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坤哥自媒體Vlog

    談及張三丰,想必大家的印象是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塑造的形象,在金庸筆下他是一位蓋世英雄,也是武當派掌門人,可以說很多影視和文學作品把張三丰神化,但是金庸筆下張三丰的形象杜撰成分很大,乃至於我們現在很多道觀的廟裡都供奉張三丰,並稱其為三豐真人。

    張三丰的傳奇人生

    張三丰遼寧阜新人,原名張君寶,道號三豐,師從張雲庵。

    張三丰自稱是張道陵的後裔,張道陵是道教的創始人,生活在東漢順帝年間,被世人尊為張天師,他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謀聖張良的後裔,所以張三丰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的張良。

    民間傳說張三丰的母親林氏先後生下四個兒子都不幸夭折,近五十才有了張三丰。林氏在臨產前幾天從睡夢中驚醒,她連忙叫醒丈夫張居仁,告訴他自己夢見一隻仙鶴從東海飛來,落在自家屋頂上。林氏剛說完,就聽見房頂上有動靜,張居仁急忙跑出去看看情況,只見一隻仙鶴從他頭頂上飛過,落在鄰居家的屋頂上。

    張居仁覺得這是吉兆,他的兒子將來不是一般人,幾天後林氏生下張三丰,張居仁認為兒子非同尋常,說不定是仙鶴轉世,於是給兒子取名叫張全一(寓意完美的人),後來夫妻倆經過商量覺得張君寶念起來比較順溜,就給兒子取名叫張君寶。

    不過古人都喜歡神化傳奇人物,真相如何,難以證實。

    張君寶的父母去世以後,他回到家鄉為父母守孝,因張君寶痴迷道教,三年守孝期滿後便辭官雲遊四海,成為修道高人,後來來到三峰山,見三峰挺美,以山為名,改名為張三丰。

    此後有很多關於張三丰的傳說,說他跟道門天師王重陽,丘處機往來,還說他穿著破爛不堪,從來不洗衣服,一頓能吃下一斗米,有的時候好幾天都不吃一頓飯,而且能日行八百里路。沈萬三也是他的徒弟,張三丰還向他傳授鍊金術,讓沈萬三富貴,這些傳說如今真假難辨,不過正史上的張三丰確實武道雙修,在武當山創造了很多武功,比如游龍劍、七星拳、七星劍法等,至於太極拳是不是張三丰的傑作,史書沒有記載。

    在金庸筆下張三丰有七個徒弟,分別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正史上只有張松溪是張三丰的徒弟,其他六位只是跟張三丰學了幾招,並沒有師徒之名。

    根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兒子明成祖朱棣都曾經讓人尋找過張三丰。

    據明宣德年間編撰的《敕建大嶽太和山志》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曾經派人去尋找過張三丰。

    二十四年太祖皇帝遣三山高道使於四方,清理道教,有張玄玄可請來。

    朱元璋尋找張三丰的目的和中國古代很多皇帝都一樣,就是為了長生不老。傳說朱元璋想長生不老,下令讓胡廣四處尋找張三丰,胡廣找到頭花髮白都沒能找到張三丰,於是心裡非常難過,不知道怎麼給朱老闆交差,就在他傷心難過時,非常偶然地見到了張三丰,張三丰寫了一封信給朱元璋,讓胡廣帶回。

    不過也有人說胡廣沒有找到張三丰,這只是他為了交差,編造的謊言。

    眾所周知,朱棣攻破南京城後,朱允炆在皇宮內放了一把大火,這把大火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這個千古之謎就是朱允炆到底去哪了。這個問題不僅我們想知道,朱棣也想知道,因此為了自己皇位的穩固,朱棣曾經派遣官員以“明訪張三丰,暗查明惠帝”的方式去四處尋找建文帝。

    而到了永樂後期,由於朱棣身體欠佳,朱棣尋找張三丰的目的又發生了變化。永樂十五年,朱棣又派遣醫官蘇欽等人去山川河谷遍尋張三丰,期望從張三丰手中拿到可以延年益壽的“仙藥”。

