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594862071952

    江南是一個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的地方,從古至今 “江南” 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但始終代表著美麗富饒的水鄉景象;至今也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商品生產發達,工業門類齊全,是中國綜合經濟水平最高的發達地區。

    江南含義的歷史變遷在 “二十四史” 中,最早出現 “江南” 的記載是《史記・五帝本紀》:“舜…… 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這裡所言 “江南” 的意義實在太廣泛了。到秦漢時期,“江南” 的含義略顯明確,主要指的是今長江中游以南的地區,即今湖南省、湖北南部和江西部分等地。《史記・秦本紀》中說:“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 黔中郡在今湖南西部。由此可見當時 “江南” 的範圍之大。但據《史記・五帝本紀》,可知其南界一直達到南嶺一線。在漢代人的概念中,江南已經十分寬廣,包括了豫章郡、長沙郡、廬陵郡,相當於今天的江西省湖南省。當然,在兩漢時期,洞庭湖南北、贛江流域地區應是江南的主體,其中的 “江南” 說的就是這一地區。至隋代,“江南” 也被用作《禹貢》中 “揚州” 的同義詞,但實際上 “江南” 還有江漢以南、江淮以北的意思。①因此,《史記・貨殖列傳》中關於 “江南豫章、長沙” 與 “江南卑溼、丈夫早夭” 的描述,在清代人看來,都屬湖廣、江西地區;而《項羽本紀》雲 “江東雖小,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 中的 “江東”,事實上也是清人心目中的 “江南”。②較為明確的江南概念應當是從唐代開始的。貞觀元年 (627 年)分天下為十道,江南道的範圍完全處於長江中下游。① 參見周振鶴:《釋江南》,載《中華文史論叢》第 49 輯,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另見周振鶴:《隨無涯之旅》,三聯書店 1996 年版,第 324--334 頁。② [清]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十一《江南》,上海書店 1983 年據商務印書館 1937 年版影印本,第 245 頁。③ 參見周振鶴:《釋江南》,載《中華文史論叢》第 49 輯。從元代開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 一詞還有被用於行政區劃的。如清代所謂的 “江南”,主要指的是今天長江下游的江蘇、安徽、上海地區。但經濟意義上的 “江南” 越來越明確地轉指傳統的浙西、徽州、吳或三吳地區。明代已經將蘇、松、常、嘉、湖五府列為 “江南” 經常性的表述物件,因為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已在全國獲得了獨一無二的地位,且備受國家倚重。嘉靖年間的嘉興府海鹽縣人鄭曉,就是以這些地區來論述江南的。當然,明清人對 “江南” 一詞的運用還是相當隨便的。在他們的意識中,只要與這些地方有關聯的,就可指為 “江南”,絲毫不會注意有什麼界域存在。① [明] 鄭曉:《今言》卷三,中華書局 1984 年版,第 139 頁。② [明] 盧涇才:《上史大司馬東南權議四策》,載 [明] 馮夢龍編撰:《甲申紀事》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影印本。明末清初人顧炎武在其著《天下郡國利病書》(民國二十五年涵芬樓影印崑山圖書館藏稿本)原編第十一冊 “浙江上” 中所述的相同內容,顯系直錄盧氏原文。③ [清] 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 “假虎威古玩流殃,奮鷹擊書生仗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68 頁。當代學者就是在今天,學術界對於江南的界定,也常有歧異。從傅衣凌等學界前輩研究江南伊始,一大批關於江南的論著從經濟、文化、政治、社會、環境甚至地質構造等各個方面展開了詳細的討論。傅衣凌的《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①、《明清農村社會經濟》②、《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③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④,儘管所論多涉江南地區,但尚未對江南作出一個明確的界定。較早對江南的含義提出討論的是王家範,在他早期關於江南市鎮結構及其歷史價值的研究中,認為至遲在明代,江南地區就已是一個有著內在經濟聯絡和共同點的區域整體,官方文書和私人著述中往往也將五府乃至七府並稱,因此,最早的江東經濟區(嚴格地說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事實上已經初步形成,而且這個經濟區當時是以蘇、杭為中心城市,構成了都會、府縣城、鄉鎮、村市等多級層次的市場網路。⑤劉石吉在其《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中表示,江南是指長江以南屬於江蘇省的江寧(即南京)、鎮江、常州、蘇州、南通、松江和太倉直隸州,長江以南屬於安徽的宣州、徽州、太平、寧國以及浙江的杭州、紹興、寧波、嘉興、湖州地區。⑥洪煥椿、羅侖主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史研究》一書,也對江南下了一個自己的定義:主要是指太湖錢塘江流域,大運河長江南岸。① 傅衣凌:《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

    吳越民系(江浙民系):分佈在江蘇南部、上海市、浙江省、安徽東南部和江西東北部(信州、上饒、廣豐、玉山的吳語一區三縣,婺源、德興、浮樑的徽語三縣);人口約 7700 萬,方言: 吳語、徽語;文化中心:蘇州、紹興、上海、杭州、徽州(今黃山市為主體,含安徽績溪縣,江西婺源縣);經濟中心:上海、蘇州、杭州、無錫、寧波、溫州;最大城市:上海。

    但是廣義上的江南代表性城市不但有吳越民系內的城市,還包含有其他民系,包含有: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揚州、南通、鎮江、湖州、杭州、紹興、嘉興、上海、寧波、蕪湖、宣城、徽州(黃山)、馬鞍山、池州、銅陵、安慶、九江、上饒、景德鎮等。

    ————百度百科。

    狹義上的江南代表性城市有:蘇州,松江,常州,杭州,嘉興,湖州。

    所以,蘇南浙北他們當然算江南,而且算很純正的正統江南。

    只不過那裡的有些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管是知識水平不夠,說到江南就整天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還是目光變得狹隘,盲目自大,不願意承認那些民系相同,方言相近(吳語也有很多種類,不是隻有蘇南浙北太湖片才是吳語,皖南是吳語宣州片,浙江溫州話是吳語甌江片,我徽州的徽語也是脫胎自吳語),民風類似的窮親戚也有江南的影子,這些都無可厚非,根本原因也只有一個。

    拿我們徽州舉個例子,若不是明清徽商的興盛,徽州的經濟強盛帶來的徽文化遍地開花,說難聽一點就憑徽州那和江南水鄉相比的荒山野嶺,憑我等中原士族衣冠南渡的後代,憑我徽州失去濁音,“六邑之語不能相通也”的徽語(也曾被分作吳語徽嚴片),哪有資格,在江南這個意象裡佔有一席之地?

    說到底,窮是原罪而已。

    若是窮困潦倒,就算你說的是吳語(徽語)又如何,你文化當年再燦爛又如何?參考吳語太湖片如何看待吳語宣州片吧。

    過好自己的日子,管槓精愛怎麼看怎麼看,保護和宣傳好家鄉的文化,他人的家鄉再美好又怎麼樣,要對自己的家鄉有鄉土情懷和強大的自信,家鄉在自己心裡永遠是第一無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魚草開花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