你的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這塊招牌。

    所以劉備的創業之路非常艱難,可以說充滿荊棘。

    曹操45歲就已經進行了官渡之戰,打敗了勁敵袁紹,基本統一了北方。

    孫權子在26歲就進行了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劉備在40歲的時候,還一事無成,依附在劉表門下。

    但是劉備不改初心,不屈不撓,為實現國扶漢室的崇高理想而忍辱負重。

    直到46歲那年,劉備的命運出現轉機,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諸葛亮。

    建安十二年(207年),快到知天命之年的劉備,不向命運低頭,前往隆中拜訪諸葛。

    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向劉備獻上了隆中對,劉備開始向成功之路狂奔。

    建安十三年(208年),諸葛亮的首場秀就聯合孫權,大敗曹操於赤壁,奠定了三國鼎立基礎。

    緊接著,諸葛亮妙招疊出,將荊州五郡收入囊中。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發動了漢中之戰。

    漢中之戰是劉備跟曹操的一場對決,劉備一反之前被動挨打的常態,開始反守為攻,主動向曹操發起挑戰。

    此戰由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

    漢中之戰,曹劉不遺餘力,雙方都派出了豪華陣容。

    劉備方參戰將領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曹操方參戰將領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他們都是三國名將,可謂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

    漢中之戰最終的結果是曹操低頭認輸,於公元219年主動撤軍。

    此戰劉備大獲全勝,奪取了漢中之地,霸業終成,實力達到極盛。

    在爭霸賽中,曹操無疑是最有實力的對手。在初期的較量中,劉備幾乎是屢戰屢敗。

    漢中之戰中,劉備終於在正面較量中擊敗了曹操。

    在漢中之戰中,曹操還是防守一方的,本來就擁有城池、地形上的優勢,卻還是輸給了劉備。

    這意味著劉備羽翼漸豐,曹操不得不刮目相看。

    那麼、劉備鼎盛時期,實力到底有多強?

    劉備事業的巔峰,是在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

    劉備佔領漢中,晉位漢中王。

    接著劉備又派遣劉封,孟達攻佔上庸三郡。

    同年關羽進軍北伐,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圍困曹仁於樊城,威震華夏,曹操驚恐萬狀,打算遷都避其鋒芒。

    假如不是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要不了多久,就會直指關中,進而挺近中原,光復漢室。

    表面上看,魏蜀吳三國劉備的蜀國實力是最弱的。  

    統治區人口:

    三國時期曹魏戶66萬餘,人口540餘萬。

    孫吳的戶數有5.23萬戶,男女人口250萬人。

    蜀漢國全盛時期擁有30多萬戶(未失荊州時),人口約110萬;至263年蜀亡時,有28萬戶,人口94萬.

    統治區域:

    魏:青州 兗州 豫州 徐州 司州 雍州 涼州 幷州 幽州 冀州 荊州北部 西域督護府,國土面積四百萬平方公里。

    吳:揚州 交州 荊州區域性;國土面積約150萬公里。

    蜀:益州、荊州區域性國土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

    軍事實力:

    曹魏:總兵力約45萬。

    東吳:總兵力約25萬。

    蜀漢:總兵力約15萬

    但是,劉備也有幾個有利因素:

    控制區基本沒有遭遇戰亂,經濟繁榮。

    諸葛亮治軍有方,又善於用兵。

    麾下人才濟濟:武有“五虎上將”與魏延等人,文有臥龍、鳳雛、法正、馬良、蔣琬、費禕等人。

    劉備身上流淌著漢朝皇帝的血,有號召力。此時軍事態勢處於攻勢,在大勢上對劉備極為有利。

    因此我們說,如果不是關羽指揮失誤,鹿死誰手也很難說。

  • 9 # Mer86

    赤壁之戰後,劉備透過與東吳聯姻,以及利益交換等方式,獲得了荊州零陵郡、南郡和部分的長沙郡、桂陽郡、武陵郡的統治權。

    這裡強調一下。

    “劉備全據荊南四郡”的說法,其實是不對的。

    因為從《三國志》中黃蓋、周泰、魯肅等人的本傳中我們可以發現。赤壁之戰後的荊州形勢非常複雜,吳軍瘋狂擴張,與劉備搶地盤。使得當時的荊州呈現了一種實力犬牙交錯之勢。

    換而言之。劉備的地盤上有吳軍,吳軍地盤上有劉軍。當時荊州存在大量“插花地”。

    比如《黃蓋傳》和《周泰傳》中,就有吳軍在武陵郡和長沙郡搶到地盤的記載。

    武陵蠻夷反亂,攻守城邑,乃以蓋領太守。時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敵,因開城門,賊半入,乃擊之……郡境遂清。後長沙益陽縣為山賊所攻,蓋又平討。——《三國志·黃蓋傳》