    朱棣之後的其他皇帝有沒有尋找過張三丰,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明成祖之後的其他皇帝確實對張三丰恭順有加,還給他封了號。

    關於張三丰出生於哪個朝代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出生於南宋時期,也有人說他出生於元末明初,還有人說他出生於明朝,甚至有人說張三丰從南宋晚期一直活到了明朝晚期,活了四百多年,這純屬無稽之談。

    根據《太極拳》記載,張三丰於1458年去世,享年212歲,而正史《明史》記載張三丰於1464年去世,享年218歲。筆者推測張三丰能夠這麼長壽可能性不大,只能說他生活在元末明初時期,跨過兩個朝代。

    在史學界和武術界,對於張三丰的生卒年頗有爭議,筆者也不太相信張三丰能打破自然界的規律,能夠活幾百歲,如今醫學發達,人的壽命都難以活到幾百歲,更何況生活在古代。

    不過張三丰在明代的聲望很高,不僅很多皇帝找過他,明英宗、明世宗、明憲宗還相續給張三丰上了封號,即通微顯化真人,韜光尚志真仙,清虛元妙真君,從真人到真君,封號的級別也一直在提高,可見張三丰當時備受眾人推崇。

  • 2 # 小馬談古今

    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誰?

    張三丰是中國歷史上一大奇人,民間關於他的傳說數不勝數。張三丰為武當派開山祖師,也是道家內丹祖師和道家拳術祖師,是丹道修煉的集大成者,主張“福自我求,命自我造”。

    歷代統治者對張三丰尊崇有加。元惠宗敕封“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明熹宗封號“飛龍顯化巨集仁濟世真君”。

    張三丰作為中國武術界宗師,是個武道雙修的大師,不僅武功高強,對道家的陰陽之術、煉丹術頗有研究。有人說是南宋時期人,有人說是元末明初,有人說是明朝,甚至有人說張三丰從南宋一直活到明朝,活了400多歲,也有的說他活了200多歲。要是按照歷史上那些野史記載,張三丰至少活過了500歲大關。

    歷史上最長壽的男人是日本人的泉重千代,生於1864年6月29日,死於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歲237天。

    按照民間另外一些記載,從南明活到民國的李清雲才是真正的長壽者,他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活了256歲。

    此時的張三丰有一百五十多歲了。 永樂十四年,明成祖朱棣通過種種努力,終於見到了張三丰,此時張三丰已一百六十七歲。

    張三丰最後一次出現是在雍正初年,當時有個叫汪夢九的人見到了快五百歲的張三丰,還向張真人請教過道教的問題。

    這些記載如果屬實,那張三丰必然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長壽的人,沒有之一。

    傳說《黃帝內經》是醫道同源的修真典籍,修煉有成,可以延年益壽。120歲是天年,但要打破這個天年牢籠,得靠大家去摸索了。

  • 3 # 文史墨客

    提到張三丰,人們自然會想到武當派、太極八卦、長壽等,尤其是愛看武俠小說的朋友,更會聯想到武當七俠、甚至屠龍寶刀、倚天劍和刀光劍影的江湖等等,然而,今天我們先不說武俠,我們都知道張三丰是個長壽之人,那麼在歷史上他到底活了多少歲呢?

    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張三丰,名君寶(又被叫做全一),字元元,三豐是他的道家稱號。他在武學、道法、書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尤其是武學方面,創立了太極拳、內家拳、武當劍法等流傳後世的諸多經典絕學。特別是他一手創立的武當派到現在還香火旺盛極負盛名。張三丰所處的年代恰逢元末明初之時,他自幼聰慧,14歲便考上了文武狀元,18歲就當上了縣令為官一方,與當時元朝的丞相劉秉忠和歷史名臣廉希憲交往甚密,後來因為看破塵世,辭官回家潛心修道,拜了當時著名的道家火龍真人為師。有人說張三丰的出生地在遼東,也有人說在陝西寶雞,更有甚者說在福建,具體在哪裡我們無從考證。

    張三丰的一生跨越元明兩朝,他的武學造詣之高,道法之深厚,為世人所敬仰,就連歷代統治者也都對他尊崇有加,幾位皇帝都親自請教他治國理政之法,明成祖朱棣還自詡真武大帝化身,曾經派遣工匠大力修建武當道觀,以致當時道教盛極一時!

