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誰是我知心
-
2 # 楚塞江郎
因為武松只是武松,而不是瓜娃子!他半輩子苦熬苦掙,經歷過艱難困苦,經歷過生離死別,經歷過痛失親人之苦,更親嘗過人間慘劇之痛:少小惹禍亡命江湖,在柴大官人府上看透了世情冷暖、人面高低;景陽崗打虎後幸遇哥嫂一家,才感覺自己有了依靠有了寄託,剛找到一點兒家的感覺、享受到幾分親人的溫暖,不想又遇上了嫂嫂潘金蓮勾結姦夫毒死了親哥武大,逼得他不得不鬥殺西門慶、親手殺了嫂嫂潘金蓮為哥哥報了仇;盡失親人後的武都頭,自打十字坡結識孫二孃夫婦之後,兩口子便對自己處處照應,不僅送錢送物的關照,甚至二人為了尋找、救護自己,不惜關閉了原本相當不錯、足以賴於養家餬口的生意,甚至一路維護、幫扶著自己,直至上梁山、受招安、南征北戰東蕩西殺,這位結義的嫂嫂甚至比兄長張清還要更加關心、愛護自己!從九死一生中摸爬滾打、跌跌撞撞走過半生,孑然一身的孤獨讓他更珍惜親情、真情的難得與珍貴!
-
3 # 春風渡雨
《水滸傳》原著中孫二孃之死是這樣描述道:“整點兩處將佐時,長漢鬱保四、女將孫二孃,都被杜微飛刀傷死”。當時武松並不在身旁,之前宋江攻打睦洲時,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去左臂,然後心灰意冷就去六合寺出家唸佛去了。武松痛哭是電視劇裡的藝術再加工罷了!
孫二孃死了,武松應該哭嗎?書裡沒寫,電視劇拍的是痛哭流涕。是哭,還是不哭?電視劇裡的武松要哭,那是導演的腦洞。如果要說原著裡面的武松,我認為他應該是哭不出來的!
水滸中,武松有三個結義兄弟,分別就是及時雨宋江、菜園子張青、最後就是金眼彪施恩了。這三個都和武松拜了把子,稱兄道弟,雖說對武松都抱有不同的目的,但後面是否都對武松真心實意,武松自己還是有判斷的。
在柴進府上,宋江不小心將炭火掀到了武松的身上,武松當時要揍宋江,被柴進拉開然後給雙方介紹,武松得知他是鼎鼎有名的及時雨後,二人一見如故,之後便結義為兄弟,宋江上梁山後成了首領,而武松不久也跟著上了山。
不過在上了梁山後,兩個人卻開始越走越遠,宋江一心想招安,甚至為了重歸體制內不惜出賣兄弟情義。同時宋江對盧俊義,對扈三娘等一些人的下作手段是讓武松不恥的。而在詔安問題上,武松和魯智深是反對招安的代表人物,雖然為了兄弟情義也一起投了朝廷,但隔閡也就有了。
在征討方臘結束後,武松也斷了一臂,宋江想讓他和自己迴歸朝廷繼續做官,武松卻斷然拒絕,他除了對朝廷心灰意冷之外,對宋江也早已失望了。而宋江這時候的一句“任從你心”也讓武松內心在無波瀾,從此兩人恩斷義絕,再無交集。
武松結義的第二個兄弟:張青。武松和張青、孫二孃的結識屬於不打不相識。武松為兄報仇殺死了西門慶和潘金蓮而被流放,途中遇到了開黑店賣“人肉叉燒包”的張青兩口子。因為看到孫二孃有圖謀不軌的嫌疑,就設法把孫二孃給捉了,等到張青趕到,看到這個情況,連忙低頭道歉服軟,最後兩人結成了兄弟。
這裡需要詳細說一下的就是:張青屬於上門女婿,這個在宋朝肯定地位高不到哪裡去的,所以孫二孃在書中的強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同時他們兩口子乾的是“人肉叉燒包”的買賣,這個“人設”就沒必要去深入的討論。書中的描述也很詳盡,見武松強勢,先是兩口子急忙服軟、道歉,然後關係緩和後納頭便拜最後結為兄弟。