    後與周瑜、程普拒曹公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荊州平定,將兵屯岑。——《三國志·周泰傳》

    “武陵蠻”就是武陵郡的蠻夷。

    益陽就是現在的益陽市,當時屬長沙郡。

    岑縣在武陵郡。黃蓋在武陵殺退武陵蠻,又在益陽平定山賊,周泰駐軍於武陵郡岑縣。

    這就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吳軍勢力已經滲透到了武陵郡和長沙郡的地盤上。

    另外《魯肅傳》中也有證據能證明,吳軍佔領了長沙郡北部大部區域。

    所以說赤壁大戰後,東吳佔領南郡,劉備全據荊南四郡的說法其實是不對的。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劉備佔了荊南四郡不少地盤,但東吳也佔了荊南四郡不少地盤。東吳方面在這場搶地盤大戰中,反而佔到了先機。不僅搶的地盤多,而且地盤質量也比劉備要好。

    而正是因為地盤搶的不多,質量也不行。

    所以後來劉備才必須要親赴東吳,透過與孫氏聯姻的方式,獲取孫權信任,讓孫權與自己交換一部分地盤。

    經這一番交換後,吳軍退出南郡和武陵郡。

    劉備退出江夏郡,又讓出部分長沙郡和桂陽郡的地盤。從結果來說,劉備的地盤只比孫權略大一點。(僅限於荊州範圍)

    不過,由於劉備掌握了入川的通道。所以他在戰略上比孫權略有優勢。

    公元214年,劉備打敗劉璋,拿下益州。

    此時,劉備的地盤擴大了一倍。新佔領了廣漢郡、蜀郡、犍為郡、廣漢郡、漢嘉郡,以及巴郡的部分地盤。(南中地區的越巂、牂柯、益州、永昌四郡此時只是名義歸順)

    不僅地盤擴大了,人口增多了,兵力也隨之翻了倍。

    未入川前,劉備兵力大概在六七萬左右,其中包括了劉琦的一萬人馬。

    入川后,劉備兵力大概有十二三萬。約一半是益州軍。(益州之戰,強度不大,大量的益州軍直接投降劉備)

    不過,劉備剛剛拿下益州不久,孫權就與他翻臉了。而隨後不久,曹操拿下漢中。又遣張郃攻擊巴郡北部。

    劉備的東、北兩個方向受到夾擊。使得他不得不與孫權媾和,主動割讓部分地盤。

    後來孫權接受了劉備的建議。

    最後,孫劉以湘江為界。劉備損失了湘江以東地盤。孫權則罷兵,調轉槍口,攻打合肥。

    暫時搞定孫權後,劉備回到成都備戰。

    他先派張飛驅逐張郃,收復巴郡失地。

    隨後又派張飛、馬超、吳蘭、陳式等人,迂迴攻擊漢中。只是可惜,均被曹軍擊退。

    公元218年,眼見幾次軍事行動無一例外的都失敗。劉備怒了。為了拿下漢中,劉備調集巴蜀所有人力、物力資源,親征陽平關。

    又激戰了一年多後,駐守漢中的曹軍最高統帥夏侯淵被殺,劉備反客為主,握有了漢中之戰的主動權。

    公元219年三月,曹操親抵漢中。

    劉備知道後,他本人坐鎮定軍山,以自己為誘餌,吸引曹操來攻。又令趙雲、黃忠在曹軍後方搗亂,切斷曹軍糧道。(曹軍利用漢水運糧)

    曹操為了儘快拿下定軍山,及早班師,便集中所有兵力強攻,忽視了保護糧道。結果曹軍強攻不克,死傷慘重,糧道也被截斷。軍心士氣跌入谷底。

    這一年五月,曹操眼見自己已無能為力,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當時關羽在荊州,孫權在合肥,都在蠢蠢欲動),便下令撤軍。