  • 4 # 東哥聊歷史

    我們對於張三丰想必瞭解更多的是從電視上認識的,武功高強,武當派創始人,原名張君寶,但是對於其沒有真正的瞭解,更甚者明朝16位皇帝都在尋找他,但卻無果,所以他的身份像迷一樣,讓人十分好奇,可是我們不知道的是這位傳奇人物卻是一位真正的長壽之人。

    據《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記載:張三丰生於1247年,逝於1464年。

    如此我們計算出,我們的道家高人活了整整218歲,而且這意味著這位高人生於元朝死於明朝,而相傳在明朝剛建立的時候,朱元璋是見過張三丰的,只不過在明朝江山穩定以後,朱元璋幾次召見卻從未相見。

    其實張三丰到如今的身份也是一個迷,因為歷史上從未真正詳細的記載過他的年齡,以及事蹟,明朝的皇帝如此推崇,無外乎也想找到張三丰,尋他長壽之方,可是卻都沒有找到,為此對其各位明朝皇帝琢磨,既然找不到你,那我就封號吧!

    大多數人對張三丰的瞭解來自,金庸先生的作品《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而張三丰對世人最大的貢獻,便是太極拳。

    相傳在清朝的時候,還有人見過張三丰,但是如果真的還活著,那當時張三丰的年齡高達700多歲。

    民間更有相傳張三丰最後羽化昇仙,但是其中的記載,已無從考究!

  • 5 # 望風瑟瑟

    我們對張三丰的瞭解大多從金庸老爺子的武俠小說中瞭解到的,對其出神入化的武功是讚歎不已,那麼到底金庸小說中的張三丰是否真有其人呢?

    從現有史料看來,張三丰恐怕最少有三人,甚至有可能是四人。

    北宋張三丰

    北宋張三丰,又名張三峰,大約生活在徽欽二宗時期。著名思想家黃宗羲在《王徵南墓誌銘》中寫道,內家拳“害起於宋之張三峰。三峰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夜夢玄帝授之拳法。”可見,關於張三峰的記載應該是有所根據的,畢竟作為一代史學大家,不可能無的放矢。

    另在《張松溪傳》中也提到“張松溪,鄞人,善搏……其法自言起於宋之張三峰”,這裡也可以看出,武當七子的張松溪雖然是杜撰的,但總是與張三丰掛上了鉤。

    南宋張三丰

    南宋張三丰,本名張陽,字三風,武當山道士,但又是慈雲寺佛徒,創立張陽拳和二路通臂拳。

    明朝張三丰

    明朝張三丰,又稱張君寶,也被人稱為張邋遢,這個時期的張三丰已然被神話了。據說有時候兩三個月才吃一次飯,可穿山走石,鋪雲臥雪。朱元璋尋而不得的“張玄玄就是此人。”

    雖然明朝時期認定的張三丰就是張邋遢,但是按照其簡歷,活脫脫就是南宋版的張三丰嘛,名字又改了而已,所以我們不得不心存懷疑,張三丰到底是一個人,還是道家的一個號?

    總而言之,我寧願相信張三丰只是當時道教的一個封號,或者是幾個人,至於說是活到雍正時期的,簡直滑天下之大稽,且不說能不能活到五百歲,眾所周知雍正信佛,張三丰獻道經,有可能嗎?