這個結拜張青夫婦是主動的,應該屬於高攀,武松的豪爽以及張青兩口子的下跪無疑促成了結義的成功。那麼這裡我們可以分析為什麼張青要主動的往上靠,說什麼惺惺相惜、一見如故都是瞎扯。同為江湖兒女,拳頭大的就是爺,做為底層的張青和孫二孃肯定是門清,靠上武松無非是找個能打的兄弟做靠山而已。
張青、孫二孃開黑店、賣想肉,殺人無數、心狠手辣肯定的。在梁山絕對能排進惡人榜前三,從他們兩口子在梁山的排名可以看出來,並不是很招人待見。但是因為武松,他們在梁山土匪窩的生活也還是可以的,也沒什麼人敢去招惹。
後面武松血洗鴛鴦樓,犯下驚天大案後,張青兩口子的處理方式就很讓人尋味了。按說,做為結義的大哥、大嫂,兄弟有難,做哥哥的是要出頭的。這個出頭並不是說讓張青兩口子去找朝廷拼命,但是起碼的擔待要有。武松最開始在家因酒誤傷人,武大的處理很果絕,讓武松跑,對方尋上門了大哥來抗,這才是兄弟。對避難來的武松,張青、孫二孃話說的很好聽,但是卻讓武松去投靠魯智深。這是為什麼?難道自己的店裡就住不下武松了?說到底還是怕官府尋上門來連累自己罷了,還是江湖中人“明哲保身”的思想罷了。兩夫妻雖然對武松也有一些關懷之舉,但做為底層的江湖人士來說,也不免有討好之嫌。
最後還要點明的就是,前面也說過,張青是上門女婿,孫二孃很強勢。那麼在家裡張青是沒什麼發言權的,這些事情孫二孃會不知道?張青的這些話孫二孃會不默許?
所以有些事情沒必要太過執著,武松心裡肯定也是明白的。上梁山之後這兩個兄弟幾乎也就沒有什麼交情了,雖然孫二孃的豪爽性格武松很欣賞,但那也只是欣賞罷了。後來張青戰死,武松也沒什麼傷心的表現。至於後來孫二孃的死,對於已經出家為僧,脫離梁山後無喜、無悲的武松來說,恐怕孫二孃是誰,武松也要忘了吧!
不過施恩也確實是值得可交的,這個從施恩後面對武松的所作所為就可見一斑。當初武松被張都監陷害,是誰救的他?當時張都監想讓武松成為他的人,但是武松不從被陷害,還是施恩花費大量的銀子,上下都給武松打點好,而且當時自己的快活林都被蔣門神給再次拿走了。結拜之前施恩是有利用之心,但是自從結拜之後,兄弟之義施恩卻也展現的淋漓盡致。如果依然只是利用,何必管這麼多呢?重新再找個更厲害的人幫他出這口惡氣,奪回快活林就好。
雖然施恩也不是個好人,但是對於武松這個兄弟,他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並且找到了各種能找到的關係,上下打點,才把武松解救了出來。因此,對這些武松也是都看在眼裡,對於極重兄弟之義的武松來說,他知道施恩對自己所做的一切事。
所以在梁山上,武松和施恩是非常親近的,武松連自己的武藝都教給了施恩。武松在得知施恩落水而死的時候,曾經傷心到大哭,而整本書中,武松除了為自己的親大哥哭過之外就只為施恩哭過了。
武松幫了施恩,在武松有難之後,施恩也傾盡全力幫助武松,這就是兄弟。武松結義的三個兄弟,也只有施恩讓武松始終不能忘記!
最後總結:張青、宋江兩人都給過武松幫助和關懷。但是他們兩個人和武松的結拜還是有太多的利益關係在裡面,並不是純粹的兄弟之情。雖然相交,但並沒有交心,就是如此了。
武松雖然有些欣賞孫二孃,那也只是欣賞罷了,並無太多的交集,做為結義兄弟的老婆,也不可能讓武松去有所交集。
孫二孃死了,對於自己斬斷傷臂,與世俗了斷之後正在伴燈唸佛的武松來說,就算知道了,無非是人死如燈滅,死了也就死了,無非是另一場輪迴罷了!