    曹軍撤退前,將漢中郡西部五縣的十多萬老百姓一併遷走。

    劉備主力大軍進入漢中後,漢中西部五縣已基本變成了無人區。劉備奪了五座空城。

    不過劉備也不是沒佔到便宜。

    曹操撤的匆忙,漢中東部的上庸、西城、房陵等四個縣的老百姓,他沒來得及遷走。劉封和孟達率軍上庸殺到後,笑納了這幾個縣的老百姓。(具體數字不詳,可能在四五萬人左右)

    七月,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打了曹仁一個措手不及。

    曹操得知後,派于禁率三萬人增援。他本人則留在長安監視劉備的異動。

    八月,襄陽附近連降大雨,水高五至六丈。

    剛剛趕到的于禁大軍被關羽設計,淹死加殲滅一部分,其餘大部被俘虜。也包括于禁。

    至此,劉備集團的實力達到巔峰。

    名義上的地盤有一個半州,十二個大郡。包括荊州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益州的蜀郡、巴郡、廣漢郡、漢中郡、犍為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

    兵力在十五萬左右。荊州方向約五萬,其中關羽帶走了三萬,約兩萬人鎮守荊州;益州兵力在十萬左右,其中機動兵力七八萬人。

    從數字上看,這時候的劉備仍然遠不是曹操的對手。曹操兵力不下四十萬。但他可以利用曹魏多線作戰,每個戰區可調動部隊有限的情況,集中兵力,在區域性地區創造戰略優勢。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走下去。

    曹操於220年初去世,曹魏陣營內部因爭奪大位而不穩。且襄樊缺糧。

    下一步,關羽必然可以拿下襄樊,繼而威脅河南。劉備也可以乘機拿下涼州,甚至是關中,把戰線推進至潼關、崤函一線。

    如果孫權不偷襲關羽,新繼位的曹丕大機率會退守黃河一線,力保河北核心區域。事實上歷史上的曹丕繼位後,他也確實放棄了襄樊。(孫權隨後派人攻佔襄陽)

    劉備和孫權也會分別取關中和淮南,將豫兗青徐四州變為拉鋸區域。如此一來,一強兩弱的局面將被打破,變成名副其實的三足鼎立。

    只不過,孫權選擇背刺關羽,給了曹魏喘息之機。葬送了這種可能性,繼續維持了一強兩弱的舊格局。

    之後,劉備的荊州軍全軍覆沒。關羽被殺。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兵沒了可以再招,兵不精可以訓練,但好的將才百年難遇,關羽這種大將之才的死,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損失是致命性的。這就相當於劉邦集團死了大將軍韓信一樣。

    劉備再想雙線夾擊曹魏,已無可能。

    但黴運到這裡,還沒結束。

    不久後。劉封和孟達在上庸內訌。孟達率軍投降曹丕,又引導曹軍攻上庸。

    劉封不敵曹軍。不僅丟了上庸,還折了幾千兵馬。

    公元220年夏,法正病死。

    如果說關羽是劉備的韓信,諸葛亮是劉備的蕭何,那法正就是劉備的張良。

    劉備陣營的頂尖人才本來就稀缺。現在是又喪地,又損兵,還折人才。劉備的實力巔峰期,只維持了數月時間。

    後來,劉備之所以發動夷陵之戰。除了要給關羽報仇雪恨的因素外,挑柿子撿軟的捏也是考慮因素之一。

    他不是不想伐魏,只是確實沒辦法。

    伐魏的時機已失,自己實力不足,且又不可能不為關羽報仇。只能是削孫權了,靠打這一仗維持內部凝聚力了。

  • 10 # 蕭武

    在打贏漢中之戰之後,到關羽兵敗被殺之前,這個短暫的時期,是整個劉備集團的全盛期,只有幾個月時間。但這個時期的劉備集團佔據的地盤是最大的,超過之前的所有時期,之後也再未達到過這個水平。可以說,既空前,也絕後。

    在打贏漢中之戰之後,劉備在漢中方向已經處於攻守都佔據主動權的位置。所以,荊州方向也開始行動,關羽從荊州出兵,北伐襄樊,圍襄陽,攻樊城,曹操第一次派來援軍,關羽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之後曹操又派了第二波援軍,由徐晃率領。

    除此之外,劉備還派孟達從宜都出發,北伐上庸。孟達的進展很順利,斬殺了曹魏任命的上庸太守蒯祺。之後,劉備派劉封到上庸,和孟達一起鎮守上庸。這樣,如果關羽能夠拿下襄樊,那麼漢中—上庸—襄樊就可以形成一條新的戰線,而且漢中和襄樊之間可以透過上庸聯絡起來。

