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茗史館
-
2 # 雲上小詩文
《完璧歸趙》裡的秦王,看似外強中乾,實則“詭計多端”
提起完璧歸趙,大家都耳熟能詳,小學課文中塑造的秦王和藺相如這兩個形象,可以說十分深入人心。色厲內荏的秦王,妄圖從趙王手裡欺詐來絕世寶物和氏璧,卻被足智多謀的藺相如化解了危機,成功將寶玉完好無損的帶回來的,秦王鞭長莫及,只好就此作罷。
堂堂一個君主,卻被區區趙國宦者令門客耍得團團轉,不僅對得不到和氏璧無計可施,後來的澠池相會想侮辱趙王還未能得逞,可謂“偷雞不成反失一把米”,一個草包的形象躍然紙上。
可結合後來,《史記》記載,“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事實真如人們喜聞樂見的那樣,是恃強凌弱的秦王自作自受,是歷史上邪不勝正的典範,是讓人拍手稱快的反派一敗塗地嗎?我看並不盡然。
本文的主角,人們眼中當之無愧的“正派”藺相如,膽色過人,忠勇無雙,面對號稱虎狼之君的秦王毫無懼意,而且機智應對,既保全了趙國的寶物還保全了自身性命。而他被人們歌頌至今的原因,除了自身智勇雙全,還有他是個十分忠義之人。
春秋戰國時期養士之風盛行,戰國四公子更是其中代表,號稱門士三千。養士制度就是由執政的高階官員豢養一批具有特殊知識或技能計程車人,作為人才儲備,為己所用。
他們的門客本領各異,各有不同,還流傳下了諸如“雞鳴狗盜”的典故。門客所圖或為錢財,或為地位,或是美女,給政客“打工”獲得報酬,頗有有奶便是孃的意思。後來一句話評論:養士如飼鷹,飽則颺去,飢則噬主;深深印證了門客們唯利是圖的本質。
而藺相如原本為宦者令門客,為區區宦官所驅,卻有著超出時代的大局觀和以家國為重的胸襟,足以使所謂計程車大夫自慚形穢。
首先是廉頗出言不遜,卻不與之爭論,因為二者不和會削弱趙國力量,以一片赤誠打動廉頗,自是“負荊請罪。後來又是在澠池相會,豁出性命逼迫秦王擊缶,為趙王挽回臉面。如此至情至性又赤膽忠心的文臣,當然會為人們歌頌。
對比之下,秦王不僅恃強凌弱,而且言而無信,詭計被拆穿,白忙活一場還留下了千古笑柄。彷彿是個讓人啼笑皆非的“反派”無疑。實則並非如此,他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昭襄王嬴稷,是秦歷史僅次於嬴政的君王,怎會如表面這般混庸?
這還要從嬴稷幼年說起。嬴稷幼年被派去燕國為質子,燕國苦寒無比,身為質子地位低下,孤苦無依,不知躲過了多少波譎雲詭,度過幾番殺機重重。尚在垂髫之年便嚐盡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而親生母親卻也對其不管不顧,他為質子不加阻攔,武王死後也不想接回兒子,只想扶持他的弟弟。幼時的孤獨和苦難磨礪了他的心性,更澆築了他的野心。
雖為質子且尚在幼年,卻在武王死後,秦國多方勢力割據之時,成功說服燕王為自己所用,在諸公子中脫穎而出,擊敗母親扶持的贏芾與惠後扶持的公子壯平,平定諸公子之亂,逆風翻盤,“c位”登基。從寄人籬下的質子到一國之君,尚且年幼就展示了非凡的謀略與野心,更顯露了一代梟雄的天賦異稟。潛龍騰淵,鱗爪飛揚,如是而已。
秦王親政之後,拔除了宣太后的爪牙,羽翼漸豐。滅義渠,除秦後顧之憂;拜范雎為相,確定其遠交近攻的策略;滅東周佔九鼎,圖謀天下誓野心;治理巴蜀,修理都江堰,為秦統一天下打下基礎;堅持商君之法,強國固本;慧眼識人,求天下英才…當真是振長策而御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執敲撲而鞭之天下,威震四海!
可以說步步為營以圖國家興盛,殫精竭慮只為天下一統。每一步都深思熟慮,為國力興盛奠定基礎,在其位謀其職,鞠躬盡瘁不負秦君之名。
如此文韜武略,勵精圖治的君王,在軍事法律治國英明神武的君王,怎會如完璧歸趙事件中那樣鼠目寸光,在澠池相會中那般怯懦無能?
這與其說是秦失敗的外交事件,不如說是他洞察人心又可管中窺豹。僅僅口頭的承諾,趙國願將國寶獻給秦,畏秦懼秦心態暴露無遺,其國力衰微可見一斑;又僅僅派出藺相如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來應對秦的刁難,更是將其軍事人才凋零的弊端暴露無遺。隨後便是伐趙,最後導致了“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以此為一個契機來試探趙國國力,再循序漸進,蠶食趙國領土再鯨吞整個趙國。
僅僅是留下了一個笑柄,便完成了吞併趙國,又一次邁向了大一統,更遑論滅趙可一雪前恥,攻下趙照樣可得和氏璧了。此舉方位一個青史命名的英明帝王的縝密心思和草蛇灰線埋伏千里的雄才大略。誠然,在這事件上,站在弱國-趙國的角度,秦王為反派無疑,可當我們站得足夠遠,遠得可以撥開歷史的迷霧,站在擺脫主觀思維思想的上帝視角,秦昭襄王,怎能是一個反派呢?!