-
4 # 善良7275
任何人死了地球照樣轉?比如我吧二十多年的威脅我啥嚇人虎道都威脅我?做我鬧騰我的老潘家我不用生命拼個粉身碎骨沒有個和平的平息事?所以我必須和出我自己的生命?三年以後這是欺騙罪佔有罪我看到結果給報大仇血恨沒做到還管我借錢欺騙罪佔有罪惡的事?
-
5 # 王月生
武松一生沒接近過女色,魁梧高大帥氣的形象,其實早已博取孫二孃的芳心,她早把武松當成藍顏知己,武松也把她當成一生中最親最親的紅顏知己,雖然他們一生未越雷池半步,但各自內心都己都把對方視為最重要的親人,這種掛念與深情早已超出兄妹之情,異性之間非血緣關係達到這種境界而無緋聞,完全是理性控制,失去孫二孃讓武松在精神情感上不亞於失去武大,血性的武松能不放聲大哭嗎。
-
6 # 還文樓主
武松殺潘金蓮與西門慶後,投案自首,發配孟州,十字坡上遇張青,在張青的黑店裡,與張青的婆娘孫二孃不打不相識,張青熱情招待武松,武松感激張青夫妻兩個厚意,與張青結為義姓兄弟,此時的武松與孫二孃是結義兄妹關係。
梁山泊招安後,討代方臘,武松斷臂,張清與孫二孃陣亡。武松痛哭流涕,武松與孫二孃夫妻非親兄妹,卻情勝親兄妹,一路並肩作戰,同生死,共患難,這種情誼是深厚無比的。
-
7 # 滬漂劉小蟑
【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這回是武松和張青,孫二孃的初次見面,不打不相識,豪傑武松遇到光明磊落的張清夫婦。【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後武松又來到這裡,孫二孃給了武松這個兄弟行者的行頭,讓去二龍山落草。在這些相處中,深受陷害,世間再無親人的武松真的再次感受到了親人的溫暖,雖然他們沒有血緣關係,但不是兄弟,勝似兄弟。嫂嫂戰死,怎麼能不為之痛哭流涕。
-
8 # 戲緣劇社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因曾經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而聲名遠播。後因為替兄報仇,殺了嫂嫂潘金蓮與姦夫西門慶,而被髮配孟州。在孟州又幫助結義兄弟金眼彪施恩在快活林醉打了惡霸蔣門神,在被蔣門神與人報復後,在大戰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後,為躲避官府抓捕,在義嫂孫二孃的幫助下,改作頭陀打扮,故江湖人稱“行者武松”。武松在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為十大步軍頭領之一,最終在徵方臘過程中被飛刀所傷,痛失左臂,最後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壽至八十。
在小說中,孫二孃是在梁山人馬征討方臘時被杜微飛刀傷死“整點兩處將佐時,長漢鬱保四、女將孫二孃,都被杜微飛刀傷死”。而在電視劇中,孫二孃卻是替武松擋排刺而死,武松抱著口吐鮮血的孫二孃,哭得像淚人似的。
那麼,為什麼孫二孃戰死,武松會抱著口吐鮮血的孫二孃,哭得像淚人似的。難道是兩人有了男女之情嗎?