    那麼在漢中之戰之前,劉備集團和曹操集團的戰線在哪裡呢?沒有漢中和上庸兩個地區,在拿下襄樊之前,荊州地區長江以北的戰線,大約在今天的江陵到荊門一線。

    最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劉備集團在荊州和益州在戰略上都處於被動防禦的態勢,對手進攻自己很容易,自己防禦起來很費勁,只能後退,依託地理屏障作戰。而在把戰線推進到漢中、上庸和襄樊之後,既可以透過上庸打通漢中和荊州兩個戰略區的聯絡,也可以依託秦嶺和漢水的屏障,在防禦上就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從曹魏的角度來看,這個時期的劉備集團處在上升期,是主動進攻的一方,而曹魏一方是被動防禦。雖然漢中戰線暫時穩住了,但在荊州防線如果不是曹仁死死的頂住,一旦被關羽突破,那麼整個以宛城為核心的南陽地區也會處在關羽的威脅之下,而南陽又是盆地地形,很容易被突破,那麼就會直接威脅到曹魏的腹心地區。

    所以,曹操在漢中之戰時並未出全力,而是發現已經失去了奪回漢中的機會之後,就主動撤退了,但在襄樊方向,則是不斷抽調援兵增援,一點也不肯後退,就是因為襄樊如果放棄了,那麼整個南陽地區都會被暴露在關羽的威脅之下,戰略上比較被動。這也是關羽擒于禁、斬龐德之後,會“威震華夏”的原因。

    除了威脅到曹操,劉備集團的實力在短期內的迅速擴張,連續的勝利,也讓孫權感受到了威脅。如果關羽真的如願拿下襄樊,紮緊門戶,那麼劉備就既可以同時在漢中和荊州兩個方向上主動進攻,北伐曹操,但同時也存在另一個可能性,這就是劉備集中兵力,沿長江東進,威脅孫權佔領的荊州部分,直至徹底消滅孫權實力。

    也是因此,在關羽北伐看上去進展十分順利的情況下,孫權不但沒有出兵協助,旅行戰略盟友的義務,反而主動偷偷向曹操輸誠投降,與曹操結盟,形成了曹孫聯盟,共抗劉備的態勢。就是因為孫權希望把主動權掌握在他自己手裡,而不是被動的去看劉備的臉色。所以,孫權才派呂蒙、陸遜偷襲荊州,擒殺關羽。

    但這個短暫的時期在關羽兵敗被殺之後戛然而止了,劉備集團失去了荊州,從此就被困在了三峽以西,劉備出三峽進攻荊州失敗,從此劉備集團唯一可行的擴張方向,就只剩下了從漢中出發,北伐關中地區,但這很難動搖曹魏根本,曹魏即便是被動防禦,也不費太大力氣。

  • 11 # 流星劃過銀河

    劉備在奪取漢中之後,實力己到蜀國鼎盛時期。這時已超過吳國,不在魏國之下。佔據荊州、西川,漢中三大版圖。國力能與中原抗衡,如果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策略,不出意外,統一全國很容易的,可惜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大敗,都成泡影了。

  • 12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在漢中之戰結束後,劉備的勢力達到了巔峰狀態,具備了跟曹操和孫權三足鼎立的實力。當時的劉備佔領了五分之四的益州和三分之一的荊州,基本上完成了“跨有荊益”的戰略目標。然而相比於兵強馬壯的曹操和基業穩固的孫權,劉備的實力仍然排在孫劉曹三家的倒數第一位。

    劉備在荊州的地盤

    劉備早年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始終沒能獲得一塊穩定的根據地。一直到了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透過向孫權打“白條”借荊州,才勉強獲得了一塊棲身之地。劉備奪取益州之前,曹操佔據了荊州南部的襄陽和南郡,孫權佔據了荊州東部的江夏郡,同時還跟劉備共同控制了荊南四郡。

    而劉備透過“借”荊州的外交策略,獲得了南郡的控制權。同時劉備在南郡之戰結束後,也派出將領駐紮到了荊南四郡,荊南四郡實際處於孫權和劉備的共同控制下。益州之戰結束後,孫權向劉備討要南郡,劉備拒絕將南郡還給孫權,引發了孫劉兩家的第一次矛盾。

