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的來源,在原始社會里,伴隨著勞動就已經出現。歌舞的來源很早,在原始社會里伴隨著勞動就已經出現了。它產生於勞動,反過來又為生產勞動服務。在古書《書經·舜典》裡,有關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記載。人們裝成各種野獸的樣子,模仿著野獸的動作,做出各種舞姿,旁邊有人敲著磬伴奏。
在《呂氏春秋·古樂》裡還記有另一種情況,是拿著牛尾舞蹈,唱八段曲子。像這些,都是表現那時候的人在狩獵生活中,獲得野獸後的喜悅的。他們用自己的勞動去打野獸,獲得了勝利,人們藉著歌舞,一方面想重新滿足一下經過緊張勞動而終於獲得勝利的愉快;一方面也是用它來鼓舞人們下一次打獵的情緒的。
到有了原始的農業生產以後,也就又有了反映這種農業生產勞動的歌舞。傳說那時候伊耆氏的"蠟辭",是一邊舞蹈,一邊唱著說:"泥土回到原來的地方吧!水流到溝裡去!不要再發生昆蟲了草木生長在沼澤裡!"
這種帶有禱告性質的歌舞,反映了當時人對農業生產所抱的期望。可見,最初的歌舞直接為生產勞動服務的特徵十分明顯。除去直接反映生產勞動的歌舞以外,那時還有表現戰爭生活的歌舞。比如有一種"幹舞",就是拿著一種兵器——"幹"來舞蹈,表演在戰爭中刺擊動作的。
為了本部落的生存,也為了自衛,戰爭也是當時人在生活裡不可避免的。表現戰爭的舞蹈,既有重新滿足一下戰爭勝利愉快的意味,同時,它和訓練人們的戰鬥能力,也有直接的關係。這些原始歌舞,不但它的舞姿是由生產勞動的動作,或戰爭動作逐漸變化出來的,就是舞蹈的節奏和音響的節奏,以至於歌的旋律,也都是從各種勞動的節奏中產生的。
從古代文物裡,我們還可以看到,那時候的樂器"磬",就是用當時生產所用的石器工具變來的。"鼓"也是用打獵得的獸皮製成的。他們便用這些打擊樂器來伴奏歌舞。由此更可看到,音樂、歌舞的產生與勞動的關係該是多麼密切了。
由於古代人對自然現象、自然災害,不能科學地理解,出現了神的觀念。他們企圖用各種辦法去影響神,讓自然不再發生災害,讓人們能減輕勞動,增加生產率,讓人們的生命免受疾病或死亡的干擾,表現在歌舞方面,就出現了巫舞。"巫"就是好像那種能跳神的人,在當時男的叫"覡",女的叫做"巫"。
因為初民的歌舞曾經對人們起過減少疲勞,鼓舞情緒,和給人以愉快的作用(但初民對這種作用是不能理解的),他們便企圖用這種東西去影響神。他們覺得歌舞這種難以理解的力量和作用,也一定能對神起作用,能讓神來接受人們的要求,巫的出現,便是專門給神歌舞的人。初民們企圖透過巫對神的歌舞,來控制各種自發的災害。所以,這時的巫舞是作為全民性的儀式舉行的。
正由於有了專管歌舞的巫經常來向神表演,這種巫舞比起原始的歌舞來,是又有了些提高的。這是原始社會歌舞發展的大致情況。到了進入奴隸社會,約殷商時代(公元前1766年~公元前1122年),隨著階級的出現,歌舞便也產生了變化。
初民們樸素的觀念,這時已被奴隸主用來作為奴役人民的工具了。它讓人們信天命,不要反抗,代表神的意志的巫覡,也從為全民服務變成了為奴隸主服務。據《商書》上記載說,當時叫做巫風的,是在宮室裡盡情地舞蹈,盡興地歌唱。可見巫舞已不是全民性的儀式了。它這時已跑到了大奴隸主的宮室裡去,主要用來作為娛神(給奴隸主服務的神)和給奴隸主開心解悶的工具了。
在奴隸社會里,被剝削、被壓迫的奴隸一直被奴隸主們看做是能說話的工具,他們很難有什麼娛樂。產生於勞動人民的歌舞,這時幾乎全被大小奴隸主們所篡奪和佔有了。
這是奴隸社會歌舞的大致情況。進入封建社會,失去人身自由的奴隸得到部分的自由以後,歌舞在民間才又有所發展。但是,封建統治者承繼了奴隸主的衣缽,無時不想把歌舞拿來服從他們的統治利益,為他們來使用。這樣,歌舞就出現了兩條道路,一條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歌舞,一條是民間人民自己的歌舞。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天下初定之後,更"制禮作樂"。在歌舞方面,制定了"文舞""武舞"兩種。文舞是拿著羽毛舞蹈,武舞是拿著兵器舞蹈。此外,還有徒手的"人舞"和拿著牛尾舞蹈的"旄舞"等。文舞的節目有云門、咸池、大韶、大夏等;