他的所作所為,對內,是為了凝聚每個人的力量,不被貴族勢力掣肘,上下齊心;對外,是為了開疆拓土,揚鞭奮蹄,解除外患;是為了強大的國家,更是為了一統天下。春秋戰國兵戈不止,戰爭不息,民眾朝不保夕,政權更迭可能在瞬息之間。政權不穩固帶來的征伐不休只給百姓帶去了無盡的苦楚,易子相食的悲劇,面黃肌瘦的人們,遍地餓殍的景象……不統一就無法停止兵戈修生養息。統一不僅是歷代秦君的夢想,更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再看看現在的歐洲,四分五裂,明明血脈相連,卻有著不同的語言,有著各異的文化,信奉不同的宗教。若是沒有秦一統天下,我們又會好到哪裡去呢?會是各省之間的隔閡還是相同血脈兵戈相向的悲劇?
強秦統一天下的前提是秦君“奮六世之餘烈”的卓絕;是秦朝堂之上殫精竭慮,宵衣旰食;是秦國諸子百家爭芳鬥豔,只為“天下英才入吾彀中”;是赳赳老秦從那莽山谷壑中擎出於大亂之時不懼風吹雨打頂天立地!歷代秦王皆為正派!皆為推進統一的基礎!
春秋戰國紛爭不斷,賣兒鬻女,命如草芥,民不聊生不過爾爾。及早統一會給民眾帶去穩定,會給天下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土壤,更是為現在的中華民族奠定了血脈中不可分割的統一意識。
在完璧歸趙中,強勢的秦王和以弱勝強的藺相如的正反派之別,人人心中自有定論,畢竟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哈姆雷特。不過,看文章,不要過多代入主觀情感,本節選自廉頗藺相如列傳,自然是以藺相如的視角展開,從他的角度,秦王為反派無疑。
更遑論《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為漢代史官,自然不會對前朝歌功頌德。我想強調的,唯有站得足夠遠,遠到可以用歷史的宏觀角度看問題,從客觀的角度看人世無常,歷史興衰。如武則天,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彷彿與莊子坐大鵬之背,扶搖九天;與孔明舌戰群儒,興衰不過瞬息間;羨成吉思汗沙,殺伐僅是一念;留名青史遺臭萬年,不知誰人多少冤。傾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青山嫵媚如舊,古今多少事都已如過眼雲煙,我們能做的只有客觀看待而已。
回覆列表
“完璧歸趙”這個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但能夠完全理清這個故事前因後果者,恐怕少之又少,例如曾為楚國鎮國之寶的“和氏璧”是如何流落趙國的?又如秦昭襄王為何非要將“和氏璧”弄到手?再如既然已經“完璧歸趙”,“和氏璧”為何最終還是落到了秦國手中?今天,我們就從頭到尾來回顧一下這個故事。
曾為楚國鎮國之寶的“和氏璧”,為何會落入趙惠文王手中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擁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戰國策》中便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的記載,其中“和璞”指的便是和氏璧,那麼“和氏璧”作為楚國的鎮國之寶,又是如何落入趙惠文王之手的呢?