  • 6 # 歷史好奇怪

    史書這樣記載,張三丰在武當山修行,在寶雞死而復活,和明朝的蜀王見過面。

    明太祖明成祖等人派人四處尋找張三丰,但最終都沒有找到,後來明英宗給他贈了個通威顯化真人的封號,據說活到了211歲。

    據說張三丰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已經100多歲了,出生在遼東,是東北人,本名叫做張君寶。

    朱棣還自稱自己是真武大帝的化身,當年武當山上金殿中的真武金相,就是按照朱棣的相貌塑造而成的。

    當時的朱元璋和朱棣都想向武當山上的張三丰請教一些養生之道,但是在朱元璋派人去請張三丰的時候,卻從來都沒有碰到過張三丰,因為他一直都出門遠遊去了。

    但是張三丰也沒有出現。

    當時在北面唯一和武當山媲美的一個工程,就是朱棣在修建的紫禁城。

    武當山上玉虛宮,是張三丰的修煉之地。

    由此武當山成為道教第一名山,武當山也成為了中國最大的一處道場,被尊為皇室家廟。

    有人說張三丰終於在169歲的時候見了朱棣一面,也有人說是隻是給朱棣回了一封信,但朱棣因此就龍顏大悅,封張三丰為武當真人。

    明朝的後來的皇帝也紛紛繼承祖上尋找張三丰的故事,嘉靖皇帝就給張三丰又封了一個通微顯化真人的頭銜,但是後來的皇帝都再也沒有見到過張三丰。

    自創了許多功法,比如說我們都知道的太極拳,太極劍,這都是武當派的鎮派之寶。

    除此之外,還有武當派絕頂內功心法純陽無極功,還有諸如神門十三劍,武當九陽功……

    當然這裡面有很多都是由金庸先生的小說得來,到底張三丰創立了哪些武術,有哪些是冒名張三丰創立的,就很難為人所知了。

    當然一直到了清朝的道光年間,還有人聲稱自己受教於張三丰,真真假假不得為人所知。

    到了近代,因為張三丰的名氣太大,很多地區開始爭取張三丰的出生地,福建邵武和遼寧阜新都在爭張三丰。

    2014年福建邵武還申請了張三丰太極拳入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這就讓人非常氣憤了,2017年太極拳申遺聯盟在寶雞成立,助推太極拳申報世界非遺。

    避免被南韓人搶注。

  • 7 # 人者仁義也

    張三丰可以說是元明時期最為著名的道家人物,一直被元明時期的人們認為是活神仙。不過歷史上關於張三丰的記載很多都是不相同,我們可以通過歷史來探究張三丰活了多少歲,而沒有必要通過臆想來說明張三丰的事蹟。

    《明史》就有對於張三丰的記載:張三丰是遼東懿州人,張三丰的本名叫做張全一,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張君寶,三豐只是他的號。這裡提及一個古代概念,古人的稱呼並不是像我們現在一樣,只有名字,而是由名,字,號。名是自己的本名,一般是父母等人稱呼,字才是同輩之間的稱呼,而號是尊稱,也就是張三丰是尊稱,並不是他叫張三丰。張三丰本人不修邊幅,所以又有外號叫做張邋遢。他長的一副神仙氣象:

    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

    按照史書的說法,這個人行蹤不定,有的人說他能夠一日千里。他還能夠辟穀,能夠幾天不吃飯甚至幾個月不吃飯,曾經出遊到武當山,另有說法說他在武當山期間,登山很快就像飛一樣,而到了冬天,常常在雪裡睡覺,鼾聲如雷。張三丰在武當山期間曾經說過武當山必定大興。後來預言成真,在明成祖時期,永樂十年明成祖命令隆平侯張信,吏部侍郎郭淮等人率領地方官員和三十萬軍民大舉修建武當山宮觀,歷時十四年,耗費無數錢財,修成了九宮八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龐大道教建築群,此後永樂十五年,有命令在張三丰結庵的地方修建宮觀290間,賜名遇真宮。