    劉備和孫權翻臉後,曹操趁機攻佔了漢中。劉備為了避免兩面受敵,同意跟孫權平分荊南四郡,將長沙郡和桂陽郡給了孫權。在漢中之戰結束的時候,劉備在荊州的地盤只有南郡、武陵郡、零陵郡。而荊州共有九個郡的人口和土地,因此劉備只能算是佔據了三分之一的荊州。

    劉備在益州的地盤

    益州本來是劉焉的地盤,劉焉和張魯的母親私通,張魯因此受到了劉焉的重用。劉焉去世之後,劉璋因為私憤殺死了張魯的母親,張魯起兵佔領了益州北部的大部分郡縣,形成了和劉璋南北對峙的局面。後來劉璋害怕張魯的進攻,邀請劉備幫忙抵禦張魯。

    劉備趁機奪取了劉璋的地盤,佔據了益州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郡縣。漢中之戰結束後,劉備又佔領了漢中地區和東三郡地區,控制了相對完整的益州。不過益州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土地仍然被曹魏控制,益州南部的土地也被西南蠻夷控制,劉備佔領的益州,並不是完整的益州。

    劉備對比曹操和孫權

    東漢末年全國的人口和經濟重心仍然在北方,因此曹操佔據的地盤,都是人口數量眾多,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相比之下,孫權和劉備佔領的地區,都是一些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人口數量較少的地區。即使在劉備全盛時期,曹操的實力仍然遠強於劉備。

    實際上劉備在全盛時期的實力,也無法碾壓江東的孫權。在益州之戰結束前,劉備只能算是孫權的附庸。一直到了劉備和孫權瓜分荊州,劉備和孫權才獲得了平等的地位。在漢中之戰結束後,隨著劉備地盤和實力的擴充,劉備已經具備了跟孫權旗鼓相當的實力。只不過劉備的基業不如孫權更加穩固,存在很多的危機隱患。

    總結

    從上述分析來看,劉備全盛時期的實力並沒有太強,充其量只能跟孫權平起平坐。不過劉備從白手起家創業,能夠在曹操的圍追堵截下建立這樣的一片家業,確實也十分的不容易。物極必反,盛極而衰。劉備在達到全盛時期後,很快便因為關羽的敗亡而迅速走上了下坡路。最終隨著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蜀漢的精銳損失殆盡,劉備一統天下的夢想也最終破滅。

  • 13 # 左將軍

    劉備在全盛時期的實力有多強大?

    劉備的全盛時期是在什麼時候?

    可能很多人都會說是在漢中之戰之後、水淹七軍之時。對此,我有些許不同看法,我覺得此時的劉備應該是“勢”的巔峰,而不是實力的巔峰。

    劉備實力的巔峰應該是益州之戰之後、湘水盟約之前。

    整個益州之戰,除了雒城戰役以外,其他區域性地區的戰役強度都不大,劉備幾乎是全盤接手了劉璋的兵馬和地盤。

    此時劉備有多少人?我們粗略算一下:五萬荊州軍駐守荊州;劉備入川時帶了一萬人,益州之戰打響時部隊規模已達到三萬餘;收編楊懷、高沛、李嚴、李恢、馬超等部眾;加上成都城中三萬餘兵全員投降;再加上益州周邊各據點守兵。此時劉備的部隊可達到十二萬以上。

    拿下益州之後,劉備大力封賞各階文武,並且大量啟用蜀中才俊,一時間士人爭相競功,達到鼎盛時期。

    在這之後,呂蒙襲取了荊南三郡(湘水盟約後重新調整了地盤,東吳前後總共摘了劉備兩個郡)。緊接著就是漢中之戰,劉備以男戰女運的慘痛代價取得了勝利,得到了一座空城(漢中人口被曹操遷走)。

    可以說漢中之戰差點兒把劉備打回原形,雖取得了勝利,但綜合實力損失非常大,以至於幾年後的夷陵之戰他也只能勉強湊出四萬部隊東征。

    所以說劉備實力的巔峰是在拿下益州之後那段時期。至於漢中之戰後、水淹七軍時是劉備“勢”的巔峰。

    “勢”指的是氣勢、士氣。

    戰爭除了是綜合實力的比拼,同時也是一個氣勢的比拼(就和打群架一樣,人多固然重要,但氣勢更重要,抖音裡那個學生一挑五的影片大家應該都看過吧!)

