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闌尋夢

    《祭侄文稿》(全稱為《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於唐乾元元年(758年)創作的行書紙本書法作品,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這篇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氣呵成。

    《祭侄文稿》與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北宋蘇軾的行書《黃州寒食帖》並稱為"天下三大行書",亦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二"。且此稿是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不顧筆墨之工拙,故字隨書家情緒起伏,純是精神和平時工力的自然流露。這在整個書法史上都是不多見的,故《祭侄文稿》是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墨跡原作之一。

    藝術鑑賞

    結體

    在結體上,《祭侄文稿》打破了晉唐以來結體茂密、字形稍長的娟秀飄逸之風,形成了一種開張的體勢,結體寬博,平正奇險。

    一是寬郎舒展,外緊內松。字中戈挑多不挑出,而作斷竹一頓,如"歲"、"戊、戌、賊、我"、"殘"、"哉"等字。這正是顏字內放外收的典型之處。

    二是多橫向展勢,左右偏旁或相向、或相背、或同向。尤其是相對的邊豎,使傳統的內弧相背為外弧相向形。如"蒲州、丹楊、開國、圖、開、關"等處,使字形開張多變。顯得疏密得體,相得益彰。此為顏體行書的創新之所在,亦是顏體闊達大度的結構特點之表現。三是氣勢凜然,但卻寄寓著奇險。從《祭侄文稿》中我們會察覺到,有些字的俯仰變化之大,而這種現象的出現也正應和了顏真卿內心的悲壯心理,在書寫時情緒放任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必然原因。這在前人行書書作中是很少見到的。"硬弩欲張,鐵柱將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米芾《海岳名言》),字形儘量向兩邊拓開,卻相互照應,形散神聚。如"爾、傾、巢、準"等字,而"摧、作、悔"等字則正中寓奇,大膽造險。

    線條

    《祭侄文稿》筆法圓轉,筆鋒內含,力透紙外,其線條的質性遒勁而舒和。清代何焯《義門題跋》中說:"魯公用筆最與晉近。"但《祭侄文稿》一是打破了晉唐以來重內擫法來表現方剛之氣的習慣,改用外拓法。他認為,外拓圓筆更能自如地縱筆揮毫,充分抒展書法家的個性。如第17行的"荼毒"二字便是筆勢外拓的典型表現。二是線條渾厚圓勁,骨勢洞達,賦予立體感。《祭侄文稿》中"父、楊、兇、史、輕"等字運筆疾澀,體現了古人所謂"顏字入紙一寸"的說法,這是對"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的最好的領悟和展現。三是篆籀氣的運用使《祭侄文稿》不同於晉唐以來的方頭清瘦,迴歸了古樸淳厚之氣。如"顏、清、爾"等字;楷隸之法的出現讓作品奇趣迭出,如"門、陷、孤"等用楷法,"既、承"末筆波狀則取隸法。如第13行的"兇威"二字取法篆籀,正是以圓潤、渾厚的筆致和凝練遒勁的篆籀線條,展現了顏真卿在行書用筆上非凡的藝術功力。所以,熊秉明在《中國書法理論體系》中說:"其頓,沉著有力,其起,迅速利落,顯出一種堅決果斷,一種絕對的自信"。

    章法

    《祭侄文稿》觀其章法,恣意靈動、渾然天成。其一反"二王"茂密瘦長、秀逸嫵媚的風格,變的寬綽、自然疏朗。字間行氣,隨情而變,不計工拙,無意尤佳,圈點塗改隨處可見。其章法自然天成,毫無雕飾,完全是情緒的左右之下所完成的,這便給人以巨大的遐想空間。

    《祭侄文稿》並不在意字距、行距,時疏時密,完全是隨心所欲。每一行的中軸線或左或右或傾斜。章法的安排完全取決於情感的抒發過程。作品的前幾行敘述了祭文的寫作時間以及個人身份,情緒尚屬平穩,心情比較沉重,行筆稍緩,線條凝重緩慢,章法和諧自然。

    從"惟爾挺生"開始到"百身何贖"用筆豪放,章法左右飄忽不定,字局、行距變化較大,形成跳躍性變化。接下來的"嗚呼哀哉"到全文結束"尚饗"二字嘎然收筆,章法從行草逐步改變為大草,壓抑的情感爆發出來。第10行的"順"、"爾"之間,第11行的"受"、"命"之間,第16行的"覆"、"天"之間,第18行的"承"下和第21行的"及"字的頂部留白,是整幅作品的透氣之處,加上與第8、10、14、15、19、21、23行塗改部分茂密濃厚對比,產生了極強的視覺衝擊力,無意間調節了濃密沉悶的空間,造成了"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強烈反差。舒張開朗,給人以暢快淋漓的感覺,使悲憤情緒得以宣洩。這也正說明了蘇軾的"無意於佳乃佳"的論斷。

    墨法

    《祭侄文稿》其墨法蒼潤,流暢自然。渴筆枯墨,燥而無潤,幹練流暢,揮灑自如。

    全文不到300字,只用了七次蘸墨,到了一筆墨寫下了53字,留下了乾枯壓痕出現難以控制的傷痛軌跡。從"維乾"到"諸軍事"蘸第一筆墨,墨色由濃變淡,筆畫由粗變細;從"蒲州"到"季明"蘸第二筆墨,墨色也是由重而輕,點畫由粗而細,且連筆牽絲漸多,反映了作者激動的情感變化;從"惟爾"開始,因要思考內容、蘸墨,塗改、枯筆增多;從"歸"字開始,墨色變得濃潤,"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八個字墨色濃厚,充分反映出書家失去親人的切膚之痛;"天下悔"三字以後,隨著心情的不可遏制,越往後越揮灑自如,無所憚慮。兩個"嗚呼哀哉"的狂草寫法,足見書家悲憤之情不可言狀。最後的三行如飛瀑流泉,急轉直下,給人留下了無窮的回味。其情感交織而產生的筆墨效果使作品達到藝術的巔峰狀態。這一墨法的藝術效果與顏真卿當時的悲慟恰好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

    除此之外。從《祭侄文稿》中多處用渴筆修改的跡象表明:顏真卿在寫這篇草稿時情緒激動,思如泉湧,手不能追,非快速行筆不足以表達其激憤之情,且無暇注意墨色的變化,雖筆中無墨仍然繼續書寫。然而這些乾枯的筆墨,卻給人以蒼勁老辣的感覺,與濃重的筆墨形成對比,使作品具有枯、潤、濃、淡、虛、實的變化,更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召力。一次蘸墨,疾書數行,有些筆畫明顯是以筆肚抹出,卻無薄、扁、瘦、枯之弊,點畫粗細變化懸殊,產生了乾溼潤燥的強烈對比效果。在中國書法史上唯有此一件作品最為遒勁,且和潤。所謂"乾裂秋風,潤含春雨",也唯此作品能當之。

    情感

    《祭侄文稿》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由於作者心情極度悲憤,情緒已難以平靜,錯誤之處甚多,時有塗抹,但正因為如此,此幅字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動,筆勢圓潤雄奇姿態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通篇波瀾起伏,時而沉鬱痛楚,聲淚俱下;時而低迴掩抑,痛徹心肝。其是以真摯情感主運筆墨,坦白真率激情之下,不計工拙,無拘無束,隨心所欲進行創作的典範。個性之鮮明,形式之獨異,是書法創作述志、述心、表情的典型。作品中所含蘊的情感力度震動著每位觀賞者,以至於無暇顧及形式構成的表面效果。這恰是自然美的典型結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促排卵的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