對此,筆者卻是有著自己的看法。想當初,爭強好武的武松少小惹禍亡命江湖,在柴大官人府上看透了世情冷暖、人面高低;景陽岡打虎後幸遇哥嫂一家,才感覺自己有了依靠有了寄託,不再是無根的漂泊浮萍。但剛剛找到一點兒家的感覺、享受到幾分親人的溫暖,不想又遇上了嫂嫂潘金蓮勾結姦夫西門慶毒死了親哥武大,逼得他不得不親手殺了西門慶和嫂嫂潘金蓮,為哥哥報了仇;盡失親人後的武都頭,自打十字坡結識孫二孃夫婦之後,便受到了這兩口子便的處處照應,是為了救護自己,還不惜關閉了原本相當不錯、足以賴於養家餬口的生意,甚至和追捕自己的官兵大打出手,最後一路維護、幫扶著自己,直至上梁山(參考83版山東電視臺《武松》)。這位結義的嫂嫂甚至比兄長張清還要更加關心、愛護自己!從九死一生中摸爬滾打、跌跌撞撞走過半生,孑然一身的孤獨讓武松更懂得珍惜親情、也更渴望真情的關懷,同樣他也更清楚這份關懷的難得與珍貴!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二人的第一次相遇。
武松和孫二孃第一次相遇,是在十字坡小酒館,剛剛因為替兄報仇,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被髮配孟州的武松,途中恰好經過十字坡,便停下來吃了頓飯,結果吃出了大麻煩。 “武松問了,自和兩個公人一直奔到十字坡邊看時,為頭一株大樹,四五個人抱 不交,上面都是枯藤纏著。看看抹過大樹邊,早望見一個酒店,門前窗檻邊坐著一 個婦人,露出綠紗衫兒來,頭上黃烘烘的插著一頭釵,鬢邊插著些野花。。見武松 同兩個公人來到門前,那婦人便走起身來迎接。下面系一條鮮紅生絹裙,搽一臉胭 脂鉛粉,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鈕。見那婦人如何?
眉橫殺氣,眼露凶光。轆軸般蠢坌腰肢,棒錘似粗莽手腳。厚鋪著一層膩粉,遮掩頑皮;濃搽就兩暈胭脂,直侵亂髮。金釧牢籠魔女臂,紅衫照映夜叉精。
這是第一次對孫二孃的描寫。後邊的故事,就是武松發現孫二孃上的饅頭有問題,進而產生打鬥,孫二孃不敵打虎英雄,被武松一把抱住孫二孃,當胸摟住,又壓在身下。這也是武松第一次和這個母夜叉的肌膚之親。幸虧這時候,孫二孃的老公菜園子張青出現,講明情況。三人於是就結拜了,結為異性兄弟。此時。武松也第一次真正意義的接觸異性和感受到了來自異性的關懷和關愛。
兩人的第二次相遇則是在血濺鴛鴦樓之後,武松再次逃亡,又一次偶遇了孫二孃夫婦,孫二孃盛情款待,武松要去二龍山落草,辭別二孃,孫二孃擔心官府捉住武松,便把武松喬裝打扮了一番,武松搖身一變成了出家的頭陀僧人了。甚至在武松走後,還殺了前來追趕武松的官兵,並關閉了自己的生意去追尋這個沒有一點血緣關係的兄弟。直至一起上了梁山。 這一次的相遇,對武松來說,才是一次真正的交心之作。因為這一次,武松是切切真真的感受到了孫二孃夫妻“雪中送炭”的情誼。俗話不是也說:“錦上添花任意,雪中送炭難”嗎。 這一點在一些電視劇中都有相關展現的。甚至有的劇中。孫二孃還說出“你的命就是大姐的命”這樣的話。想想,誰廳了這話會不敢動,更何況是武松這個自死了哥哥之後,一個親人都沒有,後來遭到一連串的被騙、打擊、背叛,使得他變的極度凶殘、極度冷漠和極度敏感。而孫二孃姐姐般無微不至的照顧,終於讓武松冰冷的內心有了一絲溫暖,感受到了親情。尤其是在武松徹底看穿自己的老大宋江想招安的目的之後,更是讓他明白了,在這個世界上,只有這個結拜的“母夜叉”兩口子才是真正拿自己當親人、作親兄弟對待的人。以武松的個性來言,自然也是把對所有親人、家人的感情,全都寄託在了孫二孃身上!所以,當這唯一的親人戰死於眼前,自己在世上最後一個親人橫死當場,武松怎能不哭,又何能不哭呢?