    得“勢”者士氣高昂、勢如破竹,越打氣勢越旺、歸附者越多。失“勢”者士氣低落、兵敗如山,越打氣勢越弱、人心越渙散(解放戰爭參考一下)。

    從建安十三年(208)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高舉義旗,得荊州、取益州、奪漢中,漢中之戰的劉備雖是慘勝,但這是他被曹操的陰影籠罩了半輩子之後,第一次在正面戰場上將其擊敗。隨後又拿下了東三郡,關羽又開始圍攻襄樊。

    關羽在圍攻襄樊的時候,曹魏內部是處於一個低谷狀態,合肥地區在和孫權交戰。之前的宛城發生叛亂,叛亂雖被平定,但這股反曹的浪潮已經擴散開來,不少地區紛紛起兵響應關羽。一旦曹仁棄城或是曹操遷都,那整個黃河以南都將落入關羽之手。

    大家不要覺得徐晃在戰術上贏了關羽,那只是暫時的,讓關羽撤軍的不是徐晃而是孫吳。

    孫吳若不偷襲,徐晃在接下來的對局中也很難再取得勝利。

    總結:劉備實力最強是在奪取益州之後,氣勢最旺是在水淹七軍之時。

  • 14 # 歷史風雲天下

    在全盛時期的劉備是有實力一爭天下的,而且一度令得東吳和曹魏如芒刺背,壓力巨大。

    赤壁之戰後,曹操雖然大敗,但還是有著北方之地作為依託,三家之中最強的還是曹操,而東吳和劉備主要的目標就是瓜分荊州。

    荊襄七郡,曹操佔據著南陽郡,劉備佔據荊南四郡中的大部分和江夏郡的少部,孫權雖然佔據的面積不如劉備大,可是南郡的擁有是荊州進入益州的必經之路,從戰略上看,東吳和曹操還是略勝一籌的。

    消化了赤壁之戰後荊州的爭奪,劉璋請劉備入蜀抵禦漢中張魯,這正中了劉備下懷。因此有了劉備借荊州一說,因為魯肅的聯劉抗曹策略,孫權答應了,所以劉備能夠借得南郡在手,當是時,劉備整合的荊州兵力大概六七萬左右,因此率領大部分兵馬入川,留下了孔明和關羽鎮守荊州。

    反客為主,劉備佔據益州,地盤極具擴張,當此時,孫權發難,索要荊州,而劉備一再言語搪塞,大戰幾乎一觸即發,又恰逢曹操攻漢中,為了不至於兩面受敵,劉備只能以湘水為界,荊州以東歸東吳,以西歸劉備。如此集中兵力漢中苦戰兩載,終於將曹操打服,而且劉備還不失時機的派遣劉封、孟達攻略上庸三郡,此時的劉備達到自黃巾以來的力量鼎盛。

    武有關張趙馬黃等,文有孔明、鳳雛(可惜死於益州之戰中)、文正、黃權等,兵力也是極具擴張至十幾萬,擁有荊州西部以及益州和漢中全境,進位漢中王,士氣不可謂不高。

    關羽面對劉備的節節勝利,他也協同,打算拿下襄陽、樊城,如此設想一旦完成,在戰略上蜀漢將佔據著絕對的主動。

    擁有上庸,從益州北伐就可以不必走秦嶺山脈,中原就會直接呈現在蜀漢的眼前,洛陽指日可待,而擁有襄陽則可以扼控南北,直下南陽盆地,北伐中原洛陽、許昌就近在咫尺,這也是為何在關羽下襄陽、圍樊城、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後威震華夏的原因,曹操害怕了,所以想要遷都。

    我們可以發現,漢中之戰中,當曹操意識到敗了之後,就很直接地退走了,可是到襄樊之戰中,曹操一次次的派人,堅決都沒有後退的意思,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佔據襄樊給了蜀漢北伐以戰略的優勢。那時候以上庸、襄樊而建立起一條戰略性,如此就打通了荊州和益州的前線連線,這種意義,曹操是驚懼的,當然東吳方面也是驚懼的。

    劉備實力大漲,又兼具襄陽,處於長江中上游,而東吳是長江的中下游,如此一來,地理上蜀漢佔據著攻的優勢,這對於東吳而言是不可容忍的,為此才有東吳和曹魏的轉而勾連,所以關羽敗不僅是內部的不團結,更是外面東吳和曹魏的心驚膽戰。

    如果關羽真打勝了,那麼戰略方向是多麼的像孔明的隆中對啊,那時,漢室有望再次一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拒絕鴻蒙遭非議,中興曝出全新系統,繞不開安卓該怎麼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