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961992969750

    以我的感覺來說,人生命中的第一需要即是面子。成語“嗟來之食”說的是發生在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當時齊國發生饑荒,有人在路上施捨飲食,對一個飢餓的人說:“嗟,來食”,飢餓的人說,我就是不食“嗟來之食”,才到這個地步的。終於不吃而死。由此可見,即使是一個餓得要死的乞丐,也不能忍受一種侮辱而輕蔑的稱呼。這就是面子問題。

    人們如此看重面子問題,是不是好事呢?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那麼“要面子”與“丟面子”也是對立統一的。有些“面子”是非要不可的,但有些“面子”不要也不要緊。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涉及到國家、民族的面子是非要不可的。例如,有一次,周總理接受一位美國記者的採訪。記者見桌子上放著一支派克牌鋼筆,便不懷好意地說:“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華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生產的鋼筆呢?”周總理笑了笑說:“提起這支鋼筆,那可說來話長了。這不是一支普通的筆,是一位北韓朋友抗美的戰利品,作為禮物送給我的。我無功不受祿,就想拒絕,哪知那位朋友說,留下作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收下了貴國生產的這支筆。”周總理這次答記者問,涉及到國家的面子問題,但是周總理委婉含蓄地回答了美國記者的問題,保全了國格,又諷刺了美國。可見保全面子還需要智慧。有些面子涉及到人格問題,也必須毫不猶豫地保全。民主人士梁漱溟是當代的大儒,江青妄想利用他來批林批孔,可梁老只批林,不批孔,面對“四人幫”的淫威,他正氣凜然地說:“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毛澤東稱讚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這就是朱先生說過的要保持“氣節”,保持知識分子的人格。老舍是一個偉大的作家,但在政治動亂時期,他不能忍受對自己人格的侮辱,跳樓自殺(又說投湖自盡)。可見有關於國格、人格的大面子萬萬不能丟。

    然而,有些面子卻大可不必要。中國有句古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所以中國的女子自古以來最看重這個貞節問題,把個人的貞節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歷史上為什麼有那麼多烈女自殺呢?原因就在於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面子問題。一旦感到自己再也臉面見世人了,就只有自殺這一條道路。我們應當怎麼來看待這個問題呢?當然我對那些自殺的烈女是滿懷敬意的。但是,面對邪惡勢力,她們是不是能夠另外採取一種方式?不敢面對現實,採取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來反抗社會,並不能夠消滅社會上的邪惡勢力。1935年著名影星阮玲玉服毒自殺,她留下的遺言是“人言可畏”、“我不死不能明我冤。”阮玲玉在電影中敢於扮演被侮辱、被損害以及走向進步的各類婦女形象,這在當時是何等的大膽。但是面對汙衊她的閒言碎語,面對無稽之談的謠言,她發抖了,她軟弱了。她面對敵人的淫威,會臉不變色心不跳;但是,她面對毫無根據的人言,卻退縮了,害怕了。她本來還可以塑造更多更好的形象,為發展中國的電影藝術作出自己的貢獻。可是,她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這是中國影藝界的悲哀,也是中國婦女的悲哀。可見,對於中國婦女來說,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這就是面子問題。

    在生活中,還有一種死要面子,實際上卻不要臉的人。《孟子》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

    齊國有一個人,娶了兩個老婆。這個齊華人很愛面子,經常在妻子面前炫耀自己在外面跟大人物來往。他常常喝得醉醺醺地回家。大老婆問他:“你跟什麼人喝酒?”他洋洋得意地回答:“都是些有錢有勢的大官人!”

    大老婆便告訴小老婆,說:“丈夫外出,總是飯飽酒醉而後回來;問他同一些什麼人吃喝,他說全都是一些有錢有勢的,但是,我從來沒有見過什麼顯貴人物到我們家來,我準備偷偷地跟蹤他,看他究竟到了些什麼地方。”

    第二天清早起來,大老婆便偷偷跟隨在丈夫後面,走了很久,全城幾乎走遍了,也沒發現一個什麼顯貴的人物站住同她丈夫說話。最後,來到了東郊外的墓地,看見丈夫走向一些祭掃墳墓的人,討些殘菜剩飯;此處不夠,又東張西望地跑到別處去乞討。他吃飽喝醉的辦法於是真相大白。

    大老婆回到家裡,便把情況告訴小老婆,悲痛地說:“丈夫是我們仰望而終身倚靠的人,現在他竟然這樣欺騙我們,我們還有這樣指望呢!”兩人便在家裡一起哭起來,咒罵著自己的丈夫。但丈夫還不知道,高高興興地從外面回來,又向他兩個女人又擺起威風來了。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這個齊華人是個死要面子的人。正如俗話所說,死要面子活受罪。在生活中,不是有很多這樣死要面子的人嗎?有些學生的父母辛辛苦苦積攢一點錢供子女上學,但他們的子女卻在學校揮霍浪費,請客送禮,大擺闊氣。女同學最愛面子。有一天,天上陰雲密佈,看樣子馬上就要下大雨了。一個女同學看到同學的父親到教室來給兒子送傘,西裝革履,一幅大款氣派,非常羨慕。突然從窗外看到父親蒼老憔悴,衣著破爛的身影走過來了,驚惶得不知所措,聽到父親喊自己的名字就假裝沒有聽到,等到他走進教室,她簡直無地自容。還有一個女同學出外讀書,看到農村的媽媽來了,面黃肌瘦,衣著不整,她乾脆裝作不認識。她寧可不要伙食費,也不願當著同學們認這樣的農村媽媽。

    魯迅在《“要面子”與“不要臉”》這篇文章裡面說,“要面子”與“不要臉”實在也有很難分辨的時候。例如一個紳士,叫他四大人吧,有錢有勢,人們都以能和他攀談為榮。有一個專愛誇耀自己的叫花子,有一天突然高興地對大家說:“四大人和我說過話了!”大家既驚奇,又很羨慕,問他:“說了什麼呢?”叫花子回答說:“我站在門口,四大人出來了。對我說:‘滾開去!’”所以,有些自以為有了面子的人,實際上是“不要臉”的人。在生活中我們要時時警惕自己,看看自己是否要了不該要的面子。

    有人說,男子漢大丈夫,怎麼能夠不要面子呢?那麼到底什麼是大丈夫的面子呢?難道大丈夫的風度就是在妻兒面前發號施令、頤指氣使的樣子嗎?難道大丈夫的風度就是在眾人面前喝酒賭博、狂言亂語的樣子嗎?俗話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大丈夫連一點小事也覺得丟了面子,如果在妻兒面前也要做個贏的才覺得是挽回了面子,那還是大丈夫嗎?魯迅說:“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的寫照。

    要了面子,就丟了裡子。面子是表面的,是虛浮的,要面子是虛榮心的表現。裡子是深層的,是實在的,是謙退心的表現。面子華而不實,裡子表裡如一。外看一朵花,內心一團糟。這是徒有外表美的繡花枕頭。外看一團糟,內心一朵花。雖然沒有外表美,但是卻有內心美,最終會得到人們理解和尊重。一個人如果沒有靈魂,那麼這個軀殼還有什麼用?一個人有靈魂的話,還需要這個軀殼幹什麼。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面子既不能不要,也不能都要。有智慧的人必須辯證地分析這個問題。否則,自以為要了面子,而實際上丟了臉還不知道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美國今年的國家債務,可能會突破30萬億美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