    張三丰在武當山居住了一段時間就離開了,明太祖朱元璋曾經在洪武二十四年派遣使者找他,但是沒有找到,之後張三丰出現在寶雞的金臺觀,當時他預言自己會去世,隨後就去世了,當地人於是前去拿棺材埋葬他,結果又聽到棺材裡面有響聲,大家都很奇怪,開啟棺材一看張三丰又活過來了,張三丰之後遊歷蜀地,見過蜀獻王,永樂年間,明成祖曾經派人去找張三丰,但是此後張三丰就沒有出現了。

    不過相傳張三丰是金朝時候的人,元朝初年張三丰和元朝忽必烈的重要謀士劉秉忠出自同一師門,後來在鹿邑的太清宮學道。但是這些只是傳言。

    當然也有傳言沈萬三是張三丰的弟子,張三丰傳授沈萬三鍊金術,讓沈萬三得以富甲天下。

    另外也有記載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莫聲谷,段利享等七人。

  • 8 # 許三刀

    "首先先來說一下目前關於張三丰普遍公認的歲數,根據《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和《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祕》記載,張三丰應該卒於明天順二年左右,大概就是1458年。張三丰的壽命應該在212歲左右。

    說道張三丰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我們很大一部分人的印象就是小時看的電視劇《倚天屠龍記》,在影視中,張三丰的徒孫張無忌最後將屠龍寶刀交給了朱元璋,讓其得了天下,但是哪怕是小說,也沒有說明朱元璋與張三丰有直接的關係。而正史中,朱元璋到死都沒有見到過張三丰。

    據謠傳朱元璋的好友沈萬三與張三丰際遇頗深,沈萬三是一方富甲,資助朱元璋打天下,遇見過張三丰,對其佩服有加,而張三丰曾說“日後當於西南會面”。在朱元璋奪得天下之後,被髮配雲南,行蹤成迷,據說是張三丰賜丹藥於沈萬三,讓他與其妻子百日飛昇。朱元璋得知此事,便開始了尋找張三丰之旅。並把道教定位國教。

    據史書記載,明朝確實是一個以道家為國教的朝代,之所以吧《西遊記》列為禁書,就是因為《西遊記》宣揚的是佛法。而道教在嘉靖年間達到頂峰。而朱棣為了能使張三丰出山,調集軍民工匠三十餘萬眾,經十年,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等龐大工程建築。可惜的是張三丰並沒有去見朱棣,而只是回了一封信。

    明朝歷代君王一直對尋找張三丰孜孜不倦,首要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求得長生仙丹。從張三丰賜丹給沈萬三讓其飛昇開始,張三丰所代表的道教就變成了所有皇帝的聖教,希望也被賜予仙丹,何況張三丰活到了200多歲,這基本已經突破了人類的極限。君王的三夢想:江山、美人、壽比天齊。這或許是明朝歷代尋找張三丰的主要原因。"

  • 9 # 小鎮月明

    從李師融的著作《太極拳》中記載,張三丰去世於1458年也就是明朝天順年間,享年212歲。而在正史也就是《明史》中記載,張三丰是去世於1464年,享年218歲。一般民間普遍認為張三丰享年149歲,也就是電視劇《少年張三丰》中所記載的年齡。而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張三丰的曾經在《神鵰俠侶》中出場,當時大概是十二三歲的孩童,而《神鵰俠侶》的背景年代大概是在南北宋交替時期。當然還有更加扯淡的,張三丰活了700多歲,一直到了清朝乾隆年間。

    樹大招風,並非是張三丰故意宣揚,而是名聲在外。張三丰的名聲引來了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熱情相邀,但是結果確實無疾而終。根據民間傳言,張三丰曾經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大戰之時幫助過處於劣勢的朱元璋。可是朱元璋稱帝之時,已經120多歲的朱元璋卻開始了不見蹤跡。隨後可能是受到朱元璋的影響,明朝十六位皇帝一直都在民間查訪朱元璋的下落。這裡並非是承襲先祖遺志,而張三丰的壽命長得讓人嫉妒,想要問其討教長壽祕術。