目前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根據書中記載。“和氏璧”是由春秋時期,楚國一個叫做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中無意得來,傳說著名的“卞和洞”便是當初發現“和氏璧”的地方。
發現“和氏璧”後,卞和曾先後向楚厲王和楚武王獻寶,但卻均被玉工認為只是普通石頭,結果反倒導致卞和被砍去了左右腳,直到楚武王薨逝、楚文王即位,這才命人剖開璞玉,這才使得這塊稀世之玉面世,遂被命名為“和氏璧”,並將其作為楚國的鎮國之寶。
“和氏璧”歷經長期傳承,到了楚懷王時期,楚國為了在戰國中期爭霸,欲廢魏太子嗣,送回流亡在楚的魏公子,為此令尹昭陽於楚懷王六年(前323年)率兵攻打魏國,奪取襄陵等八邑,史稱“楚魏襄陵之戰”,威震齊、燕、趙、魏、秦、韓六國。為此,楚懷王將鎮國之寶“和氏璧”賜予昭陽。
一次,昭陽設宴招待門客之時,將“和氏璧”取出供門客欣賞,卻有賓客趁機起鬨擾亂宴會,趁亂偷走了“和氏璧”。當時參加宴會的張儀,還被昭陽門客誣陷為盜賊,慘遭了一頓嚴刑拷打。而張儀在成為秦國相國後,也曾為此對楚國進行報復,而和氏璧也就此下落不明。
五十多年後,趙國太監繆賢偶以500金購得和氏璧,後被趙惠文王得知,遂將和氏璧納入宮中。至此,歷經春秋戰國數百年傳承,曾被作為楚國鎮國之寶的“和氏璧”,就此落入了趙國手中。
“和氏璧”無非一塊美玉罷了,秦昭襄王為何非要不可到戰國後期,隨著魏、楚、齊三國的先後衰敗,自“商鞅變法”以來,歷經秦惠文王嬴駟、秦武王嬴蕩、秦昭襄王嬴稷三代君王治理,再加上對列國的不斷蠶食,秦國已經逐漸成獨霸之勢。
而縱觀東方六國,魏國早已衰敗,齊國則因“五國伐齊”而實力大損,楚國也因在秦國的不斷打壓下國勢日衰,對秦國幾無抵抗之力。唯獨趙國在“胡服騎射”後,內有肥義、樓緩、藺相如、虞卿、趙勝、趙奢、廉頗、李牧等名相良將,國力得以穩步提升;外則西破林胡、樓煩、北滅中山,拓地千餘里。再加上趙國民風彪悍,使得趙國迅速成長為了秦國的新對手。
對於秦國來說,趙國乃是其一統天下的最後障礙;而對於趙國來說,秦國則是其稱霸列國的最大對手。因此,秦趙兩國關係日益緊張,相互之間不斷試探,趙武靈王使秦事件的發生,更使得秦昭襄王對趙武靈王極為忌憚。
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前284年),秦、韓、趙、魏、燕五國出兵伐齊,連下齊國七十二城,攻破齊都臨淄,齊國僅餘莒、即墨兩城苦苦堅守,秦國一統天下的對手便又少了一個。解決了齊國之後,相對於暮氣昭昭的楚國,秦昭襄王便將目光重新聚焦在了趙國身上。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前281年),秦昭襄王得知趙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便派使者送信給對方,表示願意用十五城來換取和氏璧。趙武靈王於是找來大臣商議對策,宦者令繆賢便向趙武靈王推薦了自己的門客藺相如。
“和氏璧”價值固然較高,但說到底也不過是塊美玉罷了,對於秦昭襄王這樣的雄主來說,他為何要拿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呢?其實這恰恰說明了秦昭襄王的政治眼光,齊國衰落以後,他已經準確的預感到,秦趙兩強之間必有一戰,此時趙武靈王已經去世,而這位新趙王昭襄王則不太瞭解,因而不論是換取“和氏璧”,還是此後的“澠池相會”,皆為秦昭襄王的試探之舉。
藺相如巧妙周旋“完璧歸趙”,秦昭襄王打消攻趙念頭在繆賢的推薦下,趙惠文王最終決定讓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秦昭襄王則在張太公接見了藺相如,見到藺相如奉上的和氏璧後,秦昭襄王極為高興,便將和氏璧傳給妃嬪及侍從人員看,群臣都歡呼“萬歲”。
藺相如見秦昭襄王根本沒有交付十五城的意思,便上前說道,“和氏璧上有點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昭襄王聞言,便將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卻捧著璧退了幾步站住,背靠著柱子,怒發豎立,對秦昭襄王怒道,“我看大王無意補償給趙國十五座城,這才將其討回。大王要是逼我,我的頭現在就與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秦昭襄王怕其撞碎和氏璧,只好婉言道歉,並召喚負責的官吏察看地圖,向藺相如指出將要交付的十五座城池。藺相如看出秦昭襄王不過是敷衍之詞,便言稱趙王在送璧的時候曾齋戒五天,要求秦昭襄王也要齋戒五天,並在朝堂上安設“九賓”的禮節,這才願意獻上和氏璧。
秦王估計這種情況,終究不能強奪,就答應齋戒五天,把藺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裡。 藺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也必定違背信約,不把城補償給趙國,就打發他的隨從穿著粗布衣服,懷揣那塊璧,從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趙國。
等到秦昭襄王齋戒五天,又在朝堂上設了“九賓”的禮儀,再次請出藺相如,藺相如卻說秦國自秦穆公以來皆無誠信,因此自己已經讓人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並要求秦昭襄王先將城池交割,趙國倒是必將和氏璧奉上。
秦莊襄王見狀,苦笑不已,有人建議將藺相如治罪,秦昭襄王卻表示不必了,即使處罰了藺相如也會不再得到和氏璧,反而會影響秦趙的關係,反倒不如將其好好招待一番,將其送回趙國。
綜上,這便是“完璧歸趙”的完整故事。“和氏璧”本是楚國鎮國之寶,卻因令尹昭陽的疏忽而被盜至趙國,進而又變成了秦趙博弈的“工具”。
正是由於藺相如的巧妙機變,不僅使得“和氏璧”完好無損的返回趙國,而且使得秦昭襄王打消了攻打趙國的心思,轉而將攻擊的目標放在了楚國身上,於是便有了之後的“鄢郢之戰”,而秦趙之間的再一次博弈,則是在楚國徹底衰弱之後,並由此引發了“閼與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