當然這也是為什麼最後武松選擇避世出家最主要的原因,他的心已經死了,他的心已經隨著這世界上他最後的一個親人的犧牲而死了。因為此時他心中的悽苦已經無法想比爾訴說,也沒有人能明白他心中的悽苦了。此時的武松是真正的“哀莫大於心死”了。
試想一下,如果孫二孃不死,武松會捨得拋下自己的這個親人而出家嗎。至少,筆者認為是不會的。
-
9 # 明哥白雲
孫二孃作為水滸一百單八將中為數不多的女將,對武松平日裡很照顧,武松又如此重情義,當然會無比的悲傷。因為武松只是武松,而不是瓜娃子!他半輩子苦熬苦掙,經歷過艱難困苦,經歷過生離死別,經歷過痛失親人之苦,更親嘗過人間慘劇之痛:少小惹禍亡命江湖,在柴大官人府上看透了世情冷暖、人面高低;景陽岡打虎後幸遇哥嫂一家,才感覺自己有了依靠有了寄託,剛找到一點兒家的感覺、享受到幾分親人的溫暖,不想又遇上了嫂嫂潘金蓮勾結姦夫毒死了親哥武大,逼得他不得不鬥殺西門慶、親手殺了嫂嫂潘金蓮為哥哥報了仇;盡失親人後的武都頭,自打十字坡結識孫二孃夫婦之後,兩口子便對自己處處照應,不僅送錢送物的關照,甚至二人為了尋找、救護自己,不惜關閉了原本相當不錯、足以賴於養家餬口的生意,甚至一路維護、幫扶著自己,直至上梁山、受招安、南征北戰東擋西殺,這位結義的嫂嫂甚至比兄長張清還要更加關心、愛護自己!從九死一生中摸爬滾打、跌跌撞撞走過半生,孑然一身的孤獨讓他更珍惜親情、真情的難得與珍貴!
梁山雖有著百多兄弟,可並非傻子的武二自是早就已看得非常清楚明白,那一群烏烏泱泱大呼小叫的,全都是場面中、表面上的朋友!尤其是對於原本視之為知己的“公明哥哥”,武松看的亦是非常透徹,為了得到“朝廷招安搏個封妻廕子”,宋江是從來沒有真正把自己及梁山一眾兄弟們當過朋友的,都只不過是其搏取招安升官發財的棋子、工具、卒子而已!招安之後,更是拿弟兄們的生命安全當作兒戲,用梁山好漢的鮮血和生命鋪墊自己飛黃騰達的富貴榮華路!所以,就武松與宋江之間的關係而言,當初在柴大官人府上初識時,那是真正的性情之交,情真意切,純潔無瑕;上了梁山之後,宋江對待武松便是另一種心情,因為不是嫡系,而武松更是看不慣宋江使奸弄權排除異己的所作所為,不得不敬而遠之;招安之後,武松與宋江更是日漸貌合神離,虛與委蛇!在《水滸傳》中,隨著宋江所處環境及身份地位的變化,與武松之間的感情變化是最明顯、最具代表性的!徹底看穿梁山招安的本質後,武松便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真正拿自己當親人、作親兄弟對待的,其實也就只有這個被人稱之為“母夜叉”的嫂嫂孫二孃兩口兒而已!《水滸傳》一書中,武松是最具代表性的恩怨分明、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真性情英雄之一,孟州牢城施恩的一點兒吃食,就可換得他不顧安危以醉打蔣門神以報,更何況對於視己如親弟的孫二孃,自亦是把對所有親人、家人的感情,全都寄託在了孫二孃身上!如今這唯一的親人戰死於眼前,自己在世上最後一個親人橫死當場,誰能不哭,又何能不哭?況武松乎?客觀地說,此後的武松避世出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亦是因此而起。在世上孑然一身了無牽掛,連最後一位視若親人的人兒又橫死戰場,心中之淒涼孤苦又有誰能明白?如此心境之下,不出家又能有何為?
回覆列表
武松與林沖魯智深一樣是個性情中人,這樣的人一般都多愁善感,孫二孃雖然開黑店但是對於武松卻是救命恩人,救命恩人死了武松焉能不痛哭流涕
其實武松他們這樣性格的人註定一生是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