武舞的節目有大濩、大武等。從內容上看,"雲門"是歌頌皇帝的,"咸池"是歌頌帝堯的,"大韶"是歌頌帝舜的,"大夏"歌頌禹,"大濩"歌頌商湯,"大武"歌頌周武王。總之,都是歌頌統治者的"恩澤"及於萬民,要人民服服帖帖地接受封建統治者的統治。
不管是"文舞",還是"武舞",都是從傳統的勞動人民的歌舞變化來的。他們把古代人表現生產勞動的歌舞變成了"文舞",把古代人表現戰爭生活的歌舞變成了"武舞"。其實歸根到底都是從勞動人民的創造中攫取來了以後加以變化的。
但是,當週朝的統治者根據古代歌舞制定了他們的歌舞的時候,民間卻在傳統歌舞的基礎上又出現了新的歌舞。我們從當時的民歌總集《詩經》裡可以看到這種情況。比如在《陳風·宛丘》裡,就有關於青年男女們拿著鷺鷥的羽毛,敲著鼓,奏著樂來舞蹈的描寫。另外,也是在《陳風》裡還有一首"東門之枌",是描寫陳國青年們的歌舞盛會的。
在詩人的筆下,那種歌舞的情景十分幽美動人。許多青年男女就在這歌舞盛會上種下了愛情的種子,好像我們知道的少數民族的"跳月"一般。此後,在戰國時的南方,楚國是民間歌舞最興盛的地方。據說大詩人屈原就是依據當時民間的祭祀歌舞,寫出了他有名的詩篇《九歌》的。在《九歌》裡,有由巫(南方叫做"靈")裝扮的各種自然之神:"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等。
在《招魂》這篇裡,我們還可以看到舞隊歌舞的情形:"……酒餚還未完,樂隊已登場,敲編鐘、按腰鼓,都是女娘行。一面奏樂,一面在歌唱,唱著"涉江採菱",大夥齊幫腔。……綾羅的衣裳美好又大方。雲鬢下垂,髮辮長又長。八人成隊隊成雙,樣子都相像。長袖如竿舞鄭舞,宛轉相交抑且揚。大笙、大瑟和大鼓都像發了狂。"
唱的人唱著吳歌、蔡曲。看吧,那由十六人編成的女子舞隊,長袖翩翩的姿態,和人們演奏敲擊著笙、瑟、編鐘、腰鼓、大鼓等樂器,情緒若狂的情景,是多麼令人振奮啊!顯然,這時的歌舞是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的。
當時的封建統治者把傳統的人民歌舞改頭換面地據為己有,稱之為"雅樂",卻對這種新興的民間歌舞採取排斥的態度,說它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是散樂,是俗樂。
孔老夫子說鄭聲如何如何不好,公開排斥,但是在私下裡卻很愛好。魏文侯說,聽到雅樂就叫人困,看到民間歌舞就叫人忘了疲倦。可見連統治者也不得不承認民間歌舞的威力。這是兩週到春秋戰國(約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221年)的歌舞發展的大致情況。
歌舞的來源,在原始社會里,伴隨著勞動就已經出現。歌舞的來源很早,在原始社會里伴隨著勞動就已經出現了。它產生於勞動,反過來又為生產勞動服務。在古書《書經·舜典》裡,有關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記載。人們裝成各種野獸的樣子,模仿著野獸的動作,做出各種舞姿,旁邊有人敲著磬伴奏。
在《呂氏春秋·古樂》裡還記有另一種情況,是拿著牛尾舞蹈,唱八段曲子。像這些,都是表現那時候的人在狩獵生活中,獲得野獸後的喜悅的。他們用自己的勞動去打野獸,獲得了勝利,人們藉著歌舞,一方面想重新滿足一下經過緊張勞動而終於獲得勝利的愉快;一方面也是用它來鼓舞人們下一次打獵的情緒的。
到有了原始的農業生產以後,也就又有了反映這種農業生產勞動的歌舞。傳說那時候伊耆氏的"蠟辭",是一邊舞蹈,一邊唱著說:"泥土回到原來的地方吧!水流到溝裡去!不要再發生昆蟲了草木生長在沼澤裡!"