    可是張三丰自從朱元璋稱帝之後,就一直雲遊四海,蹤跡也是時隱時現。明成祖朱棣曾經派遣胡廣多次尋找,可惜張三丰的出現並不如意。有人曾說,張三丰確實與朱棣秉燭夜聊,但也有人說朱棣一生也未得見張三丰。而明成祖還封張三丰為武當真人,當時張三丰169歲。

    之後張三丰便消失匿跡,民間的傳說逐漸減少。,至於傳言張三丰活到了700多歲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間之人,不難猜測其意圖是想要借張三丰的名聲博取點甜頭,這裡的傳言不足為實。

    至於張三丰活到了天順年間200多歲,其實多少有些扯淡。明朝後期國力早已經衰退,奸臣流竄在朝野之中,自然會有有心之人假借張三丰的名聲起勢,至於是否見到了張三丰本人,實在是難說,。但是眾口鑠金,人人都喊自己見到了張三丰,自然就會有張三丰尚在人間的謠言流傳下來,帝王被高牆遮蔽了眼睛,自然無法判斷真假,也就頒發了賞賜。

    所以張三丰到底活了多久,雖然不知道,但是不太可能是200多歲,頂多100多。

  • 10 # 大國布衣

    張三丰,道教武當派開山祖師 ,太極拳始祖、內家拳始祖、抗元興漢民族英雄,武學泰山北斗。張三丰是道教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正史裡,說他生於南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從小就聰明早慧,14歲高中狀元,18歲當任博陵縣令,33歲(1280年)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為師,此後便雲遊四海,行蹤飄忽不定,世人難見仙顏,他何時得道飛仙便成了一個謎。

    在正史《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記載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丰生於南宋理宗淳祐七年,即1247年,卒於明憲宗天順八年,即1468年,享年218歲,這個應該是目前比較主流的關於張三丰壽命之說,畢竟進入明初後,張三丰的活動比較活躍,據傳朱元璋之子蜀王朱椿、明初江浙巨賈沈萬山分別在成都和雲南見過張真人,得到他的點化開悟。

    公元1368年,朱元璋於應天府登基稱帝建立明朝,那一年張三丰121歲。據傳,張三丰居寶雞金臺觀的時候,曾死而復生,道徒稱其為“陽神出遊”。入明後,張三丰的行蹤更加不定,時隱時現,難覓仙容。朱元璋曾在洪武十七年、十八和二十四年三次派人尋找張三丰入京而不得。永樂年間,成祖亦遣使屢訪皆不遇,此後便徵發天下30萬民夫大興武當山宮觀。如果那時候張三丰已經不在人世,太祖、成祖何以如此鍥而不捨的派人尋訪他?

    明朝皇帝中,屬明成祖朱棣對尋訪張三丰最為熱衷。據《張三丰外傳》記載,1418年明成祖曾親赴均州武當山拜望張三丰,但三豐不在。成祖沒有放棄,命大學士胡廣再訪,胡廣三入武當山依然不得見,成祖勃然大怒,怒斥胡廣辦事不利,永樂十四年胡廣再一次入武當山,此次終得一見張真人仙容。傳說張三丰當時受太上老君之遙赴天庭參加群仙會,感念胡廣的祈禱,教他回京赴命,後張三丰信守承諾在金殿與成祖見面,此即“金殿飛昇”之說。這畢竟是傳說,難以信服。不過,張三丰曾書字一函,令弟子孫碧雲向永樂帝稟告,告之以具體的長生之道此事應不假,自古皇帝訪仙求道,無外乎求長生,此乃合乎常理。據此,至少在太祖、成祖時期,張三丰還在人世。

    另有明英宗朱祁鎮 的《御剛張三丰銅碑》之誥命為依據,因為誥命是為活人而寫,說明張三丰那時還混跡人間。所以認為張三丰卒於天順末年(公元1464年,享年218歲)較為符合實際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出國上班,哪個國家好些,需要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