這種帶有禱告性質的歌舞,反映了當時人對農業生產所抱的期望。可見,最初的歌舞直接為生產勞動服務的特徵十分明顯。除去直接反映生產勞動的歌舞以外,那時還有表現戰爭生活的歌舞。比如有一種"幹舞",就是拿著一種兵器——"幹"來舞蹈,表演在戰爭中刺擊動作的。
為了本部落的生存,也為了自衛,戰爭也是當時人在生活裡不可避免的。表現戰爭的舞蹈,既有重新滿足一下戰爭勝利愉快的意味,同時,它和訓練人們的戰鬥能力,也有直接的關係。這些原始歌舞,不但它的舞姿是由生產勞動的動作,或戰爭動作逐漸變化出來的,就是舞蹈的節奏和音響的節奏,以至於歌的旋律,也都是從各種勞動的節奏中產生的。
從古代文物裡,我們還可以看到,那時候的樂器"磬",就是用當時生產所用的石器工具變來的。"鼓"也是用打獵得的獸皮製成的。他們便用這些打擊樂器來伴奏歌舞。由此更可看到,音樂、歌舞的產生與勞動的關係該是多麼密切了。
由於古代人對自然現象、自然災害,不能科學地理解,出現了神的觀念。他們企圖用各種辦法去影響神,讓自然不再發生災害,讓人們能減輕勞動,增加生產率,讓人們的生命免受疾病或死亡的干擾,表現在歌舞方面,就出現了巫舞。"巫"就是好像那種能跳神的人,在當時男的叫"覡",女的叫做"巫"。
因為初民的歌舞曾經對人們起過減少疲勞,鼓舞情緒,和給人以愉快的作用(但初民對這種作用是不能理解的),他們便企圖用這種東西去影響神。他們覺得歌舞這種難以理解的力量和作用,也一定能對神起作用,能讓神來接受人們的要求,巫的出現,便是專門給神歌舞的人。初民們企圖透過巫對神的歌舞,來控制各種自發的災害。所以,這時的巫舞是作為全民性的儀式舉行的。
正由於有了專管歌舞的巫經常來向神表演,這種巫舞比起原始的歌舞來,是又有了些提高的。這是原始社會歌舞發展的大致情況。到了進入奴隸社會,約殷商時代(公元前1766年~公元前1122年),隨著階級的出現,歌舞便也產生了變化。
初民們樸素的觀念,這時已被奴隸主用來作為奴役人民的工具了。它讓人們信天命,不要反抗,代表神的意志的巫覡,也從為全民服務變成了為奴隸主服務。據《商書》上記載說,當時叫做巫風的,是在宮室裡盡情地舞蹈,盡興地歌唱。可見巫舞已不是全民性的儀式了。它這時已跑到了大奴隸主的宮室裡去,主要用來作為娛神(給奴隸主服務的神)和給奴隸主開心解悶的工具了。
在奴隸社會里,被剝削、被壓迫的奴隸一直被奴隸主們看做是能說話的工具,他們很難有什麼娛樂。產生於勞動人民的歌舞,這時幾乎全被大小奴隸主們所篡奪和佔有了。
這是奴隸社會歌舞的大致情況。進入封建社會,失去人身自由的奴隸得到部分的自由以後,歌舞在民間才又有所發展。但是,封建統治者承繼了奴隸主的衣缽,無時不想把歌舞拿來服從他們的統治利益,為他們來使用。這樣,歌舞就出現了兩條道路,一條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歌舞,一條是民間人民自己的歌舞。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天下初定之後,更"制禮作樂"。在歌舞方面,制定了"文舞""武舞"兩種。文舞是拿著羽毛舞蹈,武舞是拿著兵器舞蹈。此外,還有徒手的"人舞"和拿著牛尾舞蹈的"旄舞"等。文舞的節目有云門、咸池、大韶、大夏等;
武舞的節目有大濩、大武等。從內容上看,"雲門"是歌頌皇帝的,"咸池"是歌頌帝堯的,"大韶"是歌頌帝舜的,"大夏"歌頌禹,"大濩"歌頌商湯,"大武"歌頌周武王。總之,都是歌頌統治者的"恩澤"及於萬民,要人民服服帖帖地接受封建統治者的統治。
不管是"文舞",還是"武舞",都是從傳統的勞動人民的歌舞變化來的。他們把古代人表現生產勞動的歌舞變成了"文舞",把古代人表現戰爭生活的歌舞變成了"武舞"。其實歸根到底都是從勞動人民的創造中攫取來了以後加以變化的。
但是,當週朝的統治者根據古代歌舞制定了他們的歌舞的時候,民間卻在傳統歌舞的基礎上又出現了新的歌舞。我們從當時的民歌總集《詩經》裡可以看到這種情況。比如在《陳風·宛丘》裡,就有關於青年男女們拿著鷺鷥的羽毛,敲著鼓,奏著樂來舞蹈的描寫。另外,也是在《陳風》裡還有一首"東門之枌",是描寫陳國青年們的歌舞盛會的。
在詩人的筆下,那種歌舞的情景十分幽美動人。許多青年男女就在這歌舞盛會上種下了愛情的種子,好像我們知道的少數民族的"跳月"一般。此後,在戰國時的南方,楚國是民間歌舞最興盛的地方。據說大詩人屈原就是依據當時民間的祭祀歌舞,寫出了他有名的詩篇《九歌》的。在《九歌》裡,有由巫(南方叫做"靈")裝扮的各種自然之神:"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等。
在《招魂》這篇裡,我們還可以看到舞隊歌舞的情形:"……酒餚還未完,樂隊已登場,敲編鐘、按腰鼓,都是女娘行。一面奏樂,一面在歌唱,唱著"涉江採菱",大夥齊幫腔。……綾羅的衣裳美好又大方。雲鬢下垂,髮辮長又長。八人成隊隊成雙,樣子都相像。長袖如竿舞鄭舞,宛轉相交抑且揚。大笙、大瑟和大鼓都像發了狂。"
唱的人唱著吳歌、蔡曲。看吧,那由十六人編成的女子舞隊,長袖翩翩的姿態,和人們演奏敲擊著笙、瑟、編鐘、腰鼓、大鼓等樂器,情緒若狂的情景,是多麼令人振奮啊!顯然,這時的歌舞是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的。
當時的封建統治者把傳統的人民歌舞改頭換面地據為己有,稱之為"雅樂",卻對這種新興的民間歌舞採取排斥的態度,說它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是散樂,是俗樂。
孔老夫子說鄭聲如何如何不好,公開排斥,但是在私下裡卻很愛好。魏文侯說,聽到雅樂就叫人困,看到民間歌舞就叫人忘了疲倦。可見連統治者也不得不承認民間歌舞的威力。這是兩週到春秋戰國(約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221年)的歌舞發展的大致情況。